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 正文

“健康住宅”图谱:让建筑回归自然 让生活回归本源

来源: 文化视界 2020-06-04 16:57:43
  让建筑回归人性,近年来已成为建筑界思考的重要问题。如何在高密度城市中引入自然,在现代城市之中寻找新的自然意境,让人与自然重建和谐关系,是疫情之后公共建筑的一个重要走向。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让人们对于工业革命以来的建筑形式,有了一次深刻反思。这将进一步推动人类重新思考工业革命以来的城市和建筑的发展模式。

“健康住宅”图谱:让建筑回归自然 让生活回归本源

  人们对于“家”的很多认知正在被改变。长时间宅家的人们对“家”的考量不再局限于地段、面积、户型、装修等普通认知,而是更加关注住宅的健康和安全,亲近阳光、回归大自然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设计师、察哈尔学会喜马拉雅研究中心副主任薛江认为,房地产迅速发展的二十年来,一直把技术、科技放在第一位。疫情发生以后,“以人为本”重新回归本位。健康、安全这些基本要素、与自然亲近、通风、阳光这些重要细节,成为好房子的重要考量。

  可以看到,从疾速前行到行稳致远的房地产行业,在疫情之后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从过去更多对体面、品质感的追求,到现在对于空间的人性化、亲近自然的元素的充分挖掘;从把技术和科技放在第一位,到眼前让健康、安全这些最基本的要素回归到本位;从家居主体的“人”之外因素长期喧宾夺主,到当下真正回归到对人本身的关注。

  让建筑回归自然

  建筑艺术家王澍,曾经提出“自然建造”的观点,让建筑回归自然,回归人性,好的建筑应该有着桃花源般的美丽、有传统田园的特质。

  然而,当地球生态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考验,建筑却“与大自然的距离”渐行渐远,回归自然成为很多人一种近乎奢侈的渴求。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目前的城市社区存在缺乏公共的沟通空间、环境局促、通风采光受限等问题。

  中国古代强调“天人合一”,是讲人与自然要有和谐共生的关系。作为住宅的两大命门,阳光与通风重新被提上日程。充足的日照和清新的空气是健康生活的重要指标,也是优质空间设计中不容忽视的细节。

  碧桂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碧桂园健康住宅在社区规划设计方面,经过严密分析与测量,让每一栋楼体获得充足的日照,尽可能多地规划正南朝向楼栋,确保最优日照有效时长,让室内有阳光的味道。日光有自然的杀菌效果。通过将主卧、小孩房、老人房、客厅等最重要的空间布局在南向采光最优线上,最大化利用南向面宽,不仅有利于通风,更能让居者享受充足阳光。

  同时,经过流体力学方面研究,碧桂园健康住宅通过科学合理的楼栋布局,使得每栋楼、每个角落的气流速度均匀,有效提高通风效率,避免病毒聚集。户型方正、南北通透,自然对流的经典户型,最大限度减少不通风的死角。此外,户型设计采用大面宽小进深的宽扁型形体,比起小面宽大进深的形体,宽扁型形体能让户型获得更好的通风效果。高效通风也能避免病毒聚集。

  建造善解人意的房子

  让建筑回归人性,近年来已成为建筑界思考的重要问题。如何在高密度城市中引入自然,在现代城市之中寻找新的自然意境,让人与自然重建和谐关系,是疫情之后公共建筑的一个重要走向。

  为了满足疫情期间“非接触”的刚性需求,碧桂园打造出“零接触”智能社区,实现安全升级。公司联动核心联盟企业及安心加,推出门岗自动测温系统、无接触感应开关、人脸识别智能门锁、智能呼梯系统、一键缴费APP等产品和服务,智能远程操控,在疫情防控期间有效减少触碰和传染。

