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正文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9-11 11:36:15
  李锦以“沂蒙精神视野下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为题在“九间棚现象与打造乡村振兴与齐鲁样板建设研讨会”闭幕式上作了主旨报告并且对会议做了总结发言。

 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李锦在“九间棚现象与打造乡村振兴与齐鲁样板建设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李锦以“沂蒙精神视野下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为题作了主旨报告并且对会议做了总结发言。

 李锦在会议闭幕式上的总结发言:

九间棚现象与打造乡村振兴与齐鲁样板建设研讨会,经过一天半的努力,完成了预定的任务,就要闭幕了。这次研讨会是山东社会科学界举行的一场盛会,是紧扣时代主题、理论联系实际,到现场开的一次内容重要、主题集中、特色鲜明、成果丰硕的会议。这次会议将以生活近、会风实、接底气而形成特色,而留在沂蒙精神研究的历史记忆上。

会议的主题词是沂蒙精神、九间棚现象、乡村振兴与齐鲁样板建设。这次,会议集合了国家机关、理论部门、教育部门、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实践中干部群众的智慧。

从论文与发言情况看,大家学习领悟习近平同志三方面的重要论述。一是对沂蒙精神的重要论述,二是对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的重要论述,三是深入基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希望广大理论工作者“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山东社科论坛安排我国理论界名家与乡村的理论工作者一起汇聚在九间棚。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落实,是山东社科论坛一个全新的实践。刘致福在会议开幕式上介绍山东社科论坛有关情况,并就加强主题研讨提出了要求。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形成了众多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模式,九间棚村就是典型代表之一。作为社科工作者,要走进一线、深化研究,真正将学问写在大地上。九间棚精神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九间棚典型是历次沂蒙精神会议研究的对象,九间棚村党支部书记刘嘉坤是总书记在2013年11月接见的沂蒙精神重要代表人物。会议到现场观察九间棚的发展面貌,了解九间棚人创造的业绩,听取刘嘉坤弘扬沂蒙精神的实践汇报,这次会议是一个“上接天光、下接底气”的会议。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山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刘致福讲话。提出作为社科工作者,要走进一线、深化研究,真正将学问写在大地上。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会议开始刘致福书记提出社科工作者,要走进一线、深化研究,真正将学问写在大地上。我们这一次开会之前,有很多领导同志、专家到九间棚现场来了解,王立胜专门来了一次,包主席过去早就到九间棚来过,我们在座的包括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的教授都来过。特别是平邑县党校的同志写了12篇文章,一个县的党校借九间棚现象探讨的机会,把队伍推高了一个层次。请党校的同志向你们校长汇报,向平邑县的领导汇报。我觉得,这种社会科学下乡,形成了现场研讨的新模式,这本身也是一个成果,是一篇文章。

会议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前期发动得好,组织有力,投稿者踊跃。收到130多篇论文 。论文主要是四个来源,一是专家教授们为这次会议赶写的文章,王立胜、包心鉴、蒋高明、李锦都为这次会议现写文章;一是全国各地学校老师写的,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平邑党校组织得最多;一是实践工作者,从国企董事长到驻村“第一书记”。突出的是,九间棚的农民为这次会议写出六篇文章。会议大会发言与分论坛发言总计29人,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多个层次进行了探讨,很多同志选取自己的角度作出规律性的归纳,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出现了很多名言和“金句”。这次会议是群贤毕至的、成果丰硕的一次会议,既有领导工作者,又有企业家,更多的是理论研究工作者,还有实践工作者。从内容上看,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各个领域的内容。应该说是各方面的、多元的智慧的结合,是一次多学科的交汇。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会议讨论前,与会者到正在建设的九弯十八园考察。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社会科学工作者走着泥泞的乡间小路,到刘嘉坤砌的高标准农田前观察巨石砌就的田地。走在前面的是山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刘致福。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刘嘉坤领着理论家们看他的作品“九弯十八园”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九弯十八园”建在悬崖之上,山东社科年会的出席人员到这里现场考察。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开幕式后,与会代表在九间棚展览馆前合影。

