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A7560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6cm×69cm 2024
近期,漫艺术机构邀请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海派艺术馆馆长李磊进行了一场访谈活动,画家李磊为我们分享了他对于艺术的理解和创作的经历与感受,以下是访谈原文:
采访者:漫艺术对谈人 姜丹丹
受访者:李磊
姜丹丹:通常有一种对比的方式,会把具象与抽象的艺术对立起来,如果不把抽象和具象对立起来的话,能不能再创造出一个新的词?那么,您做抽象的时间这么久,对于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在您自己的创作中,或者,是否也有您关注的画家,或者在历史上的,有不同的风格形式,发生互相碰撞或者摩擦的情况?
李磊:我们画画的,现在你看,其实出发的时候,都是画具象的。这个跟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关系,我们从小训练的时候,都是从具象的开始训练的,这个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制所决定的。实际上呢,这些都是技术性的问题了。
◎353A7562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6cm×69cm 2024
◎353A7570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5cm×69cm 2024
姜丹丹:而且您早年接受过版画训练。我看到有材料是说,您是1996年开始从事抽象绘画。
李磊:时间点,是对的。就是有点表现的、也有点具象的。
姜丹丹:现在您自己回顾起来,对早期这部分作品和当时创作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是不是也蛮怀念那个时候,刚刚开始发现一些西方的表现主义,还蛮新奇的。
李磊: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啊,就是当时吸收的艺术风格的类型,面是有点宽的。也并不局限于东方西方这样的对立去理解。其实我是有自己在艺术上的表达的需求,或者就是说在“生命”的层面上,对于“生命体验”和“生命表达”上的一种需求。
◎353A7574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5cm×69cm 2024
◎353A7586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5cm×69cm 2024
姜丹丹:当时您才二十几岁,最初的艺术表达形式,蛮有冲力的,从那时起开始,去表达对生命、存在的一些感受。
李磊:是的,去寻找各种表达的方式。要体现自我的存在,要去寻找生命的根源。这种需求开始是朦胧的,后来呢,就越来越清晰。但是,走的路径,始终和这个方向,是一致的。
◎353A7590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5cm×69cm 2024
姜丹丹:您比较近期的抽象作品《庞贝的焰火》,它实际上是把对那种您早期的《禅花》当中的寂灭感,那种虚无、寂灭的、空的东西,然后又转化为很流动、绚烂、自由的色彩的形式。
李磊:就是看上去……
姜丹丹:很诡异的一种结合。
李磊:对对对。
◎353A7592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5cm×69cm 2024
◎353A7594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5cm×69cm 2024
姜丹丹:庞贝本来是废墟,废墟上的……
李磊:对对对。《海上花》啊,《庞贝的焰火》啊,都是讲这个东西的,就是你看上去非常绚丽的,看上去是非常瞬间的,生命之脆弱,生命之无常,就是那么可怕。《海上花》,对应于我谈的这些。
◎353A7596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5cm×69cm 2024
◎353A7602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5cm×69cm 2024
姜丹丹:同样在这个展览当中,雕塑的作品,有非常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的透视。同时,也有这些木雕,一个个脸孔,就像有表情一样,但它们同时,又是空的骷髅。
李磊:这有很多的矛盾的阐释、具体的阐释,都是读者的阐发,但是,从作者来说,我是一个方向。我指的是一个方向,然后做作品。做作品的过程当中,也没想。那可能就是要靠……
姜丹丹:阐发。所以这里,您特别提到一个隐喻,“天女散花”。关于维摩诘的。
李磊:对对,是对“天女散花”这个展览的一种阐释。
◎353A7614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5cm×69cm 2024
◎353A7624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5cm×69cm 2024
◎353A7646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5cm×69cm 2024
姜丹丹: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您自己,我们刚才讲的这种矛盾结合的一个非常好的阐释。包含,我在看那个王冬龄老师做的,在摄影作品的肉身上写书法的时候,我觉得,和这段话也有关联。
李磊:王冬龄老师现在做的是当代艺术。
