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正文

【李想集锦】⑫丨对央企总部外迁预测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11-27 14:37:54
  不过,随着央企搬迁信号的增强,众多央企员工开始意识到,曾经遥远的搬迁离京,恐怕也很快会降临,而自己也将面临抉择。

写在前面的话

11月25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登了题为《央企总部搬离北京渐成气候,有人欢喜有人愁》的报道,里面采用了我的观点。

10月1日,就央企总部外迁预测,我就写了《中电装落户上海答新华社记者问并预测央企总部外迁》,全面系统的进行了分析,现把文章中部分抽出来加工一下重发,并转载昨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江虹的文章。

原文目录陈列于后,报道不再转载了。

新华社《中电装为何落户上海》通稿中这样采用我的观点

“这是一场酝酿已久的重组,是我国电力行业体制改革的大动作。”国企改革专家李锦说。

“近年来,我国国企改革的一大方向是专业化重组。选取重要行业、重要领域的头部企业进行重组,有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打破同质化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李锦说,之前成立的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中国铁塔股份公司,新近成立的中国电气装备集团,都是这一方向的重要体现。

【李想集锦】⑫丨对央企总部外迁预测

新成立的中国电气装备集团选择落户上海市静安区。为何是上海?李锦认为,这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需要。作为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区域的龙头,上海地处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交汇点。近年来,上海提出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的落户,将进一步巩固上海的中心节点和战略链接地位。

在李锦看来,上海一直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标杆城市。头部企业加标杆城市的组合,既擦亮了“上海制造”的名片,又将助推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对中央企业总部离开北京的预测

自2014年国家提出北京市以非首都功能疏解为核心后,北京就拉开了央企总部“离京大幕”。目前,进入实际操作阶段。除央企外,今年重点将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医院,分期分批推动相关非首都功能搬离北京。更高层面的非首都功能疏解也已在谋划和推进之中。

中央企业总部集中在北京,是计划经济模式遗留下来的问题,因为很多央企总部本来就是国务院下属的部委,后来才改制企业,就留在了北京,有些后成立的也留在北京,这不光是计划经济思维,还有中国人文化习惯。目前央企总部过度扎堆在北京,不利于央企本身的市场化发展,也加剧了北京的大城市病。由此可以看出,一部分央企总部向雄安新区集中,而另一部分则是结合自身发展所需,聚焦主业,靠近产业前沿。这是一个趋势。

目前全国共有120多家央企,包括非金融类央企96家、金融类央企26家,行政类央企3家,文化类央企3家。目前中国经营性中央企业一共有96家。其中上海5家,东北5家,广东4家,河北雄安2家,成都1家,港澳4家,其余均在北京。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向纵深推进,近日三峡集团总部从北京迁往湖北武汉,武汉一片莺吟燕舞。现在,武汉所拥有的央企扩容为三家,东风汽车与三峡集团,中国信科。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一线城市广州(南方电网、南方航空),在内地仅次于北京、上海,进一步坐实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

【李想集锦】⑫丨对央企总部外迁预测

按照分析,首先要搬走的是总部地址位于二环内、临近长安街的。今年有十家央企被谈话要求搬离,其中中国华能集团和中国华电集团收到要求于2022年底搬离。

近几年重组合并、新成立的央企,将会率先被要求搬离北京,如同中远海运集团和中船集团,以及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和中化控股集团等。随着央企国企改革深入,后续还会有新的央企组建落地,比如中国物流和中国稀土等,料也将会在外地成立总部。

将针对率先启动的高校、医院、央企总部等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年度重点工作和时间表、路线图,成熟一个、实施一个,成熟一批、实施一批。

六种情况分析

自2014年吹响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之后,每隔两年就会一家央企总部迁出北京。节奏和频率并不算快。但是从今年开始,外迁开始密集了。今年5月,总部均位于北京而新设中国中化,落户雄安。加上中国电气装备落在上海、三峡集团在武汉,短短半年时间内就有三家搬离。这个信号,说明央企总部迁移的历史进程加快了。

【李想集锦】⑫丨对央企总部外迁预测

第一个地点是雄安,已被明确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中国卫星网络集团、中国中化公司两家新的副部级央企,都将总部设在了雄安新区。这是雄安首次拥有副部级央企总部。部分中央在京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高等学校等向雄安新区有序转移,促进北京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错位联动发展。除了北京,便是雄安,这是没有悬念的了。目前央企改革重组已经进入加速通道,中国物流集团、中国稀土集团都已纳入筹建日程,央企总部将在雄安。如果从带动区域发展角度考虑,稀土集团总部放在江西,也是对江西的支持。

第二个地点是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科创中心,那些寻求更深程度国际化的央企,必然会对上海青睐有加。

原来有宝武钢铁、商飞、东方航空等央企落户。现在中国远洋海运、中国电气装备已经去了。现在中国船舶又要到上海。上海便是六家,对照我上面讲的四条理由,肯定有符合的一批,从中筛选,可望在八家以上。上海作为经济中心,有个十家八家也是应该的。

中国相关产业的最大集群地区。比如中粮、中储粮、中国农业等,迁往东北的理由就充分一些。东北地区目前有5家央企总部,且均以重工业为主,分别是:总部位于长春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位于齐齐哈尔的一重集团、位于哈尔滨的哈尔滨电气集团、位于鞍山市的鞍山钢铁集团及位于大连的华录集团。

