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对话何家英 | 传承创造性传统,让中国画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来源: 文化视界 2025-01-10 09:05:42
听新闻

对话何家英 | 传承创造性传统,让中国画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过去的十年,中国有非常巨大的变化,我们也见证了很多发展奇迹的诞生,但是也明显地感觉到,在技术、商业与娱乐的快速驱动下,我们对自己的历史、传统、文化、价值观都有着一定的漠视,一些昔日确定无疑的价值观正遭遇质疑。

在一个价值转型的时代,如何应对时代的流行情绪?又该如何找到自己的归属?对于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领军人物何家英来说,于传统文化中重构自我的精神坐标,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对话何家英 | 传承创造性传统,让中国画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何家英认为,“没有一个稳定宽阔的精神坐标,我们只能在传统和现代中到处游离。”尤其对于中国工笔画,如何平衡传承与创新,如何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认识自身的文化,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形成文化认同,这些都需要回到历史的痕迹里翻拾,也更需要系统地科学地去做研究、整理、归纳、发掘等一系列工作。

对话何家英 | 传承创造性传统,让中国画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心语》

96x73cm

绢本设色 2002年

对于文化传承,他并不想用大的概念去叙事,而是希望用非常具体的行动去实现。于是,在他的全力推动下,2014年10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应运而生。用十年时间去建造工笔画的最高学术平台,宏大的理想背后是把每一件微小的事情做好,具体到建院选址、组建团队、搭建学科体系,甚至是更细微到一次考察、一次壁画临摹、一次课程,它们都承载着何家英对传承的敬畏之心与专业研判。

对话何家英 | 传承创造性传统,让中国画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酸葡萄》

175x245cm

 绢本设色 1988年

对话何家英 | 传承创造性传统,让中国画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对话何家英 | 传承创造性传统,让中国画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夏》

127x191cm

绢本设色 1985年

对话何家英 | 传承创造性传统,让中国画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对话何家英 | 传承创造性传统,让中国画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十九秋》

110x170cm

绢本设色 1984年

十年不长不短,但足够我们去认真做好一件事。十年来,何家英带领着团队一路筚路蓝缕,使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成长。建立传承学科,在东西方融合视野下,推动中国工笔画学科性建设、理论化研究、创新性发展;对古丝绸沿线壁画进行考察、研究、临摹,挖掘古代艺术审美以及多元文化交融互鉴下的艺术发展规律;举办工笔画研修班、壁画临摹及技法研究培训班等各类研修班,建立科学、立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在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文化场景中,画院始终把握“故”与“新”、统一“常”与“变”,融汇“中”与“西”,秉承中华民族深切的文化体认、文化价值、文化精神,并将之融入当代文化语境,别开生面。

对话何家英 | 传承创造性传统,让中国画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清明》

127x177cm

绢本设色 1985年

采访过程中,何家英如清水流深般地娓娓道来,谈起大家对于传统的认知,他会一针见血地指出“大部分人学的是假传统”,并坚信“真正的古老传统是创造性传统,而不是以师法古人为能事的惰性传统”;关于生活和创作,他则强调“一切艺术来源对生活的感受”,并指出这样的艺术“才是新鲜的,活的”;对于东西方文化,他十分坦白地表示“西方的油画对他的启发性非常大”,但也强调“自己不会被西方牵着鼻子走,中华民族的传统是自己的定力”;他坚信工笔画的创新与发展,更要有一种历史感,他会担心年轻人们陷入技法流派,也会忧心现在有多少人能够深入研读《文心雕龙》这样的经典名著,但也对传承的事业抱有信心……

对话何家英 | 传承创造性传统,让中国画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2015年11月贵州地区“双扎根”活动,何家英在当地写生

对话何家英 | 传承创造性传统,让中国画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对话何家英 | 传承创造性传统,让中国画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2016年8月新疆地区“双扎根”活动,何家英、陈孟昕、谢振瓯、张伟民、王文杰等在克孜尔千佛洞

于是,对话在历史、现实、传统、潮流之间铺陈开来,但一切的一切,都是基于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和魅力的自觉、自信。他也让我们看到,这种自信是建立在我们理解自己文化的基础上的,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复古或者空洞的民族主义。有更多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这样的十年,我们就不会失去文化方向,我们的文化完全可以在现代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为世界贡献独特的智慧和视角。

对话何家英 | 传承创造性传统,让中国画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对话何家英

采访者:相惠 杨惠娟

受访者:何家英

杨惠娟:传统太庞大了,艺术界经常有一句话说传统打进去容易,打出来难。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面对传统的态度和能力?

何家英:今天的美术界更多是注重创新,而对传统的理解实际上还比较浅薄。尽管美术学院都做过传统的临摹,但只是一个粗浅的过程,还停留在方法的层面,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尤其是工笔画具有的经典价值,还理解和挖掘得不够。

我们为什么会觉得打进去出不来?是因为我们仅仅把传统看作是一种样式,一种方法,一种套路。如果你只是在抄袭传统,本身既没有对艺术上有一种新的认识,也没有对生活有新的、真挚的感受,那么你就不具备创造力,学的也是假传统,而我说的传统,实际上是从传统中,挖掘艺术本源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不局限于过去的历史,也能够指引我们的未来。它本身具有经典性,也有展望性。当然了,一切事物不会是静止的,没有绝对的永恒。但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恰恰处于变化中,它是活的,比如说唐代的张璪所谈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虽然是很简单的8个字,但是“师造化”就是非常根本的东西,它本质性地指出了:一切艺术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它有很多新鲜的、活的东西。这个道理就是永恒的真理,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样式,却是一个指导思想,因此如果我们能按照这个经典思想走下去,就不会走不出来。我们真正的传统就是创造性传统,而不是以师法古人为能事的惰性传统。所以建立传承学极其重要,这是要把死掉的东西活化起来。

杨惠娟:从工笔画院建立之初,您就非常重视传承,并且在学科体系中,特别设置了传承学科,为什么?

