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沂蒙山区,有一种精神,叫红旗精神。
65年前,33个外乡人从北京、上海、天津,来到沂蒙山。驾着一辆马车,为国找矿,为民服务。
1965年发现的我国第一个有工业价值的金刚石原生矿体——“红旗1号”金伯利岩。从此,诞生了红旗精神:地质报国、艰苦奋斗、协同创新、求实登攀……
沂蒙地矿红旗精神
地矿红旗精神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山东省地矿七队建队65周年暨“红旗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
李锦在地矿七队65周年暨“红旗精神”主题座谈会上
今年夏天,余西顺院长一行到九间棚参观,学习沂蒙精神的样板九间棚,让我讲一讲九间棚精神与沂蒙精神提出的背景。当时送我一本画册,一本书《征途》,有“地质报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内容,我感到惊讶。地矿找金刚石过程中形成的红旗精神和沂蒙精神的内容非常相近;还惊讶的是,宋瑞祥部长这么多年,来了多次。宋部长是红旗精神的支持者。后来余西顺院长讲,要很好地总结提升一下。我说什么时间部长过来,我一定过来。我在海南、浙江待了两个月,写《二十大精神国企学习读本》,知道部长来参加这次会议,我赶回来了。祝贺山东地矿七队成立65周年,祝贺红旗精神研讨会成功召开。
我感到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一个学习会议。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三条与我们相关。二十大精神的主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十一条特别强调能源资源安全。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来完成使命任务。从这三点来考虑,主题、任务与精神状态,我们今天纪念地矿七队65年历史,弘扬红旗精神,就是围绕国家现代化的主题进行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经历了什么?我们到哪里去,我们准备怎么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来走向未来。实际上,今天的会议就回答这几个问题。所以说,这是一个二十大精神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的会议,是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时代主题召开的会议。
在今天会议上,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10月2日对地矿六队的复信。这封信中,习近平同志提出要求我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而地矿七队的红旗精神就包括了这些内容,符合总书记对我们的要求,符合二十大精神的要求。我们地矿七队党委政治站位高,认识层次深,这是一个很好的会议。
今天这个会议是庆祝建队65周年暨“红旗精神”主题座谈会。在这个时候,需要深入分析红旗精神和沂蒙精神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挖掘红旗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弘扬和传承红旗精神,从中汲取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智慧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地矿红旗精神与沂蒙精神一脉相承
党的二十大是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主题。一直到2050年,都是以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主题。红旗精神也是随着我们国家现代化的步伐而前进的精神。刚才那位叫朱源的老同志,家住北京城,1962年就来了,一个北京人在沂蒙山生活60年,这就是一个家国情怀。
刚才,我看了我们拍摄的红旗精神的纪录片《璀璨》,这些资料留下来很不容易,事迹非常感动人。看了影片,经受一次红旗精神的洗礼。作为金刚石勘查的专业地质队,最早来沂蒙的第一批地质人,33个人,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来到这里之后,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与沂蒙山区相对原始落后的生活条件形成强烈反差。他们只有一驾马车。余西顺院长介绍七队65年的历史,有“愿得此身长报国”的地质情怀,有“筚路蓝缕启山林”的艰苦奋斗,有“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协同创新,也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求实登攀。我到临沂来50多年了,但是对红旗精神了解不够,有一种自责。所以这一课今天也是补上了。
一切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人,以特定的事件为标志的。
“红旗精神”诞生于建国之初,在65年艰苦奋战历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凝聚了沂蒙精神谱系的精髓。“红旗精神”谱系来源于沂蒙精神。具体讲,“红旗精神”源于山东省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1965年发现的我国第一个有工业价值的金刚石原生矿体——“红旗1号”金伯利岩。这件事情,填补了国内金刚石找矿空白,并接续弘扬传承地质“三光荣”“四特别”精神,逐步形成了具有七队特色的金刚石找矿“红旗精神”。这就是“地质报国、艰苦奋斗、协同创新、求实登攀”的精神。这16字的基本内涵,站位高远、思想深邃,内蕴丰富、催人奋进。回首65年筚路蓝缕的艰辛创业路,展望新时代地质事业的美好未来,表达出爱党爱国爱地质事业的真挚情感。
