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世界杯落下帷幕,C罗、内马尔、梅西等一众球星纷纷出场,让球迷直呼过瘾。同时,受伤的球员也倍受到球迷的关注,如比利时队前锋卢卡库,伊朗门将贝兰万德、巴西队的特莱斯、内马尔和热苏斯,德国队前锋维尔纳,英格兰队后卫奇尔韦尔,西班牙队门将凯帕,葡萄牙队前锋若塔,法国队博格巴、坎特、托利索、瓦拉内和金彭贝等等。运动员受伤不仅影响球队的成绩,还影响运动员的职业寿命。所以如何避免受伤,如何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后如何精准的康复就十分重要,而这些均与运动康复专业有关。
我国的运动康复专业源于1989年的“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发展于2004年的“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2012年修订为“运动康复”专业,至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在国家“大健康”“大康复”和“体卫融合”战略背景下,运动康复专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截至2022年1月,已有83所高等院校开设此专业。山东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于2008年获批,2010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今已有9届毕业生。在12年的办学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以开放办学新理念,推动协同育人新模式,全面提高育人水平,探索出一条成熟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2016年8月,山东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学院与“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康复特运动营养研究所”和“山东省运动员康复研究中心”进行校企合作,成立“康比特运动与健康学院”。2019年,与山东省运动员康复研究中心合作获批“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运动康复教研室与山东省运动康复研究中心共建运动康复实训中心,开展多项运动疗法技术技能的培训;建立了大三见习、大四实习实训、学生到山东省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进行顶岗实习的滚动实践教学模式。
二、通过实战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全运会上,山东体育学院“运动员医科保障车”往返于比赛场地和运动员村附近,车上有由山东省运动康复研究中心医护人员和山东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师生组成的医科保障队,全天侯为运动员进行疲劳恢复和损伤康复。山东体育学院还带领学生参加省运会、华东区老年网球赛等比赛的医疗保障工作,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提高了专业水平。
“运动员医科保障车”,针对比赛场地条件、设施、设备受限无法保证赛期运动员伤病的现场急救以及赛期疲劳快速恢复而研制。运动员医科保障车打通了服务比赛前线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运动员体能保障仪器设备的移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受到了广大运动员、教练员的一致好评。2019年被评为“第一届全国体育科技创新大赛最高奖”。运动员医科保障车在备战奥运会的作用也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认可,在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等人的陪同下,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视察了山东体育学院的医疗保障车。
三、“医教结合”,与医疗康复单位多方位合作,提高办学水平
运动康复专业作为一个体育与康复相交叉的专业,其学科归属为体育学(一级学科为教育学),而其行业归属为医疗,只有与医疗康复单位进行合作才能高质量发展。聘请医院康复科专家为我校外聘教师,每学期为外聘教师至少排一门课;每次专业实践技能周至少邀请一名临床医师作专业学术讲座,营造科研氛围,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科学素养;在济钢总医院、济南康复医院、高唐县中医院等医疗单位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多元化实习的需要;加入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协会康复技术与创新联盟,成为联盟副主席单位;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或医院挂职锻炼,5名教师有国家或省运动队锻炼经历,1人到医院康复科进修;积极考取职业资格证书,4名教师获得高级保健按摩师证书,1名教师获得康复治疗师证书,1名教师获得医师证书,5名教师获得运动处方师证书;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科关节运动医学科戴国锋教授团队、济南传奇健身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山东医体结合重点项目“功能至上,早期康复,重返运动”,该项目以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不同时期进行运动功能测试,测试结果反馈给手术和康复医师,再由专业体能训练师指导其针对性地进行运动训练。
运动康复在国内还是朝阳产业,根据我国第一版《中国运动康复产业白皮书》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国内首家获得执业许可的运动康复机构注册以来,经过8年的探索和发展,截止2020年底,产业内已有接近400家门店,近3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2020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是4.3亿,预计到2035年将超过6.3亿,运动伤病发生率为10-20%。预计未来约有1亿中国人需要运动伤病的康复治疗。结合《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未来将诞生千亿级的服务市场。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办学经验,但距离市场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路虽远行则将”。(李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