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筹建东坊艺术空间,2015年6月6日东坊艺术空间正式开幕,2020年恒美艺术空间成立,2021年恒美艺术空间开馆……从“东坊”到“恒美”,从单一的创作基地,蜕变为集展览、创作、交流、公教于一体的多元艺术生态集群,用十年的时间成长为苏州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是苏州当代艺术重要的中坚力量。
2015年,姜竹松和吴晓兵一同加入了东坊艺术空间。
他们是大学中的同学,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同事,家中的夫妻,工作室中的伴侣。从1982年相遇之始,他们朝夕相伴,共沐风雨。学生时代的他们在同一间教室里画画,如今他们仍在一间画室里画画,分享着彼此的灵感与思考。
他们见证了东坊与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从苏州丝绸工学院的老师至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老师,一路走来,不断地看书、创作、学习,将一切哺育给学生。他们的家也从干将路搬到金鸡湖边,看着工业园区从江南农田湖泊变为现代都市,他们共同见证着、参与着这座城市的发展。
一个个学生毕业,一幢幢高楼建起,平静的时光在他们身上刻上了一些痕迹,而身旁的人未变。
日前,艺术志与姜竹松&吴晓兵伉俪进行了一次对话。
采访者:您什么时候加入到东坊艺术空间?有怎样的契机?
吴晓兵:2013年9月,我们一起在贵州带学生写生时,姜老师接到了沈建国老师的电话,说园区有一个可以做艺术家创作中心的地方,回来以后就到现场来实地看了一下,后来决定入驻。
采访者:您日常有多长时间会在东坊的工作室进行创作?除了创作外,还会在工作室内做些什么?
姜竹松:工作室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氛围,工作室里有日常创作所用的材料、工具、书,我们经常就各自的作品做一些讨论,谈一谈自己的想法,给对方提一些建议。有的时候,朋友们也会来这里聚会,讨论一些艺术创作、艺术活动相关的事情。
吴晓兵: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教学、科研工作比较多,所以到工作室来的比较少,现在退休之后经常会来这里画画和写作。我们能够在这里摆脱工作和生活中一切嘈杂,沉静下来思考自己要做些什么,让自己的艺术想法慢慢滋长出来。这是一个能够集中精力工作和独享自己内心世界的地方。
采访者:加入东坊的十年中,创作上有哪些深化和新的尝试?近期有哪些新的作品?
姜竹松:我个人的创作来讲,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关于生活日常的系列,将生活中的点滴和旅途中的观察创作成个人作品,尺幅都不太大,还有一部分是太湖石系列的作品。近期继续推进过去的旅行系列,画了美国西部的旅行,我希望将它以一种类似于电影镜头叙事的方式徐徐展开,一帧一帧组织整个画面的结构,预计在20至50米。
姜竹松 西部20240127-0205(局部)
姜竹松 西部20240127-0205(局部)
姜竹松 远方
吴晓兵:前几年与教学相辅相成,我的创作主要集中在绘本和插画方向。近期在工作室完成了专著《不是与是——视觉文化研究手记》的修改工作。这本书汇集了一百余篇关于现、当代艺术的文论随笔。它探讨了上世纪至今一些艺术理论思想和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让我们看到视觉艺术在观念、表现上的种种拓展和变革。内容涉及绘画、影像、装置、电影等。文章短小,行文轻松,却期望留下诸多对艺术的感悟、思考和启发。我的绘画创作则开始从插画转向抽象绘画,将抽象的造型做一些原创性开发,让其慢慢从心中的模糊印象落在画中。
吴晓兵《不是与是:视觉文化研究手记》
吴晓兵 无解-1
吴晓兵 无解-2
采访者:可以聊一聊近些年创作的一系列取材于生活的作品吗?
姜竹松:这些年因为工作的原因,自己的时间被切碎了,我就想用零碎的时间来做一些创作,因此选择了小幅的形式。同时,我认为艺术家的作品往往和个人的生活状态密不可分,我把视角关注到我的生活,或是家中,或是旅行途中,或是教学岗位上……比如冰箱里为在外读书的女儿存放的枇杷烂掉了,看到它没有办法留给自己孩子的心情,比如旅途中很有意思的奇景,我会将画画时候的独特心情记录在画面当中,形成文字和图像两条线索叙事的独特形式。
姜竹松 枇杷开始烂了
姜竹松 一种状态
姜竹松 标本之一
采访者:您创作了许多绘本插画,在您看来面向儿童的插画与其他形式的艺术创作有什么样的不同之处?
吴晓兵:早期,我创作了很多卡通画和绘本,这一类作品需要非常贴合儿童的年龄段和他们的感受,记得有一次为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画了一套《玉米人农庄》的绘本,面向全国儿童发售,它的脚本、人物都是有的,但要求绘本非常生动并贴合儿童心理。为此,我专门研究了迪士尼造型的一本图册,将很多经典卡通人物的造型、运动规律全都学习一遍后创作了这套作品。在创作中,我需要将自己全部的情感倾注其中,像演员一样顺着故事情节演绎,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情绪。与写实绘画不同,插画带有强烈的想象力,这对我近期的抽象绘画也有很大的影响,不拘泥于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与色彩,赋予情感以图像。
吴晓兵 无题
吴晓兵 儿童读物插画
吴晓兵 元初之生态
采访者:可以聊一聊彼此眼中对方的创作吗?最喜欢对方的那一幅(组)作品?