金伯利岩型原生金刚石矿
短短16个字是对红旗精神特质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彰显了地矿队伍信念宗旨和价值取向、精神风貌,深刻回应了“地矿队伍为了谁”“地矿队伍为什么能”的问题。这是在沂蒙大地上的一座精神丰碑,构筑起沂蒙地矿人奋勇向前的精神脊梁。红旗精神所蕴含的“地矿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神密码,是沂蒙精神形成的“源头”之一、支流之一。对于红旗精神,蕴涵着四个要素,即生成时间、创生主体、工作特色和属性概念。这是我们需要首先明确的。
(一)生成时间
红旗精神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年代”。红旗精神产生和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并在改革开放时期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在新时代得到发展。在一次次艰苦找矿过程中,红旗精神才得以孕育、生长和形成。所以说,早期的沂蒙精神是抗战时期的红色结晶,是由中国共产党在齐鲁烽火中培育、涵养和生成的一种革命精神。红旗精神是建设时期的红色结晶,是伴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是那个年代的主旋律。同样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党性修养、坚韧的革命意志和坚实的使命担当。
(二)创生主体
红旗精神由“以沂蒙为中心活动区域的地质七队”锻铸而成。这里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以沂蒙山区为中心区域的红旗精神产生的具体地点、历史原点和逻辑起点。第二,红旗精神不仅是沂蒙地质人的精神,也是沂蒙人民相关方面的精神。因此,“红旗精神”是一种鲜明的地质标签、文化符号和精神力量。
(三)工作特色
红旗精神由“地质七队”找矿实践锻铸而成。这是一支一辆“马车拉来”的队伍。当时工作环境非常艰苦,每天早饭后,便分成几组,带上一点干粮、咸菜和水,带着工具,推着小车到各自的区域开始寻矿。无论春秋冬夏,白天奔波于崇山峻岭,晚上在小煤油灯下整理资料,每天作业十多个小时。在八百里沂蒙大地上,战天斗地,风餐露宿,顶风冒雨,不懈求索。
(四)属性概念
红旗精神作为沂蒙精神谱系的重要构成部分,蕴含了沂蒙精神的核心内涵。可以这样概括:地矿红旗精神是社会主义建设年代,由以沂蒙为中心区域的地矿队伍铸就的一种沂蒙精神,是沂蒙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地,为沂蒙精神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提供了原生态信息和原创性密码。红旗精神是沂蒙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沂蒙精神的地矿篇,是沂蒙精神的地矿精神,是地矿的沂蒙精神。而且是新时代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
红旗精神的内容与基本内涵
看了《璀璨》电视片,我们就理解了地质报国精神的来源。1938年,毛主席号召“派兵到山东去”,才有沂蒙根据地,才有沂蒙精神。地质七队是建国以后国家派了33个人的队伍,到沂蒙山区来的。实际上,报国精神是国家与地质队伍的关系,是我们这些人与共和国的关系,这个立意是根本。33个外乡人到临沂,后来在这里安家了,不是对国家的这种感情,怎么可能出现这种精神情怀?这和沂蒙精神的党群同心的精神渊源是一致的。
地质报国
地质报国,是红旗精神的灵魂,体现的是国家至上、无私奉献的关系,是地矿人的精神支柱。红旗精神立足于地矿报国是核心,是灵魂,也是根本。体现了地质人在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呈现出的人与国家的关系,这是最根本的。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和人民军队在沂蒙山区浴血奋战,为老区人民争取生存权、发展权。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老区人民向贫穷落后开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生活前景激发了地质人的极大热情,坚定了他们义无反顾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心。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地质人总是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挺身而出,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突出表现为“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追梦精神和高尚情怀,这是七队地矿人的成功之所在,也是他们最可靠的根与魂。
