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望闻问切”,擅长给机器“把脉”,“妙手回春”,专门给故障“开方”,“把好脉”,更要“开好方”。在位于山东东营的富海集团,从菜鸟新秀到技术达人,看“行家里手”的练就之路。
01
学海无涯苦作舟
入一行,做一行;干一行,爱一行。昼夜轰鸣的机器中,面对毫无头绪的故障码、枯燥乏味的各类数据,让刚入职公司的王钦一筹莫展。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积累经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他跟着“老师傅”在现场一边听,一边看,一边学,光实践经验就写满了厚厚的笔记本。
“问题出现了倒好解决,但问题是怎么出来的,怎么避免下一次呢?”王钦暗自发问。那段时间,他不分昼夜,吃住在厂,刻苦钻研,抱着专业的技术书“啃”了起来,也逐渐找到了解开谜团的黄金钥匙。
工作七年来,他累计提出、投用创新改善项目近30项,在降本增效、改善设备运行、维保状态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面对大家歆慕的眼光,他总会乐呵呵的说一句:“我站在人群中或许并不起眼,但在技术钻研上总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儿!我把每一次、每一台设备的调试、维修都当成一种学习和历练!”
02
竞技场上展身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日积月累的努力,才有厚积薄发的可能。“什么技术标准,国标、行标,又不是豆腐上雕花,‘差不多’就行!”每当听到这样的话王钦都会第一时间上前制止,“咱不能为自己的懈怠找借口不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咱咋就不能是自己行当里的状元呢?得好好努力才行呀!”
王钦的偶像是有着“大国工匠”之称的洪家光,那可是技术流里响当当的人物,他的事迹也一直激励着王钦不断超越自我。王钦每次在技能比武期间都会白天练习实操项目,晚上学习题库和专业书籍,坚持每日“充电”16小时以上,有人拿他打趣说:“王专家,有哪个人比得过你哟,还这么刻苦干嘛嘞?”王钦回答道:“一天不读口生,一天不练手生,比咱优秀的人多了去了,比赛也是验证自己技术的重要一步呀,可不能轻视!”结果和成绩从来不会骗人,王钦已连续三年在技术比武中斩获一等奖,已然成为菏泽富海专业技术队伍里一颗闪耀的明星!
03
技高一筹显神通
“思想不滑坡,行动不松散,我们才能找到更多的方法去战胜困难。”这是王钦平日里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王钦不仅没有在日复一日、平凡往复的工作中逐渐懈怠,还练就了一身“望闻问切”的本领。有一次,他正在日常巡检,对讲机里传来了氨水换热效果不佳、多轮查找不明原因的求助信息。他第一时间赶到硫铵工段,一番巡检后发现氨水换热器底部出现了渗液现象,推断问题一定出在换热器内部。他召集班组其他人员一起对换热器进行分解,果然在换热器底部换热板与冷却水的进口水箱处发现了一条长约30厘米的裂痕。经过补焊,仅耗费一根焊条的成本便完美解决了难题。
王钦还提出“使用较泄露管大一规格的管道进行包管焊接,同时制作泄压口”的方案,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完美解决了管道滴漏的问题,而且使相关技术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极大提升了公司效益和运行安全。他说:“现在的煤化工行业,已转向知识密集型企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系统和设备性能,这也是我们未来工作的方向。”
在富海,像王钦这样的“行家里手”还有很多,他们这些年走过来的路,留下了一串串深浅不一的足迹,他们为前人开荒、为后人铺路,用智慧和汗水,为富海今后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