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是新华社原社长穆青为我题词:庄户人家好记者40周年的日子,有几件事情值得一说。
2022年4月5日,李锦在沂蒙山区九间棚村与老党员刘加全在一起。(陶俊峰摄)
1982年元月7日,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批示,要求调查李锦的情况,作为先进工作者的典型进行表彰。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党的最高领导人号召向一个记者学习,并且要求树立典型,是党史上没有过的,在前60年和以后的40年都是没有过的。这件事情,压在我的身上,太沉重了。
1982年4月3日,新华社党组发出《关于表彰和学习李锦活动的决定》;
4月5日,穆青同志担任新华社社长。当天,他为写李锦的长篇通讯《庄户人家的好记者》题词;
4月7日,新华社刚刚试刊的机关党委报、前进报以整整4版刊登新华社党组的决定,介绍李锦的通讯和全国记者学习李锦的体会,包括李锦作品的统计等材料;
接着,中央直属机关党委、山东省委宣传部、共青团中央、全国记协和新闻摄影协会都以不同的形式发出决定,或发表评论,开展学习李锦的活动。这被称为中国新闻界的一件大事。
其实,在新华社范围内,学习李锦的活动,在1980年便开始了,影响最深的是1981年12月30日,新华社全国摄影工作会议,在那一次会议上由我介绍了经验。
这次会议结束时,穆青同志来了。穆青同志讲着讲着便说“谁是李锦?站起来“。看了几秒钟,穆青同志一招手,接着说“李锦同志做出了很突出的成绩,为新华社争了光,立了功。群众认为他是党的好记者、农民的好朋友,这是人民给他封的”。
这个活动是新华社社长穆青同志担任新华社社长后抓第一件事情,也是当时被称为中国新闻界的一件大事。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40年了,1982年毕业的大学生可能会记得非常清楚。
活动现在已经过去整整40年了。40年来,我记着穆青同志、党中央领导同志、新华社领导同志和山东省委领导同志的教育与勉励,不停地往前走,这是党和人民对我的要求。
现在我住在沂蒙山一个小村庄九间棚,我由采访到调研,由蹲点到扎根,我在这里待了33年。去年在这个村住了八个月,今年仍然在这个村住着。
坚持走这条路已经40年了,我也已经70岁了。这几天,我50年前的老师陶俊峰到九间棚来看我,他为我几十年一直在奋斗感到欣慰。
我此生将牢记党中央领导同志、新华社党组和穆青同志对新闻记者的勉励和期待,并且把这种期待托付年轻的同志,愿他们继续高举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旗帜,做人民的儿子,为人民鼓与呼,推动时代的前进。
虽然耀邦同志、穆青同志等许多关心的我的领导已经远去,值得告慰的是,我按照他们指引的路子在走。
今天是清明节,愿意把我的这篇文章作为纸钱,向在天之灵的前辈们以汇报,告慰他们,你们关心、表扬、鼓励的李锦坚持调查研究,深入群众已经40年下来了。
我现在生活在老百姓中间,天天和村民生活在一起。我门口的望龙阁,“顶天立地胸纳乾坤气,高岸深谷笔吐惊雷声”。我的根深深的扎在老百姓之中,我比过去做得更好,保持着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本色。(李锦)
下面转载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篇文章:
新华社学习李锦活动综述
1981年12月至1982年7月,新华社在全社范围内开展学习李锦同志的活动,新华社党组发出“关于表彰和学习李锦同志的决定”,组织多次座谈会,全国各报刊发表数十篇学习李锦的文章,使得“庄户人家好记者”这一评价在新华社和全国宣传战绩广为流传。学习活动对于新华社造成调查研究风气,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加速干部队伍建设起了推动作用。
李锦同志是1976年从济南军区转业到分社来的年轻摄影记者。他事业心强,刻苦好学,勤于思考,作风艰苦,特别是分工负责农村报道后,重视调查研究,深入到农村中听取群众意见,每年出发在9个月左右,最多达300多天。由于采访扎实,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他对鲁西北农村的最新变化了解得清楚,体会得深刻,掌握了报道的主动权。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发出大量有影响的图片与文字报道,引起山东分社与总社摄影部领导的重视与赞扬。
学习李锦活动最早是由鲁西北茌平县博平公社杨庄农民一封表扬信引起的。
1980年,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由于新闻舆论上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统一局面,理论上也缺深入的总结与引导,思想上比较混乱,不少新闻报道一发出去就在社会上议论纷纷,甚至受到指责。1980年10月,李锦在茌平县博平公社杨庄了解到农民杨成海承包棉田获得2206元奖金的事。在分配兑现会上,杨成海领奖时情态比较好,李锦就发稿了。因为这幅照片是秋收中发稿比较早的一张,图片说明中有一个“包”字,便引起社会的广泛注意。短短几天收到13封读者来信。其中有8封是反对包产到户,包括向李锦本人与新华社提出责问的,有50封表示赞同的,包括3封来信询问杨成海包13亩3分5厘地的办法,了解承包合同的写法。
