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4-20 08:49:04
听新闻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周松的艺术创作好像从来都与“岁月静好”无关。

那些早期超写实的逼真画面,预言式的科技元素,以及后来各种让观者猝不及防的图像重构,都让人感受到他内心对于人类世界现实境遇与未来图景的高度关注。早在2006年,周松的毕业作品《兵·泣》获得天津美院毕业创作一等奖时,人们就已经见识到了他的生猛与“暴力”。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兵·泣》127×180cm 布面油画 2006

此后的10年间,周松不断将深度认知的触角伸向科学、宇宙、生物、哲学等领域之中。他的创作也慢慢从某一个具象的公共议题,逐渐转向至人类形态与宇宙观念的宏大视野里。

2017年他创作了具有代表性的《新创世纪》,再到后来的《逆时空》《质能宇宙》等作品的孕育出生,他的创作核心慢慢显现出来——21世纪的泛科技时代;后人类、后科技的综合概念;以及个体在这个时代中的生存感受、反馈和思考。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永恒的神话》The Myth of Eternality, 232x160cm, 布面油画, 2021

2022年,哈佛大学洛克菲勒亚洲艺术史终身教授汪悦进将周松的“膨胀”系列作品定义为“赛博格生物形态艺术”,这是艺术史上未出现过的概念,在艺术与科学、哲学的交叉地带之中,周松的创作与探索不断深入。

此次宝龙美术馆的“秘境:周松个展”,则集中展陈了他在2022年至2024年间的重要创作,其中与展览同名的大型绘画作品《秘境》(300x800cm)则非常具有代表性地呈现了周松关于“新自然”的观念表达。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秘境》Enigmatic-Realm,-300x800cm,-布面油画,2022-2024

在画作《秘境》中,周松采用解构与重组的艺术手法,融入“人”“铅笔”“树”等元素,它们作为自然万物的缩影彼此依存、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自然整体,象征着宇宙演化的一个局部、产物与过程。

中国传统山水画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一种艺术外化,而在山水画中,“树”的意象又常以某种精神纽带的形式出现,展示了中国朴素的自然哲学观,在这样的哲学文化脉络中,我们会发现周松有意将“树”作为“新自然”系列作品中多次复现的一个小线索,以此引入传统意味与未来景观融合碰撞。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塑造》Molding,360×210cm,布面油画,2024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新自然》New Nature,300×200cm,布面油画,2023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造物者IV》The Creator IV,40×40cm,布面油画,2023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造物者II》The Creator II,100×80cm,布面油画,2023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造物者III》The Creator III,100×120cm,布面油画,2022

在艺术家周松看来,我们今天置身于一个全新的自然世界中。

这个世界由多重宇宙观、弦理论、量子力学、人工智能、基因学等现代文明理论构成。这些知识点共同塑造了人类文明的“新自然”。纠缠扭曲的铅笔不仅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缩影和线索,也展现了“新自然”中新知识的交织与复杂性,类似于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流错综复杂。同时,铅笔身上从古至今所蕴含的工具理性,也从另一种形式上寓意着AI智能和赛博未来的新科技。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在本次展览开幕日当天,艺术家周松带着笔者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导览与对话,谈到了关于这次展览作品的背景、内容,以及他对艺术、后人类主义的一些看法。

采访者:这次展览筹备了多久?大概包含您哪些作品内容?

周松:这一批主推作品我持续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去创作。出于对绘画体量的考量,我根据这个空间去做了一些尺寸和节奏上的布局,3个展厅的安排强调了过去、现在、未来的这种关系。从创作时间的脉络上来说,第一展厅里有稍早时期创作的一些作品,但是在内容上又带有强烈的未来性,而第二、第三展厅则集中展现了更具有宽广性的,有着大量抽象、抽离面貌的作品,着眼精神状态上的超越。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采访者:在您的上一个系列《膨胀》中,您将画面空间利用得非常满,而这一次画面中留下了大量的空隙,好像弱化了一些视觉上的冲击,这是出于一种怎样的考量呢?

周松:因为今天的作品是涉及对很多问题的理解和追问,我倾向更加隐喻的表达。

比如这幅叫作《如履薄冰》的作品,这一双脚,它某种程度上是生命化的一种载体,它既是树、是人,也是支撑着人类文明的某种象征性的东西,当它踩在一种漂浮的冰面时,你可以感受到人类是其实是处于一个很困境的状态中的。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如履薄冰》Walking on thin ice, 200x400cm, 2023

采访者:您觉得这种困境是指表达上的困境,还是说在生存状态、自然环境等各个维度上的,实然层面上的困境?

周松:是各个维度上的困境。我的很多作品其实在呈现着一个主题,就是从趋势上来看,我们正处于向后人类时代发展的状态中,但现实情况是,我们还要面临很多生存的困境。这种困境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它其中包含了很多很复杂的东西,有人在社会化中产生的问题、个体化的价值如何放置的问题,同时还有很多自然环境的问题。

我这次的展览为什么叫《秘境》呢?因为这些作品表现了一种受制于整个宇宙规则之下的状态,比如我们如何生存在地球上?我们对于宇宙的认知、探索如何与我们的生存关系发生联结?宇宙的这种规则,似乎支配着人类的各种欲望、情感世界、无知、死亡……就像我在展览前言里自述的那样,人类其实是不自觉地在演化。包括人工智能这种概念的出现,它都有一种无情的上帝的力量、造物者的力量,这种力量在推行着“人类文明”境遇的演化。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如履薄冰》Walking on thin ice, 200x400cm, 2023(细节1)

采访者:我们看到《如履薄冰》这幅画中虽然有人的面目形象,但他们都闭着眼睛,或者遮挡住嘴巴,这是不是有一种面目模糊,或者表达受阻的意味在里面?

