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记者与一个村庄的33年
——平邑作家采写李锦在九间棚的故事
5月16日,平邑县作家协会的作家们到九间棚采风,李锦为他们讲解。
今天转发平邑县作家到九间棚村采风写的诗歌散文。
近几年,我每到清明前便到山中住,到霜降后再走。期间,北京,济南,或者外面有事,就匆匆去匆匆回来,平时在大山里住着。我早写过“我本山中人,心早归山中”。我此生不息追求,几度沉浮,数感世情浇漓,然乡亲以优容抚我,龙顶山以灵胜待我,安宁最是读书处,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这片厚土接纳了我。
近年来,平邑的、临沂的、山东的作家与艺术家们常来看我。他们找出一张照片,还是1989年我为全县的通讯员讲课,当时是綦敦祥书记参加,李洪海副书记主持,这里面最年轻的是姜晓彬,当时并不认识他,他现在是平邑县作家协会主席。他30年前便认识我了,他组织对“一个记者与一个村庄33年”题材的采风。
说起来惭愧,这些年我没有对他们多关心,仅仅因为我帮助九间棚,他们就高看我。姜晓彬来了好几次,平邑县的作家们也来了好几帮,最近他们写了一些作品,凡来过的人都写了作品。有的发表在今日头条上,有的发表在他们自己办的微信公众号上。
他们对我为平邑县九间棚做的事情赞扬,有些把我说得很高,把一些优美的词都写给我了。
孙晓楠写的长诗,我一下子记住了。他写到:
“他来之前
龙顶山只是一座山
一座荒凉的山
九间棚只是棚九间
笼罩着岁月的云烟
他来之后
龙顶山不再只是山
她具有了历史新的高度
九间棚不再只是几间石棚
她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
这种写法,显得大气磅礴,我受之有愧。不过,“他因为有了这座山,便有了自己的根”“山因为有了他,便有了不朽的魂灵”,我则是喜欢的。
还有,徐安泰写的:“商河被囚,如孔夫子困于陈蔡;石棚报告,若范仲淹歌罢岳阳",我受之有愧。“但得玄璋顾,垂拱定寰宇”,也是高看我了。我难以承受他们这种赞扬,权且当着他们给我的鼓励。“经纬乾坤接地气,揩拂日月享天心”,“家国二字,众口一词。无他无他,乃尔乃尔”。此是懂我了。
使我惊讶的是,他们仅仅来了一天,对我情况竟然了如指掌,甚至进入研究状态。他们不仅有文人的真情,还带着地方党委、政府、新闻、文学和艺术同行们对深入生活的一种赞许,也包含着他们的一种情怀。他们的写作风格,有的雄壮激越,感情如瀑布倾泻,有的豪迈,写得气势如虹,有的质朴,写得铿锵有力,有的冷静分析得力透纸背,也有的细腻,写得美轮美奂。
《凌晨吟》是晓彬读我文章的感受,我是深夜十二点发稿,晓彬是两点多写诗,”蒙山浚水懂君,此际泪湿衣襟”,看了感慨万分。一句”蒙山浚水懂君”,使我潸然泪出。感受到沂蒙人民对我的了解,此心已足。
现在把他们的作品选几篇转载在自己公众号,有些一时没有找到,以后还要转载的,谢谢。(李锦)
李锦与刘嘉坤从30多岁走到70岁。这是他们与村里年轻人在一起。
转发平邑作家协会消息:
求学何必去他方 九间棚就是好地方
——平邑县作家协会开展“学习采风九间棚学悟见创砥砺行”活动
姜晓彬/文 王海/图
楷模就在身边,榜样就在眼前。”5月16日上午,平邑县作家协会组织部分骨干会员赴九间棚村开展“学习采风九间棚学悟见创砥砺行”活动,本次活动由县文联二级主任科员刘克友带队,县作家协会顾问团部分领导张庆全、徐安泰,县作家协会特邀部分社会友好人士一起参加了学习采风活动。
行走平邑山河,书写家乡变迁。九间棚,一个和改革开放几乎同步的名字,在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历程中,九间棚精神都在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九间棚“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九间棚精神”响彻全国。“虽然地处偏远,风景这边独好”,现在的九间棚村更是青山绿水,花团锦簇,盘山道路蜿蜒龙伏,九间棚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下依然焕发着勃勃青春,依然是乡村振兴发展的一面旗帜。它完全符合我们对美好乡村的定位:它不是遥远的乌托邦,而是实实在在的桃花源。
李锦向作家们介绍在九间棚调查研究的事情。
"入则深山悟道,出则引领乾坤"。学习采风团先后去水杉林、金银花培育基地,赏自然风光、观创业现场,前往蹲点拜访德高望重的李锦老师。在九间棚精神调研展览馆,大家听李锦先生深情讲述他作为新华社高级记者,到九间棚村蹲点33年,扎根沂蒙山区,脚踏实地进行调查研究的故事,并以敏锐的眼光洞见未来,为国家决策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设性意见与建议,参与并影响着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诸多大事件。参观李锦书院,听李锦老师就每一幅照片背后的故事进行讲解。
李锦老师从事新闻工作逾五十年,几十年来,他抽天地之经纬,做锦绣文章。采写发表了大量重头报道与鲜活文章。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宣传效应,受到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与赞誉,得到业内外和受访对象的高度评价。
李锦老师的文章立意高远又行重足下。他用"发现思想,引领社会"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有高度自信和自励的对联和诗句:“顶天立地胸纳乾坤气,高岸深谷笔吐惊雷声”。"入则深山悟道,出则引领乾坤"。《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对他作过这样的评价:他能够学会用政治家的眼光观察,学者的头脑来思考,史学家的立足点来回顾,用新闻文字与照片来表达,有不少独到见解。
李锦老师年已古稀,但他不以为老,不自我设限,处江湖之远,忧庙堂之事。老而弥坚,心忧天下,积极地持续不断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为国资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出谋献策。这些年,他“引领乾坤”的立足点,主要是在国企改革的舆论方面,有人称他为“国企改革的舆论旗手”“企业政策与新闻的第一解读人”。
“观风云波澜,写锦绣文章”。李锦老师认为,“一个新闻记者如果能够站在历史的最高点和时代的最近点去思考问题,他的作用就大了,所做的新闻报道就超越于一般的新闻报道。我是靠调查研究立身,靠总结经验起家,靠提出新观点吃饭的。”调查研究是我的立身之本,我是靠总结经验发家的,靠发现新观点吃饭的。”
李锦老师向采风团赠送了新作《沂蒙脱贫带边疆》一书。我县知名书法家马银国先生向李锦老师赠送了摘录李锦老师名言诗句的书法作品。
学习九间棚精神,学习李锦老师,继续写好九间棚新时代的故事,弘扬沂蒙精神,做好接力棒,这就是本次采风团此行的主旨和目标所在。学习采风过程中,大家无一不被李锦老师的文章所折服,无一不被李锦先生的无私奉献所感动,他的讲解实实在在,用情很深,2个多小时的细致的讲解,让作家协会会员们对以九间棚精神为起始的沂蒙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紧扣时代脉搏,讲好平邑故事,书写有温度、有情怀的文学作品,发扬光大沂蒙精神,应当是每一位平邑县作家协会会员的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凌晨吟
一一夜半读李锦老师文章有感
俗人呼呼大睡,
智者挥笔疾书。
一片忧国忧民,
哪怕愚者不睬。
颇似当代屈原,
又像邓公风采。
吾今一觉醒来,
看文醍醐灌顶。
能先天下之忧,
山中几多春秋。
入则深山问道,
出则引领乾坤。
古谓侠之大者,
今天儒家豪杰。
农业如何发展?
