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置身时代“现场”,就能大有作为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01-22 10:30:59
  范迪安认为,中国当代美术与传统美术的最大不同是,极大地体现了社会关怀和现实关切,现实主义艺术精神成为中国美术——当然也是中国文艺的主流,时代的发展为美术家创作大型作品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向范迪安先生约这篇访谈堪称时有其久。记者每次联系他时,他都谦称自己所做微不足道,又或者在各种新项目的组织过程中忙得无暇应对。在美术界,范迪安以低调务实为特征,但他曾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以及这些年执掌中央美术学院、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的丰富经历,又使他成为中国美术当代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人。他作为美术评论家、策展人和从事美术教育的“多维”经验,使他对中国美术的发展有着全局性的思考。在他看来,自己“幸运的是有机会接触百年美术界的人和事,并在新时代中国美术的发展中得到了观察、体验与交流的机会”,也正因如此,他认为:作为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家,只要真正置身时代的“现场”,就能大有作为。

  记者:刚过去的2020年,美术界在以“艺”战疫、反映决战脱贫攻坚伟大历程等方面,都以丰富的内容创作、类型多样的表现形式,展现了美术在深入社会生活、弘扬时代精神等方面极强的人民性和时代性。回顾2020年的美术创作现象及潮流,您觉得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成果?可否再结合您的创作参与谈一下感受?

  范迪安:新时代以来中国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是在主题性美术创作和现实题材美术创作上聚焦聚力。许多富有创作经验的艺术名家自觉投入,带头承担创作任务,一大批中青年美术家也非常珍惜时代的机遇,积极投入创作,涌现出一大批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重大历史主题作品和表现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题材作品,讴歌了时代英雄和劳模,描绘了人民群众的崭新精神面貌,可以说浓墨重彩地绘就了壮阔而丰富的时代画卷。这类作品的立意之深、场面之大、造型刻画之精、形式语言之新,呈现出中国美术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的态势。

  在2020年初抗击疫情的严峻时刻,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克时艰,谱写出了感天动地的时代壮歌。在抗疫前线奉献的医务工作者和所有为抗疫而驰援、相助、坚守、奋斗的身影和场景是这一年中最感人至深的形象。从去年春天开始,全国美术工作者拿起画笔,以艺抗“疫”,为岁寒中挺立的民族精神讴歌、画像、立传,我也和全国美术家一样,投身创作的热潮,创作了油画《挺立风云》和一批书法作品。可以说,中国美术家迅速行动起来,用意发于心、情动于衷的艺术作品助力抗疫,激励斗志,讴歌伟大抗疫精神,在激发和传递正能量上发挥了文艺作品积极的社会作用。

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置身时代“现场”,就能大有作为

《挺立风云》(油画)范迪安作

  2020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美术创作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等历史任务面前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美术界举办了“聚焦脱贫攻坚、走向小康生活”系列活动,一方面积极走向乡村、深入生活,为农民群众送去美术作品,为美化乡村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激励脱贫攻坚的斗志;另一方面,美术家从现实中提取创作素材,用画笔记录和表现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创作了一大批来自现实生活、记录时代的优秀美术作品,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实际上,农业、农村和农民主题一直都是新中国美术持续不衰的重要主题,但反映脱贫攻坚的作品在视角上更加多样,在内容上更加具体,在刻画上更加深入,具有多角度汇聚成“全景画”的时代特征。

  记者: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与中央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加强对中华美育精神的传承弘扬,如何更好地培养艺术专门人才、综合性人才和“高级”人才,以及如何以学校教育带动和推进社会美育等话题也成为新的时代热点,作为重要的美术教育家、理论家,您对新时代的美育发展有何观察思考?

