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唐勇力:为人民、为生活而创作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8-15 12:51:34
听新闻

唐勇力:为人民、为生活而创作

《中国美术报》第365期 对话

作为一位在中国画领域有着深厚造诣和广泛影响力的艺术家及教育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唐勇力以工笔人物画闻名,同时擅长写意人物画,其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如历时三年创作的巨幅中国画《新中国诞生》,便以恢弘气势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历史时刻,彰显了他严谨的创作态度、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唐勇力不仅在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上取得显著成就,更在艺术教育和推广交流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他主张加强人物画专业造型基础训练,遵循潘天寿先生“中西绘画拉开距离”的学术思想,坚持两端深入、中西融合、多元共进的教学方针。这一教学方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基础技能,也拓宽了他们的艺术视野。唐勇力的作品和学术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国画艺术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也为中国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美术报》邀请唐勇力分享其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的所思所感。

——编者按

采访者:中国美术报

艺术家:唐勇力

采访者:您如何理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您怎么处理个人创作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唐勇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对我而言,是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从中汲取灵感与素材,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情感,表达人民的心声和期望。


美术工作者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能够真实地观察和体验人民的生活状态、情感变化和审美需求,从而获得丰富的创作素材。与不同地域、文化和行业的人民群众接触,有助于我拓宽创作视野,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审美习惯,创作出更加多元化、具有时代特色的美术作品。这样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还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唤起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在处理个人创作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时,我始终坚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人的一生每时每刻都在生活,无论是日常的活动、情感的变化,还是人生中的风风雨雨,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作为画家,需要深入生活,观察和理解人民的喜怒哀乐,将生活的情感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创作的过程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在生活中不断创作,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真诚。

同时,我也认为美是在生活中发现的。无论是小到肉眼看不到的,还是大到无边无际的,我都能在生活中发现美的形式。这些美的形式与我内心的情感相通,激发我创作的欲望。因此,我经常到异地去走走看看,画些速写,拍些照片,和当地人接触。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也为我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灵感。

总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不仅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深刻的作品内涵,还促进了我的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表达。我坚信,只有深入人民生活,才能创作出真正有生命力的美术作品。在未来的创作道路上,我将继续坚持这一理念,为人民、为生活而创作。

采访者:2015年11月26日,您创作的《新中国诞生》正式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大厅。高4.8米、宽17米的这幅巨作,成为当时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最大一幅中国画作品,也是新时代体现中国气派、民族精神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请您结合自身近十年来的创作经历,谈谈您在人物画主题创作方面有哪些拓展?同时请您分享一下如何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主题性艺术作品。

唐勇力:《新中国诞生》这件作品,不仅是我艺术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更是我对历史的深刻致敬。从2006年草图初现,到2015年最终完成,这十年间,我倾注了无数心血与汗水,也收获了无尽的感悟与成长。


创作之初,面对如此重大的历史题材,我内心充满了犹豫与挣扎。毕竟,董希文先生的《开国大典》已是经典之作,难以超越。然而,组委会的信任与期待,让我决定挑战自我,承担起这份重任。我开始深入搜集、整理历史资料,拜访请教历史学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切的理解与认识。在创作过程中,我遇到了诸多困难,尤其是人物素材的搜集。为了尽量还原历史,塑造真实的人物形象,我遍寻新华社档案室、各家图书馆等,搜集了几千张人物照片。这些照片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创作依据,让我能够更加准确地描绘出每一位历史人物的形象与神态。在绘画技法上,我采取了中国传统工笔画和传统壁画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这种手法既保留了工笔画的细腻与精致,又融入了壁画的宏大与气势,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逼真。同时,我也注重创新,尝试运用新的元素和手法来丰富画面效果,使作品更具时代感和个性风格。

创作《新中国诞生》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我需要不断地推敲与琢磨每一个细节,以确保画面的完美呈现。有时,我会因为某个细节的处理而陷入困境,甚至感到绝望。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以及师友的鼓励与期待。这些力量让我坚持了下来,最终完成了这件作品。当我站在完成的画作前时,我内心充满了激动与自豪。这幅画作不仅是我对历史的深刻致敬,更是我艺术生涯中的一次重大突破。它证明了中国画也能完成巨幅历史主题创作,颠覆了以前美术界只有油画才能创作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观念。回顾整个创作历程,我深感自己收获颇丰。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绘画技法与创作能力,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感知与认识。这种崇敬与自豪始终贯穿于我的整个创作过程之中,也成了我今后艺术创作的重要动力源泉。

