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界网报道 1月22日下午,著名画家、国家博物馆书画院研究员、专职画家,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画学会理事马硕山和中国书协会员、青岛市美协花鸟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高翔走进文化视界,并接受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频道的专访。
刚刚在滨州参加了“黄河情——马硕山艺术展”开幕式,这位从山东淄博走进京城的花鸟画名家马硕山,又马不停蹄地来到济南,和老友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梁洪文董事长相聚。几位好友品茶畅聊,谈到此次艺术展的方方面面,更期待着下一次的“马硕山艺术展”能花落济南。
随后宾主几人一起畅游中华艺术空间,欣赏品评这里展陈的名家墨宝。虽然离开山东多年,马硕山对家乡艺术家的作品几乎一眼就能认出,看到于外省艺术家的佳作也每每感到眼前一亮。
在编辑部欣赏两网为自己发布的往年作品,马硕山不禁感叹,时光忽如逝,好像看到不久前,自己还是那个崭露头角的青年画家,离开家乡去追梦的样子。
《多寿》马硕山100cmX50cm 2024
云间画室笔墨纸砚具备,等待着马硕山的挥毫留墨,他略略沉思,便画下一幅《多寿》——一只水墨小猴俯身趴在一尊石头上,蹑手蹑脚地往前爬,微微仰着头盯着左上角一簇桃枝,上面的三只桃子被碧绿的桃叶覆盖得若隐若现,桃子结实饱满,粉嫩透红,挂在枝头沉甸甸地似乎要把桃枝坠断了。小猴子的脸也像桃子一样红润,眼睛精光闪亮,滴溜溜地盯着大红桃子,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露出来的红红的猴屁股,让整幅画面都活灵活现起来,生动又俏皮。我们小编说,人家是画龙点睛,咱们马老师是画猴点屁股,引得全场哄堂大笑。
马老师说,自己特别喜欢画猴子,是因为从小在老家去动物园,看到调皮机灵的小猴子就特别喜欢,他们从此就成为了自己童年的好朋友。离开家乡南下求学,北上工作,小猴子一直在内心深处陪着自己;而现在画的,不只是常见的、程式化的花鸟画题材,是自己童年的快乐、是对家乡的眷恋,是心底最深处最柔软的温情。
猴子偷桃,多福多寿,画完这幅,马老师又在册页上画了几个紫红碧翠的火龙果,引得大家啧啧惊叹,两网接待过不少画家到访,编辑们还头一次见到用国画创作的火龙果,紫红色如天边的火烧云,碧绿色如晶莹的翡翠,马老师说,龙年即将到来,赠送两网几颗火龙果,祝愿两网龙腾万里,红红火火!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开始作画时,马老师就主动开启话头跟我谈到,近些年来,他对社会、对画坛很多现象都感到迷茫,特别是时下最流行的“创新”的问题,他有很多想法想跟我讨论。“我一直感觉我们对中国画的继承不够,但却好像每个人都感觉非要去创新、超越,就我个人来说,我认为先不要谈这些东西。”马硕山悠悠地开启了谈话,“我只是去感受,看了古人作品的感受、对生活中的物象的感受,对我的平辈人、对师长作品的感受……”
马硕山认为,创新首先要生发在传承的基础上,然后通过艺术家对身边生活的切身感受有感而发,自然而然地生成。传统和生活,就是创新的“地基”,没有这两样,所谓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多人认为传统无法表达当代,且制约了中国画的发展,我不这样认为!”马硕山斩钉截铁地说,“创新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技术支撑,就如匠人一样,比如木匠,你不学会怎么凿铆,怎么把握尺寸,怎么能做出一件家具来?而技术不能凭空想象,要从老师那里传承,跟着老师把行业内祖祖辈辈精工细作的功夫继承下来,然后再思考在传统样式上稍作改进,就能做出和古人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东西来。这一切的前提是,要具备了技术。”他一直谈自己喜欢细细品读古人经典,用心感受,反复体会琢磨传统技法,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光说一个笔墨,毛笔的驾驭就非常艰难,能将软毫熟练控制,怎么中锋下笔,怎么侧锋转圜……直到能灵活运用都不知道要多少年功夫,再加上水、色、墨的调和……你都醇熟地掌握了,然后再谈画生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要中国画一直葆有旺盛的、绵绵不绝的生命力,那源头的活水就是中华文明渊远流长笔墨传统。
捷径虽云易,长衢岂不平
传统是基础,技术需要传承,这是艺术与工匠共同的根基,那么如何从匠人成为艺术家?那就需要创作者博文广志的文化浸润、不断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而得来的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这是马硕山对创新的进一步认识。
我在马老师画火龙果时就突然受到启迪:从古到今的画家很少以火龙果为题材,因为火龙果由外国传入,属于“舶来品”,古人难得一见,更别说画,但现在确实是非常流行、深受大众喜爱的水果。能用中国画来表现好火龙果,就是很有意义的创新。
我发现马老师画火龙果的红色果实时,用的是中国画传统的画牡丹花瓣的技法。圆润紧实又布满外翻的肉瓣的果实,在他笔下就如一朵朵花团锦簇、含苞待放的牡丹。马老师高兴地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大笑着赞我眼光不错,看出来了他的笔法,这就是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表现当代生活的活生生的例子。
