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变更信息显示,保利发展持有“句容碧华房地产”公司30%的股权,已正式转让给碧桂园。
这是此前保利转让与碧桂园12家合资公司里的一家,此次转让为打包出售,即接盘其中任何一家,其余11家合资公司股权也须同时接盘。
也就是说,双方合资公司层面,碧桂园接盘了保利全部的权益。
转让标的总价值只有23亿元,对碧桂园整体运营影响有限,同时也不能就此判定,保利在隔离碧桂园项目风险。
但碧桂园别无选择的是,合作项目正在退出历史舞台。
碧桂园接盘了保利在合资公司的权益,保利也有接盘碧桂园在合资公司的权益,碧桂园也在陆续接盘其他合作方在合资公司的权益。
真正需要考虑的是,合作项目的减少,将对碧桂园产生什么影响?
首当其冲的是利润,项目权益的提高,或者是从表外归为表内,碧桂园当下面临的是存货跌价的压力。
碧桂园盈利预警2022年归母核心净利润介于10-30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55-75亿元,同比2021年归母净利润268亿元巨幅下滑。
2022年中期的时候,碧桂园的核心净利润为49.1亿元,即2022年下半年,碧桂园核心净利润继续亏损20亿元以上。
影响核心净利润的为汇兑损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汇兑损益在上半年几乎释放完毕,下半年汇率有所回升,因此此项亏损来源于公允价值变动,其中合联营项目权益变动影响最大。
另外,碧桂园2022年上半年存货跌价在60亿元以上,预计全年将超过120亿元,从而影响整体毛利率,这也和合并子公司范围变动有一定关联。
其次是碧桂园不得不面对销售规模下滑。碧桂园2023年将失去销售规模“一哥”头衔,甚至可能跌去前三位置。
合作项目减少,不仅增加了碧桂园土地储备,同时也将增加碧桂园重启一二线拿地的难度。
在残酷的结构性复苏现实下,碧桂园似乎已经决定改变城市布局结构,增加一二线城市布局,然而在失去合作伙伴的背景下,回归一二线变成难上加难。
三四线城市之王的碧桂园,也祭出了合并区域范围的策略,让有能力的人管更多的区域,这似乎只是无奈之举。
合作项目减少,是碧桂园面临惨烈恶性循环的最后一步。
2022年盈利预警公告里,碧桂园强调,盈利的影响因素多为非现金性质,意在打消外界对于其现金流的担忧。
确实如此,碧桂园就算不是优质头部房企,也必须是系统性重要房企,在密集政策支持下,碧桂园必须得活下来。
合作项目的减少,并不是只有坏处,也有利于项目资金的灵活运用与调度。
但如果销售形势不逆转,没有新的发展策略,碧桂园的利润将被存货跌价吞噬。
企业盈利本质将被彻底怀疑。(来源:好猫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