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对话邹锋丨主题性雕塑创作的研究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6-15 09:30:21
听新闻

对话邹锋丨主题性雕塑创作的研究

雕塑家:邹锋

访谈人:朱尚熹(《雕塑》杂志主编)

朱尚熹:前不久看到您的雕塑创作《重整行装》,给我的印象深刻,其塑造和人物的刻画都很讲究,看来您对这件作品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请介绍一下您对该作品的立意构思,比如题材、主题与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大致想法。

邹锋:这件作品创作准备的时间比较长。大约是纪念建军95周年前的一年多时间里,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寻找和建军有关的创作素材,在查阅党史文献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两次古田会议。以1929年毛主席主持的古田会议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很多,但是,表现2014年的新时期古田会议的艺术作品还比较少,尤其是关于两次古田会议的内在联系和历史价值的挖掘更少,这也触动我进一步地展开研究。

确定了艺术表现的历史范围,那么如何深入来提炼和挖掘两次古田会议的内涵和价值,如何能把艺术创作通过具体的形象和雕塑语言来表现,这是一个需要反复琢磨和实践的过程。

在深入的探究中,我发现从1929年到2014年两次古田会议,虽然跨越了近一个世纪的时光,但是,其目标是高度一致的,两次古田会议标志着新型人民军队在党的绝对领导下,成为了中国独立自主的保障。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古田会议精神首先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同时也是优良传统的跨时空传递,其精神价值是永不过时的。“重整新装”最终被确定为创作的主题,而作品所包含的精神价值,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伴随着作品塑造的不断完善,在创作和研究过程中逐渐被厘清和凸显出来的。

对话邹锋丨主题性雕塑创作的研究

邹锋《重整行装》整体与局部

这件作品是以写实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一位穿越历史时空的老红军为年轻军人“重整军装”的雕塑形式,塑造“再度整装待发”的瞬间来表达2014年新时代的古田会议对1929年古田会议的历史寻根溯源,旨在研究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的重大问题的会议内涵。于是,雕塑作品《重整行装》外在的形式语言和内在的人物精神如何统一是这件创作的难点。

作为纪念性具象雕塑,对不同时代的“军装”刻画和人物内在的“精神”表现与传达都是至关重要的。“军装是一种精神、文化和信仰的延伸”,凝结与固化军魂,并外化于军人身上。经过多次反复构思与塑造之后,作品尝试塑造了身着不同时代和不同质地军装的两代军人形象,雕塑中的老红军面带殷殷重托的关爱,用沧桑有力的大手帮助年轻的军人整理军装,细心地为他扣好衣领的纽扣;而年轻的军人,郑重地向这位老红军致以军礼,庄严的表情、笔直的身躯显示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蓬勃朝气。“重整行装”既塑造出革命军人的军魂,又展示出两代军人间代代传承的优良传统;既体现出“传承”的意义,更显示重新再度出发的创新精神。

朱尚熹:这件作品通过一种具有高度概括和象征的手法,精心选用典型情节来突出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将两次会议的精神和意义跨时空地联系在了一起。期待您对《重整行装》最后深入完成的成果!近年来,您一直关注主题性雕塑创作,尤其是红色主题的雕塑创作,并投入了较大的创作热情,创作了不少作品。能否谈谈您对于主题性雕塑创作的学术思考?包括您自己认为最理想的作品有哪些关于这些作品的创作经验。

邹锋:近年来,我陆续参与了多个大型主题雕塑创作项目:为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创作主题浮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同胞纪念馆创作浮雕《众志成城》、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创作《井冈山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改革前夜》《抗疫精神》等雕塑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数都是博物馆中革命历史叙事的组成部分。把握了历史叙事,才能更好地把握主题性创作。