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是红旗精神的表现形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开拓奋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作风。地质人作为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决定了把革命建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带着行李分住在农村的茅草屋,有的甚至住在牛棚里。“喝河水,点油灯,一张煎饼一棵葱”。不畏艰险、风餐露宿,四处奔走找矿寻宝。后来更多的沂蒙人加入地质队伍。山区贫困的地理、自然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沂蒙人民含辛茹苦、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艰苦奋斗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面前,当然也是不得不采取的一种生存与奋斗方式。
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是红旗精神的价值形态,是红旗精神的团队与社会关系重要保证。体现了依靠集体智慧协同攻关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团队作为一个整体,需要的是整体的综合能力。团队协作的本质是共同奉献。这种共同奉献需要一个切实可行、具有挑战意义且让成员能够为之信服的目标。只有创新,才能走向未来,激发团队的工作动力和奉献精神,不分彼此,共同奉献。协同创新是建立在共同理想上的无私奉献,团队成员因此而互补互助,实现技术上的与时俱进。
求实登攀
求实登攀,是红旗精神的目标追求与强大动力,回答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关系。金刚石是一种贵重宝石。开始,“争取在三年内找到原生矿,夺取全国冠军”的目标。此后,中国第一个具有工业价值的金刚石原生矿问世了。打破了外国专家此处没有金刚石的断言。这第一个金伯利岩脉被命名为“红旗1号”。地质人一次次发现,填补了山东省乃至全国金刚石的空白,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奋斗,我们向祖国和人民提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只有求实,价值才有机会实现,只有登攀,才能走向未来。65年来,地矿七队为临沂被命名为“中国金刚石之都”“中国地热城”“中国最大的建材基地”做出了重要贡献;七队根植沂蒙沃土,也一直以回报沂蒙,为临沂竞进崛起持续贡献地矿担当和地矿力量。
透过红旗精神16个字,其中包含有非常强烈的逻辑关系,每一个词回答了一对矛盾。整体上内在的逻辑关系是清晰的。从外部看,和沂蒙精神的本质特征是一致的,内涵是相通的。甚至可以说,红旗精神是沂蒙精神在地质领域原生态、原始密码的揭示。
感谢在金刚石找矿史上做过贡献的同志们
地矿红旗精神是对沂蒙精神充实与弘扬
事业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自伟大建党精神诞生之后,经过百年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相继形成了一系列革命精神。这些精神,既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与时俱进的结果。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一切精神,既包括伟大建党精神,也包括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提出的新的革命精神。同样地,从历史大视野来看待“沂蒙精神谱系”,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在沂蒙山区的源头,它的形成不仅对革命事业的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而且对此后其他革命精神的形成产生着重要引领作用,它规范和影响着其他革命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渊子崖精神、沂蒙红嫂精神、“沂蒙六姐妹”精神、厉家寨精神、九间棚精神、赵志全精神、临沂商城精神、代村精神都是沂蒙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表明沂蒙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精神,具有高尚道德标识,体现出坚强的意志品质,体现出顽强的进取精神,发展沂蒙精神谱系,必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从属性上看,红旗精神是“沂蒙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红旗精神的特殊性看,红旗精神的表现形式更多地具有地质队伍的一面。把沂蒙革命精神延伸到地矿队伍中,是继承,是一种发展,是沂蒙精神在更大空间、更高层次、更长时间的反映。沂蒙精神在建国后这一块缺少总结,特别是到了改革开放前,只有一个厉家寨精神,在工业方面,沂蒙精神缺少典型。过去临沂一直是农业为主,但是工业是不可缺少的,工业强市是临沂发展的必然路径,红旗精神的挖掘是对沂蒙精神的研究填补了一个空白。
刚才李洪彦院长也讲到了,研究一个精神要考虑是怎么产生的,精神来源来自于哪几个方面。地矿大部分人来自北京,是党和政府号召他们来的,它的来源在哪里?在于国家,以后在沂蒙这块土地上增加了沂蒙本土精神,地质找矿工作特点,也是精神来源。还要考虑在什么情况产生的,要分析清楚。要通过典型案例回答,它的内涵、本质特征、表现形式、产生过程、意义与价值?对当前弘扬的价值是什么?都是要回答清楚的,确实需要列一批题目,一个一个研究。
宋部长作为共和国部长,一个老省长,对地矿这么关心,从他身上,我就想了很多东西。一个是他自己的家国情怀,对国家的忠诚;再一个是对地矿事业的热爱,一片真情。多次到这里来,他一个共和国的部长,对我们这块土地的热爱。红旗精神是党和国家培养的,党和国家派人来的,这也包括了老部长这么多年还在关心,共和国在关注着我们这块土地,我们的红旗精神离不开共和国。
团队
带队到九间棚
2022年8月1日,山东省地矿七院党委书记、院长余西顺(前右一)带领团队到九间棚考察调研,从地质专业方面为九间棚制定出详细的帮扶方案,图中前左一为刘嘉坤,左二为李锦。
