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对话杨大伟:物象的复归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2-01 08:31:44
听新闻

对话杨大伟:物象的复归

瞬时针

InstantaneousPointer

Opeing:15:00PM20thJan

艺术家Artists

段建伟 Duan Jianwei

张方白 Zhang Fangbai

顾黎明 Gu Liming

蔡广斌 Cai Guangbin

罗荃木 Luo Quanmu

葛震GeZhen

周伟华 Zhou Weihua

马轲 Ma Ke

魏青吉 Wei Qingji

罗凡 Luo Fan

李洪波 Li Hongbo

策展人:陈苹

Curator:ChenPing

学术主持:孙磊

Academic Chair: Sun Lei

出品人:亓申

Producer: Qi Shen

主办:物物艺术空间

Sponsor: Wu Wu Art Gallery

瞬时针:当代艺术邀请展于2024年1月20日下午三点在物物艺术空间开幕。开幕当天,对杨大伟进行了采访,以下是采访文稿。

采访人:杨老师好,昨天晚上到的是吧?

杨大伟:对。

采访人:展览看过了吗?

杨大伟:刚刚看了一遍,参展的大部分艺术家,我都很熟悉的。在这个展览以前跟孙磊老师做了一些交流。

采访人:那请您简单谈一谈看后的感受吧。

杨大伟:我觉得整个展览的思路特别好。他整个是把中国当下,虽然说不是最活跃的,但是相比较来说最有历史感的,有沉淀的,甚至说有些从现代主义转向当代艺术思考的一些艺术家,做了一个小的集合。比如说像在这次展览当中,我看到有几位是本土走出去的艺术家。

比如说像顾黎明、魏青吉。我觉得这可以促成对山东本土文化的一个思考。即为什么从这里走出去的人才可以做这件事,为什么我们不能有一个让艺术家得以自然的生长的生态。我觉得这个展览带来这么一种触动和反思。

而且这个展览的空间指向很大。我说这个空间是当然是一个物理性的空间。上海的蔡广斌,北京的段建伟,山东的马轲,南京的罗荃木、葛震。参展的作品无论是画面表象还是画面背后的精神,都暗合了学术主持孙磊先生的这么一个学术诉求,思想的流动性被凝固在画面中,成为时间的一个真实的点。展览不大,但很聚焦。

对话杨大伟:物象的复归顾黎明《山水赋-润物NO2》100x80cm布面综合材料2022-2023

采访人:那杨老师是怎样理解瞬时针这个概念之于观看的意义的。

杨大伟:我前段时间帮一个朋友做了一个展览,叫“现代”两个字。他一开始叫时光,我觉得时光不足以清晰表达意图,时光是一个很泛泛的概念。因为时光可以是记忆,时光也可以是当下,但是时光很难成为未来。时光是曾经,时光也是当下。但是现代是什么?现代就是未来和曾经的链链接,现代其实不存在于科学概念里,它是一种不断的现在。所以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暗合的原因,这个暗合就在于不断的触及到未来的可能性。我理解的瞬时针里面还有一个闭环的意识,其实它来自于我们对时间的认识。往往我们在界定这个时间的时候,往往会把它归结为一个具体的事物。比如说二十四小时,日晷等等。我觉得对一个东西的反复思考可能就构成了我对顺时针的一个态度,这种反复性关乎于历史的叠加,物象的复归。

对话杨大伟:物象的复归段建伟《冬天人像》40×30cm布面油画2020

采访人:杨老师刚才也提到了时间,以您的经验,时间在绘画的叙事中是否存在一种共性。

杨大伟:如果从大处说,时间是不存在的。就像我所说的“现代”,其实也是一个时间概念。

每个人对于画面中时间解读的维度也不一样,比如说马轲的绘画,可能更多的是一个沉淀。沉淀意味着它的背后还隐藏着什么东西,那个被覆盖掉的东西可能就构成了时间。至于魏青吉理解的时间,可能是时间生成的一些事情,也就是关于特定时期社会文化的对应性思考。因为时间本身就不好用以概念性的话语去界定,所以时间赋予他们的一些行为也就不好界定。

对话杨大伟:物象的复归马轲 《姿势》100 x 81 cm 布面油画 2023

采访人:今天我们在一个更多元的语境里面去反思绘画,您认为我们反思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杨大伟:当我们分地区,或是跨界域去看架上的时候,全球其实只有中国和德国对这一块情有独钟。意大利偶然也有,但在美国这些几乎没有的。我觉得绘画在很多语境中已经变得现在极其乏力了。因为绘画本身有它的局限性。可是这样的生态为什么在中国、德国,包括意大利依然还有保留,我认为这和教育有关。

因为现在中国的教育主体是学院派的东西,很多艺术家其实都是从学院派这个背景下走过来的。如果能对学院派绘画构成一种叛逆行为,这其实就是绘画的力量,是一个方面。另外我觉得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还会认为绘画还有值得做下去的空间,但是如果谈到未来,可能确实会存在极大的挑战,而且应该会很快到来。

就好像曾经我们先辈们把戏曲都做成一个很高级的一个艺术表达方式,可是现在它为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仅仅之于当下而言,绘画能解决的问题也非常有限,无论是能够在当下构成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批判也好,作为一种问题意识的提出也好,对物的一个真实表达也好,我觉得可能都会有一些客观的障碍。

对话杨大伟:物象的复归罗荃木《山谷》210×130cm布面油画2022

采访人:您如何看待艺术展览中的写作,以及写作跟展览实践的关系。

杨大伟:在国内传统的展览的概念里边,没有策展人,也没有学术主持。中国传统的展示方式,其实就是雅集,组织者即是策展人。大家三五成群一个月的时间,形成一个小范围的谈会。所以说中国有这种概念,比西方要晚一些。但是有了这个概念以后就能与西方人产生逻辑上的联通了。

至于策展人概念的诞生,我觉得这主要取决于现代主义。其实现代主义以前是没这个东西,特别是战后艺术,战后艺术是把世界的这个艺术中心从法国转到美国,我觉得这里边是其实是一个国家力量,但这个国家力量不是显性的。然后在这些思潮和运动中必然涉及一些宣言,必然形成了一个个学术主张。然后逐渐就构成了这种批评和被批评的,一个相互触发的关系。

所以说写作就当下而言依然极其重要。就像这个展览,当艺术家和写作者平行去看的时候,写作者的问题,可能也是艺术家的问题,写作者的问题可能会构成艺术家的反向思考,这样展览的表达才会饱满。并且写作者或策展人在遴选艺术家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开始开始写作了,而不仅是生成的文字本身。

采访人:谢谢杨老师。

杨大伟:不客气。

(来源:物物艺术空间)

画家简介

对话杨大伟:物象的复归

杨大伟,山东曲阜人。先后就读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浙江传媒学院教授,美术馆常务副馆长,策展人。作品被海内外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


[ 责任编辑:窦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