国企改革前瞻。
金融切莫过热,
沂蒙精神呐喊!
一双慧眼识世,
如椽大笔写史。
撰下锦绣文章,
胸怀祖国人民。
已是七十大儒,
耐得寂寞清苦。
感君高才厚德,
诚乃天之星烁。
蒙山浚水懂君,
此际泪湿衣襟。
凌晨匆匆一吟,
钦佩大师李锦。
一一姜亦辣写于2022年凌晨两点
作者简介
姜晓彬,平邑县铜石镇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平邑县作家协会主席。先后策划创作浚河系列、慈善系列、中国孝都——平邑县孝文化研究系列、第二届平邑石材博览会、平邑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平邑县兴水河棚户区改造等十余个系列文章,是最早提出论证平邑是中国孝都的提出者倡议者论证者实践者。是舜帝为平邑街道凤凰庄村的考证者提出者研究者,是平邑县第六届道德模范,2017年度获得“山东好人”称号。曾用笔名姜亦辣等在报刊杂志发表散文新闻等作品多篇。
李锦的家在高高的崮上,上面的屋顶与槐树上的喜鹊窝是李锦的家。
家国情怀
文/徐安泰
李锦将自己写的《九间棚赋》《龙顶山书院记》刻成书简。
岁惟壬寅,律应中吕,望日已过,小满未及。请十数同仁作伴,于大山深处求师。吾等所寻,国之名士。李锦先生,高山仰止。非三余读书之闲暇哉,诚千里寻访之热切矣。
是日也,天朗气清;斯行焉,风驰电掣。前无超者一人,后有追风万屡。辄来山里,立见隔世。春夏交迭,季节更易。知否,人间芳菲已尽;果然,山寺桃花始开。葱葱茏茏,郁郁蓊蓊。枝枝蔓蔓障目,唧唧啾啾塞聪。物华天宝,原来是指此处;人杰地灵,应在不言之中。
金银花丛,李锦书院,得见先生,倍觉惶恐。形具邹韬奋之器宇,神兼范长江之风仪。才思敏捷,堪比国嘴;治学严谨,不输大儒。发现九间棚之典型,赖凭千里眼之神助。若问何也?调查乃魂;或曰验乎?历史为证。
蹲点问政,伟人曾称有发言权欤;调查研究,领导同志有赞会总结经验。先乃军人,后则记者。投戎从笔,守正创新。庄户人家好记者,改革开放新闻官。
这面墙告诉人们,2020年,首都报纸以39个整版发表李锦的理论文章。"入则深悟道,出则引领乾坤".,此其是也。
苏东剧变,寰宇殃及;大小气候,去留人心。雨无云举碎地,国有疑难问谁?李锦先生,推出党建经验;智囊文胆,提炼沂蒙精神。夫九间棚鹊起,其亿万众仰观。经天纬地,前圣有《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发聩震聋,李锦出“保持党的先进性”思路。阶级分析,回答工农联盟之问;党群关系,点中自我革命之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为天地立心,何期史家传誉?是为生民立命,矧替百姓鼓呼!