  范迪安: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美育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导性文件,为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改革发展与高质量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和整体设计,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意见》的出台十分及时、意义重大。

  加强美育,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在思想认识上把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与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方向有机统一起来。习总书记就学校美育工作曾多次发表重要指示,2018年8月,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他强调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去年9月,习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在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美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要贯穿于各类学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的各学段,让美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必修课和“营养基”,在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中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功能,让美育作用于学生思想素质、人文修养、审美能力、精神境界的养成,达到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效果。

  一百多年前,一批教育工作者和文化先贤呼吁和倡导美育,从蔡元培、王国维到徐悲鸿、林风眠,都不遗余力以美育为使命,一部百年中国美术教育史堪称一部美育史,但总体上看,美育的发展进程仍是曲折和缓慢的。今天,美育被提到新的时代高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是美育发展的新机遇。

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置身时代“现场”,就能大有作为

《海韵》(油画)范迪安作

  从学校美育工作的现状来看,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就全国范围而言,美育师资在数量上还有相当大的缺口,在质量上更需要加强提高。无论哪个阶段的美育教学,都需要教师具有强烈的美育使命感和扎实的美育基本功。在这方面,需要首先加大美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培养质量。在培养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美育的跨学科性质和实践性特点,要先教审美,再教具体的艺术技能,美育要提高学生认识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全面能力素养。在这方面,艺术院校有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及比较厚实的理论研究成果,还有各种艺术门类的教学资源,为此,我所在的中央美院率先成立了美育研究所,推动美育学的学科建设。近年来,社会各界开展的各种不同形式的美育活动也十分活跃,反映并呈现出全国各族人民对美的普遍追求。

  中国美术拥有悠久的历史,最大的特点是一方面在历史的创造中形成了大美为怀、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形成了艺术与社会、美与生活交融相映的文化特性,成为物质文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比翼并茂的动力。在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就包括了对美的艺术作品、美的生活环境、美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期待。今天,包括美术在内的中国文艺风貌已整体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今天的“美术”已成为一个包括创意、设计、公共艺术、城乡建筑在内的“大美术”概念。比如创意设计,就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需要我们在创意艺术产业上投以更多的政策支持,使创意设计能够为中国研发和制造的产品增添文化内涵,体现中国美学理念。同时,我们要建立跨行业领域的创新驱动机制,使“中国设计”促进“中国制造”,以中国设计增添市场效益,让中国产品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载体。此外,在城乡建设的过程中,美术的作用亦不可或缺,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到美丽新农村建设,都需要增加美的创造,尤其要深入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营建、造物的美学精神,使绿水青山和艺术人文相交辉映,构筑积极和谐的城乡建筑与公共环境的文化生态。

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置身时代“现场”,就能大有作为

《黄河紫烟》(油画)范迪安作

  记者:在加强社会公共美育方面,近年来您先后任职的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中国美协以及您个人都做了很多面向公众的普及推广工作,在职务工作之余,作为知名美术批评家、策展人,几十年来您也一直坚持笔耕不辍,撰写了大量美术评论和理论研究文章,不仅在专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美术专业与大众生活之间也架起了有效沟通的桥梁。新时代伴随着美术对社会生活的深度参与、评论对创作与传播的深刻影响,您认为应该如何进一步加强文艺评论,特别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批评体系等方面还有哪些可探索的方向?

  范迪安:新时代以来,中国美术的发展进一步凸显出艺术现象与学术研究、艺术创作与策展实践相融合的学术气象。美术理论评论既是美术繁荣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美术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美术创作实践和包括美术批评在内的美术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美术发展的双翼,加强美术理论研究,为新时代的中国美术立言、发声,是当前中国美术的重要工作。

  加强美术评论和理论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要建构中国美术历史体系和文化特色,把握艺术本身的规律及艺术语言的拓展,反映时代的发展与人民的心声。习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问题”,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对加强美术理论建设提出了新的使命要求。

