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关注与央企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
中央企业每个季度都要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通报一下经济形势,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一直是公布的。国新办的央企经济新闻发布会备受新闻媒体的关注,各家都进行了报道,人民网、经济日报、第一财经日报、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香港商报、经济时报、企业家日报、中华网等媒体都对我采访,采用了我的观点,有的则发表了我的文章。
一个季度的新闻发布会被这么多媒体关注,是近几年来并不多见的。这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为何大家现在对央企经济形势这么关注?媒体的关注自是社会的关注,而社会的关注确实是因为形势出现了很多超过预期的状态。从前天公布的全国经济增长情况看,经济总量增加4.8%,离5.5%还有一段距离,也算是在合理空间。问题在哪里?就是三月份四月份的形势太特殊了。一二月份和三月份的多数时间基本上延续去年的发展形势,我在回答记者的问题时也认为,取得这个成绩是不容易,国资委提前谋划、快速行动,积极应对困难挑战,企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实现了良好开局,实现了开局稳。开门红这个调子有点高,就不再提了。问题是在三月中下旬以来,新冠疫情的反扑,乌克兰战争的影响,使得本来的三重压力更强了,还有一个非常不确定的因素,那就是中美关系走向。社会上有一种怀疑与悲观情绪。在这个时候央企的形势就格外引人关注了。
从第一季度全国经济增长情况看,GDP,在承压和冲击双重影响之下的艰难开局。从最大的宏观指标数据情况来看,并不理想,以往经济龙头第一季度在2022年的表现,不仅比预期差,同样也出现了目标漂移的情况。但是从现实来看,是符合中国2022年开年第一季度的真实情况的。从数据看,疫情、乌俄战争等因素,的确给经济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正如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判断:“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加,经济循环畅通遇到一些制约,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比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全国的收入是27万亿元。而央企是9万亿元,同比增长15.4%。比例之大自然为人们关注。仅仅98家企业,却占中国经济总产值的第1/3,是实实在在的顶梁柱、压舵石了。
大家关注央企,一是分量重,二是看是不是说真话,三是看是不是有办法。最近几天,主流媒体发布一大批怎样看形势的重磅报道,当然是有必要的。然而给人感觉总想说形势好,说过了,特别是只讲好,不讲不利的一面,反而给人另 一种感觉。
我看了新闻发布会有一段:彭华岗表示,3月份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出现同比增速下滑,发售电量、成品油销售量等先行指标增速也有所下降。“从企业的情况看,不同行业效益出现较大分化。”电力企业的煤电业务受煤价高企影响持续亏损,航空运输企业受疫情和航油成本上涨影响亏损进一步扩大。另外,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供应链不畅、订单下降等因素影响,汽车、轨道交通、旅游、商贸等行业生产经营出现一定困难。这是讲了真话的,讲了形势困难的一面,然而并不影响人们对形势好的印象。
当然,各家记者更为关注的是今后二三季度的走势会怎样,人们对中央企业要做哪些事,怎么做,还摸不着底。这是大家尤其关注的。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彭华岗秘书长就这个问题一一做了回答,我觉得这些回答还是扎实的。措施是明确的,思路是清楚的,足以使人们增强信心,鼓舞士气。国资委是第一家拿出办法的,在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没有开时,国资委的思路明确,证明这种主动性。国资委的思路和态度其实非常清晰:今年仍抓好稳增长、防风险两条线。
从三月份以来连续发布会议文件,我先后解读了国务院经济形势分析会、国资委改革推进会,国资委工作部署会以及昨天的新闻发布会,四个会议中间还有两个文件,一个关于为中小微企业减免房租的,一个是关于资本市场的。每件事情我都做了研究,六个会议和文件我都做了政策解读、形势分析和预测,这都是四月的事情。
四月份本来是国企改革发展一个平常的月份,没有多少新闻。在三月份的两会结束以后,四月无新闻,可以抽出时间做别的事情。一般到五月份开始才开始忙起来,没有想到,四月份中央企业的新闻还是蛮多的。看来,今年是多事之春。
中央政治局关于经济问题的一季度会议还没有开,去年是3 月30日,前年是17日,这几天也该开了。中央的定调,对形势是一个定海神针,今天先转发《人民网》和《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两篇文章,里面有对我的采访。其它的不日再转载。(李锦)
一季度央企开局稳: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运行质量持续改善
4月19日,国新办举行一季度央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介绍了2022年一季度央企经济运行情况。
彭华岗表示,今年一季度,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净利润4723.3亿元,同比增长13.7%;上交税费7348亿元,同比增长20.9%,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房地产)5194亿元,同比增长4.6%。应该说,一季度央企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运行质量持续改善。
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来源:国新办官网
央企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
“在外部形势日益趋紧、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经营风险显著增多的情况下,央企经济运行保持良好的态势十分不易。”彭华岗表示。
据悉,一季度央企研发经费投入1514.2亿元,同比增长18.9%,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同比提高0.0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6.8%,与去年同期持平,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72.7万元/人,同比增长13%;3月末中央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65%,控制在年初确定目标内。同时,一季度央企原油产量、成品油销量、发售电量、原煤产量、钢材销量、造船完工量等实物指标均实现了同比增长,中央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2984.7亿元,同比增长23.7%,高于央企整体增速10个百分点。
彭华岗介绍说,一季度央企社会贡献进一步彰显,上交税费7348亿元,同比增长20.9%,明显高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增速。“比如,央企在全力保障能源电力供应,高质量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驰援吉林、上海等地抗击疫情等方面积极作为,发挥了重要作用。”彭华岗认为。
