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谭平的艺术跨越绘画、影像、装置、观念与行动等多种媒介,沿着不同的问题方向展开了多线并行的思考与实践。自 1993 年开始,谭平开启了关于“一条线”的探索:对“时”与“间”的思考引发他在多次的“破坏”中塑造出一条“被蚕食的线”;在作品与空间关系的启发下他用“一划”刻出一条“不断前行的线”;延续“内观与自省”的创作理念,他用炭条拉出笔笔相生的“被切断的线”。2023 年,在红顶当代艺术中心的展览“侯莹 × 谭平 HOU YING & TAN PING”中,“一条线”的创作不再停留在艺术对于时间、空间、关系等问题的探讨,更涉及了绘画与舞蹈、哲学、跨学科、社会学、传统与现实等问题的思考,在“撕裂”中的表达中蜕变为“一条自由生长的线”……在不断更新对规则的设立与挑战过程中,谭平打破对视觉、形式、观念和体验的固有认知,在“破坏”与“限制”中创造一种新的艺术生成机制。
对话谭平: “撕裂”的呈现
“侯莹 X 谭平”双人展现场
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厦门
2023
记者:您与舞蹈家侯莹老师的合作始于2013年,这样的合作打破了视觉艺术与舞蹈艺术之间的边界,您还记得这第一次合作的契机是什么吗?
谭平:契机发生在2013年,我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个展,当时展览的室外有一个很大的频幕正在播放我的“覆盖”影像。当时侯莹老师刚从纽约回到北京,她坐在对面的咖啡厅完整地看完视频,就到展厅里面看展览,她说,视频给她留下很深的印象,当她第二次来到展厅的时候,正赶上我也在,我们的第一次合作就此开始。
“侯莹 X 谭平”双人展现场
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厦门
2023
记者:在第一次合作的过程中您和侯莹老师探讨的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谭平:我曾问侯莹:“你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她说:“我看到了舞蹈。”她回国之后的第一个创作“燃”由此诞生。“燃”的创作灵感是来自于这个“覆盖”的影像,所以,在合作的过程当中,我是相当被动的,我只关注影像介入到她的舞蹈中产生的视觉效果,当时在国家大剧院看现场,是非常震撼的。
“侯莹 X 谭平”双人展创作现场
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厦门
2023
记者:是什么吸引着双方合作了近十年?在这十年间,两位的合作在艺术语言、媒介、观念和内在逻辑上发生了哪些推进或改变?
谭平:与侯莹老师的交往过程中,让我对现代舞有了更多和更深的理解,所以才有了第二次合作。当时,我在元典美术馆举办个展,名字是”……”,理念是通过现场已有照明灯光的变化,使在场观众在艺术与日常之间进行观念上的转换。这件作品的另一个名字是“这是一个展览,这不是一个展览”。我邀请侯莹与她的舞团进入这个展示空间,创作一个同样概念的作品。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次合作,我们在元典美术馆的空间做了一次将艺术成为生活,生活成为艺术的尝试。这次合作可以说是各自用各自的语言表达了同一个观念。
《......》元典美术馆(侯莹舞蹈剧场 演出现场)
摄影:柯卫
2017
记者:2023年,红顶当代艺术中心的展览“侯莹×谭平HOU YING & TAN PING”集中呈现了您与舞蹈家侯莹近十年以来的合作作品,除了场域空间以外这次展览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谭平:第一次合作是以她的作品“燃”为核心进行的;第二次合作是以我的观念为核心各自分别创作作品;而第三次的合作是一次真正的合作。我们共同在一个空间里,提出共同的理念,完成共同的作品。这次创作的灵感来自于将要展示的地点、空间的感觉、参与合作的人,这个是我尤为关注的。这次是在三年疫情结束以后,在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把这几种复杂的问题有机结合创造一件作品的过程。我觉得,这次合作已经远远超出了空间与作品关系这些仅限于专业内部的一些问题,涉及到绘画与舞蹈、哲学、跨学科、社会学、传统与现实等问题的思考,相当有挑战的。
“侯莹 X 谭平”双人展现场
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厦门
2023
“侯莹 X 谭平”双人展创作现场
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厦门
2023
记者:您为此次展览创作了一件场域绘画作品《山 水 经》,这件作品与红顶当代艺术中心这一特定空间的关系是怎样构建起来的?和舞蹈作品《一|》之间是如何进行呼应的?
谭平:《山 水 经》这件作品是为了这个空间量身定制的。这个展览空间有一面30米长的墙面,为此,我们计划现场创作以《千里江山图》为主题,24米长的山水长卷,画完以后将长卷从墙上撕下放置到五百平米的展示空间中,现代舞会穿插于撕裂的《山 水 经》长卷中。选择《千里江山图》或者《山 水 经》这样的一个名字只是为了表达“撕裂”这样一个概念。当一幅长卷从墙上撕扯下来平放到地面上,在这个行为过程中所发生的涂抹、撕裂的声音、残留的现场,这本身就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新冠疫情离开我们三年后,在我们的现实和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到底留下了什么?这些是在北京的前期构想。后来到了现场,感觉舞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也不能完全贴切地表达三年疫情以来人们内心撕裂的状态,也就产生了后来的《一|》。《山 水 经》更像一个现场装置,《一|》更像是一个行为,破碎的山水空间中,进行一场破坏性的演绎。
“侯莹 X 谭平”双人展现场
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厦门
2023
记者:在您的场域绘画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通过一种“行动”才能完成创作,“行动”是否成为了时间(载体)和空间(场所)以外的另一个激发您创作灵感的要素?