他谈到了创作火龙果的机缘,那是2016年应朋友之邀去海南的一次旅行,作为北方人的他见识到了火龙果、莲雾、释迦果等很多热带水果,奇异的外形和清甜别致的口感给了他的视觉和味蕾极大的冲击,晚上就以这些水果为“模特”画了十几张小画。“中国画不像西画,可以用线条慢慢堆砌造型,而是有固定的程式和笔法。比如齐白石画萝卜,中锋勾勒轮廓,侧锋画萝卜皮,先生都总结出了一套笔法,可以几笔很快地就将形态与神韵表现出来,同样,画柿子又有一套画柿子的笔法……这就是传统中国花鸟画画法。”马硕山详细解释,“但火龙果、莲雾、释迦果在传统上没有一套程式和笔法,没有参照物了,怎么从那些古人有的东西里提炼出来表现当代的新东西,你就得有自己的思考,有一种创造性。”
谈到这里,马硕山谈到了“捷径”一词,他一次次反复强调,画画没有捷径,就是去沿着传统的道路,下苦功夫、用笨办法,踏踏实实地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一路上用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将苦练所得的基本功用在表现生活道路上不断发现的新事物、新情景,创新就油然而生。
生活和艺术都没有捷径,想要走坦途,走得稳,走得长远,只有走传统与生活这条康庄大道。
诗书画印皆同源,弯路莫绕唯登攀
说起“捷径”,马硕山同时又谈到了另一个相伴而生的词——“弯路”。被问起艺术之路上有没有走过弯路,他毫不避讳,坦诚地承认。“最开始学画时不重视书法,是我走过的最大弯路。”马硕山回忆,“直到上了浙江美院,在老师的指导下有了全新的认识。”中国画与中国书法历来就有“书画同源,以书入画”的传统,不止书法,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这些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都是相通相融、相辅相成的,古代的画家无不是诗书画印皆融会贯通,马硕山认为包括自己在内,很多当代画家在这一点上反而不如古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确实有许多课要补。
“我们刚才谈到继承,其实继承不只是笔墨功夫,应该是更多方面的传统文化和艺术,诗词歌赋、书法篆刻等等都是画家应该去继承的。我们刚才也谈到怎么从匠人升华成为艺术家,真正的艺术家就需要文化的浸润和滋养,需要审美的内涵,再加入自己的思想,画出事物的神韵和灵魂。”马硕山由此谈到了他对“写意”的理解和担忧,所谓“写意”,不需要教科书上那么多理论去解释,归根结底就是“寓情于景,寄情于物”,是画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倾注到笔端,融入到画中,让画中物不再只是现实的物,而是画家思想情感的载体;而看画的人也一定会带着自己的思想情感,如此,通过一幅画,画画的人和看画的人就实现了心灵的交流和灵魂的对话,他们感情就在画面中互诉衷肠,他们的思想就在笔墨中自由地流动交锋。
他认为,好的画家,是诚实的、感性的,在苦练出了娴熟的技巧后,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他担忧的是,很多年轻画家和学画的学生都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一点,于是“写意”的精髓是否能传承下去,他常怀忧思:“我很怕往下再过去多年之后,年轻人还会不会‘写意’,‘写意’会不会失传了……”
自己的“弯路”,马硕山希望青年人能避开,他说,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认识到诗书画印这些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由此下功夫苦练,画画也有了截然不同的面貌,就好像“翻过了一座山”,看到了一方新天地。于是他语重心长地说出自己的真心话:“传统文化的课一定要补,山一定要翻,不可能绕过去,否则,你的画没有真正的内容和内涵,只有画面,没有传统文化的加持,没有真情实感的灌注,你的笔法、结构、立意上的不足,真正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有朋远来自乐乎,唯大河以长情
谈到刚刚在滨州开幕的画展,也是此次回到山东老家的原因,马老师更充满了温情。他总是说,自己办画展不是为了什么名利,只是想“以画会友”,借机和老朋友们聚聚。
为什么此次画展选择在滨州,马硕山的思绪又飘回到了1985年,只有22岁的他应朋友邀请到滨州看展,那时的滨州还叫“北镇”,那也是他第一次实地看到黄河。年轻的画家立刻就被这条母亲河的波澜壮阔深深地震撼了,从那时起,马硕山离开家乡求学工作,至今竟然一晃38年过去了,而这38年,对黄河的情愫一直伴随着他。去年,曾经的站在黄河边上的青年画家马硕山也退休了,他首先就想到再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办一次画展,再看一眼黄河。少年子弟江湖老,红颜白发弹指一挥间,而母亲河却依然奔腾不息,青春不改,一如38年前惊艳了一个少年的青春时光的她。山东老家的老朋友们的见到这位返乡的游子更是不亦乐乎,这份情谊也如经过岁月的沉淀的美酒,愈发香醇。于是,马硕山将这次画展命名为“黄河情”。
瓷语如诉,念淄在淄
“黄河情”艺术展开幕同时,马硕山瓷艺工作室也在滨州的落地。从2008年开始,马硕山就将创作的重心放在了瓷画上,一直坚持至今,说起来起点也在滨州。他说,瓷画属于小众艺术,涉猎于此的画家不多,原因是很多画家都认为这属于工艺美术,做瓷画的更多是工匠。而马硕山却对瓷画情有独钟,特别喜欢聆听“瓷的语言”。
何谓“瓷的语言”?