对此,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央企一季度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十分不易。2022年一季度乃至上半年稳增长的压力较大,能够实现效益正增长、稳住增长势头就是胜利。总体看来,国资委提前谋划、快速行动,积极应对困难挑战,企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实现了良好开局,做到了开局稳。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表示,今年前两个月,市场整体表现较为强劲,内需、外需的较快增长,是支撑一季度央企实现开局稳的根本原因。特别是2月下旬以来,我国主要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这些政策举措的落地实施,进一步帮助企业缓解了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此外,央企近年来不断深化改革发展,提升了自身的稳定发展能力,增强了整体竞争力,为有力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冲击奠定基础。
增产稳供拉动投资作用明显
央企一季度在经济运行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彭华岗介绍,一季度央企在增产稳供方面发挥着基础保障作用。一季度,央企油电煤钢等实物量指标平稳增长,原油产量同比增长4.2%,国内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6.5%,发售电量分别同比增长3.6%、6.1%,原煤产量同比增长8.7%。
李锦表示,一季度,中央工业企业效益贡献突“四率”同比明显优化,企业生产运行平稳有序,营业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贡献总体呈稳中有进态势。全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整体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特别是石油石化、电网、军工等行业同比大幅增长,对央企效益增长做出重要贡献。此外,钢铁、煤炭、建筑、通信等行业效益实现平稳增长,对央企效益增长起到重要支撑。
彭华岗还表示,一季度央企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在一季度央企完成的519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房地产)中,石油石化、钢铁、电网、交通运输、通讯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15%,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1亿元,同比增长10.6%,一大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在一季度落实落地。
“重大项目的推进,更多的是着眼于稳投资和稳中长期发展。不过从短期发展来说,也会带来较大的积极影响。”刘兴国表示,通过重大项目投资的落实,在形成实物资产的过程中,将直接拉动上游产品市场有效需求的增长;重大项目的实施在稳投资的同时,相应地增加用工需求,形成增量工资收入,进而形成新的消费需求,拉动消费市场发展;此外,通过重大投资项目的落实,也会对稳信心做出积极贡献,进而带动社会资本积极投资。此外,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对于央企稳增长也将构成积极支撑。
李锦认为,央企的下一步着力点是稳增长、保供稳价、稳科技创新、稳产业链供应链、稳企业管理与防风险、稳产业生态,同时还要落实助企纾困等政策措施。(来源:人民网 黄盛)
央企首季实现“开门红” 今年仍抓好稳增长、防风险两条线
4月19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介绍2022年一季度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净利润4723.3亿元,同比增长13.7%;上交税费7348亿元,同比增长20.9%,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房地产)5194亿元,同比增长4.6%。“应该说,一季度中央企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运行质量持续改善。”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国资委提前谋划、快速行动,积极应对困难挑战,企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做到了“开局稳”。
不过,近期国内外出现超预期因素,央企二三季度是否还能“稳”下去?对此,彭华岗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今年,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以更大的力度扎扎实实抓好两条线的工作。一条线是围绕稳增长,抓实抓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另外一条线是围绕防风险,抓实抓细风险防控各项措施。”
央企运行质量持续改善
“在外部形势日益趋紧、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经营风险显著增多的情况下,央企经济运行保持良好的态势十分不易。”彭华岗表示,国资委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紧盯“两利四率”指标,围绕“两增一控三提高”目标,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推动经济运行实现稳健良好的开局。
“两利”是指净利润和利润总额。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4723.3亿元,同比增长13.7%,近六成企业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179.3亿元,同比增长14.6%。
而“四率”表现也不错,央企运行质量持续改善。据介绍,一季度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1514.2亿元,同比增长18.9%,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同比提高0.0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6.8%,与去年同期持平,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72.7万元/人,同比增长13%;3月末中央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65%,控制在年初确定目标内。从“两利四率”的指标看,一季度较好实现“两增一控三提高”目标,为实现全年经济运行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另外,工业企业增长突出。据介绍,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原油产量、成品油销量、发售电量、原煤产量、钢材销量、造船完工量等实物指标均实现了同比增长。中央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2984.7亿元,同比增长23.7%,高于中央企业整体增速10个百分点。
李锦指出,特别是石油石化、电网、军工等行业同比大幅增长,对中央企业效益增长作出重要贡献。钢铁、煤炭、建筑、通信等行业效益实现平稳增长,也对中央企业效益增长起到重要支撑。
央企在一季度经济运行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了重要贡献。