夫知美帝,次贷危机;泡沫经济,风险在即。上疏总理以预防,力挽狂澜于既倒。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资本经营理论》,重定资本增值;思想建党出新,《新阶层入党论》;横空出世,《马克思主义新发现》;蹊径独辟,“社会稳定善治论”研究……此则为往圣继绝学者,“三个代表”思想发轫;斯乃为万世开太平耶,九间棚村历程傲人。
盖念天地之悠悠,独生心头以惶惶。庙堂之高,江湖也远;日月逼仄,心灵拷鞫。慭慭然不敢有怠,铮铮也夫为不矫。商河被囚,如孔夫子困于陈蔡;石棚报告,若范仲淹歌罢岳阳。其心则昭,所求也显。
嗟夫,尝问李锦情怀。何也?遑论功名利禄。家国二字,众口一词。无他无他,乃尔乃尔。
初晤先生,即生心曲。仰有北斗,俯即南溟。心潮澎湃,故为此文。搦管成对,馈师有云:
经纬乾坤接地气;
揩拂日月享天心。
横批:家国情怀
时公历五月十七日,蒙山人徐安泰记之。
作者简介
徐安泰,平邑卞桥人,中共党员,工程师,高级政工师,临沂市曲艺家协会理事,现供职于山东黄金集团。
听李锦老师讲课有感
诗/李春晖 摄影/姜晓彬
入则深山问道
时刻关注黎民
镜头聚集藏风云
笔力重千钧
纵横八千里
高原留足痕
研究调查第一人
邓公曾咨询
单骑商河道
影留采棉人
扎根沂蒙三十春
操劳不辞奔
见微能知著
解读政策新
经时济世宏论深
著作已等身
奋笔石磨上
悟道卧松阴
枕石听泉山花亲
哲人知屈伸
世事常变易
砥砺铭初心
民安国泰是我愿
天下太平春
也读李锦老师沂南发言
文/李仲秦
幽居卧龙岗,
手握山河图。
但得玄璋顾,
垂拱定寰宇。
一个人与一座山
——献给人民的好记者李锦先生
文/孙晓楠 摄影/姜晓彬
市国资委主任王富余与县委书记张晓彬来山中看望李锦。
他来之前
龙顶山只是一座山
一座荒凉的山
九间棚只是棚九间
笼罩着岁月的云烟
他来之后
龙顶山不再只是山
她具有了历史新的高度
九间棚不再只是几间石掤
她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
一九八九年八月
他肩负调研的使命
他一手持笔
一手秉烛照明
沿着蜿蜒的盘山小路
追寻着刘嘉坤们的足迹
在老乡们深如沟壑的皱纹里
他读出贫困和苦痛
在镶嵌着镰刀斧头的旗帜下
他看到九柱擎天的抗争
在响似春雷的呐喊中
他惊看天摇地动
九间棚党支部的油灯
冲破了黑夜的围剿
以星星之火燎原的趋势
向着黎明突围升腾
他听到时代铿锵的韵律
那是开路先锋的隆隆炮声
他见证了热血浇铸的赤旗
把天宝金秋层林染红
他目睹了一场脱贫的战争
山民向顽石宣战的交锋
在中国最大的天然花园里
他欣赏着梨花似雪
饱览着五谷丰登
金银花开香飘万里
生态农场喊响“六不用”
带动边疆千万人致富
引领群众共圆中国梦
他破译着乡村蝶变的密码
歌唱绿水青山的最美风景
山民的情怀令人感动
雄伟的画卷让他激情奔涌
他感受着气吞山河的力量
敬仰血肉铸就的神圣
在九间棚深深扎根
浓浓乡情中水乳交融
在“济南儿”的呼唤声里
他奉献赤子的忠诚
在生死与共的依恋中
他体味着不是弟兄
却胜似弟兄
在同甘共苦的岁月里
他品味着鱼水深情
在中国农民创业史上
他要为刘嘉坤留影
为父老乡亲留声
1989年12月1日,平邑县委发出学习九间棚精神的决定。11天后,首次出现沂蒙精神的概念。
他因为有了这座山
便有了自己的根
他因为有了这座山
心灵的绿洲四季葱茏
山因为有了他
世人才知晓当代愚公
山因为有了他
便有了不朽的魂灵
入则深山能悟道
出则雄笔领乾坤
李锦书院吞吐历史风云
望龙阁奏响时代强音
嶙峋松石为其风骨
龙顶天池鉴其心镜
胸怀天下,关注民生
心里永远装着百姓
李锦是中国第一个调查万元户的记者。从1980年起五次去万元户家,2018年,中央电视台播放李锦发现万元户的情况,电视长达26分钟。
邓公向他问询咨政
耀邦亲签嘉赞通令
他为中国的经济把脉
改革论坛一呼百应
以济世良方力拔沉疴
为国分忧屡建奇功
功高低调隐居山顶
睿智堪比诸葛孔明
唱不尽醉美沂蒙
吟不完风情万种
纵情泼洒笔下生花
挥毫报道绚丽的黎明
一盘石碾默默见证
碾上留下奋斗者的剪影
巨笔撞响历史的洪钟
静默中爆发改革的雷声
昨夜欣看桃李满园
今朝瞻望锦绣前程
他是庄户人家的好记者
他是乡间的一缕春风
他是时代的中流砥柱
他是新闻战线的不老英雄
他丈量着九间棚新的海拔
他让民族精神之树常青
他让一座山升华永恒
崛起新时代的巅峰
作者简介
孙晓楠,曾用名孙艺毓,晓南,士君,号东山云鹤,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平邑县作家协会监事长;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临沂市、平邑县书协会员。曾在全国各级杂志、报刊及网络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及新闻作品逾千篇,并多次获奖。文学观:吟唱乡愁,犹似杜鹃啼血;歌咏祖国,倾诉赤子衷肠。从自然中发现美,从生活中觅真情。
九间棚:风景这边独好
——李锦与九间棚的故事
文/陈佩林
我认识李锦老师是在平邑作家协会的微信群里,第一次读李锦老师写的文章,是在2019年的12月25日,文章的题目是:《我的家——九间棚今日批准为国家4A级景区》。我被李锦老师的文字和九间棚的美景所感动,当时心里就想,李锦老师!你家真好,我想去看看。第二次读到李锦老师的文章《我的家九间棚的雪》是在2020年的2月29日,飘雪的九间棚别有一番风味和情调,我按捺不住心中的诗兴,写了一首《七绝,九间棚初春大雪》:漫天大雪入谁家,先落门前树上丫。只道春风初二月,心疑已是满梨花。九间棚、天宝山以梨花盛名。然后我就给李锦老师发信息说:“我想去拜访您,去您的家看看,李锦老师说,好啊!欢迎,这个春天一直到四月初他都会在山上”。遗憾的是因为疫情的原因,也因为我意外受伤,没能在这个春天去拜访李锦老师,也错过九间棚满山遍野盛开的梨花。