姜丹丹:我是想说,这看上去是色彩缤纷的花,但实际上,不是人间的花,所以,有一种神圣。那么到底是怎么样呢?关键看你的心是否有分别心的。可能一个俗世的人,他看到很缤纷、热闹。而从寂灭感来说,您就看到另外的、更深一层的一种矛盾的结合或者转化。所以,自然而然地,在这种五色缤纷的世界的色相当中,它自然就有一种神圣性,在里面。
李磊:这个思想,还是在“得法”的西方的思维模式里。神圣性,不神圣啊,这都变得无所谓。为什么呢?因为所谓的“神圣性”,是基于一个人、人本、人作为一个主体的。这个认知和阐释的时候,它会有一个对于人的立场和地位的认知。这个人的认知是相对于神,相对于上帝的。所以在近代,我们说到人的时候,一方面是把人从上帝的阴影下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就是要塑造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其实这是一种是人的解放。但是这个解放,他的认知是在一个人的这样的层面上。如果当我们就是认识这个世界,不仅仅是有人存在。今天我们去看的时候,它会有动物的存在,所以会有动物保护者。他会关注动物的生存,关注植物的生存,关注自然的人和自然的关系,那么就变得就是稍微复杂一点的,他会关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那么,我们再进一步说,除了地球上我们看得见、感受得到的这些生命,它还有其他的生命——微观世界的生命,我们看不到。
◎353A7668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5cm×69cm 2024
◎353A7676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5cm×69cm 2024
姜丹丹:所以这里提到“空性”。
李磊:再往里看的话,真的就是有要讨论的问题了。那么,从这个层面上,我看不到的东西,然后它以什么方式存在?它的这种存在,是不是我们认为的存在?或者我们的存在,是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存在?这些是要讨论的问题,这些讨论的问题呢,实际上,就让我们做艺术有很大的空间了。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可能跟前人不已一样的地方。
◎353A7690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5cm×69cm 2024
◎353A7692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5cm×69cm 2024
◎353A7698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5cm×69cm 2024
姜丹丹:是。那么不管是哪种形式的作品。最后还有一个谈到结构的问题。在这里,您说,借这个“天女散花”,有一个散文诗化的结构。就是后边,您做的很多作品,好像流星啊,很多的流线感。其实是非结构的,但是,你又想谈一个“结构”,这个字眼有时候,是会阻碍一些事。我看到,后来您谈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实际上,这整个就是画面的一个空间,然后,您所处理的这种,最后还是用到音乐性的一个“复合”或者“复调”的一种结构,来理解。也许就是说,您说的这个“飞散”,它又不能“散掉”,是活性的,但又不能“散掉”,而是有某一种统合,但又不需要重新做一个结构出来,那么这个方面……
李磊:对,“散”,也是一种结构,取决于你对它的描述。
◎353A7720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5cm×69cm 2024
◎353A7722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5cm×69cm 2024
姜丹丹:在空间当中的节奏感,在宋画那里,他们会讲“散点”聚焦。我们现在不再用这样方式,但是,也许中国古典的这种“散点”透视,也有所影响……
李磊:今天,我们说,中国的透视,是散点透视,是基于西方的焦点透视来的,在历史上没有。然后,我是画到哪,算哪。对我来说,透视不透视不重要,而实际上,在于我的走笔。什么叫“龙脉”?龙脉就是跟着人的生命规律走的。一张好的画,什么叫好画?是它的内在结构走向,和人生理规律相吻合,所以挂在那里,看上去会好看,会给生命以滋养。一张不好的画,看上去拧着的,天天家里面挂一张不好的画,你想想能舒服吗?画是会感应的,感应感应,身上就长瘤子了。听上去就很神秘,但实际上,它一点也不神秘。
◎353A7728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5cm×69cm 2024
姜丹丹:实际上,创作这个东西和整个身体场,是有关系的,身心不分。
李磊:对。一幅画,就是生命场的投射。那么,就这么简单。
◎353A7748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5cm×69cm 2024
姜丹丹:也不那么简单。
李磊:画得好,你觉得画得好,因为他生命场“通透”。有些人总觉得好像差口气,但是又说不出来。河流啊,构成这个场的河流不通畅,所以要疏浚。所以,视觉艺术的训练,要训练。
姜丹丹:杂糅了很多的影响。
李磊:这些训练的话,单靠所谓的“基本功”,是没有用。所以要读书,要有综合的修养。综合的修养,是构成这个场的能量的庞大的基础。它才够构成一个网状的综合体,它最后会形成一个场。到时候你阐释的时候,也可以是综合的,也可以是单项的。每个读者不一样,有些读者只看到一个面,他就这样阐释下去,也没错。有些读者他可以看到更加深入的面。
◎353A7750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5cm×69cm 2024
姜丹丹:最后,心性的调节,和“空”、“空性”这些问题也有关系。还有一个问题,您还谈到汉简和晋字的气质,是怎么来理解的?