所以,我们对红旗精神的本质特征,对现在的作用都要进一步研究,这是一篇大文章。
(一)深化理论研究,研讨红旗精神理论体系。
红旗精神本身的体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开研讨会,请专家来分析。包括整理老同志回忆当时这段历史,这些题材要通过各种形式传达出去,让外面都知道都了解。首先在临沂范围,在山东范围,在地矿范围。尤其是结合二十大精神的要求,总书记对地质工作的要求。我反复看总书记的讲话,二十大还没有开,但是报告讨论稿早就出来了。特别是结尾,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总书记替我们已经定了调子,根和魂定起来了,研讨围绕现代化国家,从国家的角度,根可能在这里面。要研究几个阶段,老一辈流传下来的,关键我们发展了,几个阶段也理清楚。什么时间提出这个精神,谁提出来的,哪一次开会,后来怎么又发展了,怎么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是怎么归纳的。根据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的要求,我们进一步把它规范化、理论化、系统化,这一套东西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讲好地矿故事,推介地矿事业。不断提升影响力和美誉度。
(二)创新活动形式,弘扬红旗精神。
红旗精神,蕴含着中国地矿人坚持国家至上的崇高品质,也彰显着地矿人铁心向党的伟大情怀。立足新时代,面对新使命、新担当,需要我们正确理解伟大沂蒙精神与红旗精神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伟大沂蒙精神为指引,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和弘扬红旗精神。沂蒙精神是党和人民共同铸就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沂蒙老区蓬勃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具有超越时空的时代价值,需要我们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不断发扬光大。新时代,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汲取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对增强我们砥砺前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三)坚持学史力行,践行红旗精神。
新时代面临新挑战、新机遇,走好新时代沂蒙发展的“赶考”路。以沂蒙精神作为地质七队前行的灯塔,在实践中砥砺初心、使命,在斗争中永葆政治本色,在传承中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好、弘扬好、践行好红旗精神,以“无我”的大爱和情怀成就“大我”的崇高境界,为加快推进临沂“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的战略性转变,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这些年,地矿七队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为临沂发展担当重任。
我一直在九间棚住好几个月,前一阶段,地矿七队的同志分批到九间棚去,开展土地质量调查评价,指导特色农业发展。调查圈定富硒、富锌、富锗等土壤面积,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提供技术支撑。这些同志不怕吃苦,早上去晚上回来,九间棚村群众对地矿七队评价很高,我也代表当地老百姓表示感谢,你们“为国找矿,为民服务”8个字,在临沂大地上口口相传。
在九间棚村现场勘测
地矿七院派人在九间棚村帮助搞土壤质量调查。
要把为国找矿的实践从精神层面上挖掘,这是一个精神富矿。我们在找矿过程中形成了红旗精神,这个矿还要找,要把它总结、提炼、升华,对地矿的前65年是一个交代,对历史也是一个开拓。祝你们以建队65周年为新的起点,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胸怀“国之大者”,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传承金刚石找矿“红旗精神”,努力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担起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的重任,发扬沂蒙精神、红旗精神,再创找矿新辉煌。在中华大地上,谱写出新时代地质工作的新篇章。
(李锦 根据12月16日讲话录音补充整理)
作者简介
李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新华社高级记者。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等。
重点做企业理论政策研究、课题研究、经验总结工作。十八大以来,解读70多份党中央、国务院与国资委企业文件与会议精神,去年接受媒体500多次采访。被舆论界称为“中国国企改革舆论旗手”“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
改革开放来所写“思路型”调查为45位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1982年,邓小平听取汇报并称其对改革“有发言权”。
出版专著《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深度》等3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