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遗和传统手工艺领域,郭凯有着极高的美誉度和认可度。生长于黑龙江那片广阔黑土地的郭凯,却与海南那片热烈红土地上的黎锦结下了不解之缘。2020年,郭凯团队不仅复制出断代失传的龙被,还高水准地完成22集微纪录片《织锦上的黎族》的拍摄和制作,举办震撼国人的“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并在“锦绣中华——202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中作为首秀亮相。
从单纯的收藏到保护性研发再到复制出失传的龙被技艺,郭凯和她的团队为传承黎锦全力以赴,不忘初心,不断前行。郭凯作为拯救黎锦部分濒临消亡技艺的先行者,吸引了更多人关注黎锦,使得黎锦重放光彩,焕然重生。她也被靠着黎锦手艺脱贫致富奔向新生活的黎族姐们亲切地称呼为“新时代的黄道婆”。近日,笔者在海口对郭凯进行了专访。
国务委员刘延东视察黎锦坊展示中心
“就算所有人都不理解,我也要坚持把这件事做下去”
“黎族人信天敬地,认为万物有灵,所以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黎锦方面,无论是他们的纺染织绣技艺,还是文化图腾,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民族的文化特征。他们信奉天人合一的理念,我非常认同。”说起黎锦,郭凯开门见山地说。
让人爱不释手的黎锦,曾几何时在当地却渐渐脱离人们的生活。“在收藏黎锦的过程中,我发现当时不少方言区会织黎锦的人少得可怜,很多技艺都面临失传的危险,如会织双面绣、絣染等的人更少。并且会织黎锦的人多数都是老人,可能第一次去的时候还健在,第二次去可能就看不到了。”郭凯说,他们在海口街头做了一份随机调查问卷,结果有90%的人不知道什么是黎锦。这些令人痛心不已的现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感,成为郭凯从事黎锦事业的起缘。
“那时的我有了一些积蓄,我打算做一件自己喜欢,又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每当她把从村寨购买回来的黎锦展示给身边的朋友和同事时,大家非常不理解,有人甚至捂着鼻子赶紧躲开。“不菲的花费,不少还是破旧的老黎锦,有什么意义啊?”他们的不理解,并没有让郭凯停下抢救、保护和传承黎锦技艺的脚步,“没有市场我就去打造市场。”
弹花弓弹棉花
2005年,倔犟的郭凯注册成立了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开始走上一条黎锦产业化的道路。第二年,她还成立黎锦研究所。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专业委员会于湖南吉首市召开的2005年年会暨土家锦保护与开发研讨会上,郭凯作为邀请嘉宾,第一次提出了“不能贱卖民族文化”和“开发是最好的保护”的理念。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用这句话来形容郭凯创业之初的经历格外贴切。原来,为了抢救性保护黎锦技艺,郭凯在五指山的黎族聚居区举办黎锦学习班,她挨家挨户上门请人来学习黎锦技艺,不想却碰了一鼻子灰。“不像我们学什么东西要交学费,我得给她们发工资、交通费,她们才愿意来学。”郭凯笑着回忆起当初的困境。
采摘植物染色原料
为了提高她们织锦的积极性,郭凯向村寨里的织女收购半成品时承诺,不管她们织出来的锦是什么形态、质量如何,她都会照单全收,这一承诺起到了效果。再加上她长年在山区走访和探索,郭凯逐渐破译了部分黎锦文化图谱,先后在琼中五指山、乐东、东方等地建立生产基地,开办了数十家黎锦学习班。至此,郭凯的黎锦产业初具规模。
“早年间郭凯一次不经意的社会调研,黎锦花纹图案的抽象唯美深深地吸引了她,黎锦传承人的贫困和青黄不接更让她大为震惊。这次与黎锦的相遇,促使她立志做一回现代天涯织女,当然她不可能直接去当织女,而是当一名策划者、组织者和领导者。”说起郭凯,政协第七届海南省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老师高泽强由衷地赞叹道,十几年来,郭凯是在用心、用情、用爱甚至生命去拥抱黎锦。如今的黎锦已走出海南,走向世界,成为海南省唯一一种急需保护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最具色的一种产品,这是与一批批和郭凯一样有情怀、有担当的人共同努力分不开的。
织女拉经
“开发就是最好的保护。我认为,传和承,承更重要。把前人最精华的东西与生活紧密结合,不仅仅让老人喜欢,更让年轻人喜欢,这样才能生生不息。”根据这个理念,郭凯在保护黎锦技艺的探索过程中,潜心产品开发。在传统黎锦的基础上,又开发研制出黎锦作品十二大类一百多个品种。大到十几米长的壁挂、桌旗、床旗等家居用品,小到精巧的文具、手机套、钥匙扣,无不浓缩着黎锦技艺的精华。其中画框和壁挂多次作为政府礼品,赠送外国贵宾及政要。
除了加强产品研发外,黎锦文化的挖掘和开发也在不断进行。郭凯在海南多个市县开设了黎锦技艺与产品展示馆,创办黎锦博物馆。2008年11月,在海南省图书馆内设立的“黎锦坊”文化艺术展示厅受到了海内外观众的一致赞誉。
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视察黎锦坊展示中心
“活化石”黎锦的前世今生
黎锦有史料记载的历史长达三千多年,被誉为中国棉纺织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曾经影响过整个中国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最大的关注和重视。
2019年,公司和海南省博物馆合作共建海南最大的黎锦技艺传习所——南溟奇殿黎锦技艺传习所落成并投入使用。传习所坐落在省博物馆二期三楼,面积800余平方米,由展示空间、体验空间、艺术空间、生活空间四部分组成,在这里观众可以全面、直观的了解黎锦的前世今生。
上海世博会上黎族服饰展