李磊:汉字到了晋代的时候,就开始规范了。汉简到晋代的时候,就有了碑,到了王羲之的时代,就开始活起来了。到了晋代,开始强调个性,和个人的生命体验、审美方式和审美手段。
◎353A7752倾听大地的声音|纸上丙烯45cm×69cm 2024
姜丹丹:对。您是艺术家,然后又在美术馆工作,和整个上海的艺术群体,都有很多的合作、连接、对话。在这个场域之中,您自己怎么体会现在大家经常讨论的“当代性”的问题?我们前面其实已经聊了很多。最后,我们实际上是从一个私人的空间到一个公共性的空间。要跳出,而不仅仅限于创作者。这个方面,您是否有所思考……还有互动的……实际上,就是说,除了抽象画和雕塑以外,你也非常敏感于这种当代艺术必然提出的一些挑战,同时您也很深入地去做这些现代艺术形式很深入地往里面走的(思考)……然后就是说,您觉得……主要是因为现在很多做当代艺术的(人)都会太强调那种当代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区别。不管对批评者,还是对批评话语,还是说创作者,都提出一些挑战。很多年轻人干脆就不再做这些架上的东西,所以,其实也是蛮纠结的。
李磊:历史的大的趋势,会基于几个问题,或者说几种因素,来造成大的变革。这种变革,第一因素是意识形态,这个不管国内国外,都会是意识形态所造成的。第二个呢是技术,使得我们今天的文明给我们留下的表达方式,即工业文明留下的表达方式,和今天信息文明将要发生的表达方式,它们之间发生冲突。很多农业时代的文明留下的表达方式到今天变成“非遗”,“非遗”其实是保存不了的。
李磊在瑞典森林采蘑菇
姜丹丹:档案性的这种……
李磊:档案性最多再保留个一两百年,它最后因为生活不需要了(而失迭)……以前它为什么会是文明?因为需要,它才被造出来。如果它在日常生活、精神生活当中是不需要的东西,即便你勉强把它留下来,最后它还是没办法生存。这是第四,后期的。对对。第三个是观念的选择是。第一个是政治的选择,但是选择的选择,它是……所以你今天看的时候,很多农业文明的表达方式,或者是工业文明的表达方式,它肯定会受到(冲击)……现在谁还看长篇?你会看吗?对吧?就因为没有时间,时间变得非常宝贵。整块的时间,会变得非常宝贵。如果说,读一个长篇小说很奢侈,那么事实上他或者就是说我,我们个人会判断读一篇长篇小说,它这个成本太高。
姜丹丹:其实整个存在,也片断化了,或者,也在折叠的空间。
李磊: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一些经典的,就被大家选为必须读的。那么大量的写和出版的长篇小说也变得没有意义了。这种作者,然后人家就不选择写长篇。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社会变革,那你说,这个是“现代性”,这种“现代性”是不是?是。我们现在搞艺术,或者是搞研究的,所谓“现代性”,就是生活当中的变迁,它所折射出的东西。而不是我专门创作一个什么东西要表达现代性或后现代性,是吧?什么叫后现代性?这种说法,是一些哲学家或者社会学家,为了标榜观念或者认知而强说出来的,比如现在,什么“殖民”和“后殖民”。现在是什么时代?现在世界的变局是什么?世界未来的发展可能是什么?中国,寓于一种什么样的可能,如果今天我们还是跟着西方一些人说……
姜丹丹:是。您的作品当中所透显出来的,对于生命存在的这些体验,到了现在开始探索所谓更当代艺术的形式,在所做的创作当中,或者公共空间当中的一些互动的作品当中,这方面一直还是在传递下来吗?还是发生了一些转变?
李磊:我作为一个个体,不能代表一个社会。我的艺术的表达,还是在大变革的时代里,我个人的感受。大变革的背景,给我造成的各种情况,包含压力啊什么的。外面的形势,会有压力给到一个个体,个体在这个形势下,他会感受和表达……
(来源:漫艺术)
画家简介
李磊,1965年生于上海。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海派艺术馆馆长、一级美术师。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曾任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上海油画雕塑院执行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