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国际期刊cancers在线发表了题为《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of Pseudostratified Nasopharyngeal Epithelium Disrupts Epithelial Integrity》的科学文章。该研究由山东银丰生命科学院(下称:银丰生科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日本岛根大学三个单位参与完成。
鼻咽癌是我国华南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且是唯一一个以地名命名的恶性肿瘤(广东癌)。它是一种家族遗传倾向性,EB病毒感染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病的复杂疾病,其发病机制仍待进一步阐明研究。过去研究明确证实几乎100%鼻咽癌(未分化型)肿瘤细胞内都可以检测到EB病毒,换句话说,鼻咽癌是由EB病毒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的鼻咽部上皮细胞克隆化扩增而来。
但是病毒如何感染上皮细胞,在细胞癌变中起何作用等机制性研究相对滞后,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合适的体外感染模型。本研究是从鼻咽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培养上皮干细胞,体外经气-液相界面诱导分化为呼吸道假复层上皮,从而模拟鼻咽部上皮组织。
当加入EB病毒后,成功观察到上皮中的三种主要细胞(基底层细胞,杯状细胞和纤毛细胞)均能被感染,上基层细胞(suprabasal layer)感染比率多于基底层(basal layer)细胞,而且以裂解感染(lytic infection)为主。同时发现,EB病毒感染显著降低跨上皮细胞电阻,破坏上皮组织的极性和完整性,提示有诱发癌变的风险。
虽然95%以上的成人都有EB病毒感染,但并不意味着每个感染者都会患癌。有了这个模型,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EB病毒感染如何与家族遗传倾向性,生活习惯(环境)等其他致病因素综合作用引发鼻咽癌。
本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银丰生科院于凤刚教授表示,EB病毒作为发现的第一个人类致癌病毒,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为Ⅰ类致癌原。它能感染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可潜在诱发移植后淋巴增生疾病,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何杰金氏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鼻咽癌和胃癌等。另外,数据表明由EB病毒感染引发的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约占全球癌症死亡病例的2%。
该研究也为呼吸道粘膜上皮干细胞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对银丰生科院正在开展鼻腔粘膜来源上皮干细胞治疗肺纤维化的药物研究起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