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刘致福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与组成,齐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研究、阐释、交流与传播;做到“四个讲清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离不开齐鲁学术的人文滋养、思辨力量、理论支撑;而这背后又需要一种将千千万万社科工作者组织起来的强大工作力量。作为党委政府联系社科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简称山东省社科联)担当起了这份责任。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组建起步,山东省社科联用整整一个甲子的时间编织起了汇聚16家市级社科联、118家县级社科联、71家高校社科联、近200家省级社会组织、十万社科工作者的致密社科组织体系,在学术研究、社科普及、社团管理等领域创设了“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评选”“齐鲁大讲坛”等工作品牌矩阵,为打造齐鲁文化高地提供了肥沃土壤,也为全国社科事业发展贡献了山东智慧。
山东省社科联如何将潜心学术研究、默默耕耘奉献的社科工作者推向台前,如何打通理论与舆论相融通的社科普及“最后一公里”,又如何将活跃而分散的社科社团聚拢到一起?山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刘致福近日接受专访,深度解码“齐鲁文化‘双创’社科答卷”,讲述打造齐鲁文化高地背后的社科故事。
谈繁荣学术
品牌带动“高地”隆起,知名学者“走”上前台
记者:2020年是山东省社科联成立六十周年,作为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性群众团体,山东省社科联六十年来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刘致福:山东省社科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8月成立的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从成立之初,推动学术研究繁荣就是山东省社科联最重要的职能。六十年来,我们通过不断探索与改革,形成了以“评奖引领、课题培育、论坛推动”为主要架构的学术研究工作思路,打造了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评选、山东社科论坛、山东社科智库沙龙、山东省人文社科课题、《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等一系列工作品牌,有力推动了社科“高地”的隆起。
记者:听说外地很多社科联组织来山东学习社科评奖的经验。
刘致福:先后有二十多个省区市的同行来交流、探讨社科评奖工作。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评选始于1983年,目前已经是全国闻名的社科工作品牌。评奖是“指挥棒”,对社科工作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所以必须确保它的科学、权威、公开、透明。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坚持不断地改革,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的要求,改革完善学术评价标准、成果评价体系、推介转化机制,大力实施“流程再造”,采取了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细分学科组、引入外省专家评审、专家接龙打分等形式。我们借鉴高考监督管理模式,从3000多人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奖专家,集中安排在外地一处封闭的宾馆中,手机等通讯工具全部上交,也就是说评奖过程实行完全封闭管理。从抽取专家到评审打分再到后续各个环节,纪检人员全程监督。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确保评奖全链条阳光化操作,破除人情影响、门户之见。
随着社科评奖持续不断地改革,一方面评奖的社会反响越来越好,另一方面青年获奖学者占比越来越高。去年获奖学者中,40岁及以下青年学者达到了130人,占总数的52%,超过了一半。其中一等奖获奖者中有三分之一是45岁以下的中青年学者,最年轻的一位只有31岁,这么年轻的学者获得社科研究成果最高奖,在山东乃至全国都是比较罕见的。
记者:2018年由山东省社科联组织的“山东省社会科学名家”评选也在哲学社科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刘致福:是的,我来到社科联工作后意识到,山东有为数众多的社科名家,有些在全国的影响力也很大。但是,和文化界名家在“台前”的“风光”不同,社科界名家大都在“台后”默默无闻,公众认知度比较低。所以我提出,一定要让这些默默奉献的社科名家走向台前。我们抓住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重大时间节点,坚持严上加严、优中选优,评选出了116位“山东省社会科学名家”,这份“硬核”名单赢得了全省社科界及有关各方的肯定与赞誉。为了扩大影响,我们不仅在省社科发展交流中心举办展览,还在建国70周年这一重要节点,将展览搬到了山东博物馆,拓展场域向社会公众推介入选名家。这是山东社科名家名作首次向社会公众集中亮相,从书斋走向前台。我们希望通过评选、展览、推介,进一步扩大山东社科名家的社会影响,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记者:除了社科评奖,山东社科论坛一直以来也是山东省社科联的一张名片。
刘致福:山东社科论坛是全省学术研讨常规性高端平台,它的前身是发端于2003年的“21世纪山东社会科学家论坛”和2005年的“山东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为了更好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领域理论需求,我们于2010年将年会改革提升为山东社科论坛,逐步构建了大型论坛带动和专题论坛、学科论坛、专家茶座补充支撑的研讨机制,逐渐形成了主题引领、专题研讨、集中推介的工作模式。十年来,山东社科论坛已举办研讨活动360余场,收到论文2万余篇次,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优秀传统文化辨析阐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去年8月,我们在进一步改革提升山东社科论坛的同时,又探索创设了“山东社科智库沙龙”,前者侧重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系列化研讨,后者侧重于应用对策专题性研究。一年来,沙龙围绕全省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积极组织社科界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小而精、短实新的学术研讨,成果多次获得省领导肯定性批示,有的直接进入决策,较好发挥了社科智库功能。
记者:能否再介绍下课题工作相关情况?
