首页 > 产经 > 正文

【李想集锦】(190)丨中央为什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3-21 10:34:15
听新闻

中央为什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学习《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的断想

中央发出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文件,在一个小时之内就有十多个人把文件转发给我,好像调查研究与我有关系似的。有人开玩笑说,你是我们心目中的“李调查”,感谢大家高看。

01

为什么要发这个文件?

定心看了一遍文件,觉得这是一个好文件。调查研究是一个熟得不能再熟的词了,能说出那么多新话,不容易。

想了一下,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要发这个文件?当前突出的背景和难题需要我们解决,一开始用一大段来说,目的是非常明显的。为什么要搞调查研究,怎么搞调查研究,这样的文章看不尽,看不完,真是如过江之鱼。细究起来,总是那么几条,光荣传统、党中央重视与现实需要。这次文件强调“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引起我的关注。

正因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文件在回答为什么时,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是“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这是整个文件的着眼点,是目的所在。

按照我们的眼光,现在干部存在的大问题是破解难题的能力不足。表面层次是听话、照办,形式主义、文牍主义,简单粗暴,弄得鸡飞狗跳的;有部分干部按照文件照搬照办,自己想不出好办法,靠权力压服,压服不了,就靠暴力或者政法力量,把老百姓逼反了,矛盾激化。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实质上是能力不足,深层次是破解难题的能力不足。破解难题的能力不足,这是主要的原因。

这些搞调查研究的人,陷入一种形式主义之中。说到底,就是缺乏调查研究,认识不深,解决问题能力不足,找出一些套话来说。我看各大新闻单位关于调查研究的评论文章也大致如此,枯燥之极,不忍卒读。

为什么要搞调查研究?重要的是破解难题的能力不足问题。

02

解决问题的思想贯穿文件始终

《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确表明,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这个文件好在哪里?就是解决问题的思想贯穿文件始终。

第一部分重要意义中强调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第二部分是总体要求,明确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

具体要求有五条,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攻坚克难,必须坚持系统观念。重要的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中央提出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

第三部分是调研内容,强调要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直奔问题去,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突出重点、直击要害,结合实际确定调研内容。主要是12个方面。12个方面最后一句话都是问题,譬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中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应对“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和防范化解风险能力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等重点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长期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第四部分是方法步骤,中央提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文件上分为6个步骤。提高认识、制定方案、开展调研、深化研究、解决问题、督查回访。最重要的一环是解决问题。

第五部分工作要求中,明确防止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提出的对策建议不解决实际问题。

文件围绕做好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是很有针对性的。

03

年轻干部应该重温1931年、1961年的调查

一说起调查研究,便想起毛泽东调查,堪称典范。1927年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春节期间调查了34天,调查的7个月后,领导秋收起义。1931年的《寻乌调查》,写了8万多字,解决了民族革命的依靠对象,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给我们留下了著名论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二次大的调查是1961年的调查,中央特地发了文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那一次在全党影响是很大的,主要是解决“刮五风”以后政策放宽的问题。自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高指标和“共产风”盛行,主观上的工作失误和客观上的严重自然灾害,导致进入6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很快就意识到,“不明了情况是很危险的”,原来的许多认识并不符合客观实际。当务之急是正确认识客观实际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怎样才能做到“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呢?毛泽东认为,首要的甚至唯一的方法,是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下去搞调查研究。他说:“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

为此,他三次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第一次是1960年底至1961年初,在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向全党发出号召说:“请同志们回去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没有把握就不要下决心。”第二次是在随后召开的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希望1961年“成为一个调查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第三次是1961年3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批评一些干部:“大家做官了,不做调查研究了。”他还强调,“做领导工作的人要依靠自己亲身的调查研究去解决问题。书面报告也可以看,但是这跟自己亲身的调查是不相同的”。

在三次提倡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期间,毛泽东特别强调:“现在我们中央搞的文件,如果没有具体措施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要有正确的措施,就要做调查研究工作。”“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调查没有发言权,必须成为全党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的首要准则。”很多典型的案例都是在那一次调查中出现的,不光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个个都有调查的案例,都很典型。

从那以后就少得多了。那是1961年,近60年,让人一下子就想起来的案例寥寥无几。

毛泽东号召的几次调查,目的都非常明确,破解难题。

这几十年可能有做得不错的,整体上还是缺乏典型的好经验、好案例,让人记不着。

这一次调查研究是面临复杂的情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搞的。我们中国式现代化,面对中美矛盾的激化,甚至严重的斗争。我们怎么破解难题,如果搞得好,就是党的一百年来又一次大规模的调查。这次调查规定得很细,要求每个县级干部都有一个调查的题目。12个方面是一个大概的框架,实际上还有更多的问题。

