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美从何处寻”是向内求善求真、向外求美的心路历程,那么“新从何处觅”(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便是传统与当代交相辉映的美学散步。新时代的青年艺术家们秉承着以文化己,以美育人的创作主旨,另辟蹊径、上下求索着从传统通往当代,以当代承续传统的美术新路径和新方式。在他们的向美之心和创美之作中,传统便成为了当代创新撬动地球的支点,当代也成为了激活传统的众妙之门。中华民族的文艺精神也必然在传统与当代的激荡与生发中绵延、创新,并创造新的辉煌。
崔立豹访谈
采访人:崔老师您好!很荣幸能采访您。您一直致力于油画创作与研究,可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您是如何走上绘画道路并与油画结缘的呢?
崔立豹:小时候我对画画有一点兴趣,但是比较懵懂,一直到高中才进行系统的素描、色彩的美术基础学习训练。直到后来上大学也是选择了美术专业,因为喜欢油画多一点,就选择了油画专业。本科阶段,对绘画艺术没有清晰明确的理念,到了研究生阶段,经过导师的系统讲授,才知道什么是画,什么是创作,什么是艺术——不是简单的摹写、简单的画块颜色,画个物相,无论是颜色形状都是有文化渊源的。时间越久,我对油画就越喜欢,一直到现在仍然很喜欢油画。感谢一路走来在绘画道路上给予我帮助和影响的老师们和朋友们。
《切脉——故乡的塬》150cm×130cm布面综合材料
《行迹》160cm×130cm布面油彩
《切·脉》130cm×150cm布面油彩
采访人: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符号。在您的绘画作品中有一些意象,例如山川、马匹、车轮等,它们是否有独特的意味?您的艺术创作风格又是如何形成的?
崔立豹:作品里面的山川景观、马和车轮,都是分属于几个不同的系列创作,比如山川景观属于《切·脉》系列,马、车轮属于《伊甸园》还有以船为创作内容的系列等。这几个系列主要是想运用山川景观、马匹、车轮、船等符号元素来探索自己的绘画语言。把自然的和传统的文化符号与现时的绘画语言相互契合起来,把它们解构重构,再次提炼重组,与现当代的一些东西建立联系产生碰撞。作品中的山川景物、马和船,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阐释表达,是一种自画像式的阐释。比如《伊甸园》系列,里面的每一匹马都是自我的内在写照,包括车轮还有其他的意象,都是发生在自己生活记忆里的东西。这些意象不代表现实的意义,只是提供一个观看的可能性,制造一个问题矛盾的点,让观者能从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感知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初的思想立意可以忽略掉。但是主旨内容依然是自我语言表达探索的一个过程。对于我的绘画创作更多的是一种矛盾的制造与解决的结合体,处于不断地解构重组的过程中。因为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对于一些东西的理解和体验是不一样的。在最初的阶段喜欢具象的表达,后来就喜欢抽象一点,再后来就喜欢综合材料的表现性或者其他的。我希望的是把不同阶段的不同喜好放在一个统一的面貌里,让它们有一个延续性。再回顾之前的作品,有闪光点也有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地提炼补充它们,慢慢地使自己的道路方向越来越清晰。其实这个过程很纠结,身体里住着两个人,一个往左走,一个往右走,两人不断拉扯,这时就需要第三个人去平衡关系,把左和右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互补的方向。目前只是具备一定的形式面貌,还未形成了一种固定的风格,因为路还很长,需要做的、能做的还有很多。
《渔·歌》150cm×150cm布面油彩
《风云印记》130cm×150cm布面油彩
《伊甸园》80cm×80cm布面油彩
采访人:在"观异知同——山东青年美术家邀请展"上,您向大家呈现了油画作品《雄风映古驿》,可否与我们分享一下这幅作品的创作历程和背后的故事呢?