创作经验的积累,大都是从问题研究和解决开始的。艺术创作永远是一个通过实践将认识逐步提升的过程,所以这几年我确实有些改变。我认为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我们在做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的时候,主要是通过具体的人物塑造来再现历史记忆,彰显革命理想,在突显人物的崇高精神和伟大品格的同时,使作品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但是,当主题雕塑进入革命博物馆、党史馆、纪念馆等特定场所,意味着它们对创作本身提出了更多方面的要求,尤其是在文献和图像研究的基础上,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形象甄别和考证,如果只是凭感觉或者只是个人的想象,在选择创作素材和选取人物形象的时候就会闹笑话,难以还原特定历史的真实面貌。落实到雕塑创作上,就要做好创作前期的准备工作,并从文献研究、题材选择、构图、造型、空间、材料等层面进行深入探索,从而实现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的艺术表达。

对话邹锋丨主题性雕塑创作的研究

邹锋《井冈山会师》位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朱尚熹:您说得很对,博物馆是一种特殊的场域,并不是我们常见的雕塑展示场所。在一个图文和展示物件如此丰富的空间里,如何将纪念性雕塑植入而不显得孤立和唐突,对雕塑创作提出了挑战,这触及到了一个新的学术问题,那就是在博物馆场域里如何进行纪念性雕塑创作,并与其它展品相得益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创作具有场域与装置的意义,您的创作实践值得钦佩。接着我想问的问题是您在创作的同时,也在学院的领导岗位从事学术引领和教学管理工作,对学院师生的思政工作有许多责任和担当,请问您作为一个有雕塑专业背景的领导是如何平衡岗位工作与自己专业之间的关系的?思政话题与主题性雕塑创作是否有联系?如果有,那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邹锋:大学里优良的人文传统是滋养学科专业和陶冶师生情操的重要力量。

在学院66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形成了来自央美、浙美、鲁美等高水平艺术院校的张大生、颜世俊、张云薇、杨戈等老一辈教师团队;现在拥有包括李惠东、李富军、赵建磊等一批优秀青年学者在内的教学团队,经过几代人接续奋斗,不仅打下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更是形成了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我一直认为学科专业建设靠的是团队,我也相信集体的力量,它帮助我有效地平衡了工作和专业创作之间的关系。创作是一门学问,而管理也是一门学问,两者之间也存在很多共性。

主题性雕塑创作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策略,它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路径,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作为丰富的红色基因库,在主题性雕塑创作过程中,查阅图片和文字资料,实地调研和访谈,不仅从专业角度推敲了作品的每个细节,更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历史场景的客观还原,以研究的态度使党史学习得以更好地进行,也让红色文化得以在继承中创新。

对话邹锋丨主题性雕塑创作的研究

邹锋《大庆精神》位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十年过去了,我至今还记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16个字的红旗渠精神。通过创作红旗渠纪念馆的主题雕塑,一方面通过带着学生深入生活,进行实地调研,对红旗渠的历史价值和精神内涵有了更加精准的认识;另一方面,这些在创作实践中积累的优秀案例,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上实现提高与升华;同时,只有理解和深刻体会英雄背后的党史,才能进一步将这种感悟和心得潜移默化地融入日常生活,用这些精神影响和带动教学,启发和鼓舞学生的创作,指导和引领学生在不断的求索中完善自我。

朱尚熹:从创作技法的层面讲,主题性创作需要高超的技巧来实现宏大的主题叙事和典型人物的塑造。在您的雕塑创作中,您将塑造语言发挥得游刃有余,雕塑造型语言运用得熟练而老道,作品很有感染力,请谈谈雕塑专业功底与主题性雕塑创作的关系。

邹锋:我认为,在艺术创作中,作者的综合素养和艺术品位往往比专业功底更重要,因为这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而不是技能层面的比较,雕塑艺术的发展需要更多具备跨学科知识的拓荒者。

改革开放以来,主题性艺术工程得到蓬勃发展,产生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作品。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立意浅薄、主题单一和形象单调的不良现象;同时,很多主题性创作既缺乏深入生活,也缺少学术研究;既没有时代气息,也忽视地方特色,停留在主观臆想之中。因此,我们丰厚的历史文化和差异化的地方资源,还有待于被充分挖掘和利用于艺术创作中。