南京军区某部有一封来信,署了11个人的名,用词很为严厉。信是这么写的:近一阶段,社会上对农村出现包产到户的议论纷纷。看到报纸上发表的杨成海包土地领得奖金2206元的报道。我们认为这是有严重政治问题的报道,牵涉到社会主义方向问题,不能不说话。
来信特别提出对“包”字出现的愤慨。认为包产到户是资本主义道路,记者是存心把历史拉向后退,是充当了资本主义的代言人,这是绝不允许的。作为国家通讯社,是党的宣传工具,应该按照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工作,而党中央文件明明讲“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而新华社报道还是强调包产到户,这是违反党的纪律的,应该得到处理,对记者应该实施制裁。
这封信,用词激烈,提出的问题也很尖锐。显然认为新华社的报道犯了方向性、路线性错误,应该及时进行纠正,总社摄影部的有关编辑在收到这些来信后,也没有正面答复,用一个短函把茌平县委对实际情况的调查附在后面,印了一、二十份,给写信的地方一一寄上。
李锦认为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以个人利益去殉民族大业,也是很值得的。他并没有因为有人反对包产到户而停止报道,反而发出更多的报道,在那几年仅为《人民日报》采用的就达99幅(篇),形成相当大的社会影响。
在1981年元月以后,党中央国务院主持工作的领导对包产到户问题多次明确表态,使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舆论上占了上风。山东省委明确批示要宣传鲁西北棉花丰收与推行责任制的形势,整个局面发生了变化。此时茌平县杨庄党支部开会时,觉得李锦宣传包产到户为老百姓着了难,受了罪,他们给新华社写了材料,称赞李锦是“庄户人家的好记者”,在困难时候为庄户人讲了话。
李锦的事迹引起了总社的关注,新华社党组成员、摄影部主任孙振在文章中写到:“1980年,我们就收到鲁西北地区的人民来信,热情洋溢地表扬李锦同志。1981年春,总社摄影部在河南、湖南召开的摄影记者座谈会上,年底,新华社召开的第九次国内分社摄影工作会议上,我都向到会同志介绍了李锦同志的先进事迹。”
在新华社摄影工作会上,李锦介绍了深入农民中调查研究的事迹,引起强烈的反响。穆青社长在会议上让李锦站起来,要求大家学李锦。穆青同志说:“李锦同志做出了很突出的成绩,为新华社争了光,立了功。据说一些老记者对他也很服气。我也看过他的一些照片和群众表扬他的来信,我是很受感动的。群众认为他是党的好记者、农民的好朋友,这是人民给他封的。自己说自己是高级记者、特级记者,那不行啊。深入生活,这条路子一定要坚持,不能动摇,这是我们几十年的经验。希望能收到更多的群众表扬我们记者来信的来信,今年有一个李锦,明年应有更多的李锦。”(引自《新闻工作散论》171页)
李锦同志在鲁西北农村报道时间长,发稿量大,在农民群众中留下很好的影响。鲁西北地区有5个县写信给新华社、山东省委和党中央,赞扬李锦深入农村调查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1982年1月7日,党中央主席胡耀邦在《中直内部情况》看到高唐县委干部田乃仁写的“千里单骑采访,留下一路新风”的材料,作了批示:“请考察核实后,看是不是能公开表彰和在你们这一行中作为先进工作者典型介绍。”
中央宣传部和新华社领导看到胡耀邦同志的批示后非常重视,朱穆之、赵守一、曾涛、穆青等分别作了批示,在1982年春节前派新华社特级记者袁苓和高级记者徐佑珠二同志前往山东。春节后,他们又下到鲁西北的茌平、高唐、平原、陵县等地进行考察,前后历时一个月,考察证明,这些同志来信表扬李锦同志的先进事迹,符合实际。李锦到新华社工作后,继承和发扬我党优良的新闻工作传统,确应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先进典型予以公开表彰。
1982年4月3日,新华通讯社党组发出《关于表彰和学习李锦同志的决定》。决定指出:
“新华社党组决定,在全社范围内表彰摄影记者李锦同志,并号召全社同志向李锦同志学习。”
李锦同志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一致,关心大局,有很强的政治责任感。他以新闻摄影为武器,热情宣传党的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深刻地反映了鲁西北农村的巨大变化,鼓舞和激发了群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他坚持无产阶级新闻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调查研究入手,深入鲁西北农村的“泥屋土炕”,细心体察群众的思想感情,同基层干部和农民广交朋友,拍摄了许多重要的新鲜活泼的新闻照片。