“这是黎族的婚礼服,筒裙上有惟妙惟肖的人形、花轿、牲畜等图案,寓意万物兴盛。”郭凯指着展品告诉笔者。事实上,传承黎锦文化既是她的工作重心,也早已渗透到了她的日常生活。笔者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传统的黎族服饰,而那些经过创新后的有着黎族符号、元素的衣服饰品,更是令笔者感到震撼。这些都是郭凯十几年心血的缩影与见证。
说起黎锦,首先被大家熟知的,是被后人誉之为“衣被天下”的“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她把黎族的棉纺织技艺带到了中原,并掀起了中原地区的棉纺织变革。
2020上海时装周展示
七百多年后,郭凯像黄道婆一样,虽都是汉族人,却热爱上了黎族的手工艺品,无怨无悔地传承发展着黎锦技艺。一路走来,郭凯伴随着不少质疑,更有人不客气地指出:“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政府的事,和你企业有什么关系?”“企业的目的是挣钱,那你的赢利点在哪里?靠什么支撑?”
他人的质疑反而成了郭凯的动力。在黎锦的传承与推广过程中,她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问题和困惑,郭凯则是遇山开路,遇水架桥。比如税收的问题,因为黎锦都是从老百姓手中收购而来,根据相关规定,企业须按照销售收入的17%纳税,老百姓出售黎锦不可能提供发票,这意味着公司收购一件黎锦,再次销售的话,将会倒贴钱进去。对此,郭凯的公司从2008年开始尝试进行黎族符号的工艺品开发,将黎族传统符号应用在围巾、领带等工业产品中,以市场需求大的工业品开发支撑手工艺品生产。
2020上海时装周展示
经潜心钻研,在传统黎锦的基础上,郭凯的公司又开发研制出黎锦作品十二大类一百多个品种,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黎、汉、苗族等顾客的喜爱。画框“双凤朝阳”自2007年起即作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国礼,赠送给比尔·盖茨、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等外国贵宾及政要。2018年,“黎家乐”“吉祥如意”等四件黎锦产品被外交部选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国礼,被国家领导人赠送参会贵宾。
时任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视察琼中黎锦文化产业园
成功复制出断代失传的龙被
近二十年来,郭凯走遍了黎族居住的每一个村落,为了保护古老黎锦制品,潘家园、贵州等出现过黎锦文物的地方,郭凯都成了这里的熟人,“我担心这些价值很高的老黎锦被贩卖到国外,如果想再买回来就如同大海捞针一样渺茫了。这些年,我总怕自己稍一懈怠,可能就会出现憾事。”郭凯朴实的话语中,笔者才得知她每天最多4个小时睡眠的生活状态,理解了她对黎锦的历史、发展如数家珍的原因。
说起这十多年来自己做的最值得骄傲的事情,郭凯自豪地说:“我们成功复制出了龙被。”
龙被曾被选为贡品,是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最高技艺于一体,是黎锦中工艺难度最大、文化品位最高的织锦美术工艺品,在此之前,这种技艺在当地已断代失传。在成立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之前,郭凯在2001年还成立了一家旅游探险公司。有一次在五指山调研的时候,她发现了一件明末清初时期的宝贝——龙被。经过几百年的岁月流逝,它的颜色依旧鲜亮如新。如今这件龙被在海南省博物馆里向观众展示着这项传奇的技艺。
织女植物染色
为抢救这一遗产,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设立“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抢救保护项目”,并委托郭凯的公司负责实施该项目。据郭凯介绍,这一项目历时近两年时间,因传统龙被织造技艺已断代失传多年,恢复其技艺几乎都需要她们自己探索完成。面对重重困难,她和同事们结合多年的行业经验和资源,迅速组建专家技术团队、织造团队、刺绣团队、拍摄记录团队等,齐头并进开展项目实施工作。
自项目筹备及实施期间,郭凯带领团队多次深入一线调研,考察各博物馆龙被馆藏,拜访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织女等,就龙被的历史定义、发展历程、原材料形态、加工工艺、龙被的织物结构和织造方法、龙被图案的寓义和刺绣针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对黎族传统手工纺线、植物染色、底料布匹织造、龙被刺绣等工艺流程和相关织绣工具进行了记录和学习,并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
织女扎线
在分析了大量数据和资料后,开始对复制龙被的参照物进行确认,又出现了如黎族传统大被五联幅龙被是否属于龙被定义范畴,龙被复制技艺的标准,贡品三联幅龙被、黎族传统大被五联幅龙被复制的参照物如何选择,博物馆收藏的国家一级文物龙被实物无法借出等问题。在与省民宗委沟通后,他们以最快速度组织专家开展座谈会,后又数次前往博物馆研究实物,最终确定了以省博物馆的五联幅龙被和民间收藏经专家鉴定的三联幅龙被作为本次复制的参照实物。
在确定复制参照物后,马上组织开始织造工作。龙被技艺恢复织造过程,前后涉及6支团队,近100人。在数月的复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重重,手工棉纺线的紧缺,植物染色原材料由于季节天气、种植不足等因素产生的紧缺,织造设备的问题,都对复制过程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也是技艺恢复中有待恢复的重要组成。在织造中,试错的情况也屡屡发生。“最终,我们克服了所有问题,终于使得龙被纺、染、织、绣技艺得以恢复。”说起这段过往,郭凯印象深刻。
织女刺绣