  科技手段有效助力社区做好疫情防控。碧桂园服务在2019年就成功推出行业首个、基于AI+物联的人工智能全栈解决方案产品体系,可实现将云端的数据通过边缘服务器与生活场景融合,从而让智能真正落地社区。碧桂园服务是行业内唯一拥有完整的智能物联产品体系包括AI开放平台、社区边缘服务器(AI凤凰魔盒)等平台的公司,通过智能防护体系保障业主安全健康,走在行业前列。

  目前,AI远程智能巡检“电子眼”,可以对垃圾满溢自动识别,及时通知保洁人员尽快处理,避免细菌滋生;对园区消毒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确保消杀工作真正做到无死角;对社区内的人员聚集和未带口罩等情况实时监测,一旦有异常情况,监控室及时向值班的物业服务人员发送工单任务,联动线下进行提醒和劝散。

  对于业主担心的搭乘电梯问题,研发出呼梯系统,业主在出门前通过户内对讲分机呼叫电梯,电梯到前提醒业主搭乘,无需接触按键,便捷出行。业主归家开单元门时,可同时联动呼叫电梯至一楼,业主搭乘后自动点亮业主所在楼层,无接触回家,一气呵成;智能净水系统,能通过手机实时查看水质信息、水质超标报警,做到滤芯状态随时监控、水质变化尽在掌握;全热交换智能新风系统,采用双层核心滤网、超强净化,通过金属初效滤网+HEPA高效滤网,净化率可达99.97%。值得一提的是,这套新风系统噪音低至30分贝,高效运转的同时为业主带来“无感”新风体验。

  此外还有UVC紫外线消毒灯,采用紫外线消毒杀菌效果良好,设备可实现智能联网,通过APP控制消毒开关、调节消毒时间,贴心设计感应监测,人或宠物靠近时将自动关闭灯源,防止紫外线伤人。

  目前,碧桂园的科技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智能安防、智能门禁、车辆出入及车场管理、应急响应、消防监控、报事报修、垃圾处理、人工智能客服、环境治理等方面。

  探索“健康住宅”未来方向

  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提出健康住宅的理念,指出住宅应当为其居住者提供一个安全和健康的环境,与住宅有关的技术、社会、规划和政策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居住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满足健康需求。

  随后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均启动了居住健康的研究,并制定了各自的标准、指南。自1999年起,中国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建筑学、医学、体育学、心理学等跨行业、跨学科专家开展了居住健康研究。这是国内有关健康住宅最早的专业探索。

  2003年非典疫情,唤醒人们对健康住宅的认识。给人们敲响了一次警钟。住宅建设上、技术进步上、产品质量上,许许多多方面,仍处于摸索、讨论阶段。

  2020年的新冠疫情,大规模、长时间的隔离,也让人们发现户内一些潜在问题,比如居家活动空间有限,收纳空间不足,卫生间不够用,缺少空间的人性化和亲近自然的元素,以及接触传染成为困扰人们的痛点。

  当代著名建筑评论家、中央美院高精尖创新中心自然建筑工作室首席专家王明贤表示,在中国住宅商品化的初期,基本都是“塔楼”,是特定的时代的产物。整个市场都在摸索,没有好的产品形式,也谈不上创新。“让建筑回归自然,回归人本,是疫情之后房地产行业积极反思的问题。”

  疫情之下,房地产行业争相对健康住宅进行深度探讨和付诸实践。碧桂园、万科、龙湖、绿城、招商地产等领军企业纷纷将新的研发重心倾注于“健康住宅”,并将其视为行业重点发展方向。

  一次次的决策中,碧桂园始终能洞察市场变化与机遇,适时而动。近期,公司从人的居住需求出发,启动健康住宅体系升级,以健康住宅产品为基础,实施全产业链健康住宅升级,致力于让当下及未来人们生活充满美好和诗意。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在一日千里的结构性调整中,唯一能幸免于难的只有变革的引领者,我们无法左右变革,只有走在它前面。”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对此深深认同。他说,碧桂园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都在变。(经济观察报)

[ 责任编辑:徐鹏程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