直到2021年的10月10日,我们县作协组织会员听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中国文联副主席郭运德,原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潘宪立三位老师来给我们作文学讲座。市作协主席张岚专程来参加了此次讲座活动,活动结束时张岚主席想到九间棚去看一看,一起陪同去的县作协副主席袁星、陈凯老师问我:你也一起去吧!我说好啊!我早就想去看看九间棚了。到达九间棚时秋风很凉,天欲下雨的样子,九间棚的副总经理夏振华接待了我们一行人,他说:“刘嘉坤书记一会就到”,能够见到李锦老师和刘嘉坤书记,天气虽然很凉,但心里却是暖暖的。刘嘉坤书记是九间棚致富的带头人,他的事迹全国闻名。我又问夏副总经理,李锦老师在不在山上,他说:“李锦老师正在九间棚精神展览馆等着我们呢”。不一会刘嘉坤书记到了,刘嘉坤书记朴实随和,待人热情。我们在一棵结着大大的、像火一样红的山楂果子树下拍照留念。是啊!如今九间棚百姓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来到九间棚精神沂蒙精神展览馆,李锦老师早已等候多时,都说李锦老师是名记者,大人物。但是李锦老师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名记者,大人物的自满和派头,李锦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同时接待的还有临沂市政府经济顾问,青岛市知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梁清凡老师以及一起来的张建平老师。梁清凡老师也是一位诗人作家,当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任记者,出版过十部著作,别时,梁清凡老师还签名赠送给我了一本他最近出版的书。老师一行,也是受到沂蒙精神的感召,专程赶来参观学习的。李锦老师耐心讲解了他与九间棚的缘分,目睹了九间棚人艰苦奋斗,发家致富的过程,由蹲点调研,到扎根九间棚这个小山村三十多年,与每一位村民成为朋友,了解每一个家庭的家庭成员,用一支笔书写着不一样的人生,书写着不一样的九间棚。
李锦老师刚来村里时,有一位老人家问李锦老师,“你是干什么的”?李锦老师回答:“我是新华社的记者”。老人家以为李锦老师是新华书店来卖书的,说我们这里能卖出去几本书呢?李锦老师一听,和村里人沟通以前的那些做法不行了,得聊百姓的事,得聊百姓的家常。得和百姓吃酒交朋友,慢慢的李锦老师就和村民打成一片,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一年,村里有一位老大娘去世了,正是冬天的时候,寒风凛冽,李锦老师从北京赶回九间棚里祭奠老人家,按当地风俗行跪拜礼节。还有一次李锦老师听说村里一位小伙子参军当兵了,就从外地直接给小伙子写了一封信邮到部队里,聊家常,鼓励小伙子发扬沂蒙精神,努力进取报效祖国,小伙子读着这样一封特殊的家书感动得热泪盈眶,也感动了部队的首长,在一次全团的大会上宣读了这封信,使广大官兵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从以上点滴可见,李锦老师把自己当做了村里的一员。
了解着李锦老师和村里的一些故事,我们来到李锦老师的书院,当时书院还没整理好,又跟随李锦老师来到他的阳光小屋里。这么多年来,李锦老师早已经爱上了九间棚,爱上了村里的百姓,爱上了这里的山水风光,就在村里买了房子,经常会来这里居住。在阳光房里我们愉快地交谈,我说我主要是诗词创作,李锦老师说,你可以来住几天,你只有深入生活,身临其境,扎根于此,才能创作出接地气的好作品。是啊!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向李锦老师学习。
这一次在九间棚回来以后,就想写写李锦老师和九间棚的故事,感觉对李锦老师和九间棚还了解得太少,怕写不好,没敢写。2021年11月20日袁星老师的报告文学《党旗飘扬九间棚》在人民日报第七版上发表,拜读以后,对九间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朋友们可以找到这天的人民日报看看读一读,网上也许能搜得到这篇文章,可以搜索读一读,去了解那一段艰苦奋斗的历程。
“朦胧天色早行程,入耳溪声带雨声。昨夜春风知我信,梨花住在九间棚”。更是想着今年的春天一定要到九间棚去,无奈的是发生了疫情,又错过了去九间棚看梨花。等疫情结束时已是初夏,欣喜的是平邑县作协姜晓彬主席组织了“学习采风九间棚,学悟见创砥砺行”学习创作采风活动,5月16日一大早我们在县政务大厅门前集合,由县文联领导刘克友和作协主席姜晓彬带队,包括书法家马银国,摄影家王海,县作协顾问徐安泰、张庆全以及我们十几个人一起向九间棚出发。先来到天宝山林场的水杉树林,这里空气清新,鸟鸣悦耳,在此等待我们的还是夏振华副总经理,他对我们说这是北方引进最早规模最大一片水杉树,栽种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关于这片水杉树林还有一个小插曲,有一年,有人想把这片水杉树伐掉,当时在外出差的刘嘉坤书记得到信息,连夜赶回去,第二天阻止了那次采伐,保护了这片水杉林。由此可见刘书记独到的眼光和前瞻性。后来,开国少将、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胡大荣将军来寻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此一起并肩战斗过的战友和房东时,在这片水杉林里驻足良久,思绪万千,自言自语道,“水杉树坚韧挺拔昂扬向上,天宝人民威武不屈,百折不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片水杉林就叫君子林吧!”历尽沧桑岁月,方显君子本色。如今这片水杉树林挺拔参天,寒来暑往巍然屹立。这正是九间棚精神,沂蒙精神的象征。
接着,夏副总经理引领我们来到九间棚的金银花种植基地,并介绍说:“整个天宝山种植金银花五万多亩”,在平邑县城里有一家规模很大的制药企业,山上开办有纯生态农业园,纯生态养猪场。脱贫致富带边疆,在新疆发展种植金银花二十万亩,从业人员五万人。
晴天丽日,金银花初开,香气袭人,心旷神怡。此刻岂能无诗,《在九间棚》:地气接天光,情怀抒到荒。山高心野旷,我尽嗅花香。