——“就是陶瓷本身的语言,首先就是料和釉的发挥。将料和釉当做墨来用,出来后的窑变会使瓷面有一种凹凸感,变成玉一般的质地,这是在宣纸上画不出来的效果,油画也不行。”马硕山坦言,就是这种“瓷的语言”吸引着他,对他而言,这种独特的美有着独特的魅力。“很多画家都说,画瓷会上瘾,我就上瘾。”马硕山突然兴奋起来,“为什么上瘾,因为有期待。每次瓷坯进入窑炉以后,等着第二天早上9点开窑,这天晚上就睡不着,总是醒,心中期待着、雀跃着,不知道这一批出来效果怎样。我研究了十五、六年,依然对瓷画不能完全掌握,不久前去景德镇画了一批,效果很不理想,心理就很挫伤,很久缓不过来。但是做出了一批满意的作品,心情就会大好呀!”我开玩笑地问,马老师开窑的心情,是不是就像现在年轻人流行的开盲盒一样?他哈哈大笑,表示太贴切了。
他说,他对于瓷画的态度就是“尊工尚艺”,不同于有的画家认为瓷画是工艺,不是纯粹的艺术,他反而特别尊崇瓷本身的工艺之美。不是画得好画,就能画得好瓷,要研究瓷本身的质地、色彩用料在瓷坯上的发挥,想象烧出来是什么效果,经过不断反复实验才有可能掌握。“我开始也和很多画家一样,最初到景德镇就大笔挥洒,烧窑的老师傅提醒我这样不行,我还不听,一定要随着我的性情画,结果烧出来就很失望,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从此我就开始思考,尊工,尊的就是瓷器的坯胎、器型和用料,尊重瓷器本身的语言。”
马硕山与瓷结下了一生的缘分,大概和家乡——淄博,中国的“瓷都”有关,马硕山从小就在各种“窑货”的耳濡目染中长大,对瓷画有很深的感情:“小时候爷爷有一个茶壶,上面的画很好看,我总爱盯着看,到现在都还记得画上的图案。”
而淄博在2023年又凭借烧烤火便全国,让全国同胞甚至海外华人都认识了这座低调的城市,大家总结出淄博的气质和淄博人的品质:踏实、低调、坚持。马硕山说,确实,淄博烧烤从自己小时候就吃惯了,几十年味道不变,价格也没涨很多,甚至淄博市政府办公楼都还是自己年轻时的老样子,这就是淄博长期低调地不断努力,厚积薄发,终于有一天这些内敛的品质喷薄而出。
那么,这些是否也是马硕山这位土生土长的淄博人的品质,对于他的艺术之路又有着什么影响?马硕山说,自己不爱张扬的性格确实很“淄博”,因为总觉得自己“还不够”,方方面面都欠缺很多,即使到退休了,还是觉得自己有很多课要补,特别是对于经典的学习。可能就是这一点“淄博”个性,督促自己坚持几十年不放松地去学习进步,没有松懈,才能取得了一点点成绩。
最后,马老师对着镜头,回顾了收获颇丰的癸卯年:退休了,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专心创作,也想把自己的一点成绩跟朋友师长们汇报一下。同时他更期待即将到来的甲辰年,希望自己又更多艺术上的进步可以再拿出来分享。
人常说:
念念不忘,必有回想。
对于马硕山来说:
念淄在淄,也必将,如画如慕,如瓷如诉。
作者/陈雅雯
摄像、摄影/金德锋 徐智勇
转载请后台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