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标杆城区的目标如何实现?今年有哪些推进城市更新的重点项目?报告里还有哪些聚焦民生的政策?2月27日上午,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福一,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董彦岭,两位专家学者做客“新市中·再想象”两会专题直播间,就济南市市中区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详细解读。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在刚刚召开的济南市中区“两会”上,政府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61.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
已见繁花结硕果,更立壮志谱新篇。市中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制定了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具体目标。报告明确了未来五年市中区发展的目标定位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品质强区,中心任务是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并提出了打造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标杆城区的总基调。
作为省会济南的南大门,济南中央活力区、济南中央商埠区和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这“三大战略”,已经上升为市级战略,品质市中建设在新的起点上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市中区南北康片区已开始着力构建高质量产业聚集区,276米市中万科中心超高层及商业综合体已启动建设,预计2024年年底交付使用,已与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世界五百强头部企业签订意向入驻协议。在民生福祉方面更是持续改善,创新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组建20个教育集团,新改扩建学校、幼儿园32所,国家级示范项目—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基地建成使用,其中已确定引入经五路小学以及实验初中作为整个南北康片区教育资源配置;市中区教育教学质量领跑全市。
“衣食住行”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话题,消费、餐饮、教育、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也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上的高频热词。而在这之中,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老百姓对居住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报告显示,市中区新增绿地面积185万平方米,建成口袋公园211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2021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56天,较2016年增加63天,“市中气质”赢得全市最佳,打造望岳康体公园、兴隆公园两座大型城市公园;全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继续持续全市前列;其中望岳康体公园占地面积10.7万平米,集康养、健身、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定位南部新城的景观名片。借势布置园林台地景观,打造立体可识别的景观符号;同时导入多元的文化活动内容,强化全龄、复合体育、休闲活动等多种空间功能;设计开放型的城市景观界面和绿地空间,与周边城市景观相融合。结合体育运动文化、社区活力文化、都市现代文化、科普认知文化,在重要景观节点位置,布置相应的雕塑小品等设施丰富文化内涵。公园里植物景观以本土树种作为骨架树和基调树,突出地方特色,本土树种比例占80%以上;突出春花秋叶的季节性特色;同时适当选用新品种,成片种植缀花草地或观赏草,形成大尺度、小精致的植物景观特色。整体设施配置齐全、生态绿化率高、文化气息浓厚,将成为周边市民群众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成功打造了南部新城的生态示范公园。
市中区也提出,坚持美丽宜居,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主动融入省会发展新格局,全面拉开城乡绿色框架,大力实施“增绿添彩”工程,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城乡绿化空间体系,推动城市景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融合。要加快推进城乡建设,有效拓展发展空间,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启动兴隆、南北康等6个重点片区拆迁开发;城市更新有序推进,南北康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加快建设。
“现在大家对生态宜居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城市里公园绿地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董彦岭看来,城市公共区域不仅是一个城市的门面,也是城市品质的体现。董彦岭认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有两个很重要的方向。一个是多功能化,要有更多的健身娱乐,包括各种球类的这种场地,多设置一些让居民休闲的空间。另一个是微观化,多建设口袋公园,做到居住社区处处有绿树。“在城市钢筋水泥的大背景下,更多地让人有亲近自然的感觉。”
提到生态宜居,不得不提到住房经济。董彦岭提到,现在大家对于住房的要求已经不单是以前选择学区房了,还会要求生态环境、医院、商业等配套的多方面便利,对于生态环境等配套全面满足,是可以对房价有部分增值优势的。
高福一对此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还举例市中区望岳康体公园的建设。望岳康体公园曾是南北康片区的一片渣土场,扬尘问题严重,后来被改建成一座集合康养、健身、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质。“这种多功能公园的建成,不仅对周围居民的生活有很大的改善提升,而且对于周边项目的房价提升也有一定的增量优势。”高福一说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市中区的生态资源丰富,南北康等片区也不断加强战略建设,不断重塑升级、坚持创新产业驱动,加快打造千亿产业集群,着力重塑经济发展新优势,而如何把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生态环境的价值实现路径值得我们探索。”高福一指出,通过生态环境的持续修复和改善,吸引更多的人来市中区居住就业,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来源:山东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