我们来到九间棚精神展览馆,如上次,李锦老师在等着我们,再一次听着李锦老师和讲解员的讲解,那些九间棚人脱贫致富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丽家园的过往历历在目。九间棚人能干,李锦老师能写,让一个地处偏远的九间棚村名扬全国,九间棚精神的提出,继而完善形成了沂蒙精神。九间棚精神丰富了沂蒙精神。全国闻名天下皆知。李锦老师不仅心系沂蒙,更是胸怀全国乃至天下,改革开放初期,调查报道了全国第一个万元户,这个万元户是李锦老师亲自算出来的。不算不知道,一算算出来个万元户,因此,邓小平在听取李锦汇报时,称其对改革开放有发言权。李锦老师在当新华社西藏分社副社长时,通过对基层的调查研究,发现了一些问题,提建议引起中央注意,对稳定边疆起了一定作用。李锦老师最自豪的一件事是在2009年3月在金融风暴发生后,以具体数据与论点写了九千五百多字的调查研究报告,直接寄给了温家宝总理,温家宝总理看到后批示有关领导组织有关部门研究了李锦的报告,制定了相关政策,连续发出了几个文件,遏制了刚刚出现的信贷风险,这封建议书被舆论界称为,“力挽狂澜,扭转乾坤之作”。
李锦在这石磨上写过8本书。现在,这座石磨放在陈列馆内。
在展览馆里,还保存着一台磨盘。从2015年起,李锦把购置的民居改造成了书院,每天早晚,他呼吸着大山里的新鲜空气,在这个磨盘上创作,先后写出来《深度》《见证》《中国力量》《苦读记》等八部著作。过上“入则深山悟道,出则引领乾坤”的生活。如今的李锦书院,图书满目,这是精神食粮,是精神的永恒。李锦老师不知疲倦,精神饱满,热衷于创作,热衷于弘扬沂蒙精神,九间棚精神。
2020年,已是103岁高龄的宋平在北京听取李锦汇报九间棚村发展状况时说:“李锦对九间棚村是真帮助啊!帮助三十年,不容易啊”!是啊!李锦何尝不是一种精神,李锦精神是九间棚精神的一部分,九间棚精神是沂蒙精神的一部分。我们在九间棚短短的一天里,得到很多,感悟很多,意犹未尽。临别,李锦老师给我们签名赠送了他创作的《沂蒙脱贫带边疆》这本书,“老师悟道住山台,却把乾坤引领开。知道我心中多不解,别时送赠锦书来”。我一定认真仔细拜读,深刻体会,向李锦老师学习,学习他扎根群众,心系沂蒙。学习他勤奋好读乐于创作。我们一定要把沂蒙精神,九间棚精神发扬光大。
如今的九间棚村,人民幸福,安居乐业,风光无限,意蕴无穷。《卜算子.又到九间棚》:“又到九间棚,我是心澎湃。画意诗情可醉人,美酒何须再。旧地换新颜,农业纯生态。丽日香花锦绣图,水和山如黛”。
作者简介
陈佩林,网名:竹林晨曦。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平邑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多次在全国诗词诗歌大赛中获奖,有作品刊登在《诗刊》诗词增刊,《中华辞赋》《中华诗词》《诗词中国》《参花》《火种文学》《贵州文学》《中华文艺》《国风书画》《双月湖》《沂蒙晚报》《呼伦贝尔日报》《彭城晚报》,美国《新报》中文版等一些报刊杂志及一些文学网站和诗词诗歌微信公众平台。也有作品入选一些诗词诗歌选集。村民生活十分艰苦。该村在党支部书记刘嘉坤的带领下发扬排除万难艰苦创业、脱贫致富、无私奉献。九间棚人的精神,闻名全国,感动全国。
7月1日,李锦与村里105名党员一起过党日,参观九弯十八园。
生命的高度
——走进九间棚、走近李锦先生
文/孙少海
李锦与村民在他家门口,一起用大杯喝酒。
“生命的高度标志着一个人的境界。”一个人的境界和格局决定了生命的高度、长度和厚度。走近李锦先生,沿着他的奋斗足迹,走进他的精神世界方能感受到他生命的高度,方能感受到何谓“须仰视才见”。因为他的足迹、他的故事、他的精神已经和一个叫九间棚的沂蒙山小山村永远地融为一体,矗立起一座高高的丰碑……
01.渊源:李锦走进九间棚
或是李锦先生慧眼识珠发现了九间棚独特的光芒,精心研究细心打磨,最终让她走出深山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亦或是九间棚情有独钟缘分所致遇到了李锦先生,成就了一个视角敏锐笔锋犀利的研究型记者和问题型专家学者。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刘嘉坤带领九间棚全村8名党员以“九柱擎天”的气概带领村民架电、修路、治水、造地,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村党支部被中组部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成为当代愚公移山、改造山河的一面红旗,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的样板,铸造了闻名全国的九间棚精神。可是有谁知道,九间棚村一夜之间备受世人瞩目,与一个名叫李锦的新华社记者密不可分。
村里的老人们都清楚地记得,李锦先生1989年8月第一次来到九间棚村调研时的情景。他带着一旅行包的书住进沂蒙山九间棚村52天,一边静心读书,一边深入调研。不久与人写出长篇调查《九根擎天柱》,得到中央领导批示。九间棚精神作为沂蒙精神宣传的先声在全国传扬开来。谁也不会想到,这个三十岁出头从北京来的“读书人”,从此和九间棚村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会想到此后几十年里,这个戴着眼镜朴实憨厚的年轻人,竟然会在这里扎根成为村里的一分子乃至他们的亲人;更不会想到就是这位和蔼可亲的年轻人会让九间棚的名字响彻全国,并且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和命运……
此后33年来,李锦先生到九间棚村有100多次,每次来总住上几天。凡是和九间棚有关的任何新闻事件,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先后写了100多篇报道,引起国家高层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此后九间棚精神融入沂蒙精神闻名天下、感动中国。而李锦先生殚精竭虑、出谋划策帮助扶持村党支部大力发展林果业、养殖业,使群众尽快富起来的事迹却鲜为人知。九间棚先后栽种黄梨、山楂、蜜桃等果树,使龙顶山真正变成了“花果山”。特别是金银花的种植改良,扩大生产规模,走出了沂蒙山区,“远嫁”新疆、甘肃、云南等地为祖国边疆的扶贫攻坚做出了贡献。