周松:对的,它整个是一种闭合的状态,很紧。因为我们今天的生活环境就是这样的,你在很多公共场景中,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很容易处于这种“很紧”的状态中。我们今天所谈的文明,很大程度上就是城市化的文明,它讲求的是如何的集中,如何的高效,而这种“拥挤”的意象,它其实可以演绎出很多人与人之间的问题。

采访者:好像我们的空间在被什么挤压、挤占着。

周松:对,这里面其实还有另一个维度的“拥挤”,就是一种信息化的拥挤。我们在进入互联网科技的社会中之后,这个时代会不断地制造一些信息、知识,一些所谓“真理”,很多的观念以及大量多余的信息,它们都共同组成了这个“拥挤”的意象。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引力、黑洞》Gravity, Black Hole, 260x360cm, 布面油画, 2023

采访者:如此说来,尽管这些作品也有关注到很多现实的境况,但与您早期的那些作品相比,似乎不再执着于那种超写实的笔触,这个反映出您在创作理念上的一种什么样的变化呢?

周松:嗯,松了嘛!因为今天的这些东西是在思想里放置的,在你的精神世界里,一切都不一定需要是现实化的。所以我可以很自由地去描绘一个想象中的世界,这个世界它只要自洽就好了。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烛光》Candlelight, 300x210cm, 布面油画, 2024

采访者:是怎么突然转变成这样子的,是基于某种启发,或者某个契机吗?

周松:没有,这种转变其实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这批作品的创作不再受限于一些具象的素材,而是彻底打开了。当你自由地在你的思想、精神世界里面去创作、去表达时,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而这个画的东西它已经不重要了。

我把我的视觉逻辑、思想逻辑,视觉体系、思想体系这些东西融合在一起就好了,所以当你观看每幅作品时,会发现它们的自由度是很强的,并不是简单地在重复一种风格,而是共同强化了一种精神化的观念、一个思想的体系。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宇宙之膜》 The Membrane of the Universe, 300x224cm, 布面油画, 2024

采访者:第三展厅“宇宙精神粒子的聚散离合”中,独立呈现了一个大型的装置作品,用到了很多铅笔,这是从您的绘画作品中延伸出来的创作吗?表达了什么样的理念在其中?

周松:对,它是从绘画的整个主线里,延续出的元素去组成的,之所以单独地去展现这个作品,是因为它可以和前面所有的作品形成一个语境,给观众带来一种代入感。另外我们讲宇宙最微观的层面就是粒子,粒子这种无序、混乱的状态,其实也反映出人类在演化进程中,受制于宇宙规则时的那种迷茫。无论是在形式还是逻辑上,它与前面两个展厅的作品都形成着一种呼应。

我觉得其实这也正是艺术的魅力之一,有很多普世性的观念、感受,我可以将它们视觉化地表达出来。比如在文学或者哲学中,它们可能需要是一段文本来表达,但是在艺术中它可以是一个面貌、一种风格,也可以是一个视觉体系……总之,这种表达会给人带来更多特殊的体验。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来源:乙观)

艺术家简介

对话周松丨穿行在后人类的“秘境”中

周松,1982年出生于江西,200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周松的绘画和雕塑等作品在艺术、科学和哲学的交叉地带探索着生物形态学与机械美学之间的联结,既有后人类主义的意味,又具有深厚的人性。无论是当代应用科学的潜在后果,抑或是宇宙不断膨胀对人类欲望和命运的无形影响,周松的绘画都在矛盾和开放的状态中焕发着生命力。

近年来,他在德国哈根奥斯特豪斯美术馆、北京嘉德艺术中心、上海昊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过个展。他的作品也曾参加过多个机构的群展与艺术项目,包括巴塞罗那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大皇宫、佛罗伦萨达巴索古堡、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维也纳大学、威尼斯欧洲艺术中心、布达佩斯YBL创意艺术中心、洛杉矶苏富比、加拿大多伦多艺术中心、圣地亚哥沙赫特宫、秘鲁应加·加西拉索文化中心、巴拿马当代艺术博物馆、巴拿马运河博物馆、哥斯达黎加国家画廊、委内瑞拉国家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悦美术馆、广东美术馆、重庆美术馆、武汉美术馆、成都现代艺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宁波美术馆、无锡凤凰艺都美术馆、西安天朗美术馆、成都文轩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2023德国北方艺术大展、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Personal Structures”、第十三届哈瓦那双年展、第三届国际双年机器哲学大会、第十一届意大利佛罗伦萨双年展等。

重要奖项包括第十一届佛罗伦萨国际双年展“洛伦佐国际装置艺术奖”(2017);第五届五四国际青年艺术节绘画大奖(2012);天津美术学院毕业创作一等奖(2006)。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