他事业心强,抢时间,争速度,艰苦奋斗,全心全意地工作。他没有“上面来的大记者”的架子,从不计较吃、住,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他努力学习理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和文化水平,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探索新的问题,在工作中满怀对新生事物的激情。
由于他的辛勤劳动,1980年和1981年他都超额完成了报道任务,发稿数量和报刊采用数量,均居于各分社摄影记者的前列,连续两年受到总社和分社的表扬。鲁西北人民多次来信,说他“带来了老八路的作风”,“对鲁西北报道有功”,称赞他是“党的好记者,农民的好朋友”。他的许多动人的事迹,为我们树立了先进工作者的典型。
李锦同志之所以能在报道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主要是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了我党新闻工作的光荣传统,热爱党、热爱人民,在记者岗位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当前,全党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们在全社范围内表彰李锦同志,号召全社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全体同志向李锦同志学习。我们要求总社各编辑、政工、技术、后勤、生产等部门,国内和国外各分社,组织全体人员阅读有关李锦同志的材料,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工作作风和工作经验,并联系本单位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在认真学习、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或修订本单位和个人的有关规划,并在实际工作中付诸实施。
我们相信,通过表彰和学习李锦同志,必将进一步加强我社的政治思想工作,在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加速干部队伍建设、改进各方面的工作,以及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穆青同志是1982年4月6日就任新华社社长、党组书记的。他上任伊始,便通过抓李锦这个典型,在整个新华社倡导调查研究的作风。新华社党组的学习决定发出后,在全社引起很大的反响。新华社机关党委办的《前进报》在4月7日试刊号上用整整四个版面刊登李锦的事迹材料和学习文章,除了学习决定外,还刊登了袁苓、徐佑珠写的长篇通讯,穆青亲笔题写的《庄户人家的好记者》,还发表了“穆青号召大家学习李锦”的消息,公布了李锦同志到新华社工作后的发稿情况统计,和评论家对李锦新闻佳作的评论。在这以后几期,《前进报》先后发表了孙振的《赞李锦》、蒋齐生的《学习李锦怎样当记者》、赵奇的《赞李锦的四心》、胡颖的《生动形象从哪里来》等20多篇文章。
新华社主办的《新闻业务》(《中国记者》前身),《新闻业务》(活页版),《新闻摄影》等刊物也发表大量介绍李锦事迹和学习李锦的文章,仅新华社内便有60多人写文章评价和学习李锦同志的事迹。
1982年,从文革后上学的大学生刚刚毕业,新华社调进大批年轻记者。开展向李锦同志学习的活动无疑地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新闻观,确立唯物主义采访路线,有着重要作用。新华社党组成员孙振在《向李锦同志学习些什么》一文中明确地强调新华社党组的目的,他写道,“李锦同志的先进事迹是多方面的,其精华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他在新闻摄影实践中,很好地运用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李锦同志坚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深入鲁西北地区,走访了九十多个公社,近二百个村庄,广交了许多朋友。有时,他为了报道一个个人物,访问了有关的几十个人。他了解人民群众中的大量动人事物,而这大量的动人事物也激励了他自己,从而他把自己的身心也溶进了人民的事业,怀着一股充沛的激情,拍摄了大量的报道先进事物的照片,还写了一些文字新闻。他不仅不向编辑部打听什么“气候”,也不向上要什么“点子”,他的来自人民群众社会初衷的新闻报道,常常使编辑部的同志增广见新闻,开阔眼界,像是呼吸到了新鲜空气。编辑部同志对于他拍的不少新闻照片自然也爱不释手,拍案叫好,不能不编,不能不发。他拍的许多照片受到各地报纸的广泛重视,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向李锦同志学习什么呢?向他学习运用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搞好新闻摄影的先进事迹。我们希望出现一批像李锦同志这样的记者,那我们的新闻报道,就将更加密切地联系群众和联系实际,更加日新月异生气蓬勃;新闻报道就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引自《新闻业务》1982年第5期)