更值得说道的还有李锦先生帮助拓展乡村旅游新思路,把九间棚村打造成为4A级国家旅游景区、全国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三十多年来,九间棚精神不断弘扬光大,成为沂蒙山区一颗璀璨的明珠——“虽然地处偏远,但风景这边独好”。可是有多少人知道九间棚村这一串串耀眼的光环背后,凝聚了李锦先生多少心血和汗水……
李锦先生太懂九间棚,就像一片亲手开垦、亲手浇灌的田园一样,期间付出了太多太多的情感和爱恋。正是那种双重身份的交织和融合,成就了《沂蒙脱贫带边疆——九间棚建设小康社会30年目睹记》这样一部厚重的、紧跟时代步伐的作品问世。李锦先生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新书发布会现场表示:“这部书是写的一个记者和一个村庄30年的故事。九间棚是我的事业,是我的根,也是我的生命重要组成部分。为沂蒙精神的研究总结、传播和传承,我将终身竭尽努力。”这既是李锦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也是作为一名九间棚人的肺腑之言,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的真情和挚爱。
李锦先生正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深爱着的这片的土地和人民,为他和九间棚的渊源做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总结,为一个传奇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2.蹲点:调查研究出真理
什么是蹲点?那是深入农村与当地群众长期同吃同住亲如一家,没有一点精神和情怀是做不了的。一幅幅照片,一个个画面和镜头真实地记录着李锦先生走进一家家农户,和乡亲们亲切交谈的身影。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无论夏日里的树荫下,还是冬天里的炉火旁。有时和乡亲们一起吃一顿饭聊上几个小时。展室里那张当年李锦先生调研的手绘导图清晰地记录着每家每户的详细资料,再现了他尊重事实深入基层的“蹲点”精神。
李锦的调研日记展示1989年研究九间棚精神的研究过程。
“百尺高桐筛月色,一片孤心留书声”,这是一种心态一种情怀;“顶天立地胸纳乾坤气,高岸深谷笔吐惊雷声”这是一种境界一种格局。梧桐树下读书,石磨盘上写文章,这是李锦先生九间棚“蹲点”的真实的写照。
1989年住在九间棚村调研52天,提出的九间棚精神,使得这个典型成为九十年代初中国影响最大的典型。正是在扎实做好“蹲点”的过程中,李锦用新闻工作者敏锐的视角先后抓出的万元户、沂蒙山区九间棚、青岛双星集团等典型,都曾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在以后的30多年里,100多次到九间棚村,发出多篇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调查报告。以调查研究立身,靠提出新思想吃饭。李锦先生以长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以发现思想,引领社会为己任。事实胜于雄辩,李锦先生做到了,而且做得掷地有声、轰轰烈烈、前无古人……
“入则深山潜心悟道,出则雄笔引领乾坤”。
1508年贵州龙场一个闷热的风雨之夜,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的时候,阳明先生突然从石棺里头坐起来,放声大笑之后大彻大悟。这一夜王阳明终于迎来了思想终结的蜕变和升华。龙场悟道的阳明心学就此横空出世,震惊了五百多年以来的华夏文明史和思想史。而李锦先生深入偏僻的九间棚,几十年如一日“蹲点”不也是进行一场追寻真理的思想蜕变与升华吗?这真是——阳明贵州龙场悟道,一道闪电,心学横空出世,熠熠生辉照千载;
李锦龙顶山头调研,九间石棚,旧貌覆地翻天,生生不息传万年”。
03.大爱:我一直不曾走远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是李锦先生的“座右铭”。李锦先生实践了自己作为一名记者、一位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每每看到以下几个镜头我都为之潸然泪下:
李锦蹲点调研“万元户”,与赵汝兰父子保持四十年的友谊,曾经五次到村里看望他们……
与老党员刘德香结下深厚的友谊,关心照顾他十几年。老人去世了亲自为老人送葬……
与农民生活在一起,去年达8个月。
自己掏钱把生病的老人刘大爷送到济南做手术感动了医生,刘嘉坤的老母亲逢人便说“济南儿比俺亲儿还亲”……
多少次和刘嘉坤书记一道为九间棚的发展走南闯北考察调研……
原本一个与九间棚没有任何关系的外来人,完全把自己融入这片贫瘠的土地,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水乳交融。九间棚在李锦先生的笔下迅速闻名,在这个过程中李锦先生也对九间棚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一直关注和扶持九间棚发展的他,2015年毅然在村里买了房子,成为九间棚真正的“村民“。这一年他将其毕生藏书一百余箱、一万两千余册放到九间棚,建成了李锦书院,把自己的根也扎在了九间棚。实现了自己“吾实山中人,心早归山中”的梦想。
李锦先生不止一次地说:今天我建成了李锦书院,把我毕生的藏书奉献给九间棚村。将来我老了走了,这些书籍就永远留在这里。这是一种怎样的大爱和情怀,值得热爱一生、托付一生?
