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认为,过去一年,全市工信系统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和数字经济引领战略,全力以赴稳增长、释潜力、强动能、提质效,坚决守牢“一排底线”,在空前考验中交出了一份厚重答卷,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一是工业运行承压奋进,韧性活力进一步彰显。工业运行顶住多重超预期下行压力冲击,逐季逐月向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4个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承压奋进中展现出强大韧性,规模结构和质量效益实现新的提升;成功获评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千项技改任务,弗迪电池、比亚迪、吉利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二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算网一体化创新协同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比达到17%以上,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7%,发展水平跻身2022全国城市排名第六,以第1名的位次入选国务院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市推荐名单。三是产业、政策、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工信发展生态进一步提升。创新构建“四个一”的“双链长制”工作推进机制;出台支持专精特新、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元宇宙发展等政策措施,免申即享惠企政策达到23项,位居全市首位;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跑出加速度,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是过去累计总量的1.43倍,省级专精特新、瞪羚、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均居全省首位。四是强化行业管理服务,绿色安全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压紧压实行业主管和直接监管安全生产职责,有效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强化“亩产效益”评价结果运用,规模以上企业亩均税收同比提高11%,亩均销售收入同比提高12%;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新增绿色工厂(园区)81家。
会议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关键之年。全市工信系统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坚持项目为王,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和数字经济引领战略,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为主攻方向,打造标志性产业链群,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发展水平,推动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指出,2023年全市工信工作的总体安排是推进落实“12347”工作目标责任体系:“1”是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2”是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和数字经济引领战略两大战略,加快打造智能经济强市和数字先锋城市;“3”是持续提升“三个三”的工信创新发展路径;“4”是着力提升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企业发展和绿色发展四大能级;“7”是全力推进工业稳增长、制造业优化升级、数字经济提级、企业梯度培育、绿色低碳安全、发展生态优化、党建引领保障等七个方面重点工作。
会议强调,做好今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重点在6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在确保工业稳增长上持续发力,完善工业运行保障机制,强化运行监测和服务;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促进新能源汽车等优势工业产品扩大消费;常态化开展产销衔接、项目对接活动,助力企业开拓市场。二是在提升产业质效上持续发力,聚焦四大主导支柱产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增强绿色低碳转型带动力,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做好存量升级、增量加力、成果转化三篇文章,推动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三是在加快数字化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数字经济引领战略,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算网一体化创新协同发展,夯实数字济南基座;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软件名城提档升级、“工赋泉城”等专项行动,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提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水平。四是在优化产业生态上持续发力,持续完善提升产业、政策、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信发展生态;完善打造标志性产业链群工作推进体系,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协同;加强政策的需求侧管理和跟踪问效,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统筹推进“五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优秀企业和企业家表扬表彰力度,让“名企名牌名家”领跑产业高质量发展。五是在重点要素保障上持续发力,持续深化“要素跟着项目走”改革,推动更多优势要素资源向制造业倾斜;深化“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六是在促进链群发展上持续发力,聚焦10个标志性产业链群,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加强产业链精准招商,加快突破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群,促进产业链式集群规模化发展。
会议强调,一季度是全年的“风向标”,开好局、起好步对全年发展至关重要,必须咬定目标不放松,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现工业经济“开门稳、开门红”。一是抓稳产达效、开展精细化服务。建立“一对一”对接服务机制,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建立工作日志和台账,坚持每天调度,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困难。二是抓项目投资、做好全流程服务。着力加快项目推进进度,做好分类指导和全流程服务,完善和畅通推进机制,确保491个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类项目按时序推进,争取早建成、早达效。三是抓技改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完善重点技改项目库,开展“技改双千”工程和“项目服务月”活动。推动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扩区调区,持续加强要素保障。用好技改奖补政策,充分发挥财政奖补资金撬动作用。四是抓供需对接,帮助企业抢占市场。常态化开展产销衔接、项目对接,拓展行业和市场“覆盖面”,帮助企业找订单、拓市场。多措并举促进工业产品消费,加大补贴力度,持续释放需求、挖掘潜力。五是抓企业管理、促进降本增收。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推动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竞争力。高度重视企业人才培训服务工作,协助和服务企业持续提升管理水平。
会上,莱芜区、商河县、高新区、明水经开区和济南二机床、济南比亚迪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
全市十大标志性产业链链主骨干企业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分管同志,各区县人民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工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工业运行的负责同志,省级以上开发区及化工园区管委会负责同志,市工信局班子成员、机关副处以上干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会。(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