何家英:如果仅从创作角度来研究,那么只是一个普通的思路,跟别的地方也差不多。而一个真正具有思想支撑能力的画院,它不会只包含创作,它里面肩负着4个学科,第一是创作学科,第二是理论学科,第三是传承学科,第四是材料学科。为什么要把“传承”作为很重要的一个学科,因为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是我们的瑰宝,它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挖掘、去认识,并且梳理出来,它才有价值。否则仅仅是看一看学一学,还是不够的。

尤其是壁画传统,中国人物画给我们留下的最多、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壁画,很多纸绢本都被战乱损坏了,尤其像是唐以前,如果我们想要真正看到唐代的气息和唐以前的东西,就需要从壁画上找。那么壁画也不仅仅看一个方法问题,光壁画这一个课题需要研究的事情就特别多,比如造型、造像方法、审美的气度等等,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曾经我们自认为壁画就是很厚的颜色填上去,但其实研究后发现壁画的颜色也很薄,因为画厚了就会起皮掉下来,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样,而且壁画的绘画手法太多了,都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挖掘,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只要能抓住一点,就有可能成为你的风格。这就是从传统里生发出现代的东西,从而变成自己的面貌。

对话何家英 | 传承创造性传统,让中国画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杨惠娟:当我们面对着非常厚重的传统时,应该如何去传承,去完成创造性的转化和创造性的发展?

何家英:西方是走一步、否定一步,不断推翻再重新建立新的东西,它把美术的发展作为了一个运动往前推进,而中国是继承式推进,不会推翻过去,而是在过去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的启发,所以首先要尊重传统,而不是否定传统、隔断传统文化,否则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意识都会发生很大的扭曲。

同时,“师造化”是根本。从生活的感受中获得艺术的灵感。我们常常错误地认识了传统,把传统作为一种表现样式来对待,然后模仿。尤其在后期的文人画中,任何事情都得找出处。仿黄公望、仿王蒙,就像这样闭门造车,忘记了从观察生活出发。但我们历史上众多伟大的画家,他们的作品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为什么会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这是因为他们在自然中、在生活中,找到了适合的语言,他们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是创造性。

在“师造化”的过程中,每个人自身不一样,我们看到的自然和上升为艺术的过程也不尽相同。这是一种依据个人心性而诞生的新语言,需要发挥你生命本身的特点。所以在艺术创造中,我遵从自己的内心感受,自然地走出自己的道路。有话好好说,你就能产生你的某种面貌,而不是刻意地追求某种风格。

对话何家英 | 传承创造性传统,让中国画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杨惠娟:您刚刚说到的感觉、感受是我们工笔画创造性转化的最核心的点,但在今天技术、数字化的发展,让我们人的具身经验在不断地缩限,怎样能够重拾这种感觉的能力?

何家英:新技术、互联网的发展,应该是给我们更广阔的视野,而不是局限住我们。所以虽然我强调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更重要的前提是你自身认知能力的构建,以及你艺术修养的提升。如果没有认识,那么也看不到生活中的事物。因为我们的修养、眼界、认知和心灵导致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什么,也反映出我们大脑汲取了什么,从而筛选哪些有价值的东西,最后联想出来成为艺术的元素,我们不能只知道画画,但不知道画画的道理。

对话何家英 | 传承创造性传统,让中国画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杨惠娟:很多人都会把东西方文明做一个二元对立,然后去思考问题,从您的个人创作到建院的思想,您觉得如何处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

何家英:中西相融是我绘画道路上的核心思想,我们面对的传统,不光是中国传统,也包括西方传统,都需要学习。所以在传承学科里,不会仅仅停留在中国绘画的传承上。对中西方语言、文化、历史都要有深入的研究。不打开自己,怎么会有创造?如果你只停留在自己的孤岛上去谈世界,那就是井底之蛙。但是当你带着对世界的认识,再看自己的传统,那就不一样了,这时你才能看出它的价值,因此我们的眼界一定要开阔。

其实中国画在古代并不是封闭的状态,会和外界自然地相互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就是要学习别人优秀的一面。像我也看过很多西画,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西方艺术家,他们给我启发太多了。这就形成了我的思维,不会是一种狭隘的思维。如果你的思维是鲜活的,那么你的联想也会是丰富的。当一个人的视野开阔之后,就能容纳得下很多东西,而且能容纳别人的尝试和创新。所以融合是我们工笔画院的精神内核,但这不等同于我们会跟着西方的鼻子走。

我们画院守正创新的根本,这个“正”,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要从我们自身传统里去挖掘,特别是挖掘能够转入现代的审美因素,这至关重要。它绝不是凭借某一个样式就能够解决问题,而且工笔画的包容性很强,可以容纳很多的艺术。你要知道,美,不是一种样式,它是鲜活的,可以被感知的,所以工笔画的创新与发展可以无穷无尽,我们来源于传统文化,来源于生活感受,也来源于艺术修养。

对话何家英 | 传承创造性传统,让中国画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来源:相惠)

艺术家简介

对话何家英 | 传承创造性传统,让中国画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何家英,1957年出生于天津。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画专业,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何家英工笔画研究所所长、天津画院名誉院长、天津美术馆名誉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名誉会长,中央文史馆馆员。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文艺人才等荣誉。

代表作品有《山地》《十九秋》《米脂的婆姨》《酸葡萄》《魂系马嵬》《秋冥》《朝·露·桑》《舞之憩》《杨开慧》等。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