谭平:场域绘画意味着在一个特定时间与空间中发生绘画,如果只是一张画挂在空间中,也就与以往的展览没有什么区别了。场域绘画最重要的是行动,你的想法是在特定的时空里,在你的行动过程中产生并实现的。很多的不确定的灵感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出来的。尤其是绘画与舞蹈的合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才有意思。
我一直把艺术的媒介作为我内心冲动呈现的渠道,所以在创作之初必须要弄清楚,我会不断地追问,到底这个展览要呈现什么?找到这个核心点,作品的生长的状态和生命感就会自然产生。红顶美术馆展览的核心是呈现撕裂的生命状态,我们非常希望通过看起来像绘画、行为艺术、舞蹈、空间装置、视频影像等等艺术方式来制造一个剧场。我觉得它应该是不断生长的,不是指向某一个预设的特定方向,而是在错综交错的场域,使参与者相互折射生成各自新的理解。真正强有力的作品是混杂与秩序、对抗与和谐的结合。
“侯莹 X 谭平”双人展现场
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厦门
2023
记者:作品《一|》的创作过程是接近于行为表演的,在“表演”之前是不是需要很多精心的准备?而在“表演”过程充满了随机性与偶发性,如何进行控制?
谭平:这件作品因为需要开幕表演,在这之前要有一些关键部分的演练,如纸张的厚度,撕裂纸张的速度把握,但并不是把所有的细节都做得井井有条。我们希望在过程当中具有偶发性,但是总体是有控制的,在这一方面,侯莹的表演经验极为丰富。
“侯莹 X 谭平”双人展现场
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厦门
2023
记者:在创作《一|》时,是在由人托住的24米的长卷上进行创作,您会通过画笔感受到纸张和人体的柔软、起伏。媒介材料的变化,给您带来了怎样的感觉?
谭平:这是一个特殊的经历,是我对绘画有了新的认识。以往我们画画的时候,无论是画在纸上或画布,或是墙面上,它都是在一个物质的平面上,一个没有生命的平面上,你也不会考虑它的反应。舞者藏身长卷背后,我执笔走入画卷,在由身体产生的起伏长卷上,缓慢写出一道“横”线,它既不是一时的情绪冲动,也不是一个艺术观念的呈现,它有一种柔软和难以把控的感觉,它让我在绘画的过程中,不仅关注你个人线条与情绪的呈现,还会与你划过具有生命起伏变化的基底,产生一个陌生感,不仅是陌生,是在一种复杂期许中的等待。“等待即意义”,艺术是你、我、他、她、它一次充满不确定性的等待,生命也是。
“侯莹 X 谭平”双人展现场
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厦门
2023
记者:您将已完成的画面从墙上撕下来以一种“未完成”或“不完整”的状态呈现出来,您是想要表达一种“不完整”本身也是我们今天的一种状态吗?
谭平:《山 水 经》这件作品从墙面撕下来,平放于地面,呈现一种不确定的状态,这也许就是我们现实的生存状态。从艺术的概念角度来看,到底什么是作品?是地上的这张纸?是墙上残留的墨迹?还是墙上的空白长卷?总之,有非常强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是通过“撕裂”来实现的。所以,对山水这样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与当代性之间产生的关联只有通过“对抗”的方式才能摆脱传统转化与创新所处的困境。在这种不确定的过程当中,让我重新审视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绘画。
“侯莹 X 谭平”双人展创作现场
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厦门
2023
记者:这次合作是否还带来一些在您意料之外的感受或启发?
谭平:启发非常多。我在40年前的一条线,是一个追求永恒的海平面;2012年我在中国美术馆了展出了《一划》,呈现简约与过程的一条线;2023年创作了被解构成为碎片的一条线,这种变化是自然延展而来,尤为重要。在今天,我们的想法、情绪和欲望无法仅仅通过一个静止的平面去呈现,我们看到完美的结果也并不可靠,或是只是一个片段。我需要通过身体的参与,时间的流动,将难以控制,也无法通过线性逻辑描述的理念多角度的进行呈现。我的作品是视觉的,而实际的体验却是身体的。
“侯莹 X 谭平”双人展现场
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厦门
2023
记者:除了侯莹老师以外,您也曾与瑞士艺术家卡斯特利共同创作了作品《从白墙到白墙》,东西方的思维存在差异,东西方艺术家在作品表现力上肯定也有差异,在您的合作经历中,您认为两者之间的差异是什么?
谭平:与卡斯特利的合作一直处在对抗之中,能够感受到东西文化面对同一个主题与空间,由于价值观的不同,自然决定所采用的表现手段的不同,二者在对抗中相互妥协,达成共识。而与侯莹的合作,是在和谐中不断产生新的启示,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来源:库艺术)
艺术家简介
谭平,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80年代末留学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获硕士学位和Meisterschule学位。英国金斯顿大学荣誉博士。曾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当代艺术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