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对话苏新平:如日记般线描小稿的创作方式,无意中成就了独特的艺术语言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8-07 15:10:58
听新闻

对于艺术家来说,特殊的地域环境和文化基因会直接影响着他的思维方式。苏新平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个例。目前,苏新平老师西南地区首次同名个展“苏新平”正在成都市美术馆展出,中国美术报与苏新平展开了一场对话,走进他的精神家园。

采访者:中国美术报

艺术家:苏新平

采访者:苏老师,我们看到这次展览以“现代的部落”为开篇,这是否也在提示着观众,在现代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当下,草原和游牧文化作为精神母体,始终贯穿在您的整个创作中呢?

苏新平:内核的东西它其实始终贯穿在我这几十年的创作、思考和实践当中。面对一个大型的展览,如何来布展,如何来呈现你的思想和观念,包括你的语言方式方法,它跟空间又有直接的关系,跟地域文化都有直接的关系。成都市美术馆是个当代性的美术馆,空间空旷,对艺术家来说形成了一个挑战,整体的框架决定了我必须把早期的石版画呈现出来。然后紧接着就是素描,这部分对我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因为版画出身的大家都很清楚,他没有这个专业边界的概念,我们虽然学的是版画,但后面根据你的观念、思想、内容的要求,它可能就可以很自然地转换到用油画材料、雕塑材料或者是做成雕塑形态的作品,包括装置、影像,没有硬性的给自己的压力和束缚,这一点就完全放开了。

你看这件雕塑作品《对话》,正如我刚才讲的,因为想法和语言方式的要求,我很自然地就转换到用立体的形态来表达我基本的一个思路,其实这个作品的内容就是日常的人的一种状态,无论是疲惫还是正在思考,都是日常状态的直接体现。

平时我就像写日记一样,用线描画一些小稿,这个是直接放大,放大了以后,这个作品有5米多高。

采访者:另外一件作品《形态研究》也是线描稿放大的装置吗?

苏新平:这件作品是用毛笔和墨汁画的线稿,然后转化成材料语言。面对这个展场的时候,你如何来跟空间发生关系,这对艺术家来说是一个挑战。其实就是再创作,并不是说你原有的东西搬过来就可以,这是很传统的一个方式,今天所谓具有当代性的作品,它一定是每一个过程都是在创作、创造。

这边是相对荒诞、超现实的作品《复数的白马1号》,通过马的叠加,给观众提供这样的一个符号,每个观众根据他的经历或者知识结构,自己去解读作品,不同观众有不同的解读。这是艺术家提供作品特别期待得到的一个反馈。

采访者:“马”之于您最特别的地方在哪?

苏新平:这跟从小的经历有直接的关联性,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内蒙古,目光所及都是天和地,人和马,牛羊,都是这么简单的景物,它承载着我的所有。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沙漠之塔》这件作品,就是一个抽象的作品,它是一个蒙古包的基本形态转换成的抽象因素,高达6米多。装置一定要有体量,没有体量,它体现不出你的意图。

现在眼前看到的这个《结构1号》,是蒙古包的一个基本形态,没有呈现出它的毡子,其实是因为我们对这个形象太熟悉了,让它有点陌生感,它有一个转换或者是一个过渡。

在旁边,我利用这个斜坡设置的雕塑,呼应了美术馆外面三个迈大步的人形雕塑,或者人类今天的一个状态,就是大踏步地往前走。这个作品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物体中,但看它如何组合,雕塑跟环境形成某种关联的时候,产生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这幅作品《空间1号》放在对着楼梯的位置,这个位置观众经过的时候是绕不过去的,这其实是地库的一个进口或者出口,这个结构也像进去或者出来,正好跟楼梯上来和下来形成一个互动关系。

采访者:现在的作品跟早期的作品相比,它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人”始终是您表述的主体吗?

苏新平:这是我最初内蒙古题材的作品,用石版画的方式制作出来,大概持续了20年。这一时期看似是表现内蒙古地域的生活,后期已经跟内蒙古具体的现实没有直接关联性了,我赋予了很多精神性的因素在其中,表达的还是我的精神世界或者心理状态。我虽然从内蒙古草原来到大都市,但始终感觉到一种冲突和矛盾,我不适应,今天我才刚刚适应了。这种冲突和矛盾下,你必然要追问很多问题。

采访者:碎片化日记这种创作方式其实是您无心插柳的一个意外结果,您能就“语言的魔术”这个单元的具体作品,分享一下您对语言、形式、结构等方面的探索吗?

苏新平:其实我过去的方式都是想好了再创作,包括尺寸,包括最后达成的目标。我从事行政工作以后,实在是没时间画画,这样的情况让我自己很焦虑,但我这手又停不下来,有时候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没事就习惯用铅笔和一张纸涂涂画画,其实就是涂鸦,有时候看到一个墙角,一个斑痕,或者有一个作品的局部,有时候很随意地无心地去做,没想到一晃做了五六年的时间,已经显现成批成片了。就是有几百张的时候,我把几十张摊在地板上,它好像形成了另外一个东西,跟我所思考的或者是我的价值观反而有某种关系,这时候其实只是有这么一种感觉。后来发现我追求的很多东西无意中达成了,所以就开始特别严肃认真地面对这一系列作品,这其实是艺术家在一个独有的生存状态下的一个独特的语言方式和方法。你真要追求,有时候可能一生都追不到。那时候开始,一发不可收拾,继续我那样的工作方式,有了展览以后,根据主题空间场地的要求,我任意组合,组合完了以后再打碎,然后根据下一个展览再组合。

采访者:您刚刚提到焦虑、迷茫,这些词是否是您自我画像的体现?

苏新平:其实我用的那些名词或者形容词,拿作品《自画像》来说是最直接的,这十几年每年都会画一张《自画像》,一张到两张,这是今年年初画的,也是这个展览中最后一部分“风中的理想”的作品,我们其实每个人面对这个世界,都会有很多困扰困惑,我因为我的经历或者出生地,或者性格本身带出来的那种沉重感,没有太多轻松的东西,这都是性格因素。但艺术家走得多远或者做得如何,一定是跟他的性格有关系的。

(来源:视频号@中国美术报)

艺术家简介

对话苏新平:如日记般线描小稿的创作方式,无意中成就了独特的艺术语言

苏新平,1960年生于内蒙古集宁市,1977年入部队服兵役,198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后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14年至2022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