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正文

【李想集锦】(177)丨三年行动后,新一轮国企改革究竟要改啥?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2-18 11:31:04
听新闻

李锦接受大众报业风口财经记者专访时对对新一轮国企改革提出几个新观点。

山东的媒体,亮出一个“风口”的牌子,意味着思想的解放,站到前面来。因为山东人素来喜跟随,不喜风口浪尖。就全国的国企改革进行采访,显示一种站在山东看全国的风貌,有开新局走在前面的新气象。对记者提出几个问题,我一一做了回答。记者的报道还是谨慎的,留有余地。我觉得有些话需要说透,把他们的报道有意思的话选出几句,再注上我的见解,在此发表,亦表达我对新一轮改革的建议。

1、目前正处于国企改革行动总结阶段和新一轮改革的准备阶段。

(注:因此,我认为新一轮国企改革还没展开,因为方案还没有拿出来)

2、国企改革进入了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核心功能为中心的新阶段:

(注:二十大一召开,我就提出中国央企的改革进入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核心功能为中心的阶段,这里没有展开,以后要深入讲述的)

3、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战略性重组,是2023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件大事;

(注:应该说,下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主场”在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

4、要按照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和公共服务’的功能进行分类;

(注:以四大功能为标准分类,目前官方对这个问题并没表态。是否按照这四大功能分类,还要观察)

5、建筑行业,效益不好的,可以转为环保型的绿色低碳企业,进入新赛道,有些可以转变为公共服务型的企业。

6、较大规模的重组有望在下半年得到实施;

(注:因为新的国企改革方案没有出来,大规模的重组时期并没有到来。目前的专业化重组,作为重点内容是可以肯定的。

重组并购要考虑国际因素,要从宏大的背景上考虑。党的十八大以来,央企数量从10年前的117家调整至目前的98家。这个重组规模并不算大。重组并购要考虑国际因素,要从宏大的背景上考虑。当前世界格局发生很多重大变化,比如能源安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重构,使得重组会加快到来。美国历史上从1897来共掀起过五次并购浪潮。在90年代拉开了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序幕。不同时期的并购浪潮促成美国企业结构的重大改变,美国经济从原先的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转化为现在的形式,即由成千上万的跨国公司构成。通过对美国五次并购浪潮的回顾,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企业并购有益的借鉴。

中国已经进入大企业时代,大规模的重组,实际上是一次大规模的内循环。围绕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重组,已经初步形成。下一步重组,要实行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大范围大规模大格局的、全角度全方位全立体的结构性重组,使得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更加清晰,企业主责主业更加聚焦、核心能力更加突出。此上三跨三大三全四更,是我的建议。

我建议,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以经济布局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为“主场”,国资监管、企业制度、市场经营、投资经营公司、混改等皆为“分场”,要抓重点、抓关键、抓要害,带全局。不宜平推,叫做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十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前三年是“上篇”,“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后几年是下篇。乘势而上,

乘什么势,到哪里?需要明确再明确,准确再准确。(李锦

以下转载大众报业风口财经记者的报道

【李想集锦】(177)丨三年行动后,新一轮国企改革究竟要改啥?

风口智库丨专访国企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李锦:三年行动后,新一轮国企改革究竟要改啥?

2月13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这是今年以来国资委重要会议第四次提到“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当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圆满收官,新一轮国企改革提升行动蓄势待发。未来国资国企改革将如何继续推进?工作思路会有哪些变化?

带着这些问题,风口财经记者对国企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李锦进行了专访。

【李想集锦】(177)丨三年行动后,新一轮国企改革究竟要改啥?

新一轮国企改革提升动作频频

2020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为八项重点改革任务之一。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正在谋划,陆续召开的国资国企改革工作会议传递出重要信号。

2月7日召开的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暨党建工作会议提出,上海将实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六大强企行动,分层分类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实施新一轮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一批符合国家战略、市场认可度高的企业上市。

浙江省属企业工作会议提出,各省属企业要积极开拓新领域新赛道,加大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投资布局力度,今年力争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350亿元以上。

同为经济大省的山东将重点出台省属企业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深化省属国有企业监事会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建立三项制度改革效能评估体系,有序实施中长期激励,推动省属企业成为更具综合竞争力的新型市场主体。

“目前正处于国企改革行动总结阶段和新一轮改革的准备阶段。”李锦认为,在这一过渡时期,国企改革仍然以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为重点,重点围绕“突出实业、聚焦主业、做精一业”的目标进行专业化重组。