彭华岗介绍,央企一方面增产稳供发挥基础保障作用。一季度中央企业油电煤钢等实物量指标平稳增长,原油产量同比增长4.2%,国内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6.5%,发售电量分别同比增长3.6%、6.1%,原煤产量同比增长8.7%。“应该说,中央石油石化、煤炭、电力等企业全力以赴保障能源电力保供,努力实现稳产稳供稳价。”
彭华岗还介绍道,一季度央企社会贡献进一步彰显,上交税费7348亿元,同比增长20.9%,明显高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增速。另外,央企上缴的税费约占同期全国税收收入的13%,百元收入支付的税费为8.1元,同比增加0.3元。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房地产)5194亿元。其中,石油石化、钢铁、电网、交通运输、通讯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15%,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1亿元,同比增长10.6%,一季度一大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落实落地。同时,指导央企抓紧抓实抓好房租减免工作,带动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抱团取暖。
“从第一季度经济形势看,中央企业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已经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的作用。”李锦赞道。
如何应对超预期风险
央企一季度整体生产经营形势比较稳健,但接下来难点在于能否保持住这份“稳”。
受国内外超预期因素影响,中央企业经济运营也面临较大压力,存在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彭华岗表示,3月份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出现同比增速下滑,发售电量、成品油销售量等先行指标增速也有所下降。
“从企业的情况看,不同行业效益出现较大分化。”彭华岗进一步解释道,电力企业的煤电业务受煤价高企影响持续亏损,航空运输企业受疫情和航油成本上涨影响亏损进一步扩大。另外,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供应链不畅、订单下降等因素影响,汽车、轨道交通、旅游、商贸等行业生产经营出现一定困难。
尽管今年面临外部形势严峻复杂,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压力和挑战很大,但国资委深知央企稳增长是使命所系、责任所在。彭华岗透露,4月16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通报暨经营业绩责任书签订视频会,会上国资委主任郝鹏代表国资委与中央企业负责人签订了年度和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确定了2022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目标。
“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今年,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以更大的力度扎扎实实抓好两条线的工作。”彭华岗解释道,一条线是围绕稳增长,抓实抓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另外一条线是围绕防风险,抓实抓细风险防控各项措施。
围绕稳增长,国资委和央企需要做到五个增效。一方面强供给增效,聚焦重要领域、重大项目、改善民生、前沿技术研发加大投入,提供高质量有效供给。其次降低成本增效,坚持一切成本费用皆可控的理念,严格生产成本管控,压缩“三项”费用支出,积极降低资金成本。第三是拓市场增效,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巩固存量拓展增量,及时优化调整经营策略和产品结构,不断巩固提升市场份额。第四是治亏损增效,止住出血点,消灭亏损源,控制亏损企业数量,减少亏损面和亏损额。第五是优协同增效,提升产业链纵向合作水平,加大与中小企业合作力度,加强供需对接和行业互助,带动协同发展。
围绕防风险,则重点要做到“四个把牢”。首先把牢债务风险,持续强化资产负债率红线约束,推动高负债企业负债率尽快回归合理水平,提前做好到期债券兑付安排,确保中央企业债务风险可控在控。其次把牢合规经营风险。进一步深化法治央企建设,强化合规意识,完善风险工作机制,加强法律合规风险管控。第三是把牢金融风险,进一步完善金融业务风险管控机制,从严管控、合理运用金融衍生业务。第四是把牢安全生产风险,坚决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紧盯重大风险隐患,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坚决守牢底线。
李锦认为,面对疫情反复、俄乌冲突及“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央企业贯彻日前国资委会议精神,警惕内外环境的超预期变化,为在二三季度稳住经济基本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将会出现保增长保供稳价八个方面的趋势:包括统筹抓好生产经营和疫情防控,保持开局稳的势头;物流循环畅通,保油气、电力等初级产品安全供应;把专业化整合作为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得到加快;深入实施现代产业链链长行动计划,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围绕防风险,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开展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活动;加强国有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成为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表率;优化产业生态,加大与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合作力度。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则着重提示要防控风险。整体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需要对高负债企业实施负债率、负债规模双管控,防止隐性债务、明股实债等虚假降杠杆问题。还需强化到期债券检测,确保不发生兑付风险,防范重大风险,对债务、投资、金融等做好风险处置。深化法治央企建设,强化合规意识,完善风险工作机制,加强法律合规风险管控。(来源:世纪经济报道 高江虹)
李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新华社高级记者。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等。
重点做企业理论政策研究、课题研究、经验总结工作。十八大以来,解读70多份党中央、国务院与国资委企业文件与会议精神,去年接受媒体500多次采访。被舆论界称为“中国国企改革舆论旗手”“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
改革开放来所写“思路型”调查为45位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1982年,邓小平听取汇报并称其对改革“有发言权”。
出版专著《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深度》等3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