04

如果调查搞形式主义,就可能南辕北辙了

这次调查怎么搞,重点放在哪里?就是破解难题。破解难题要解决问题。

这些年,新提拔的干部政治上很强,素质上很高,文化上也高,表达能力也强。但是解决问题的水平就不大好说了。很多人没有经过严格的、严厉的、严酷的政治斗争、社会实践和群众运动的经历。从六七岁读书,以后一直在学校,以后留在大机关,这些人90%以上缺乏实践经验。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人搞形式主义的能力很强,把本事都放在形式主义上去了。特别听话,上面叫做什么,很快地弄出一套东西来,照着葫芦画瓢,处理问题的能力就不好说了。

实事求是地讲,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还受过调查研究的教育,都知道调查研究的好。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这几十年就没有受过正儿八经的调查研究的教育,没有真正的调查研究的经历。像我们这样年龄的人,在一个村子里能住几十天,而且坚持几十年,是为国家破解难题,确实在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很少有这样的经历。

中央现在号召调查研究,是对干部队伍的成长,对青年人的锻炼成长都是有好处的,最重要的是要破解难题。怎么破解难题。在调查研究的问题上,如果搞形式主义,就可能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了。对破解难题的测验评价要作为第一条,为国家破解难题的能力强了,那就是成功的调查研究。如果把搞调查研究再搞成形式主义,那就是失败了的调查主义。

我的建议是调查研究以破解难题为主,不搞形式主义为标准。

因为我的座右铭是“历史趋势的发现力,国家的难题的破解力,社会进步的引领力”,是我的核心价值,也是我存在的价值。我能够一直干到现在,敢于发言,就是得到调查研究的好处,但愿意更多的年轻人有这个本事,通过这次调查研究的活动能见出效果来。

40多年前,党中央主要领导同志要求学习我的调查研究的事迹,当时新华社、中央直属机关党委和山东省委还组织了学习活动,将把这篇文章附在后面,也算重新发表。(文/李锦)

附:

新华社党组成员、摄影部主任孙振写的诗

赞李锦

孙振

他走访了百村千舍,

百村千舍欢迎他到来。

农民们盈着满眶热泪,

紧紧握着他的双手,

亲切地叫他同志记者:

请你报告党中央,

俺农民有了顺心政策,

俺农村这几年变化快!

过去是“三靠”,

现在是“靠三”,(注一)

家家户户有存款,

砖瓦新房绿荫里盖。

看卖棉的车马如流水,

欢庆的龙舞在棉海。

看少小离家逃荒人,

老来逢春回村寨。

看多少男女青年,

今朝学农得成才。

看村里的六旬老爷爷,

东扭西歪地初学自行车。

看群众爱干部,

像亲戚朋友一样对待。

看吧,记者,

今天的农民多畅快。

看吧,记者,

今天的农村多风采!

听农民的嘱托,

记者的心情澎湃。

新闻报道的源泉,

就在这辽阔的棉海。

辽阔的棉海,

装进了记者的胸怀。

灌溉时节的一场喜雨,

他从心底里痛快。

收获时节飞来一片乌云,

他的心头也暗了一块。

病魔困不住他,

婚姻家庭也放心外。

对于喧哗一时邪说,

根本不去理睬。

不管是大雪纷飞的寒冬,

还是暑气酷热的夏天,

徒步、乘车又骑自行车,

走访了一村又一舍。

一幅幅闪亮的图画,

揭示了祖国大地的新风采。

一句句有声的报道,

激荡在人们的胸怀。

从报上看他的行迹处处,

从村里处处赞扬声传来。

说他是庄户人家的好记者,

信有一代继往开来!

注一:“三靠”是指吃饭靠供应,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靠三”是指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事求是的精神。[刊于1982年4月7日《前进报》]

党的好记者  农民的好朋友

——给新华社社长穆青的一封信

田乃仁

【李想集锦】(190)丨中央为什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我是山东省高唐县委宣传部的新闻干事,怀着激动的心情,向你们反映新华社记者李锦同志在高唐艰苦调研、拼命工作的情况。

1981年11月30日,北风凛冽,大雪纷飞,李锦同志骑了五个小时的自行车,从120里外的齐河县来到我县。当时他简直像个雪人,头发眉毛一层白,棉衣水湿,裤子上沾满泥浆。他进屋没坐,就说:“听说‘冒尖户’王本跃入党了,我马上要到王庄去。”县委派了车,他坚决不坐,拿起两个馒头啃完,便顶着呼啸的北风,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赶去30多里外的王庄大队。干部社员与李锦同志都很熟,听说他冒雪骑车赶来,大人孩子都跑来看望他。有的接车子,有的给他扫身上的雪,问寒问暖,亲亲热热。李锦同志顾不得换下湿棉衣,就同大队支部书记张修正谈情况。接着又跑到“冒尖户”王本跃家里,坐在炕头上与本跃70岁的父、母亲拉起来,一直到天黑点了灯。晚饭时他只喝了碗面条,就与十多名干部社员谈起来,一谈就是三四个小时。上床了,他还要我谈王庄的新情况,了解报道新线索,一直扯到深夜两点钟。