李锦分析,“具体来看,三大趋势明显。首先,央企间相互参股,开展企业间同一业务或同质业务整合;其次,各个省份以行业为依据重组形成新集团;此外,聚焦新兴产业成立新集团,如成立上海数据集团、河南数据集团。”

整合不是目的,做强做优做大企业才是根本。李锦认为,国有企业积极承担产业链“链长”职能,发挥现代产业链发展的牵引力量,有利于在全省范围内打造产业集群,增强创新驱动能力。

“在这一方面,山东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山东高速与齐鲁交通集团联合重组成立山东高速集团,兖矿集团与山东能源整合重组,山东港口集团组建后,将原先分散在各港口的100多个业务单元“合并同类项”。在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两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评估中,山东省均列A级。

进入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的新阶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国务院国资委提出,要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动能,谋划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今年以来,作为国企改革主要目标的“核心竞争力”格外引起关注。

“国资国企改革进入以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的新阶段。”李锦表示,后续会对核心竞争力的标准进行统筹、分解,对实现这个目标进行过程式、系统性分析,并作研究部署。

他认为,当前国企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要从包括核心技术、资源配置、企业现代化治理以及企业家精神等多个方面出发。

“核心技术处在关键位置,西方国家对我们的技术进行封锁,使得产业链处在低端、难以突破,因此聚焦科技创新,对卡脖子技术进行攻关,是首要的问题。”此外,通过资源配置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现代化,是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今年,国资委将加大对承担重大攻关任务、开展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的考核支持力度,打造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以鞍钢集团为例,2023年主要工作明确“加大核心技术领域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88%以上。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李锦认为,“对国企进行现代化的公司治理,通过改革的方式调动内部职工的积极性,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升效率的关键。”

建设规范的董事会是现代化治理的重要一环。来自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3万户中央企业子企业和2.5万户地方各级国有企业子企业建立了董事会,实现了董事会应建尽建,其中外部董事占多数的比例达99.9%。

“除了提升核心竞争力,央企国企的核心功能也要明确,企业要干什么,起什么作用,”李锦补充说,国企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实现问题,是当前特别强调的。

专业化重组整合将成为国企改革的核心主线

2月13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今年以来,国资委重要会议上第四次提到“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战略性重组,是2023年国有企业的一件大事。”李锦坦言。

国资委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有27组49家央企实施战略性重组,新组建中国航发、国家管网集团、中国电气装备、中国物流等企业,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数量从10年前的117家调整至目前的98家。

今年开年以来,国企重组改革更是步入活跃期,新能源、煤电、水利电力建设等诸多领域纷纷部署重要动作——

仅1月10日,国内生物质发电领域头部企业国能生物重组进入国家电投,中国电建旗下的医疗机构将加入通用技术集团;1月14日,中国三峡集团所属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整体划转至中交集团;此外,由中粮集团和中储粮集团共同组建的中企联合油脂有限公司正式运营。

在李锦看来,过去国企体制化、同质化的竞争比较严重,国企行业多、面广点多,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组合和利用,价值难以实现。他认为,重组整合是现有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国企的资源得到优化,形成新的产业结构。

“国有企业的经济布局将按照十四五规划确定的‘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和公共服务’的功能进行分类,将国企的市场竞争性与公益性、服务性区别开来。”李锦预计,未来国企改革将出现大规模、一体化的突破。

“目前基本上以行业重组为主,甚至局限于央企、国企内部的重组为主。下一步国企改革要突破行业以及所有制的限制,进行规模较大的重组,比如电力行业将会出现煤电一体化等许多新模式、新业态,”他预计,顶层设计方面将出台大的方案,较大规模的重组有望在下半年得到实施。

李锦分析,那些资产收益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同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经营性企业就要重组一批。比如说建筑行业,效益不好的,可以转为环保型的企业,绿色低碳企业,进入新赛道。有些可以转变为社会公共服务型的企业。(风口财经/白菊)

作者简介

【李想集锦】(177)丨三年行动后,新一轮国企改革究竟要改啥?

  李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新华社高级记者。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等。

  重点做企业理论政策研究、课题研究、经验总结工作。十八大以来,解读70多份党中央、国务院与国资委企业文件与会议精神,去年接受媒体500多次采访。被舆论界称为“中国国企改革舆论旗手”“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

  改革开放来所写“思路型”调查为45位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1982年,邓小平听取汇报并称其对改革“有发言权”。

  出版专著《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深度》等32部。

[ 责任编辑:于雅楠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