在技艺恢复的过程中,郭凯的团队也有意外的收获。通过对三联幅、五联幅龙被的复制,恢复传统龙被织造技艺,对黎锦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龙被的原材料使用和织造技艺(包括纺染织绣各项技艺)过程编辑形成图文资料,拍摄形成影像资料,为龙被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和传播素材;通过开办龙被刺绣技能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刺绣人才,使越来越多的人群能够掌握传统特色一技之长,继而产生富有民族特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大程度地传承民族技艺,并将其发扬光大。
“真的特别感谢郭总的付出,因为她大量收购黎锦,才提高了织女们的积极性,也保证了我们的收入,使得更多的织女愿意传承黎族这一手工艺。”刘香兰,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谈到郭凯,她言语中满是感激,“特别是龙被的复制,让我们恢复了原始植物染色、手工织造等技艺,对黎锦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时任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省长罗保铭向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赠送黎锦礼品
初心不改,志在使黎锦重塑辉煌
近二十年来,郭凯为黎锦文化的发展投入了上亿元。她把经营了多年的化工贸易和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万泉河峡谷漂流项目交由别人打理,全身心投入到黎锦文化的传承、挖掘、保护和开发中,虽然利润微薄,但一路走来,郭凯无怨无悔。
郭凯对黎锦的爱已成为她生命不可替代的部分。“我为什么要坚持呢?因为黎锦值得让我努力去做。第一次看到黎锦我就感动,这份感动持续至今,我觉得上辈子应该是个黎族女儿,今生的使命就是让活化石黎锦祖祖辈辈的传承下去。”
因为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织女们把她们的梦想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全部织在了一条锦上,这种特性虽让每一件黎锦是独一无二的孤品,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它的发展与传承。为了使得更多人更直观的了解黎锦,在准备了一年后,2020年7月,郭凯的公司受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委托,负责实施拍摄黎锦元素符号及准备发行黎锦图腾符号项目,郭凯从北京邀请到一线团队进行22集微纪录片《织锦上的黎族》的拍摄和制作,纪录片中收集整理了超过80种黎锦纹样符号图片。
使用微纪录片这种新媒体形式来挖掘、探讨、传播黎锦的价值与魅力,通过黎锦元素符号作为切入点来讲述黎族故事、解读黎锦元素符号,让传统的黎锦元素符号立体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更深入地了解黎锦,让传统图案纹样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理念。
郭凯说,黎锦是抽象、静止的图案,难以避免地与当代的年轻观众形成轻微的距离感。她期待通过深受年轻人欢迎的动画片形式能够成功地消除这种距离感,从而构建一座文化的桥梁,连通远古的黎锦符号和21世纪的年轻观众。只有年轻人接受并喜爱黎锦,黎锦的传承与未来才会更加灿烂与清晰。“这部微纪录片用全新的视角,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以通过这部片子了解黎锦,记住黎锦,有可能还会爱上黎锦。”说起微纪录片与动画元素的结合,郭凯这样解释。
郭凯——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77号火炬手
在国内取得的成绩并没有让郭凯停下脚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锦绣产品展示平台,成了郭凯的新目标。2020年11月,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圆满举办,文化周以街区为秀场把黎锦文化演绎出来,以创新的形式将一场前所未有的锦绣盛会展示给世人,也将海南独特的文化展现给了岛内外。而“大美黎锦”服饰表演秀,邀请了超过30位锦绣行业顶级专家齐聚论坛,遴选活动让46个国内知名院校师生参与进来。
2021年3月14日至1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等单位共同举办的“锦绣中华——202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在三亚市崖州古城举办。郭凯团队设计的以“南溟吉贝”为主的黎锦主题非遗服饰秀精彩呈现。设计师结合国际潮流趋势、流行色彩、面料工艺,设计制作新黎锦服饰,演绎出传统与时尚之美,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黎锦与手工染香云纱莨绸、粗纺棉麻等结合,不同色彩碰撞创新,让黎锦焕发独特魅力。
“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黎锦、了解黎锦,进而能喜欢上黎锦。”郭凯认为,在传统文化复兴的今天,通过对黎锦图案纹样的研究和传播,深入挖掘黎锦纹样所包含的应用价值,使其在色彩、图案和工艺上进行再创造,使之融入当代生活,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从而增强黎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黎锦这一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神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