崔立豹:《雄风映古驿》画的是一座驿站古城鸡鸣山驿被称作中国邮政史上的活化石。18年有一个中国美协举办的展览,正好契合主题,投稿并入选了。16年的时候路过张家口,被这座古老的驿站古城的历史魅力所吸引且深受感触。每一座经过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建筑都具备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因为它对历史文化进程而言具有承载性和见证性。它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沉淀遗留下来的,具有醇厚的文化气息。鸡鸣驿是历史上京畿地区地位最重要的驿站之一,是迄今我国发现的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邮驿建筑群,被誉为“极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当时在只采集了一些相关的素材照片,回到画室之后经过梳理画出了这幅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把素材图片重新提炼精简,组织成平面式的、结构化又附带了一些材料属性的元素,增强了画面的表现性。其实重新解构后相对于原本的素材照片具有很大距离感,对里面的事物形状做了一些调整,包括型体的倾斜度,一些远景的加减处理等,近于结构主义和立体主义的集合,附予一定的材料性和抽象性,与写实和再现性的作品有很大差别,属于一种带有表现性的综合绘画方式。这种画面的形成跟自己的创作习惯有关,之前接触过综合材料课、油画和色粉画,总是在想怎么把这几个领域的优点融合在一起。所以,《雄风映古驿》是按照这样的创作思路最终形成的一件作品。更倾向于表现性和材料性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强调绘画性,与具体实物形象保持距离感,具备一定的图像性但绝对不是照片式的图像性,它是一种主观处理的抽象性。
《雄风映古驿》120cm×150cm布面油彩
采访人:您的《折子戏》是一幅很出彩的作品。能否给我们分享一下,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您是如何构思把这幅画做成一个纯粹的综合材料作品的?
崔立豹:起点并不是无根而生,主要是从综合材料绘画课上受到启发。一开始并不了解综合材料绘画,就是简单纯粹的画油画,讲究油画规则的厚薄、肌理、用油、肥盖瘦等等,严格遵循规则去画,觉得油画得很古典、写实,那才是最好的。比如素描,必须画得很写实,体积感非常强,解剖非常到位,那才是一张好的素描作品。所有作品都要画得现实精准传神,一定要画出它的精神面貌。接触了综合材料绘画以后,绘画思路开始发生了转变,才发现世界还可以用另外的方式去看待、去呈现,素描可以画得天马行空,只需要绘画的形状、结构有意味、有思想、有形式、有表达就足够了,并不一定要画得千篇一律。于是就开始使用另一种语言体系,跟之前的具象认知不一样了。特别是接触到现代绘画之后,这种思维的转化更加明显彻底。
《折子戏》原素材是一个戏曲人物。我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地方戏种的演出场景,觉得很有趣,就把这个素材用手机拍了下来。《折子戏》这幅画偏抽象构成化的,是把原来的具体形象结构化、抽象化后又通过不同材料间的应用来进行了传达,最终完整呈现的一件作品。按照自己的草图一步一步搭建材料去平衡材料之间的关系,软硬对比,材质对比,对线条和颜色的层次进行反复增减处理等等,其实也有一定的偶发性。其中,颜色是做了一个减法,把五颜六色的东西通通去掉,只剩下几块简单的色彩对比,这样更有利于突出材料的美感。剔除色彩表相的视觉干扰,把颜色单纯化,形象结构抽象符号化,剩下的就是材料的趣味性审美。在我的创作中,综合材料还是更偏向于绘画性,而不是单纯的材料性,更多的是通过材料来传达思想和绘画性的理念。若只是单纯的材料的展示,它就会变得过于简单化。
《折子戏》100cm×80cm布面综合材料
采访人:当今时代,科技不断发展,图像信息的体验获取变得简洁高效,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图式体验已无法满足人们内在感官的新需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您认为架上绘画如何破壳新生、自我救赎呢?艺术家如何驾驭这种新观念驱动下的图式、内容、语言和材料的创造及运用?