04.情怀:一枝一叶总关情
走近李锦先生,审视他几十年来走过的闪光足迹才能体味他的艰辛,感受他的平凡与伟大:
从1978年以来的30年,为领导决策提供基层“思路型”调查,有38位政治局委员做过批示;农村改革初期得到鲁西北六个县委的请功表扬,被称为“庄户人家的好记者”;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1982年1月批示中宣部、新华社,要求开展学习李锦调查研究事迹活动;1982年12月31日,邓小平听取汇报农村改革情况并对其作出“你有发言权”的评价,他是大型电视片《邓小平》中唯一出现的新闻记者的形象;在1994年提出兴福现象,连续五篇调查报道《兴福镇24名致富能手当支书》,中央多位领导同志看到后做出批示;从1988年后,不断以理论创新在国内引起关注;2001年至2002年,党的十六前在“思想建党”问题上提供新思路,为中央决策发挥智囊作用;2009年3月,发现中国出现信贷风险,上书中央提出对策,为化解金融危机做出特殊贡献;2008至2010年,李锦先生提出“消费主导型社会论”多次呼吁消费主导型社会;近年,在中央党校《理论网》开设李锦专栏,列名博首位,列《人民网》“经济学人”栏目,为多家报刊网站和企业的顾问……
走进调查研究主题展室,一幅幅画面清晰地记录着李锦先生走过的闪光足迹。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以矍铄的精神连续为我们讲解近三个小时。这种严谨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位到访者。李锦先生是一位潜心研究的学者,一位有思想高度的记者,一位不忘初心与时俱进永不言弃的真正共产党人。他把自己毕生的追求与九间棚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一个当代读书人和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追求。
如果说古代读书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李锦先生一直用自己的言行、用九间棚发展的鲜活实例,去苦苦追寻和证明。李锦书屋的墙上挂着他的人生思考:“何以慧济天下?一曰社会趋势发现力;二曰国家难题破解力;三曰社会进步引领力。乃人文价值之至。”这是他多年读书思考的结果,也是他九间棚探索和实践的人生格言。
由此我想到了登山,这是一项极危险的运动。海拔8000米以上的缺氧环境一向被认为是人类的极限。但就是有人一次次向这个极限发起挑战。他们为什么要设定这样的目标?他们要试图证明什么呢?最好的回答,我想还是英国著名登山家乔治•马洛里的那句话——“因为山在那里。”
是的,因为山在那里。山在那里向人类发起诱惑,山在那里向强者发出邀约,山在那里向一个民族发起挑战。这,也许就是登山的魅力,是强者的精神追求,是人类战胜自我的一个艰难的涅磐。人一生能够做些什么?什么样的生活才叫有意义?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终其一生追求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为理想的事业而活着。
不知为何,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场景——多少年以后,有人不解地问白发苍苍的李锦先生:“先生为什么放弃城市的生活,来到这偏僻的山村?”先生指了指门前“独好”二字笑而不语,把深情的目光投向了远方。
远处苍山含翠仿佛在说,你辛勤劳作的足迹记得你;漫山遍野的花儿迎风绽放仿佛在说,你亲手栽种的金银花记得你;层层的梯田瓜果飘香仿佛在说,你洒下的滴滴汗水记得你……
作者简介
孙少海,笔名年轻的海。男,70后,山东临沂人。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临沂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平邑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作品见《临沂日报》、《农村大众》、《星星诗刊》、《齐鲁壹点》、《当代散文》等刊及文学网络平台。自幼热爱文学,近年来专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教育工作。诗观:诗歌浸润灵魂,文学照亮人生。
这是李锦家中的一棵树,没有土,从两块巨石中长出来的。现在山上仍然缺土。从山下拉一车土要800元钱。
山中(散文)
文/张维菊
除了仰望,还能做什么呢?
阳光透过蓊郁的水杉照下来,叠翠间,摇曳出一团一团的明亮。哦,明亮的不只晨光,还有湖水,天籁,以及,拂面而来的淡淡凉意。
身与心,都化在这夏日清晨的天然画卷里。
留住这天然画卷的,是刘嘉坤。当年,听闻消息的他,急慌慌从外地赶回,抢在锯起斧落之前,救下一众木命。这植物王国的活化石,幸运地逃脱了沦为梁椽与釜底薪的厄运,从此生生不息,长成了眼前丰神秀逸、百鸟啼鸣的水杉林。
晓色空明里,蜜一般的光影流淌,也干净,也天真。在水杉林,只一望,心里便贮满了一生的清凉。至若夜幕降临,山林静寂,偶溅鸟鸣一两声,湖中跃鱼,击水成响,清风入怀,明月相照,人与自然,已无分彼此……此间妙处,你不来,如何体会?悠然户外旅行群里,发出一则露营活动通知。露营地,正是这片水杉林。不由会心一笑。
几只蓝雀穿林而过,羽毛闪着迷人的光泽。更多的林间精灵们,只给你惊鸿一瞥的掠影,又或者,只让你捕捉到忽远忽近的清脆与明亮,却怎么也寻不着它们到底何枝栖身。布谷、斑鸠、戴胜、啄木鸟、白鹭、翠鸟、乌鸫、白头翁、鹡鸰、黄雀、红尾鸲……叫上名字,叫不上名字的小可爱们,用婉转的歌喉传唱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喜鹊们不争学区房,只爱与寻常百姓做好邻居。人们也最乐见,喜鹊登枝。随处的枝叉上,都能见到喜鹊窝,简洁、粗犷,一瞧就是大平方。山里人家,淳朴好客,燕子是嘉宾,无需邀约,它们会直接选某家的房梁或檐下,衔泥筑巢。主人家只用盛了沙土的陶盆,接住灰白的燕子粪,每日清理,从不生厌烦之心。行在山中,呼吸里尽是草木清香,满心欢喜。那欢喜也是明亮的。偶一抬头,晴空之上,有苍鹰盘旋。
