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池塘》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怡孮谈道,《金色池塘》这幅画以这种形式出现,对我自己来说是一个新的探索。把纸上的线条变成刻出来的,把笔法变成了刀锋,这种感觉不一样了,好像我又有一个新的天地,感觉确实是不一样。到这个岁数,我还能画出一种新的感觉来,全凭艺术效果对我的感召力,我才敢这么拼,这是一种新的探索。
这幅画是我比较满意的一幅,这里边有好多东西应该是我自己的一种审美的、一种尽情的表现,这种水草非常有力度,我是在原始森林里的沼泽地里,甚至到了非洲的野湖里边,到了欧洲非常原始的地方,感受到一种非常茂盛的水草的感觉,我就非常强烈地把它放在这了。过去画水草都弱弱的,压不住这个分量。这幅画,我就是要一个“庙堂性”,就是要一个庄重、辉煌、有力度,虽然是花,但是花的生命比钢铁还硬,这是我要表现的一种生机,一种生命在里边。
绘画的方法尽量让它自由渗化,好多地方是自由渗化,就像烧陶瓷,画的时候不知道真正的效果是什么样,好多颜色都是在板上调的,都是直接调,然后直接来上,但是有的地方又进行一点一点的分染,一点一点接染,这就是“大写”跟“工笔”的结合,“极工”和“极写”的结合在里边,这是我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美。我感觉能够把这种矛盾融合在一体,这是一种本事,我不断地在练这种本事。这幅画是一个工写结合的、线和染结合的、各种颜色尽量地混合、自由渗化的,又是可把握的这样一种艺术形式。我挺满意的,这些东西很强烈,确实有版画的这样一个效果,希望大家喜欢。
作品欣赏
《春光图》
《日照香江》
《赤道骄阳——我的内罗毕宣言》
《南岛晨光》
《与海共舞》
《一路看竹到几峰》
《煌煌宫墙外 冉冉菖蒲稠》
《朱竹白石图》
《天地和同 春光锦绣》
《大好春光》
《春到太行》
《霓裳羽衣图》
《燎原》
《春涛化龍图》
《春雷声声》
《太平山下 紫荆花发》
《雨林深处》
《俯视众芳》
《罗霄山花》
《雁栖湖畔APEC蓝》
《咏梅》
《晨晖》
(来源:视频号@虚苑e术)
艺术家简介
郭怡孮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名誉院长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画学会创会会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书画联谊会会长
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
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