刘致福:山东拥有数量位列全国前三的社科学者,初步统计有十万之众,而每年的省部级规划课题相对来说数量有限、竞争激烈,这让很多青年学者“望尘莫及”,山东省人文社科课题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设立的。课题设立11年来,我们先后推出人文社科年度课题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沂蒙精神研究等专项课题1500余项,在引领学科发展、推动学术创新、培育青年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谈社科普及
打通“最后一公里”思想文化金种子播撒到基层
记者:在社科普及方面,山东省社科联有一个响当当的品牌——齐鲁大讲坛,能否介绍一下齐鲁大讲坛创设与运作的情况?
刘致福:齐鲁大讲坛创设于2005年,目前是山东乃至全国人文社科领域颇具影响力的知名讲坛品牌,也是山东社科联的九大工作品牌之一。齐鲁大讲坛之所以能够广获认可,得益于我们多年来坚持的两个原则:一是高端化选人,二是精准化选题。开讲15年来,齐鲁大讲坛已举办200余场,先后邀请李肇星、赵启正、叶小文、单霁翔、朱永新、高培勇、欧阳自远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形势和军事外交、新旧动能转换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演讲、解读。讲坛采取网上预约的方式,300多人的报告厅场场爆满、座无虚席,现场气氛非常活跃,省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可以说已经成为社科普及领域的“现象级讲坛”。
记者: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很多聚集性活动受限,齐鲁大讲坛运作情况如何?
刘致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齐鲁大讲坛今年确实遭遇了一些困境,尤其是现场活动,一度完全停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场疫情也逼迫我们去思考,面对特殊形势以及在新的科技条件、传播方式下,讲坛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变革。齐鲁大讲坛结合自身特点,又广泛吸取其他行业经验做法,探索推出了“云科普”工作体系,通过“线上讲坛”“微课堂”等新型讲坛形式,初步形成了全员全媒的科普新机制。上半年,我们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论述指示,结合山东现代化强省建设实际,以抗疫精神、制度自信、高质量发展等为主题制作了齐鲁大讲坛线上讲坛,单期当日在线观看人数最高超过260万,单期累计点击量最高突破1100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记者:除了齐鲁大讲坛,山东省社科联在社科普及方面还做了哪些工作?