姜竹松:我觉得她的作品有比较明确的自我价值主张,无论是插画还是抽象作品都倾注了她的个人情感,这是非常难得的。以蒙德里安为代表的冷抽象作品中是较为理性的几何化,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的热抽象作品尽管形态激情澎湃,仍让人感受到其理性和距离感。吴老师的抽象绘画则是从现实世界中抽取、概括出的本质,线条、色彩非常流畅,能让人感受到她在作画中的状态。我很喜欢她近期在恒美十周年展览中展出的作品,通过一个个单元拓展延伸,非常生动。
吴晓兵 蓝色素描
吴晓兵:姜老师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到绘画的状态,我们出门旅行时,他常常在街头或者湖边掏出工具创作,一小时、两小时,我们逛一圈他一张画就画好了。他也很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他喜欢植物、石头,喜欢自然中丰富的色彩和肌理,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带入到画面中去,这给他的画面带来了很强的亲和力。
姜竹松 Which One is The Truth?
采访者:从年轻时来苏州求学到为人师任教苏大乃至退休,见证了苏大艺术学院的成长和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您有哪些感想?
姜竹松:我是在苏州丝绸工学院读的书,毕业后留校任教。1997年,苏州丝绸工学院和苏州大学合并,成立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从教师到院长助理,从副院长到院长的二十余年里,我既是一个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发展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时至今日,我已退休,希望学院未来的发展越来越好。1995年我和同事一起设计苏州工业园区Logo,其后又设计了苏州研究生城(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视觉形象,带领团队主持设计了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主入口景观和公共艺术,以及苏州轨道交通二号线全线11个站的公共艺术品,最近正在与设计团队设计创作苏州轨道交通八号线公共艺术作品……我们一路见证了苏州及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我们个人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与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紧密相连。
姜竹松与吴鸿钊合作设计的苏州工业园区logo
吴晓兵:最早我们都是苏州丝绸工学院上学,那时只有染织设计这一个专业,后来随着改革开放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开始有了环境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各种专业。记得当时学校让我开设中外广告史这门课,我到观前街的新华书店都找不到一本相关的书,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一本,只有很简短的概述,给学生上了起来。这些年我们好像有人催着一样,不停去学新的东西、创作、实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教给学生。
采访者:在您看来,艺术聚集区的意义在哪里?
姜竹松:目前,东坊艺术空间是苏州市艺术家集聚最多的产业园区。在入驻东坊之前,我在学校和家中也有自己画画的空间,但面积不是很大,这对创作有一定的影响。在一个较小的空间作画时,尺幅有限,所关注的也更多是细节,而在一个较大的空间作画时,我们关注的是整幅画面给人的视觉上的感受,东坊工作室的空间给了我们很好的创作条件。
采访者:东坊空间十周年,您有怎样的寄语?
姜竹松:这十年来,有的艺术家搬走了,新的艺术家进来了,为整个艺术空间源源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恒泰集团并未单纯从经济利益出发,一味追求租金收益,而是从新时代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高度,关注到艺术空间对于工业园区文化建设所发挥的特殊作用,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作为一个艺术家,我希望东坊艺术空间能经久不衰,期待园区艺术家群体越来越大,艺术氛围越来越好,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吴晓兵: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东坊艺术空间能在各位老师的努力下越办越好,也祝愿各位艺术家能够创作出更精彩的作品。
(来源:苏州艺术志)
画家简介
姜竹松,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教授,苏州城市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第三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江苏省学校美育教指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水彩艺委会委员;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原江苏省委委员、原苏州大学副主委;政协苏州市委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图像的语言及表现,作品涉及视觉设计、绘画、装置和公共艺术等,参加第九、十二届全国美展及国内外重要展览,获第二、第七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优秀奖、江苏省第五届水彩画展银奖、北美艺术节小幅绘画展金奖等,在上海、苏州等地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并有作品被专业机构和个人收藏。
吴晓兵,1961年11月出生于江苏南京,1986年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美术系。中国动画学会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插画艺术、视觉语言、当代艺术的教学和理论研究。儿童绘本创作《河马牛辛心历险记》获湖南省图书二等奖、插图《妈妈讲给孩子听的故事》获第五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小金刚卡通系列丛书》为“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出版学术著作、教材十五部,《不是与是——视觉文化研究手记》、《欢乐学卡通》、《图形创意基础》、《装饰图案——非再现性图形艺术》、《立体构成基础》等。撰写论文《图像符号中形式要素的语意探讨》、《文学理念引导下的图形表现》、《超越传统的新形态——后现代设计的造型特征》、《创造行为的关键——转换思维》、《西方设计理论对装饰的批评》、《双重视觉文本的对峙》、《传统图案中涡线形的符号意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