崔立豹:绘画应该紧随科技发展进步的脚步,运用更多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来丰富绘画。比如最近比较火的AI、ChatGPT等,这些东西的出现要辩证看待,对绘画并不意味着是坏事。正确恰当地使用它们是一件非常有助于绘画发展的事情。简单来说,它可以快速有效地呈现出我们的创作想法,创作思路概念草图可以短时间内进行调整处理,节省了很多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这对于绘画创作是有帮助的。当然照抄是不可取的,必须得有个人独特的艺术表现。虽然说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但是个体的想象力还是有限的。借助这些科技手段可以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碰撞启发,这也是绘画要不断更新突破的一个点。真正的高手会用科技丰富自己,如何更好地运用科技,更多的是看自我的艺术修养。再比如,之前看展览或者搜寻一些信息材料的过程比较繁琐,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逛遍全世界的博物馆,有些甚至都具备了一定的现场体验感。对于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来说,这大大增加了我们的知识储备。或许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会产生一种全新的画种,一种完全科技化的绘画。
绘画本身就是一个很个人化的东西,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和方式,没法作为一个共性来探讨。但是我相信,它们的核心都是一样的。把当下的一些图式、内容、语言材料及主体感受反映到自己的画面中,至于用什么样的风格和形式,这是一个很个性化的过程。就我而言,更加倾向于打破画种之间的壁垒,采用综合性的语言方式去作画,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从自身的文化去挖掘传统文化的一些精神图式,跟现代的一些材料语言相结合,重新去解构提炼,焕发出一种新的寓意。从某种层面来看,它会有一个文化根基,不会打乱自身的脚步,失去自我,这样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走得更长远。绘画的核心内容扎根于传统文化,所有东西都与生存世界的文化内容相关。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理解得更深刻一些,而理解西方文化就有一定的距离感,因为生存环境、生活习性和教育体系都是不一样的。西画的直接奔放、铿锵有力、天马行空,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含蓄内敛、气韵连绵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视觉感受,也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内核所主导的结果。
《伊甸园·Ⅰ》160cm×130cm布面油彩
《伊甸园·Ⅴ》120cm×150cm布面油彩
采访人:在山东美术馆举办的“践行两创方针弘扬时代精神:齐鲁风华——山东美术精品展”中,您的作品《时代印记•Ⅱ》展出。从这幅画作中,我们感受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时代色彩。您认为在创作过程中,应该如何将山东地域文化特色与绘画这种形式有机结合并且准确地呈现出来?
崔立豹:《时代印记》系列是属于城市风景、人文景观的系列性创作,也是对前面一些个人艺术探索的总结。《时代印记Ⅱ》是这个系列的一幅作品,画的是关于航运码头的内容,主要是鲁地的一些运河航道场景,是一个符号化的场景印记,而非具体再现某一处景观。我将搜集到的几张创作素材,整合提炼出所需要的元素形成一幅画面,将黄河流域的、长江流域的元素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码头形象。它是一个时代的符号缩影。在艺术构思的时候,觉得时代印记这个关键词得有时代性,所以视觉效果基本上偏向于老照片似的斑驳锈迹的感觉。核心问题还是绘画语言的探索,也是一个平面化的、结构化的、带有表现性的、材料性的综合式绘画语言的探索。运用水路航运码头这一场景符号,融合自己的绘画理念进行探索表达。
《时代印记》220cm×200cm布面油彩
《时代印记·Ⅱ》120cm×130cm布面油彩
采访人:感谢崔老师的精彩分享!在采访的最后,对于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与学习,您有什么建议和寄语吗?
崔立豹:作为青年的一份子,在艺术这条道路上,能做的只能是分享一点自己的感受。坚持自己,坚定信念,不盲从,好好生活,好好学习多读书。多看好的作品好的展览,开阔眼界提高认知,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表达方式,坚持到底不断探索。自己的作品不被完全接受时候,要坚定内心不要动摇,多与自己绘画语言同频的人去交流,查漏补缺听取一些好的见解来不断完善提高自己,青年艺术家未来可期。
(来源: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
画家简介
崔立豹,山东省美协文艺两新工作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山东省油画学会理事,山东省水彩画院院聘画家,研究生毕业于山东建筑大学美术学油画专业,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并被山东美术馆收藏,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展览中入选并获奖。作品分别被山东美术馆、齐鲁美术馆、临沂市蒙山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中融控股集团、厦门九鼎美术馆及私人机构和个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