对话邹锋丨主题性雕塑创作的研究

邹锋《抗疫精神》位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我在参与服务国家的艺术实践中,也不断地思考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构建中国式当代雕塑的学术体系,如何发展和建立起具有本民族独特性的雕塑造型语言和审美价值体系,这些问题对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而言都是最急迫的任务,也是最有意义的探索。从油画领域的“民族化”,到雕塑领域的中国风,我们的艺术创新总是站在前辈思考的基础上开展的,只有明确本土雕塑语言的独特性,才能给世界雕塑语言的多样性、多元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中华美学精神彰显正大气象,艺术创作才能“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所以,在雕塑创作中,向传统和经典学习,向老一辈雕塑家学习,把握民族雕塑语言,汲取现实主义营养,赋予作品庄重之美与灵动之美,在深入研究前人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才能使雕塑作品充满家国情怀和文化底蕴。

朱尚熹:从雕塑的教育教学层面讲,每所学院都在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教学方针。您具有老浙江美院(中国美院)雕塑教育的背景,请谈一下国美雕塑教育体系对您之后雕塑创作的影响,国美雕塑教育的特点以及与北京雕塑生态的区别。从国美走出来之后,您的雕塑创作思维有哪些变化,如果有的话,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

邹锋:1986年开始,我在浙江美院雕塑系开始系统的专业学习,那个时候全国美术院校都是以苏联和法国雕塑教育模式为蓝本,从解剖、头像、胸像、人体、创作、材料等专业课程不断递进,这种理论化系统化的雕塑教学模式深刻的影响了包括我在内的大量雕塑家。转眼离开母校30多年了,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每所高校都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变化不断修订培养方案,在回看不同高校的毕业创作的时候,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的大学之间。雕塑艺术教学的聚焦点和关注点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一是反映在东西方文化思想和科技成果对雕塑教学结构的重塑;二是反映在雕塑家们对中国雕塑传统集体溯源的现象,以及回归本土和民族化雕塑艺术的自觉意识不断提升。我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立足浩瀚的民族艺术资源,以国际化的视野,走向更加多元化的创作表达是中国雕塑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话邹锋丨主题性雕塑创作的研究

邹锋《愚公移山》位于红旗渠纪念馆新馆

近十年,我连续参加了“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的评审和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等相关活动,清晰地看到来自全国高校雕塑作品在艺术观念、材料语言和表现手段方面的巨大变化,也看到了各个院校之间充满生机的创作教学和青年学生饱含激情的创作表达。

朱尚熹:在行政管理、创作和教学之外,我发现您的兴趣和社会接触面很广阔,请谈谈您对雕塑专业发展和跨学科建设方面的高见。

邹锋:我对跨界融合发展的认识主要是来源于我的实际工作。大家都知道,北京工业大学是一个以工科为主的多科型综合性大学。在这里除了艺术学科之外,还有非常丰富的工科和理科的专业资源, “艺工融合”为艺术学科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给养和支撑,也带来一些推动学科发展的创新探索。在雕塑界,过去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影响着雕塑创作的方式和手段;而现在人工智能、ChatGPT、3D打印、数字化等各种新技术一直不断改变着雕塑艺术的创作方式和思维方式,跨界融合与学科交叉研究正在成为艺术界难以回避的热门话题。

从历史的维度看,引入科学的方法来丰富艺术的表现手段,通过跨学科跨专业来实现雕塑艺术的创新是必然的路径,交叉借鉴一定是新的发展趋势。跨界与融合虽然可以开阔眼界,拓展创新思路,但是,也要慎重地看待如何开展跨界融合的问题。特别是在制定和调整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不同专业之间学理不同、基础不同,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有些看似相近的专业,却有着本质的差别。而这其中的差别,就是在提示我们应当按照各自学科特点对标建设,不能混为一谈。因此,在跨学科的探索过程中,我们既要尊重学科间的边界,也要寻找学科间可以交融的边缘地带,从而逐渐突破原有的边界,而这些“边缘地带”就是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

当下,跨界与融合主要表现在研究过程中的自我组合和团队间的分工合作,体现在不同学科间的协同攻关意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跨学科的联合,可以把艺术学科的造型和审美、设计和创新与工科的交互设计、系统设计等紧密结合起来,这些不同特质的专业内容的融合,有效促进了艺术创新,“艺术+科学”使艺术作品更加符合更广大群众的审美需求。

对话邹锋丨主题性雕塑创作的研究

邹锋《改革前夜》位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朱尚熹:在跨学科思维的基础之上,我们的雕塑创作的面貌有了新的进展。请结合具体的作品谈谈您对中国主题性雕塑创作现状的看法。与上一辈雕塑家相比,当代的主题性雕塑创作的状况如何,有那些成就,有那些忧虑?

