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对话陈朋:无论工笔还是写意,本质在于画家观照自然的态度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7-08 09:01:50
听新闻


在广东,写意人物画家并不多,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陈朋是其中一位,他自小在父亲、著名人物画家陈振国先生的熏陶下,对人物题材的创作有独到的理解,日前,他的新著《行者之诗——黎雄才人物画研究》正式出版,他在实践人物画创作的同时,也对先辈们的人物题材做了深入研究,并尝试把二者融入到了教学当中,对于近期有关“写意画式微”的话题,记者带着写意人物画创作、教学等疑问跟陈朋教授作了深入的探讨,他认为,“无论工笔还是意笔,本质在于画家观照自然的态度。”

对话陈朋:无论工笔还是写意,本质在于画家观照自然的态度 ■《行者之诗——黎雄才人物画研究》 陈朋


黎雄才人物画在样式上大胆求新

记者:前不久,您的新书《行者之诗——黎雄才人物画研究》正式出版,从黎雄才先生的人物画里可以看到哪些信息?

陈朋:通过黎先生的作品可以理解,他并没有把人物、山水、花鸟进行明确的划分。对于他,绘画就是一个整体。以他的人物作品来看,多以写生为主,但他的笔墨技巧功夫很深,对写生的驾驭很到位,他的写生作品都是具备创作质量的作品。

记者:他的人物画相比强调素描的“徐蒋体系”有哪些特点?

陈朋:确实有很大区别,他和他的老师高剑父先生早年都求学于日本,同时都受日本绘画的影响。而且他入门并非只画素描,他十几岁就拜入高剑父门下,临摹了大量的宋画。

因此,黎先生的人物画区别于同时代许多人物画家的作品,没有特别采用西方写实绘画或现代派的风格样式,而是按照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笔墨方式,直面现实生活和社会事件,既遵循着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又在样式上大胆求新,取得了笔墨精致而洒脱、形象洗练而生动的画面效果。

记者:您在系统梳理了黎雄才先生人物题材后,他有哪些经验可以值得借鉴的?

陈朋:这个问题也要历史地看,在上世纪,画家们对某一题材确实可以比较专注深入地钻研。但今天的美院教学,很难并且也不适合做某种单一题材的钻研了。现在都讲究跨学科的融合。时代发展太快,我们的中国画创作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包括面对AI的到来,我们以什么方式应对,我们老师之间也会经常讨论。

对话陈朋:无论工笔还是写意,本质在于画家观照自然的态度 ■《惠安妇女》 纸本水墨 2012年


学习工笔画的流程让学生容易有获得感

记者:是否因为适应时代发展,中国画学院近年做了比较大的教学改革?

陈朋:我们很早就酝酿教学改革的问题,真正落地实施是去年,现在一年级上的课就完全是教改之后的内容。先写书法、读古画、学习美术史……我们希望在学生刚进门的时候就可以对中国画有一个系统的认知,然后才是技能培训。

中国画专业目前跟以前以题材划分不同的是,我们改为了以方向划分,一共是三个工作室,第一工作室是以传统融合为方向,第二工作室以主题性创作为主,第三工作室是创新型的中国画方向。

但在这个过程,我们也会根据情况持续调整,也算是摸索的过程吧。

记者:从教学的角度,学生个人倾向工笔画的情况是否确实比较明显?

陈朋:如果相比水墨写意,学习工笔画的整个流程相对具体而严谨,比如白描、淡彩、临摹,整个基础训练的方式比较成熟,让学生容易有获得感。但水墨写意则不同,它的基础比较复杂而庞大,甚至说,工笔的基础也是写意的基础。比如写意人物,首先造型的功夫就少不了。对于学生,要画好写意人物,门槛是有点高。写意画自身的特点与属性决定了需要掌握多门知识和技术技能。

记者:所以说,真正要培养大写意画家,是不容易的?

陈朋:很难。大写意对画家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技法技巧可以培养。决定大写意水平高低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人生的态度,是培养不了。这方面既讲究天赋,又讲究阅历积累。当然,虽说很难,但不等于我们完全放弃。实际上,我们很多课程也都是为写意画积累基础的,例如到了三年级,他们有一个水墨写生的课程,包括意笔临摹等内容。

我经常跟学生说,要走写意的路,要做好长时间探索的准备。刚毕业的三五年是很关键的,这段时间能够走好决定了以后的路。如果在这期间,坚持探索,有一定量的作品,并且能够经常参展、交流,那么,此后的十年二十年基本就明确了。写意绘画的路,预计要有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时间沉淀,才可能在写意的层面达到一定的位置。

对话陈朋:无论工笔还是写意,本质在于画家观照自然的态度 ■《吞力屯之秋》 纸本水墨 2015年


艺术创作的本质是通过观察自然 用笔墨表达人生百态的过程

记者:您在读美院的时候,一开始就选择了写意人物吗?

陈朋:我们当年没有这么分,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篆刻都要学。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喜欢山水,毕业创作,我才选了人物题材,可能多少会有点受父亲(陈振国)的影响,因为从小就看着他画画,耳濡目染了。写意人物画虽然难,但它有意思的地方也正是如此。

记者:写意人物无论对笔墨还是素描功底,都会有比较高的要求?

陈朋:素描只是一种训练方式,是基于写生的造型训练方式。人物画关键还是造型能力,提高这方面的能力,除了素描,连环画的训练方式也很重要,这不但可以提高线的能力,还有构图以及各种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力。

其实无论说的是“写意”还是“工笔”,这都只是一种绘画表达方式,我认为绘画的核心还是画家对自然界的观照和态度,艺术创作的本质是通过观察自然,用笔墨表达人生百态的过程,至于是用书写的方式,还是墙绘的方式,又或者大笔涂抹的方式,都只是手段。

记者:在人物画创作上,您受父亲影响最大的是哪方面?

陈朋:从小就在他身边长大,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熏陶,他没有具体要求我在绘画上要如何。更多的是画给我看,而我也常常喜欢看他如何起笔如何创作,聊天时也会涉及一些学术问题,包括传承与创新的问题,可能父亲那一代,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承接杨之光先生等探索出的成果,并在这基础上,有所突破,不管是教学层面,还是艺术创作层面。

但现在时代变化太快,我们面临的挑战可能跟以往各个时期都不一样,所以,父亲那一代人遇到挑战所作出的应对对我们有启发,但更多的可能还是需要依靠我们直面当下的思考与探索。

对话陈朋:无论工笔还是写意,本质在于画家观照自然的态度 ■《立秋之十》 纸本水墨 2007年

(来源:新快报收藏周刊  梁志钦


画家简介

对话陈朋:无论工笔还是写意,本质在于画家观照自然的态度

陈朋,现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协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