  中国美术的发展要在理论上展现特色,就要用中国美术理论解读中国的美术实践。要体现对新时代中国美术创作的理论观照引领,加强美术评论在发现和推介优秀的美术作品的功能上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力,就需要用美术理论分析的眼光紧密联系创作实际,针对实践创作中的优秀经验和存在不足展开思考。自2018年以来,中国美协连续举办了“全国美术高峰论坛”,其目的就在于探索和讨论中国美术、美术理论评论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学科构建和多学科的跨界、交融、比较上开拓新的视野;同时聚焦美术研究的时代境遇与现实课题,体现了新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追求,并研讨了新时代中国美术的创作态势和美术理论方面的重大问题。

  中国美术博大精深,独树一帜,在于美术理论的早熟和自成体系。历史研究与理论阐述有机统一的思维特征、艺术社会功能分析和艺术本体价值品评融会贯通的话语方式,都是中国美术理论的重要特色。进一步加强美术理论研究、加强美术评论,关键是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来开展美术理论的当代建构,使美术理论对新时代中国美术创作形成理论观照与学术引领。从这些年的美术创作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美术全方位反映新时代社会变迁、反映人民生活和精神风貌的新的创作态势,也可以看到各种形式探索、语言创新的新的艺术追求。美术评论的对象是鲜活的创作实践和具体的美术作品,因此理论分析的眼光更要紧密联系创作实际,尤其是在关注不同美术创作个性的同时,观照创作的共性特征,力求梳理和概括实践中的优秀经验,同时也要指出存在的不足,通过视觉之思,阐发理论思辨,促进中国美术理论建设中的话语建构。

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置身时代“现场”,就能大有作为

《红土绿源》(油画)范迪安作

  今天,中国美术界呈现出蓬勃的创造活力,无论是作为群体的艺术家创作态势还是个体的艺术家探索方式,都在不断思考新的时代课题,在艺术的形式、形态和语言研究上有许多新的特征。艺术评论同样要投身艺术的现场,关注艺术的现实,从中形成评论的角度和评论的主题。我们要从中国观察世界、研判世界,使中国的学术思考和国际学坛所讨论的问题形成更多的对话,在“言说”上体现思想的锋芒。

  记者:我们通常说“笔墨当随时代”,也包括了艺术形态的与时俱变。近些年来,科技和艺术的关系被社会所热议,各种美术展览中涌现出许多新媒体、新材料的艺术作品,请您谈谈科技与艺术在当前的相互关系与发展状况。

  范迪安:科学和艺术之所以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双翼,就在于二者看上去分居两个领域,实际上却始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内在的交融中形成共振,产生并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活力。科学的思维旨在探索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艺术的创造旨在表现客观事物的感性形象和美学意境,二者在对事物抱以好奇心和在研究中展开想象力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二者的交融更是成为了发明与创新的结晶。

  今天,全球科技革命涌动着新一轮浪潮,“科技艺术”作为一种新形态的艺术也就应运而生。科技艺术是秉持人文精神与探索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利用新的科技发展成果,拓展艺术表现力和审美鉴赏力的艺术实践。我国在这个领域具有鲜明的后发优势,从艺术家的创作到艺术人才的培养,都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态势。