从1982年4月开始学习李锦的活动在全社范围展开。新华社摄影部从5月11日至5月20日专门举办学习李锦的学习班,把14个分社摄影记者从全国各地集中到北京学习,座谈。参加学习班15个分社的部分同志,对李锦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经验都很佩服,并谈了自己的感受,表示了决心,大家谈到,从李锦的经验可以清楚地看到,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党和人民的记者,必须明确自己的肩负的记录时代变革、表现人民业绩的光荣使命,必须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的意愿、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而要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自己就得心明眼亮,就得像李锦同志那样,下苦功练本领,满怀激情,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深入实际和群众,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到生活深处去捕捉活的新闻形象。
新华社摄影部还提出安排具体意见:一、组织全部人员学习李锦的先进事迹找出自己的差距,改进各方面的工作。二、组织分社摄影记者认真学习表彰李锦的文章,要求各摄影组在学习的基础上联系单位和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讨论,提出改进工作的规划并会付诸行动。三、五月中旬召开一次部分分社摄影记者座谈会,学习李锦同志采访作风,讨论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如何继承发扬我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无产阶级新闻路线。四、第三季度派出有经验的同志巡视部分分社,了解学习情况交流经验。五、年底举办一次摄影记者进修班,或理论讨论会,根据我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及李锦的一些优秀摄影记者的新鲜经验,对摄影记者活动规律和摄影记者应有的素质进行一次理论性的探讨。
山东分社召开全体职工大会,传达新华社党组决定,由南振中代表分社党组进行学习李锦活动的动员,并召开讨论会,岳国芳、魏文华、杨凤山、毛致存、时盘棋、卢殿洛、尹建华从不同角度做了发言。
学习李锦的活动同时在中央直属机关和首都新闻单位展开。中直机关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听取李锦同志的汇报,要求在中央机关树立一批像李锦这样的好典型。《中直机关生活报》以三个版发表介绍李锦事迹的文章,转发新华社党组决定,同时发表《旗帜鲜明的表彰先进,树立新时期的学习榜样》的评论员文章,认为,“新华社党组紧紧抓住学习李锦同志树立,号召全社同志向李锦同志学习,这件事做得很好,值得提倡。我们希望中直各机关也要学赶先进的良好风气。
这样,定能把我们的工作、学习和作风不断推向前进。”李锦应邀在中央直属机关、新华社机关、北京团市委等地介绍自己在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体会,《光明日报》、《新闻战线》、《新闻三昧》等刊物都发表了李锦事迹与新闻界学习李锦的体会。
学习李锦的活动也在共青团系统展开。李锦受到王兆国、胡锦涛等的接见,汇报在鲁西北农村采访的情况,并被推选为共青团十一届中央委员,出席团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记者》刊登了广东分社记者蔡东士写的长篇通讯《焦点在时代浪尖上》,团的《工作通讯》刊登多篇学习李锦的文章,
山东省委负责同志听了新华社调查组汇报,山东省委宣传部发出《关于学习李锦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省委宣传部通知要求“为了把这一学习活动搞好,宣传战线各部门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几点:一、各单位都要从实际出发做出向李锦同志学习的具体安排,每个同志都要订出向李锦同志学习的计划。二、要紧密联系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进行学习,以李锦同志为榜样,找出自己的差距。通过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发扬革命精神,把工作做得更好。三、学习李锦同志要同本单位、本系统的评比活动结合起来,总结经验,表扬先进。四、各部门、各单位的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向李锦同志学习领导,经常督促检查,使这一学习活动搞得扎扎实实,卓有成效。”