电子信息产业非常发达的深圳,也是一个重点。深圳目前有2家央企,分别是华侨城集团和中国广核集团。估计还要增加。中煤能源在华北可能性大,山西、陕西应该得到支持。

科技含量较少,处于充分竞争性市场的一般性央企越有可能外迁。能源类央企研发部门留在未来科学城东区,总部外迁。例如X能、X网、X电等。

承担大国重器研发任务的央企留在北京。比如航天科技、航天科工、航空发动机集团、兵器工业等。

部分金融企业外迁。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央企存在双总部,这主要是近几年新重组的企业。如中国海洋远运在上海,北京的小中心也有一批人。宝武钢铁2016年由宝钢、武钢合并而成,以上海为主。以后,也有一批央企会这样做的。

以上这些也参考了有些专家意见,并无官方来源,纯属推测。按照一般思考,央企总部搬迁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全国统一性,在中心,北京雄安,二是市场性,到有水的地方捕鱼,到有草的地方放羊;三是兼顾国家发展战略,中西部地区也尽量安排一下。像西安、重庆这些特大城市,还是应该有的。

现在,转载21世纪经济报道,里面用了我的两段话。

央企总部搬离北京渐成气候,有人欢喜有人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江虹北京报道

【李想集锦】⑫丨对央企总部外迁预测

“我们12月15日搬去上海办公了”一位不愿具名的中船集团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中船集团响应国家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政策,将总部迁至上海,下月底料将在上海挂牌亮相。

除了中船集团,今年9月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已在上海挂牌,中国长江三峡同期也搬去武汉,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和中化控股集团则宣布会落地雄安新区。至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2020年年底便在深圳挂牌,未明确总部是否顺势搬去深圳。

数名不同央企员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今年有十家央企被谈话要求搬离,其中中国华能集团和中国华电集团收到要求于2022年底搬离。而传言首批被要求搬离的央企,共同特征是总部地址位于二环内、临近长安街。

那是否意味着,除了华能、华电,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行这三家总部在二环里长安街上的央企,也得按要求搬离?截至记者发稿前,仍未得到三家金融机构的明确回复。

搬离信号强

“无论央企愿不愿意,搬离北京一事是肯定会发生的。”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今年,央企搬离的信号转强。

今年1月底,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了《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下称“草案”)。草案提出,“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将主动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推动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区转移,积极对接雄安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起步区控制性规划,支持部分中央在京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高等学校等向雄安新区有序转移,促进北京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错位联动发展。

7月30日,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透露,按照总体工作部署,从今年起将以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医院和央企总部为重点,分期分批推动相关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区疏解,努力在“十四五”期间形成一批标杆性项目,为深入实施中长期疏解任务奠定基础。

这位负责人在专访中透露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表示近期将针对率先启动的高校、医院、央企总部等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年度重点工作和时间表、路线图,成熟一个、实施一个,成熟一批、实施一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正是在这之后,有十家央企负责人被约谈,而这些央企的总部地址多为二环内临近长安街两侧。据悉,传言中被要求搬离的华能、华电和三大银行巨头的总部恰好都符合这个标准。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得到明确回复离京的只有中船集团。该集团不愿具名的员工向记者反馈,搬迁之事早于2019年中国船舶和中船重工合并时就已经定了,如今是有了确切的离京日期——12月15日。据悉,中船集团将在浦东区某办公楼过渡一段时间,直至该集团在上海的总部大楼修好再搬进去。

今年8月6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与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在雄安新区举行会谈,就支持雄安新区发展、高质量推进搬迁工作、加强相关领域合作等深入交换了意见。当时,舒印彪表示,华能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总部搬迁和企业发展为契机,统筹谋划,高质量推进搬迁工作落实,做好示范表率。外界据此猜测,华能集团搬迁后的新总部地址很可能会选择雄安新区。

面临抉择

有央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反馈,目前多家央企内部也在猜测自己何时进入搬迁名单。因为除了长安街两侧的央企,在二环内还有多家央企和研究院,另外二环与三环之间的央企数量也不少。

比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大唐集团四家央企的总部便在二环内西侧,中石油、中海油、国家电网、国家电力、中粮集团、中国融通、国投等总部亦均在二环内。中国建材集团、五矿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保利集团、中国神华、中石化、中航工业集团等央企总部则位于三环内,有不少紧挨着二环。

李锦认为,近几年重组合并、新成立的央企,将会率先被要求搬离北京,如同中远海运集团和中船集团,以及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和中化控股集团等。随着央企国企改革深入,后续还会有新的央企组建落地,比如中国物流和中国稀土等,料也将会在外地成立总部。

“我们都在四环了,应该不用搬离吧?”一家装备制造类央企员工笑着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疏解非首都功能,央企的搬离料有先后顺序,最先一批是从最核心的市中心搬走,随后才会轮到他们这些位于京郊的央企。

另有一家总部位于三环的央企员工向记者透露,年初还曾听说集团讨论要搬,但年底却没了声音,不知是否不再需要搬离。还有多名央企员工表示,目前并未听闻集团内部讨论搬迁事宜。

不过,随着央企搬迁信号的增强,众多央企员工开始意识到,曾经遥远的搬迁离京,恐怕也很快会降临,而自己也将面临抉择。

上述中船集团的员工便向记者坦承,她已决定下个月搬至上海后,逐步交接工作,申请调回北京分公司。“我的孩子还小,还离不开我”这位不愿具名的员工表示,她不考虑今后举家搬离北京。

此前中远集团与中海集团合并后,大量中远集团的员工举家迁至上海,个别不愿离京的总部员工只能分流到其余子公司。

“万幸我们现在是二级央企”一位央企员工向记者坦言,自从前几年该央企被合并重组成为二级央企,该公司员工纷纷欣喜不在总部不用搬离北京了。

(来源:李锦解读国资新闻)

【李想集锦】⑫丨对央企总部外迁预测

【李想集锦】⑫丨对央企总部外迁预测

[ 责任编辑:于雅楠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