这次会议经过大家的努力,有五个特点,有四大成果。

这五个特点中,首先是抓住了新时代的主题。

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既是一个国际课题,也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扣住沂蒙精神,党群关系。是沂蒙精神的“根”与“魂”,也是这次会议的“根”与“魂”。党怎样带领人民在乡村建设中、在齐鲁样板建设中发挥作用,实现党群同心,艰苦奋斗,同甘共苦,水乳交融,共同创造乡村振兴新局面。围绕这个主题,从开始到最后,主题是相对集中的、主线也是明确的。

第二个特点,是请来了高层次的专家。

这次会议虽然在一个村庄召开,但是和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研讨会相比,并不逊色,因为我在北京经常参加这样的会议。我们这次会议请来了国家在哲学、政治学、农村经济学、农业生态经济学、国企、旅游等方方面面的专家,这些专家基本都是我们中国的一流专家,有些可能还是顶尖的专家,在专业领域地位突出,社会影响力很大。虽然会议是在一个村庄召开的,但是距离一个国家级的会议水平,相差不多,应该说层次很高,是各方面顶级人物的结合。可以说是一次村庄会议、省级层次、国家水平的研讨会。九间棚现象研讨会,是乡村振兴中的现象,也可能是“理论界的九间棚现象”。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院长王立胜作以“九间棚模式的普适性及其时代价值”为题的主旨报告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包心鉴以“九间棚现象的时代价值及其对沂蒙精神的丰富发展”为题的主旨报告并主持主题发言阶段。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院长孔祥智发言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蒋高明以“有机农业与九间棚农业现代化”为题作了发言。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中共山东省委原副秘书长兼政研室主任、省儒商研究会副会长宋玉山发言。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以“以人才振兴引领乡村振兴——从九间棚现象看乡村产业发展”为题作了发言。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教授戚桂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坚定践行者、示范引领者——九间棚现象的本质和意义”为主题发言。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国忠以““旅游与乡村振兴”为题作了发言。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杨文学等发言

第三个特点,就是获得了新的成果。

这次会议有一个主会场,主会场分成两次,一个是主旨发言报告,再一个是大会发言;同时,穿插两个分论坛。会议用线下和线上结合的方式,从昨天到今天。昨天论坛是2万多人,在网上收看的人数可能将近4万人次,我们在这里开会,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有4万人在看我们的会议。所以,这次会是大会与小会套开,会场就在现场,高层与底层同在,线上与线下结合。会议的成果是丰硕的,突出的。

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应该说在山东甚至在中国这个范围内,都是有特色的,能让人记着的,或者说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首先是,沂蒙精神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强大推动力。我想,这是独特的,目前只有我们这个会场提出来的,沂蒙精神是党中央和省委都做了重要定位。在这个背景下,怎么贯彻落实党中央与省委的指示精神,怎么在实践中弘扬沂蒙精神,怎么把这个精神与实际结合,我们这个可能不是第一场,但是规模和影响力上,我们是成功交了答卷。

第二项成果,是新时代乡村振兴中新型集体化道路与共同富裕问题。大家对于乡村振兴的探讨比较深入,不管从王立胜、包心鉴、戚桂峰教授的发言,很多专家,包括我们的几位企业家,包括会议收到的论文,都讲到了在新型集体化道路与共同富裕问题。我认为,我们这个会在这方面探讨的触角还是深入的,观点值得整理。

第三项成果,是国有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使命与作用。

我们这次会议有四位企业家参加了,包括亲身在乡村振兴中在全国范围内做出贡献的土地集团、水发集团、鲁南制药与地质勘探七院等,谈了他们的情况,表达了他们的看法,以及和九间棚联盟联姻、结合的想法。应该说,这个选题在媒体中还较少见到理论报道,似乎可以单独构成一篇文章。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鲁南制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贵民发言

第四项成果,就是“社会科学下乡”的现场探讨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我们这一次开会之前,有很多领导同志、专家到九间棚现场来了解,王立胜专门来了一次,包主席过去早就到九间棚来过,我们在座的包括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的教授都来过。特别是平邑县党校的同志写了12篇文章,一个县的党校借九间棚现象探讨的机会,把队伍推高了一个层次。请党校的同志向你们校长汇报,向平邑县的领导汇报。我觉得,这种社会科学下乡,形成了现场研讨的新模式,这本身也是一个成果,是一篇文章。