山东省广播事业局、济南日报、烟台时报、枣庄日报等相继发出学习李锦的通知,陵县与高唐县委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干部学习李锦艰苦奋斗、调查研究的作风。山东省广播电台、电视台组织业务人员在寒亭举办学李锦讨论会。6月,省委宣传部转发了新华社山东分社和《济南日报》开展学习李锦活动的报告,再次要求深入开展学习李锦的活动,促进新闻宣传队伍的建设。
学习李锦的活动在我国新闻界引起强烈反响,从已经退休到刚刚参加工作的同志,纷纷拿起笔来撰写学习李锦的文章。原新华社副社长石少华认为“新闻摄影队伍中出现了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因而受到党组织表扬的先进人物。新华社山东分社摄影记者李锦同志就是其中之一。他的突出特点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自觉地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汇在自己的摄影报道中,及时、深入地报道了鲁西北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所发生的变化,宣传了鲁西北人民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对实际工作产生了良好影响。”
新华社研究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蒋齐生写出《学习李锦怎样当记者》、《坚持唯物主义的采访路线》、《继承传统,创造成绩》三篇文章。他认为李锦“踏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摄影记者的新路,创出了一种新闻摄影的新作风”。李锦应邀在全国首届新闻摄影年会上作报告,在会议上引起强烈反响。年会纪要上写道“李锦的探索为建立中国特色的新闻摄影学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分社就加强学习李锦同志学习活动的领导问题写了专题报告,上报新华社党组与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分社党组的报告写道:“根据总社党组关于表彰和学习李锦同志的决定,山东分社开展了向李锦同志学习的活动。在学习、讨论中,山东分社领导首先强调要明确解决向李锦学习的目的、意义及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的问题。青年记者认为今后几年面临着一个‘爬坡’的问题,中年记者认为面临着一个‘飞跃’的问题。怎样使中青年记者成长得更快一点,李锦这个典型提供了这方面的经验。大家说,在分社学习李锦,就是要学习他献身新闻事业的强烈的事业心,学习他勤奋、刻苦的钻研精神,学习他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扎扎实实搞调查研究的好作风。明确了目的,也就抓住了重点。山东分社领导发动全体业务人员共同总结李锦同志的成功之路,决心把李锦的经验变成长分社的共同财富。”
总社党组收到山东分社党组的报告,了解总社各部门和全国各地学习李锦的情况后,在1982年6月11日再次发出学习李锦的通知。据《前进报》报道:“最近,社党组转发了山东分社《关于开展学习李锦同志活动情况的报告》,并且就进一步开展这项活动再次发出通知。
新华社党组的通知指出,总社关于表彰和学习李锦同志的决定,已在全社引起广泛重视,一些分社已开始见诸行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最近党中央再次强调指出,要引导和推动越来越多的人们学习先进人物,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的学先进活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在全社范围内开展学习李锦同志的活动必将促进我社继承和发扬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优良传统,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加强干部的培养工作,以及其他各项工作打开新局面。通知要求,各部门和各分社结合布置和总结工作,把学习李锦同志群众性活动认真开展起来,并把有关情况及时报告总社。”
因为学习李锦活动引起新华社、中直机关党委、山东省委宣传部、团中央与全国新闻摄影学会等多方面的重视,使得学习活动从1981年延续到1984年。在1984年中宣部与全国记协举行的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李锦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全国记协理事并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在李锦以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而在全国而知名后。他仍然深入于群众之中。1982年11月,李锦拍摄的“八十一岁棉农中状元”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作品。从1979年的四年,他的稿件为《人民日报》采用99篇(幅)张,新华社评出好稿54组(篇)。这两项重要指标均为新华社各分社记者全国第一名。12月,《新闻论丛》刊登李锦《深入基层,反映时代变革》约9000字的论文。