刘致福:我想特别提一下“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这是我们去年以来的新尝试,也是我们的新品牌。之所以要做这件事情,是因为我们在工作中发现,社科普及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最大难点在于“两端”之间的有效对接,也就是高层专家端与基层群众端的有效对接,这个理论进基层“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打通是最难的,因为如果没有人策划、组织、引导,专家端很难“下沉”,即便“下沉”也往往受话题、语言等的限制产生不了最佳效果。基于这一点,我们主动与省文明办对接,启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行动。两年多来,我们组建起各市社科联、高校社科联、社科类社会组织、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四个方面160支专家服务队,注册志愿者57000余人,采取“群众点单、社科联派件,专家接单”的形式,带领志愿团队深入社区、村镇、学校,以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等为重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00余项,把党的创新理论、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种子”播撒到了基层,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目前全国范围内,新时代文明实践有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的只有山东,各省区市社科联开展社科普及志愿服务的也只有山东。这可以算是我们的一项创新举措和特色品牌。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覆盖全省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每年一届,集中活动时间持续一到两个月。“社会科学普及周”秉承“普及人文知识、传播人文思想、弘扬人文精神、提升公民素质”的宗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充分发挥社科联所属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和各学会的作用,凝聚大批专家学者,开展形式多样、富有人文内涵的社科普及活动。第十七届社科普及周7月中旬刚落下帷幕,以“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为主题,网上、网下“双线推进”,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关、学校、企业、农村、社区“五进协同”,共组织主题讲座、展览展演、志愿服务等活动1200余场次,直接受众超过10万人次,网上点击量超过3000万次。
谈社团管理
聚沙成塔,激活社会组织潜在动能
记者:今年6月山东刚刚成立一家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研修的学会,对各类学会的管理也是山东省社科联的主要职能?
刘致福:是的。山东省社科联成立之初有两项最重要的职能,一项是学术研究,另一项就是社团管理。包括你提到的刚刚成立的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研修学会在内,我们现在的团体会员中社团有近200家。这些社团,62家是我们业务主管的,其余的归相关行业职能部门管理。总的来说,各类社团在理论研究、对策研究或者社会活动方面相对比较灵活开放,这是它们的优势,但弱势在于比较“散”,分布在众多社会领域,有些社团还受限于资金、资源等不好开展工作。我们社科联的工作就是把这些社团聚拢起来,给他们适当的指导与扶持,使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服务学术研究、党政决策与社会发展。
记者:这些社会组织主要关注哪些领域和问题?
刘致福:总的来说,山东的社科类社团都比较能反映山东政治、经济、文化的特色。举例来说,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社科类社团目前已近三十家,占我们团体会员社团总数的六分之一左右,比如有山东孔子学会、山东孙子研究会、山东颜子文化研究会、山东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山东省大舜文化研究会等,孟子文化研究会最近也要成立了。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社科类社团较多,一方面是因为齐鲁文化资源丰富,另一方面是受习近平总书记“曲阜讲话”的鼓舞。与此同时,关注红色文化的社团近年来也有所增加,比如沂蒙文化研究会、沂蒙精神研究会等。此外,我们还有很多服务山东政治、经济、社会的社科类社团,比如山东省金融学会、山东省社会学学会等,它们在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能否举例介绍一下?
刘致福: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我们有一部分社科类社团就结合自身特点与实际,为相关领域的决策应对提供了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山东省对外经济学会,疫情出现以后主动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向海关、商务等部门调研数据,形成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山东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的调研报告,得到了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近期,山东孙子研究会也将举办“孙子兵学与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研讨会,拟联系当前“抗疫”实际和国际国内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运用孙子兵学思想进行前瞻性研究,为应对重大公共危机提供智库方略和决策参考。此外,还有些社团组织会员单位开展善款、医疗卫生物资、蔬菜等的捐赠,有些社团开展“抗疫”相关题材科普创作,有些社团组织了“云观展”“战疫不孤‘读’”、心理关爱热线、免费法律咨询等便民服务项目,为“抗疫”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者:针对这些社科类社团,山东省社科联在指导和扶持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刘致福:总体来讲,在指导和扶持社团发展方面,近年来我们在党建引领、课题推动、智库培育、活动支撑、制度规范等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如2018年启动社科类社团党建示范点创建,2019年出台《社科类社会组织管理通则》,今年与省社科规划办联合设立“山东省社科规划学术社团人才培养专项课题”等。特别是在活动支撑方面,我们策划的“省级社科类社会组织学术月”活动,就是专门为社团量身打造的。这项活动自从2018年开展以来,每年设定一个总主题,然后组织所属的社科类社团举办学术年会、专题研讨会、学术报告会、学术讲座等各类活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重点资助等形式,对较为活跃、活动开展较好的社团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提高他们的发展能力、活动质量。两年来,“省级社科类社会组织学术月”已累计举行“沂蒙精神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学术年会、“一带一路”与炎黄文化高端论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研讨会等各类学术活动50余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