以上是本次会议主要的成果,这可能只是根据我们印象比较深、和其他地方有区别的、形成特色的、可以成为品牌的东西,是个初步印象,我觉得这四个问题是我们这次研讨可以形成成果的范围。

第四个特点是找到了新的研讨形式。

我们这次会议是大会小会套开,线上线下同频,高层底层共振,会场开在现场,是找到了研讨的新形式。九间棚的农民也拿起笔来写出六篇理论文章,这些文章写得实在生动,用事实讲话,也有规律性特征。大家通过现场的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想得到,对话能联系得通,应该说做到了:这次活动,是打通研究者“五官”的会议,脚通、眼通,耳通、鼻通、头脑通,与人民相通,与实践相通。习近平同志要求理论工作者到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是解决问题,开会只是一个形式,重要的是要解决问题,提出对策,破解国家难题,找到了未来的路。我想,这次研讨会就是找到了一个好的形式,不仅仅是对九间棚,不仅仅是对临沂,我觉得对于我们中国,我们理论研讨怎么走联系实际的道路,呈现一种新的方式。

第五个特点是开创了现场研讨的新风气。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九间棚村党委书记、九间棚集团董事长刘嘉坤介绍了九间棚经验。 

刚才我们的颜总讲,“九间棚人甲天下”,他是山东土地集团的乡村振兴老总,他经过多少土地,是看到了,才发出这种感慨。看了九间棚的九弯十八盘工程,有好几位同志用了同一个词,就是震撼。是因为眼睛看到了,脚下走过了,丈量过了,耳朵听到了。这次会议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吃着村里的大厨,听到的是像刘嘉坤这样的农民的话,一个庄稼汉的直爽、粗犷的语言,住的是满眼石头的村庄。这里的泥土太重要了,从山下买一车土有时要800块钱。我们是在石头村庄里,在最坚实的土地上开的会,刘嘉坤的发言充满激情,说的是大实话,但是很多人为之感动,九间棚的事迹使人们了解乡村振兴的步伐,农民到底在干什么、想什么,有什么难处。这次会风就是到一线去,到现场去,到正在发生的事情中去,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理论家与群众结合,研究理论与解决问题结合。

以上五条归纳起来,是抓住了新时代的主题,请来了高层次的专家,形成了新的成果,找到了新的研讨形式,开创了理论新风。会议的成果要做很好地总结提炼并争取出版。会议的成功不仅在会议的本身,而在于深化挖掘、总结提升与传播实现,会议提供的启示和意义将是多方面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我看到平邑县33年前的老县委书记、山东建筑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綦敦祥在家中全程观看视频,他在微信上写到“谢谢你们提供的会议全程视频,我全部认真看完。这是一次高水平的会议,专家演讲理论深度,实践经验都是一流的。刘嘉坤的演讲声情并茂,事实动人,李锦社长演讲抓住了九间棚精神的要害。愿九间棚精神继续发扬光大,长久不衰”。这是一位87岁老干部的由衷之言。当年推荐我到九间棚的老领导、临沂市政协原副主席朱兆彬已经80多岁了,专门赶到九间棚村参加会议。类似这样的感人的事情,还有一些,后期需要搜集整理出来。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临沂市政协原副主席朱兆彬专门赶到九间棚村参加会议。这是与市政协副主席任兴业、沂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冯增田、刘嘉坤在会议上。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冯增田在主持会议时强调了九间棚现象在弘扬沂蒙精神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九间棚是沂蒙山区脱贫标志性典型,九间棚现象的宣传推广对于沂蒙精神的提出具有开启作用、基础作用、载体作用与样本作用。当前,九间棚现象作为在新时代沂蒙精神传承的先进代表,走出了一条新型集体化共同富裕道路,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这次会议的成功,是多方参与、共同努力的成果,得益于各位领导、专家的鼎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很多新的见解、新的成果、新的乡村振兴样板建议,包括新的品牌树立,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首先,山东社会科学联合会是这场会议的组织者、领导者与实施者,从会议的前期组织、筹备到会议的召开,都作了精心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助。刚才包主席讲沂蒙精神研究的这把火,是山东社科联与临沂地委首先点起来的,30年前的第一次沂蒙精神研讨会,我们来到九间棚,是那次会议最重要的参观点。30多年后,我们在这里开会,体现了社科联党组和同志们延续了社科联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传统,发扬了红色精神,传承到基层调研的好做法,深入基层,总结群众中的实践经验,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时代前进。我们看到,理论工作者的光荣传统,在一代一代继承下来。30多年前山东社联到九间棚来,30多年后你们在九间棚开这样的一场会,薪火相传,一脉相承,这也许是一个值得留下历史记忆的现象。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过去对九间棚有过帮助,九间棚最早的两个大学生是从你们那里走出来的。这次会议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组织发动广大师生参与、撰写论文,做了大量的工作。各个学院的院长、党委书记带头写稿。是这次会议重要的支撑。周院长第一次来,这次校长也过来,校长那天说把九间棚作为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的九间棚学院,现在村里的宾馆建起来了,也有条件了。临沂大学的张立富校长也来了,他们也表达了这个愿望。

