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发布《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七网”建设),强调要加快建设和培育烟台、潍坊、临沂、菏泽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同时还将建设10个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潍坊、临沂等区域非中心城市竞跑全国性和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背后,是一场发展模式的嬗变。
1.国家交通枢纽体系里的“山东画像”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意味着什么?意味撬动的巨大流量:人流、物流、资金流,还有随之而来的商贸、消费和税收。
在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网络中,山东的位置在哪里?
2021年2月发布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属于第一层级的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中,青岛上榜;属于第二层级、国家重点建设的80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中,被点名的山东城市有济南、烟台、潍坊、临沂。
山东省“七网”建设计划中,被点名要加快建设和培育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不光多了菏泽,还将建设10个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加快推进济南、青岛、临沂、日照、烟台、潍坊等六座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
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不同的定位,从一个侧面给山东这六座城市的资源禀赋进行了画像。
2018年公布的总计127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中,青岛集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四大枢纽为一体,济南为陆港、商贸服务型两大枢纽,临沂为商贸服务型枢纽,潍坊为陆港型枢纽,日照、烟台为港口型枢纽。
青岛之所以成为山东唯一一家生产服务型枢纽承载城市,作为山东第一工业大市,雄厚的产业基础给这个生产服务型枢纽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定位,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的文件这样描述——依托大型厂矿、制造业基地,产业聚集区,农业主产区等,主要为工业、农业生产提供原材料供应、中间产品和产品成品储运、分销等一体化的现代供应链服务。
潍坊寿光作为全国“菜篮子”,有中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日均交易蔬菜820万公斤、年交易额100亿;济宁煤炭储量250多亿吨,年产原煤8000万吨以上,占山东省一半以上;临沂正在全力做长三角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打造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大后方。这样一个产业基础,成为物流枢纽的硬核支撑——有了产业,就得有运转良好的道路、港口,有稳定的能源、原材料等供应链服务,有居住、餐饮、医疗、教育等配套,当然,还有稳定的税收和就业。
国内智慧物流龙头企业传化智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物流枢纽的根子还是在产业,枢纽是手段不是目的,是为了一个区域的产业发展。这六大类枢纽城市中,生产服务型枢纽城市最具潜力。
这位负责人说,各城市打造枢纽是为了流量,但要的是有价值,高质量的流量,对产业没有贡献,要这个流量有什么用?
2.潍坊:与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快速衔接
2021年11月15日,潍坊市交通运输局局长于世文在线访谈时透露,十三五”以来,潍坊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49.9亿元。
于世文在访谈中表示,近年来,交通项目建设资源要素供给形势更加严峻,行业治理能力面临挑战更加突出,迫切需要推动交通运输由传统规模扩张向提高发展质量转变。
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少不了机场。在山东省“七网”建设计划中,2023-2025年,规划迁建潍坊机场,2026-2030年规划布局潍坊滨海、安丘、诸城等一批通用机场。
潍坊新机场选址寿光稻田镇,总投资87亿,规划2030年旅客吞吐量29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万吨。
2021年3月,顺丰在潍坊投资6.5亿元建设新的产业园,这个项目落户在潍坊高新区,潍坊一系列“高大强”项目,比如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二期、歌尔光学产业园、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储能产业园、潍坊半导体产业园贝瑞康万吨抗体蛋白等都集中在这里,总投资1835亿的224个重点项目正在潍坊高新区加快建设中。
这些半导体、消费电子、生物医药产业为航空物流提供了丰富货源,也给潍坊再建一个新机场提供了充分理由。
2021年,潍坊GDP以9.7%的增速跑在山东最前面,一年净增1138亿元,超过8000亿量级的常州、烟台、唐山、徐州,也超过了万亿之城西安和南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6.9亿,跑进2021全国地级市财政收入十强,增速位列“全国十强”榜首。
各项关键经济数据显示,潍坊经济正处在强劲上升通道。这样的竞跑速度下,就必须成为一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在全国交通运输网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寻找发展机遇。