李锦在寒冷的冬天,一个人骑着自行车纵贯鲁西北采访,在新闻界引起很大反响。他骑着自行车过黄河。车把上挂着照相机包,车后面捆着背包与行李,晓行夜宿,见村就进,不要一人陪同。他经齐河、高唐、夏津、平原、陵县、德州、宁津、乐陵、商河等县,体贴民心背向,同时从老百姓中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也就是在骑车采访中,他从群众中了解农民走进流通渠道这一重要思想。他点着煤油灯在商河县张坊公社白集村农民家的炕桌上写出农民经销羊肉内参调查,时任胡耀邦总书记批示,认为此稿“写得极生动,极有说服力”,被当作发展商品经济的新典型,形成重要影响。
1982年春节,李锦写的《新春佳节夸支部》通讯被评为新华社社级好稿。李锦发表《万鸭齐鸣渔家欢》、《恭喜发才》、《八十一岁中状元》等文字稿,使得镜头化与庄户语言开始形成李锦新闻的特色,《新闻业务》发表专稿,评论他的文字报道。1983年2月,在全社社长会议上穆青表扬李锦连续三年在农村过春节和他写出的《王三万家的经济与政治》这篇好稿。
表彰和学习李锦活动给李锦本人带来很大的荣誉,并受到邓小平、胡耀邦、万里等领导同志的接见,邓小平当面夸奖“你有发言权”。(参见《邓小平》7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1982年12月31日,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听取李锦汇报农村改革情况时说,“你有发言权”。
表彰与学习李锦活动层次之高、规模之大、时间之久是山东分社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在新华社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这对于弘扬正气,倡导正确的采访路线与作风,加强队伍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李锦本人在《前进报》上发表文章认为,这并不证明自己做得多好,只是因为自己赶上农村改革的历史巨变时刻,抓住了机遇,做了应该做的工作。党组织是期望新一代新华人继承传统,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作风,把新华社的事业推向前进。自己应该不辜负党的期望,坚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扎扎实实工作,把新闻工作干得更好。(鲁新)
附:新华社党组成员、摄影部主任孙振写的诗
赞李锦
他走访了百村千舍,
百村千舍欢迎他到来。
农民们盈着满眶热泪,
紧紧握着他的双手,
亲切地叫他同志记者:
请你报告党中央,
俺农民有了顺心政策,
俺农村这几年变化快!
过去是“三靠”,
现在是“靠三”,(注一)
家家户户有存款,
砖瓦新房绿荫里盖。
看卖棉的车马如流水,
欢庆的龙舞在棉海。
看少小离家逃荒人,
老来逢春回村寨。
看多少男女青年,
今朝学农得成才。
看村里的六旬老爷爷,
东扭西歪地初学自行车。
看群众爱干部,
像亲戚朋友一样对待。
看吧,记者,
今天的农民多畅快。
看吧,记者,
今天的农村多风采!
听农民的嘱托,
记者的心情澎湃。
新闻报道的源泉,
就在这辽阔的棉海。
辽阔的棉海,
装进了记者的胸怀。
灌溉时节的一场喜雨,
他从心底里痛快。
收获时节飞来一片乌云,
他的心头也暗了一块。
病魔困不住他,
婚姻家庭也放心外。
对于喧哗一时邪说,
根本不去理睬。
不管是大雪纷飞的寒冬,
还是暑气酷热的夏天,
徒步、乘车又骑自行车,
走访了一村又一舍。
一幅幅闪亮的图画,
揭示了祖国大地的新风采。
一句句有声的报道,
激荡在人们的胸怀。
从报上看他的行迹处处,
从村里处处赞扬声传来。
说他是庄户人家的好记者,
信有一代继往开来!
注一:“三靠”是指吃饭靠供应,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靠三”是指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事求是的精神。(刊于1982年4月7日《前进报》)
党的好记者 农民的好朋友——给新华社社长穆青的一封信
我是山东省高唐县委宣传部的新闻干事,怀着激动的心情,向你们反映新华社记者李锦同志在高唐艰苦采访、拼命工作的情况。
1981年11月30日,北风凛冽,大雪纷飞,李锦同志骑了五个小时的自行车,从120里外的齐河县来到我县。当时他简直像个雪人,头发眉毛一层白,棉衣水湿,裤子上沾满泥浆。他进屋没坐,就说:“听说‘冒尖户’王本跃入党了,我马上要到王庄去。”县委派了车,他坚决不坐,拿起两个馒头啃完,便顶着呼啸的北风,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赶去30多里外的王庄大队。干部社员与李锦同志都很熟,听说他冒雪骑车赶来,大人孩子都跑来看望他。有的接车子,有的给他扫身上的雪,问寒问暖,亲亲热热。李锦同志顾不得换下湿棉衣,就同大队支部书记张修正谈情况。接着又跑到“冒尖户”王本跃家里,坐在炕头上与本跃70岁的父、母亲拉起来,一直到天黑点了灯。晚饭时他只喝了碗面条,就与十多名干部社员谈起来,一谈就是三四个小时。上床了,他还要我谈王庄的新情况,了解报道新线索,一直扯到深夜两点钟。