沂蒙文化研究会冯增田、张立富、杨文学三位会长来了。九间棚这个地方是新闻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文艺工作者的调研基地,欢迎你们把调研基地与分院的牌子挂在九间棚村,也建议山东社科联把你们的调研基地放在九间棚村。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平邑县委、县委宣传部和县融媒体的同志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次现场直播是县融媒体做的,张部长亲自部署和关心,在会前还发了八个题目,这次会议的现场转播也是由融媒体的同志负责。第一天晚上,临沂市委张宝亮书记和县委张晓彬书记看望了专家。市委、县委和宣传部门同志对这次会议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这个会议尤其是九间棚会议筹备组的各位同志,刚才包主席讲到了是一支特别能打硬仗、特别能吃苦的队伍,会议组织得很好,年轻人很有能力。九间棚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开会中学习开会,年轻一代在实践中成长。下面这一段是社联同志起草的,我读一下:他们认为筹备组的同志发扬团结协作、吃苦耐劳、拼搏奋斗的精神,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充分体现了敢打硬仗、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这是社科联的同志起草的,对九间棚同志这些天的努力,这些天的不眠之夜与工作成效作出了肯定。当然,是种鼓励。

在这里,我代表主办方、承办方与协办方,对参加本次会议的全体同志、对各方面的参与者,对你们给这个会议的支持与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当然,这次会议因为农村条件限制,特别是九间棚村的宾馆还没盖好,可能对大家有照顾不周的方面,有些没有安排好的,希望大家谅解。

作为会议的操心者,同时也作为九间棚典型经验持续30多年的调研者、挖掘者、传播者和研究者,看到有这么多的成果,有这么多的老同志、老朋友专程赶来参加会议,我内心激动。会议上,宋玉山等不少领导与专家对我的努力说了鼓励的话,这是对我的看重与关爱,我非常感谢。你们的鼓励,将激励我以九间棚为我的终身事业,以九间棚为我的家。我也可能老在这里,我将终老于此。

会议行将结束,希望同志们、朋友们经常到九间棚来,期待第二次、第三次九间棚研讨会的召开。开始研究沂蒙精神,是艰苦奋斗与党的建设,后来是精神文明,后来是小康社会,再后来是改革,后来是群众路线,现在是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沂蒙精神理论研究这面大旗,会一直打下去的。九间棚现象、九间棚精神、九间棚样板的旗帜还会打下去的。现在,大家学习刘嘉坤,学习九间棚现象,九间棚精神,学习沂蒙精神,相信理论工作者也会以这次会议为新的契机,深入群众,将做出更大的贡献。

预祝九间棚的未来会更加美好,祝山东社会科学事业更接地气,更加繁荣,也愿我们通过这次会议而建立更长更久远的友谊。祝大家中秋快乐,祝大家返程胜利,欢迎大家再到九间棚来。谢谢大家!(根据会议现场录音整理,并且丰富了内容)

作者简介

【李想集锦】(112)丨九间棚现象研讨会的特色与成果

李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新华社高级记者。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等。

重点做企业理论政策研究、课题研究、经验总结工作。十八大以来,解读70多份党中央、国务院与国资委企业文件与会议精神,去年接受媒体500多次采访。被舆论界称为“中国国企改革舆论旗手”“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

改革开放来所写“思路型”调查为45位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1982年,邓小平听取汇报并称其对改革“有发言权”。

出版专著《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深度》等32部。

[ 责任编辑:马蓉蓉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