邹锋:中国的主题性雕塑创作经过一代又一代雕塑工作者的传承和发展,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诞生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主题浮雕、农展馆组雕、党史馆群雕等一大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建国75年来,国家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多样性空前发展,当代观众已远离困难的历史时期和艰难的战争年代,也因此缺乏对艰苦岁月的切身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身处高度媒介化和国际化的社交网络环境中,主题性雕塑如果只是停留在以立体图像复述历史图片的浅层表达,则难以触动观众情感,与观者产生互动和共鸣;其次,若是对新时代内涵缺乏鲜活的语言表达,也无法承载和传递主题性雕塑的内涵和意义。当下主题性雕塑创作普遍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主题和内容的提炼还不够,二是对内涵深度的挖掘也还不够,三是对时代体验的感受也还不够。这些因素也直接导致了一些主题性雕塑创作同质化和程式化的问题,只有解决好存在的上述问题,主题性雕塑创作才能够获得更大的提升空间。

对话邹锋丨主题性雕塑创作的研究

邹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位于抗美援朝纪念馆-两翼浮雕

主题性雕塑与时代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连,新时代主题雕塑创作要深刻地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就需要发掘能够表达新时代之“新”内涵的雕塑语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也为我们艺术创作提供了“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绿水青山”“美丽乡村”“美好生活”等一系列崭新的创作主题。主题性雕塑创作应当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聚焦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展示新时代所取得的区域协同、乡村振兴、科技强国等辉煌成就。

近年来,一大批雕塑创作者在探索传统文化创新方面做出了很多富于创造性和成效的艺术探索。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艺术院校和专业机构围绕红色主题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主题雕塑,包括大型党旗雕塑《旗帜》与《信仰》《伟业》《攻坚》《追梦》四组大型雕塑。作品通过庄重、巍然的气势和风格,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奋斗历程,为新时代主题雕塑艺术创作树立了标杆和典范,也引发了我们对新时代语境下主题性雕塑创作与教学的一些新思考。

朱尚熹:只有在对媒介深入思考和对主题背景的深入发掘和研究之后,才能产生优秀的作品。最后想请您谈谈在主题性雕塑创作方面,您自己有怎样的规划与建议?

邹锋:我的基本想法就是,主题性雕塑创作还是要多从中华优秀传统中汲取养分,不断丰富创作内容,探索新的艺术形式与表达方式。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深入研究,拓展讲好中国故事的方法和手段。

(来源:雕塑杂志)


雕塑家简介

对话邹锋丨主题性雕塑创作的研究

邹锋祖籍安徽,1968年生,1986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先后获得浙江美术学院文学学士学位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硕士学位。

现任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文艺创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等。《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雕塑》杂志编委,北京市博物馆展陈设计与空间实现重点实验室主任。

曾主持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休战壁画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70周年部分主题彩车设计、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公共艺术设计、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主题雕塑《井冈山会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公共艺术项目《众志成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新闻发布厅公共艺术项目《山水相连同源共流》,以及红旗渠纪念馆(新馆)雕塑群等三十多项公共艺术项目设计。作品曾分别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建设部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及省部级“金奖”和“优秀奖”等奖项。

曾在《中国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研究》《文艺研究》《装饰》《雕塑》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在《美术》《新美术》等刊物发表作品数十幅,作品被《中国美术六十年》《中国雕塑五十年》《二十世纪中国城市雕塑》《中国雕塑年鉴》收录;同时作为跨学科专家还长期担任国家级、省部级各类艺术基金和项目的评审工作。曾获得首都劳动奖章、北京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锋”、北京市模范集体等奖励。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