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置身时代“现场”,就能大有作为

《雄安进行曲:筋骨》(油画)范迪安作

  一是媒体艺术高度成熟。这类艺术的特点是借助数字技术形成具有“超级文本”性质的图像,营造沉浸式观赏的空间氛围,为观众提供互动的条件,把观赏导入“全景式”的体验。这类艺术通常借助“增强现实”的技术,让观众在作品中获得更多的图像信息,从“当下”的场景进入“历史”和“未来”的广阔世界。二是公共艺术的综合创新。城市的发展拓展了公共空间,而公共空间需要更多的公共艺术。全国各地的机场、高铁站、地铁站、大型城市综合体提供的公共空间为科技艺术提供了新的场所,各种新材料艺术、动态艺术、景观艺术为公共空间增添了新的文化情景。三是生物艺术、生态艺术的发展。从脑科学、分子生物学到生态环境、能源科学,都为艺术创新提供了支持,这类作品也提示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命意识,同时探索了不同资源转换为艺术的多种可能性。四是新材料艺术。层出不穷的新材料如磁性材料、光敏材料、热敏材料等高性能材料、环境友好型材料也可以为创新提供直接的支持,正像艺术历史上油画、水墨、版画、雕塑艺术的创新立足于新材料、新媒介的出现一样,今日科技类材料正在成为新的艺术形式语言。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艺术创新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借助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实现了模式识别,通过学习不同作品的风格,将风格分析为海量的形式语言,并在运算中形成特定的主题表达,在给定主题指令后,能够画出或雕塑出形象与画面,也可以在“自定义”的基础上自由表现。人工智能艺术对艺术家的创造带来新的挑战,但在艺术家这个“人”的“主体”中,艺术创造永远是产生“原创”价值的根本。

  当前,国内高等美术学院在科技艺术方向已经形成本硕博完整而连续的体系,通过开展与科研机构、科技院校的联合教学形成合力,在跨学科整合中推动科技艺术研究,形成科技艺术联盟,藉由国际论坛、工作坊、讲座和展览等方式,推动中国与国际科技艺术领域紧密联系,成为这一领域新的力量。相信科技艺术将成为中国美术新的力量,在全球的艺术文化交流中彰显中国特色。

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置身时代“现场”,就能大有作为

《谷·雨》(油画)范迪安作

  记者:在发挥公共文化职能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重大题材主题性美术创作具有独特价值与不可替代的作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之后及新世纪、新时代等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已推出了一大批经典之作并积累了丰厚的创作经验,结合近年来您参与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项目与评审工作等,您认为在传承与创新方面有哪些新气象、新面貌与新经验?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与“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美术创作特别是新现实主义创作、重大题材主题性创作等都承担着重要使命与责任,特别是对于青年艺术家而言,如何创作出更具感染力和个人艺术特色、能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精品力作?

  范迪安:这些年,我有机会参与重大主题美术创作的组织和创作骨干人才培养的工作,深深感到中国美术家投身时代、讴歌时代、表现人民的自觉性大为提升。20世纪以来,中国当代美术与传统美术的最大不同是,极大地体现了社会关怀和现实关切,现实主义艺术精神成为中国美术——当然也是中国文艺的主流。时代的发展为美术家创作大型作品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今天的美术创作一方面是往“宽”里走,以不同的视角观察和感受社会现实的巨大变迁,另一方面是往“深”里走,即在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语言风格上各施其长,在视觉造型上努力超越历史。实际上,当今世界如此便捷的图像采集和传播,对以形象塑造为语言特征的美术创作构成的挑战是巨大的,绘画受到摄影乃至航拍的挑战,雕塑受到动态影像的挑战,设计受到数字合成技术的挑战等等。但唯有深入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和目光感受事物、人物与景象,才能拥有自己的发现和表现。主题性美术创作在思想性上要求很高,需要美术家以研究为切入点,寻找历史的真实,在踏访历史和现实的“现场”中将精神的追寻转化为画面和造型。在以具象写实的美术形式中,塑造人物就是与人物对话甚至化为“画中人”的过程,这种创作的规律也决定了,艺术家首先要传承和弘扬优秀的现实主义美术传统,同时要具备独特的视觉之感和视觉之思。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充满了可歌可泣的奋斗故事和代表人物,是当代中国美术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美术家有责任为党的辉煌历史和民族复兴的伟业塑形造像。特别是对于青年美术家而言,他们生逢时代机遇,身处时代热潮,更重要的是树立“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的理想,沉潜深入生活、磨砺艺术的表现功力,惟其如此才能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为中国美术在“十四五”期间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艺术家简介

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置身时代“现场”,就能大有作为

  范迪安,1955年9月生于福建,1973年参加工作,197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 责任编辑:林岳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