第二天一清早,他到王本跃家边吃早饭边座谈,口问笔记,一顿饭竟热了三次,接着去拍照片,一直干到下午两点多。草草吃了口饭,又急急忙忙去拍照,连茶水也没顾得喝一口,便骑车赶回县城,找组织部长谈情况。晚上看材料、写稿子,又干到深夜两点。
在两天48个小时里,他仅仅睡了10个小时觉,骑车行程180里,不是谈情况,就是拍照片,工作了37个多小时。干部、社员见他这样拼命干,都说:“就是铁人都得累垮了。”
由于顶风冒雪骑车赶路和连日紧张的工作,到高唐第三天,李锦同志就病了。他头疼,发烧,吃饭很少,说话非常吃力。我劝他休息一天,可他为了赶上拍摄农民入党宣誓的照片,又骑上车子到离县里40多里的南镇公社于桥大队去采访了。他嗓子哑得说不出话来,只得在本子上写给别人看,请别人介绍情况。即使这样,他还不肯到医院去看病。公社书记把医生找来,医生说他不能再工作了,要休息几天。为了病快好,他把本来应服5片的药一气吃了15片,提起照相机又出了门。老医生看了,眼里噙着泪花说:“想不到新华社记者是这样工作的。”在场的干部社员也都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李锦同志拍完照片,天已昏黑,十多名社员推着车子,手拉手一直把他送到村外,走得很远了,还见社员们站在寒风里向我们招手。
十多名社员推着车子,一直把他送到村外。
党的三中全会后,李锦同志一直在鲁西北跑,来俺高唐县就有五次,现在连生产队干部、售货员、中学生都知道他的名字。他每次来我县,总是一头扎进村里,分析农村形势和社员思想变化,细心观察,反复思考,提出一系列新问题。他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常的生活中提炼出寓意深刻的主题,拍出一幅幅生动感人的好照片。《“冒尖户”王本跃和他的书记朋友》就是一例。
李锦同志深入群众,亲近农民,见到老人,“大爷”、“大娘”叫个不停。为报道“冒尖户”王本跃,他先后五次去王庄。他睡在农民家里,和王本跃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拉家常,老人高兴地连声夸中央来的记者没有一点架子,和庄稼人谈得来。王本跃感动地说:“天寒地冻,俺庄稼人也不下地了,而李记者还骑着车子冒着大雪往农村里跑。人家都说俺‘王三万’是苦干出来的,俺哪有他这样苦?他图的啥?还不是为了俺农民。说良心话,共产党真是为老百姓谋利益的,党的政策,党的记者,党的报纸,都和俺农民对心路。”
前天(12月1日),济南来电话要李锦同志回去。李锦同志是新婚,离家时爱人就病在床上。接电话后,他急得在屋里来回走了十多分钟。我劝他回去,他说德州地区两个县形势很好,要赶去报道。结果,他回电话安慰了爱人几句,又返回屋里紧张地写起稿子来,一直写到深夜两点多钟。李锦同志为鲁西北农民立了功,为宣传三中全会以来的好政策、好形势做出了贡献。他拼命抓新闻的劲头,反映农村新变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是那么强烈。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与他一次又一次接触中,他的事业心,责任感,勇于探索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拼命工作的劲头,严谨的工作作风,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今天李锦同志要走了,他患着感冒,头疼,发烧,吃饭很少,昨夜又熬到凌晨两点多。俺县委翟书记和宣传部邓部长怎么劝也留不住。我望着他一个人在寒风中骑着车远去的身影,心头一阵发热。既没有领导看着他,也没有紧急任务压在身上,完全是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新闻记者的自觉行动。他不愧是王庄群众称赞的“党的好记者,农民的好朋友”。
我拿起笔给你们写这封信,请求表扬李锦同志忠诚党的新闻事业的拼命精神。这也是县委和高唐农民的请求。(田乃仁 1981年12月3日)
1984年9月,李锦在中国新闻学院读书时,兼任中国新闻学院院长的穆青鼓励“一手拿相机,一手拿笔,做两翼齐飞的新型记者”。
作者简介
李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新华社高级记者。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等。
重点做企业理论政策研究、课题研究、经验总结工作。十八大以来,解读70多份党中央、国务院与国资委企业文件与会议精神,去年接受媒体500多次采访。被舆论界称为“中国国企改革舆论旗手”“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
改革开放来所写“思路型”调查为45位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1982年,邓小平听取汇报并称其对改革“有发言权”。
出版专著《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深度》等3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