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举行的APEC(亚太经合组织)新发再发传染性疾病管理和卫生应急能力建设论坛透露,“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推进建设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每个省份将建设1至3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此外,医院和养老机构等都将配备疾病预防控制人员。
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公共卫生医疗管理处处长黄欣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推进建设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扩充重症救治床位,强化重大传染病综合救治能力。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的六大功能包括:较强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集中收治能力;重大传染病防治常态化培训和演练能力;重大传染病救治平急结合、快速转化能力;对常见传染病病原体快速甄别检测和哨点监测预警能力;跨区域重大传染病救治力量驰援能力;区域辐射带动与资源整合能力。
“国家防治基地兼具传染病防治和医疗治疗功能,省级层面则主要以医疗救治为主。”黄欣介绍,“十四五”期间,每个省份都将建设1至3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能够在重大疫情发生时快速反应,有效提升危重症患者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目前已规划建设了72所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其中75%的救治基地已经竣工。
此外,国家卫健委未来计划强化医疗机构的疾控职能,包括公立医院、民办医院、养老机构等,都将配备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保健员,加强医防融合与协同。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副主任曹彬介绍,抗病毒药物对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十分重要。最近,一批抗流感和新冠病毒的新药已经获批,还有部分药物正进行临床研发。我国抗病毒新型药物研发能力显著提高。
国家疾控局监测预警司副司长焦振泉表示,我国重大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已覆盖所有疾控中心和98%的医疗机构;疫情自动预警系统包括了410个传染病病原监测网络实验室和554个国家级哨点医院,其中新冠疫情自动预警系统已扩展到1200多家哨点医院;多病原监测系统已覆盖13种重点传染病。下一步,国家疾控局将探索重大传染病监测系统从单一监测转变为多元监测,从重点监测病例事件转变为重点监测健康危险因素,提高疫情监测主动性和综合能力。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