总结如何创作出优秀的主题性创作作品经验,我想从绘画的核心技能入手至关重要,这涵盖了造型能力、独特的手法风格、和谐的语言调性、高超的绘画技巧以及富有深意的形式意味。然而,绘画技术只是基础,画家对主题的正确认识和深入思考同样不可或缺。优秀的画家应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传达正面的画面立意,并表达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广义而言,所有艺术创作都蕴含着主题。“主题性”这一概念,相较于现代非主题绘画,具有鲜明的时代规定性。因此,主题性美术创作必须紧密结合时代,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并与社会、历史背景紧密相连。

其实,主题性创作有多种基本类型,其中情节叙事型主题人物画强调写实性,通过有故事、有时间、有地点、有事件的叙事方式,为观众呈现出一幅生动的作品。此外,还有虚拟型主题创作,这类作品具有象征寓意,通过虚构的情节和内容,结合特定时代的历史史实进行创作。在主题创作中,作者需要巧妙地将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相结合,既要忠实于历史的真实面貌,又要通过细节的艺术处理、独特的绘画语言以及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来描绘出艺术的真实感。这样,作品才能既具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艺术魅力。

未来,我也将继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与手法,不断创新自己的艺术作品。同时,我也将更加注重对历史的深入挖掘与理解,以期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的优秀作品。

采访者:“敦煌之梦”系列作品是您自1980年赴敦煌莫高窟参观考察后受到启发而创作的,这些年来也在不断地延伸和拓展该系列的创作。请您结合该系列作品,谈一谈在面对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多元文化交流中,您如何看待保持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进行艺术创新?

唐勇力: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走进敦煌,我就被千年前创作佛教壁画的画工们精湛的技艺所震撼。此后数年,我多次到访敦煌,深入研究不同时期的壁画,尝试在创作中借鉴、挪用、再现敦煌壁画的元素,并用现代人的眼光去重新审视传统。


置身于莫高窟,我们很难不被璀璨的壁画形象震撼,大自然与千年岁月赋予的丰富变化而神秘的肌理美令我惊叹不已。这使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要把在壁画中发现的更多神奇的因素融入我的作品中。脱落法和虚染法的绘画技巧便是我通过敦煌壁画探索出的成果。在《敦煌之梦》系列作品中,我描绘的母亲、少女、老人等形象,构筑了一场超越时空的相遇,期望能在古人和现代人的精神追求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我深知,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需要艺术家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敏锐的现代审美眼光。在创作中,我注重写实、变形夸张、装饰、肌理和构成等多种形式手法的探索。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我都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工笔画的写意性”和“写意性工笔画”的艺术观念。我认为,传承与创新不仅不矛盾,而且为了开拓工笔人物画向现代不断发展的新空间。

在多元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我更加坚信中国艺术家应该汲取世界艺术的精华与创新能量为我所用。敦煌的艺术家在千年前就吸收了异域的绘画、雕塑、建筑元素,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敦煌石窟艺术。当代的中国艺术家也面临着相似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创造出不愧于伟大时代的新艺术,是我一直以来坚持和探索的。我相信,只有不断汲取世界艺术的精华与创新能量,才能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新艺术。

唐勇力:为人民、为生活而创作

唐勇力 敦煌之梦——敦煌人的故事 198cm×480cm 2022年

采访者:您接下来有哪些新的创作和展览计划?

唐勇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面貌的不断变迁,可以预见,文艺创作将更加注重跨界融合与形式创新,同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再创造也将成为重要的驱动力。接下来,我将继续“敦煌之梦”系列的创作,我希望通过深入研究敦煌壁画和雕塑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结合现代审美观念和技术手段,创作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富有创新精神的美术作品。此外,我计划每年深入不同地区、不同领域进行采风创作,围绕人民生活、自然风光、社会变迁等主题进行创作。通过实地观察和体验,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和感人故事,创作出具有时代性和人民性的美术作品。我还计划在国内外知名美术馆或艺术机构举办“敦煌之梦”主题美术展。通过精心策划和布展,将《敦煌之梦》系列作品与敦煌相关的文物、图片、文献资料等相结合,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和文化氛围。

(来源:中国美术报)

画家简介

唐勇力:为人民、为生活而创作

唐勇力,生于1951年,河北唐山人。曾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画系主任。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曾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首届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艺术创作奖、维也纳国际文化艺术功勋艺术家奖等,《新中国诞生》获中国凤凰艺术主题性创作大奖。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