第二天一清早,他到王本跃家边吃早饭边座谈,口问笔记,一顿饭竟热了三次,接着去拍照片,一直干到下午两点多。草草吃了口饭,又急急忙忙去拍照,连茶水也没顾得喝一口,便骑车赶回县城,找组织部长谈情况。晚上看材料、写稿子,又干到深夜两点。

在两天48个小时里,他仅仅睡了10个小时觉,骑车行程180里,不是谈情况,就是拍照片,工作了37个多小时。干部、社员见他这样拼命干,都说:“就是铁人都得累垮了。”

由于顶风冒雪骑车赶路和连日紧张的工作,到高唐第三天,李锦同志就病了。他头疼,发烧,吃饭很少,说话非常吃力。我劝他休息一天,可他为了赶上拍摄农民入党宣誓的照片,又骑上车子到离县里40多里的南镇公社于桥大队去采访了。他嗓子哑得说不出话来,只得在本子上写给别人看,请别人介绍情况。即使这样,他还不肯到医院去看病。公社书记把医生找来,医生说他不能再工作了,要休息几天。为了病快好,他把本来应服5片的药一气吃了15片,提起照相机又出了门。老医生看了,眼里噙着泪花说:“想不到新华社记者是这样工作的。”在场的干部社员也都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李锦同志拍完照片,天已昏黑,十多名社员推着车子,手拉手一直把他送到村外,走得很远了,还见社员们站在寒风里向我们招手。

【李想集锦】(190)丨中央为什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十多名社员推着车子,一直把他送到村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李锦同志一直在鲁西北跑,来俺高唐县就有五次,现在连生产队干部、售货员、中学生都知道他的名字。他每次来我县,总是一头扎进村里,分析农村形势和社员思想变化,细心观察,反复思考,提出一系列新问题。他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常的生活中提炼出寓意深刻的主题,拍出一幅幅生动感人的好照片。《“冒尖户”王本跃和他的书记朋友》就是一例。

李锦同志深入群众,亲近农民,见到老人,“大爷”、“大娘”叫个不停。为报道“冒尖户”王本跃,他先后五次去王庄。他睡在农民家里,和王本跃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拉家常,老人高兴地连声夸中央来的记者没有一点架子,和庄稼人谈得来。王本跃感动地说:“天寒地冻,俺庄稼人也不下地了,而李记者还骑着车子冒着大雪往农村里跑。人家都说俺‘王三万’是苦干出来的,俺哪有他这样苦?他图的啥?还不是为了俺农民。说良心话,共产党真是为老百姓谋利益的,党的政策,党的记者,党的报纸,都和俺农民对心路。”

前天(12月1日),济南来电话要李锦同志回去。李锦同志是新婚,离家时爱人就病在床上。接电话后,他急得在屋里来回走了十多分钟。我劝他回去,他说德州地区两个县形势很好,要赶去报道。结果,他回电话安慰了爱人几句,又返回屋里紧张地写起稿子来,一直写到深夜两点多钟。李锦同志为鲁西北农民立了功,为宣传三中全会以来的好政策、好形势做出了贡献。他拼命抓新闻的劲头,反映农村新变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是那么强烈。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与他一次又一次接触中,他的事业心,责任感,勇于探索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拼命工作的劲头,严谨的工作作风,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今天李锦同志要走了,他患着感冒,头疼,发烧,吃饭很少,昨夜又熬到凌晨两点多。俺县委翟书记和宣传部邓部长怎么劝也留不住。我望着他一个人在寒风中骑着车远去的身影,心头一阵发热。既没有领导看着他,也没有紧急任务压在身上,完全是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新闻记者的自觉行动。他不愧是王庄群众称赞的“党的好记者,农民的好朋友”。

我拿起笔给你们写这封信,请求表扬李锦同志忠诚党的新闻事业的调研精神。这也是县委和高唐农民的请求。

1981年12月3日

【李想集锦】(190)丨中央为什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984年9月,李锦在中国新闻学院读书时,兼任中国新闻学院院长的穆青鼓励“一手拿相机,一手拿笔,做两翼齐飞的新型记者”。

作者简介

【李想集锦】(190)丨中央为什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李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新华社高级记者。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等。

  重点做企业理论政策研究、课题研究、经验总结工作。十八大以来,解读70多份党中央、国务院与国资委企业文件与会议精神,去年接受媒体500多次采访。被舆论界称为“中国国企改革舆论旗手”“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

  改革开放来所写“思路型”调查为45位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1982年,邓小平听取汇报并称其对改革“有发言权”。

  出版专著《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深度》等32部。

[ 责任编辑:于雅楠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