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6条主轴中,京津冀-长三角的大通道中,北京经潍坊至上海;7条走廊中,京藏走廊中青岛经潍坊至拉萨。潍坊被列为全国性高铁枢纽城市。于世文在线访谈时指出,京沪高铁辅助通道落地实施,强化了潍坊与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的快速衔接。
在全国性高铁客货运版图中,潍坊正在推动潍坊高铁北站综合客运枢纽和潍坊北站高铁物流园区建设,要发展成为冀鲁暨环渤海地区高铁物流中心。这个定位已经跨过了胶东都市圈和山东半岛城市群。
在加密城际铁路网络,潍坊重点推进胶东经济圈城际铁路公交化运。
在港口建设上,潍坊市积极争取省渤海湾港口集团入驻潍坊,扩大港口能力,潍坊港现已发展成为黄三角地区最具潜力的综合性港口。
这样一个竞跑方向,点出了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两大方向:城市群和都市圈抱团发展的时代,只有更多地融入、链接国网大通道、大走廊,才能找到更多产业机会;只有公路、铁路、港口、机场建设全线发力,形成一个综合、立体的交通网络,发力多式联运,才能优化资源配置,补齐枢纽设施短板,在全国交通网络中高效地、低成本地进行要素聚集,提升枢纽体系整体效能。
3.济宁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这样一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
6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区划工作的意见》。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即将开始这一信号的释放,使得撬动巨大流量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竞跑更趋白热化。那些未进入“国家队”大名单的城市,正在加紧顶层设计,寻找新出路。
现在,济宁正在举全市之力,依托济宁港航发展集团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在鲁南都市圈,济宁经济体量排名第二。在淮海经济区这个横跨四省的经济圈,济宁经济体量排名第三。淮海经济区里的中心城市徐州,是中国铁路枢纽,同时还是江苏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鲁南都市圈里的临沂,是中国北方商贸之都,经济体量在鲁南四市中排名第一。作为国家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今年,临沂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5年内计划投资1260亿元,完善临沂的交通网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力争突破1000公里,约占全省1/10。
夹在这两个“流量大户”中间,如果不有所作为,很容易被虹吸。
济宁的流量入口在哪里?
梁山港一角
济宁梁山港,正处在瓦日铁路与京杭大运河的黄金坐标点,前者是中国东西部重要的煤炭运输通道,年运输量超过2亿吨,运力空间非常大,后者内河航运运力全国最大。晋陕蒙的优质煤炭资源,通过瓦日铁路、新兖铁路转运到梁山港,不仅是山东煤炭保障供应的主力军,还能沿运河入长江,辐射江浙沪。
2022年6月24日,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通航,引发媒体强烈关注。
随着双碳目标落地,内河航运的价值凸显,特别是今年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长江经济带的内河航运体系在竞争中优势凸显。
水运成本低,吞吐量大。在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长三角地区,内河航运是重要的物流通道。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的数据显示,京杭大运河江苏段2020年运输量达到5.3亿吨,相当于8条京沪高速公路的货运量。浙江省港航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2021年浙江省内河吞吐量达到4.4亿吨。
记者注意到,山东省“七网建设”中,内河水运方面,要完善提升京杭运河、小清河等“一纵两横、三干多支”航道网;加快推进小清河复航,实现海河联运;积极推进京杭运河与小清河连通工程前期研究。
目前,京杭大运河全年通航里程877公里,其中济宁段通航里程251公里,占了接近1/3。在济宁举行的一场行业沟通会上,上海亚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供应链总监邵建认为,济宁要抓住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机遇,打造现代港航物流全产业链。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使济宁这样的三线城市一下站在了历史机遇期。
在这场转变中,多式联运成为构建交通枢纽城市,进行快速资源整合的一个巨大优势。
占据西煤东运的咽喉要地,现在,济宁能源正在把辖区内河航运港口集群打造成千亿级港口,成为京杭大运河上“西煤东输、北煤南运、南货北调、集装箱运输”的大型航运物资集散地;同时构建连接中欧班列、海运、公路、航空等各种运输体系,组成高效、经济的多式联运网络,才有了拓展更多业务的可能。
构建这样一个北方内河航运中心,苏州是典型样板。苏州既有京杭大运河这样的三级航道,又有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2021年,苏州港货运吞吐量达到5.66亿吨,位列全国第六,其中内河吞吐量达到1.77亿吨。
2022年,济宁市提出实施制造强市、现代港航物流等九大战略,支持济宁能源打造千亿企业,建设亿吨大港,发展亿吨物流,培育千亿产业,通过港口贸易带动大宗货物交易,最终实现港产城融合。
这样以市场交易驱动为主的发展模式之变,正是交通运输由传统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生动体现。而济宁高起点谋划港航物流发展规划,也为下一步申报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向前迈进了一步。(来源:桔子财经壹点号 蔡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