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奥斯COSMOPlat先后主导参与制定了50项国家标准、7项国际标准,更成为被国际三大标准组织IEEE、ISO、IEC共同批准制定大规模定制国际标准的平台。
制定标准的是一支80后博士团队。标准总监任涛林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任博士有着出口成章的口才,很多同事见识任涛林这一才华,是在年会上:抑扬顿挫、引经据典,赢得阵阵掌声。
任涛林在卡奥斯年会演讲
No.1
做标准
背后是反复的锤炼
一流企业定标准,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制高点,谁就掌握了话语权。
2021年10月,作为山东省8家单位之一的代表,任涛林参加山东省标准化战略性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并进行发言,卡奥斯获批工业互联网标准领域唯一的攻坚项目。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长期的付出。标准制定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目前国家标准立项就很困难,从申报、立项一直到最后的发布,一般需要3-4年的时间,国际标准则难上加难。在当前外部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的影响下,每向前推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卡奥斯科创链群的任涛林和他的团队需要与国外的专家进行反复地沟通和磋商,来应对国际标准投票等环节所遇到的诸多困难;一轮又一轮的答辩环节,他会花费大量时间,反复思考,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去推敲,任涛林和他的团队用自己的行动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走上标准的道路,是一种机缘巧合,也更源自一份反复锤炼后的热爱。
任涛林在参加外部的论坛
No.2
一根主线
在沉淀中相互成就
卡奥斯COSMOPlat是海尔基于三十余年的制造经验和数字化转型实践沉淀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任涛林形象的将其总结为一种“沉淀”,这跟自己求学、做论文、写书一样,“沉淀”这根主线一直贯穿他工作、求学的全部过程。
“我高中、大学同学对我的评价是,我这个人就适合搞学问,适合刨根问底地研究,而且能够静下来思考。”任涛林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韧劲,从本科一路读到博士毕业。学霸的自律和坚持,让平常人难以想象,至今他还长期坚持自学德语,“18年前在大学里偶然接触德语,从一开始想学到最后觉得扔下可惜。”虽然工作很忙,但一旦有时间,他就坚持打卡读德语、做笔记。
任涛林的德语笔记
走上国际标准舞台,任涛林与来自各个国家的专家沟通交流,知识的沉淀和语言的积累,成就了他的底气。
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看到更远的风景,个人的沉淀和平台的沉淀相互成就。
从平台来讲,这种“沉淀”是,卡奥斯COSMOPlat先后主导参与制定了50项国家标准、7项国际标准,成为被国际三大标准组织IEEE、ISO、IEC共同批准制定大规模定制国际标准的平台。
标准的制定,支持了卡奥斯COSMOPlat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双跨平台第一的评审,同时为课题和区域小微项目的申报提供了动力。
No.3
工业强国之梦
从“发电设备关键部件材料研发”跨界到“机器人设计”再跨界到“工业互联网”,任涛林这位“80后”青年博士已深度融入这一“新战场”。他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公派留学归来符合留在985高校任教的条件,但他还是选择进入企业。
任涛林美国留学期间生活照
“我当时进企业也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考虑,我在美国留学时就想毕业后进企业,做更实实在在的项目。”2019年,《国产大容量护环应用性能研究》一书出版,任涛林为第一作者。
《国产大容量护环应用性能研究》一书
“这本书确实花了很多时间,里面每一个字我都校对了很多遍,里面每项实验都是我自己亲手做的。毫不夸张地说,里面有上百个实验,其中每一个样品,我都能准确记得放在哪个柜子里。”任涛林十分自信自己研究的实用性。“我的数据是完全经得起推敲,里面的数据可以为后面学者做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持。”
任涛林在美国留学期间的实验室
任涛林每次走上国际舞台,为中国制造企业争取标准制定,都会有一种使命感。这种使命源自内心的“工业强国”之梦。
对于中国而言,智能制造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巨大推动力,正带领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而标准化,作为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与前提,不仅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而且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任涛林带领标准团队从跟跑者走向主导者,在沉淀中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