山路折叠,深一重浅一重的绿,亦相送复相迎。在山中,人与树,感情亲厚。梨、桃、苹果、山楂、栗子、核桃、柿子、软枣……这些果树,曾是山民们可换几个小钱、聊以度日的宝贝,除此再无其他经济来源。某年两会期间,曾听两位不相识的政协委员,讨论关于天宝山区老梨树保护、新梨树补种的提案。天宝黄梨,主产区就在九间棚。同事妻回老家,见自己的娘亲将梨蛋子剁了喂羊,心疼得不行,脱口而出:娘,别喂羊了,留着俺带回去吃吧!她得家传,蘸得一手好糖葫芦。那嘎嘣脆的酸甜滋味儿,真叫一个美。
拐过山崖,豁然敞亮。对面青山一脉,隔谷相望。层云出岫,为雪峰,为白驹,为牡丹开。步行,过望龙阁、九间棚精神调研展览馆方石,可见绿树掩映下的青瓦屋脊,和高处石墙红瓦的李锦书院门楼。一眼见到老槐树,我惊讶于它风骨昂藏的精气神儿。久无雨,人们天天守在蔫巴巴的庄稼地里抗旱,老槐树却闷声不响,撑出一片浓荫,在一户寻常人家的石墙外。
门前一对红灯笼,是祥和喜兴的村中气象,门楣题有厚朴的金字——“蹲点”。这便是李锦老师在九间棚山中的家了。
蓝夹克,白衬衣,眼前这位干净、素朴、眉眼可亲的老人,就是以蹲点调研闻名的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国企改革政策与新闻第一解读人,就是九间棚精神和沂蒙精神的研究与传播者——李锦老师吗?当年,他的一封万言信,使中国在金融危机的骇浪中化险为夷。时为小公司职员的我,担心之余,想要咨询一位资深企业家。企业家只回复一句“马上登机”,便匆匆结束了QQ会话。那年冬天,我字笨文拙,写下了反映大时代背景下返乡民工日常的短篇小说,《厚土》。那时的我,并不知道,两个月之后,有人怀揣一腔热血,在旅馆写下洞若观火的睿见,从而影响了高层决策,并最终避免了一场金融浩劫。那是何等的家国之幸!那时的我,更没有想到,十四年后,初夏时节的这场山中拜访。
“1989年10月第二次采访,已去50户,还有4户人家未去。”
“病,是糖尿病。生活困难。”
“自由恋爱。在楼前面,自留地。”
“黄梨技术员,扛自行车的那个。”
“德山,到孟良崮,去四个省,一等功一次。”
“德新(1948年参军)现在包头铁路局,今年回来过一次。”
……
九间棚党员亲族关系图上,每户的家庭成员名字,健康情况,脾气性格,每家的经济状况,甚至猪几头、羊几只……李锦老师都仔仔细细做了标注。标注下的人物,干净,传神,有筋骨。文字的跳跃,丝毫不妨碍阅读。留白处,动作、情态、场景,全都咕咚咕咚热气腾腾地冒了出来。这功底,令多少沉迷于修辞、技巧的写作者汗颜!更为难得的是,李锦老师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内核:
“这是九间棚村里政治势力最大的一支。刘姓,五个党员(现在全村9个党员)。”
三十年前,李锦老师一笔带出的关键句,三十年后,令深怀庄敬之心的我们,一个个眼睛发亮。9个党员,擎天九柱。循着日记趟开的山路,我们追溯到了九间棚精神的源头。李锦老师千辛万苦,挖掘出一座无尽的精神宝藏。九间棚精神、沂蒙精神一经提出,即成为最响亮、也最具本色的时代影响力。
李锦在九间棚生活留下上百本日记。这是其中两天的日记。
厚厚的几十本日记,当为镇馆之宝。展厅所示,却是影印件。原来,日记原件早已被临沂市博物馆收藏。“自己的东西,要用的时候,还得大老远跑到临沂去。”李锦老师咧嘴笑笑,有点小无奈。我想象他侧身坐在石磨边,在磨盘上写作的场景,三十年为家国,披肝沥胆,得有怎样的勇毅与执著,襟怀与担当?
“吾实山中人,心早归山中。”李锦老师在九间棚安了家。他在门口手植翠竹两丛,平日里浇浇水,看竹笋破石,竹箭挺出,一片青郁。他喜欢这独坐幽篁里的恬淡,这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品性。书是他的命,他把自己的藏书,全部捐给了九间棚。他每次外出归来,乡亲们都愿意偎乎着他,拉拉家常,说说村里的新鲜事儿,亲厚得很。他认乡亲们为至亲,乡亲们认他作,土生土长的九间棚人。在山中,有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的刘嘉坤。疫情阻住了两人远行的脚步,正可以集中精力,跟进九弯十八园的工程进度,就一壶老茶,规整规整思路,盘算盘算细节。他们,是把身、心、命全交给了九间棚的人。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九间棚精神、沂蒙精神。
李锦老师亲自为我们讲解。展览馆的小姑娘,适当穿插几句。一老一少,倒也配合默契。其间,李锦老师好像问什么事情,“不是给您说了吗?”小姑娘白了他一眼,嘟着嘴。后来,与小姑娘闲聊,才知道,每逢有贵客来访,李锦老师都这般讲解,一天来几拨,他便讲几回——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而她,小小年纪,却已在山中,呆了三年。这三年,足以磨砺她的壮志与初心,青春无悔。
书院会客厅,听李锦老师侃侃而谈。一些东西沉下来。一些东西散开去。仿佛,多年以前,就曾坐在这里,如此聆听一般。
小院里斜斜伸出一枝红樱桃。小,而鲜亮。我走在最后,想偷摘一个尝尝。够不着。又总归不甘心,手机拍图,存个念想。
忽觉得,在山中,水杉、老槐、翠竹、红樱桃,都得了地气的。得了地气之物,才能长长久久地活下去,活出自己的精气神儿。那是融入血液,深入骨髓的精气神儿呢,有着辨识度极高的群体气质。因了沂蒙大地,这共同的根脉。
多喝了一碗刘师傅的自制豆浆,捧着李锦老师的赠书——《沂蒙脱贫带边疆》,出了寿山农场。金银花地里,顶着毒日头除草的村妇,停下来,看了我们一眼。云东一朵,西一朵。风跑过来,又跑过去。一行人就此作别。村妇不言,不语,弯身,朝向大地,自顾除她的草去。
作者简介
张维菊,山东平邑人。山东省作协会员,《作品》杂志评刊员,在场编校。文字散见于《作品》《在场》《小说林》《北方文学》《微型小说选刊》《科尔沁文学》等杂志。
平邑县融媒体中心组织全体采编人员到九间棚精神调研展览馆参观,进行调查研究的传统作风教育。
作者简介
李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新华社高级记者。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等。
重点做企业理论政策研究、课题研究、经验总结工作。十八大以来,解读70多份党中央、国务院与国资委企业文件与会议精神,去年接受媒体500多次采访。被舆论界称为“中国国企改革舆论旗手”“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