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大量的博物馆、美术馆、画廊、艺术机构纷纷涌现,对艺术管理者、策展人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独立策展人因其身份的独立性,而填补了一些机构内策展人因单一学科带来的局限性,通过更加多元化的视角和跨学科的知识系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在这个社会和科技快速变化的时期,独立策展人需要具备高度的敏锐性,也需要不断快速地建构自己的新的知识体系。策展是一个复杂的学科,独立策展人的工作、价值和活跃度与美术馆、画廊等艺术机构有着紧密的关系。然而,在当下这个繁荣但又纷杂的时代,独立策展人也在面对很多的问题,其中就包括机构因不明确自身属性,而对独立策展人的价值所造成的一定程度上的弱化。
同样的,不少民营当代艺术美术馆的问题也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资金问题,更多的还是没有清晰客观地考虑创办和运营一座美术馆的底层逻辑,从而会带来发展上的短线思维。
此次,采访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策展人张子康先生,请张子康先生就国内独立策展人与艺术机构的关系,以及美术馆运营管理等问题,展开探讨。
策展的意义在于推动大家去认知艺术、认知当下
采访者:独立策展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对艺术的发展有着什么样的推动作用?
张子康:当代艺术思潮的变化与策展的链接非常紧密。策展的意义在于推动大家去认知艺术、认知当下。其中,认知当下始终贯穿在策展当中,策展与当下的关联决定了艺术的发展。
早期,策展人的发展跟自身的建设有关,主要是因为那时的策展基本上发生在美术馆、博物馆里。比如藏品展一般是由博物馆的研究人员来策展。进入现代主义艺术发展时期,美术馆界的一个新的变化是其他学科的人开始进入美术馆进行策展,比如社会学家、哲学家也可以策展,不一定是艺术学科出身的人。所以,从那个阶段开始有了所谓的独立策展人的概念。独立策展人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具有独立的身份,可以跟任何机构合作。独立策展人的出现,对策展这一学科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使展览增加了很多看待、思考艺术的新视角,同时推动了艺术的创作,也推动了观众对艺术的认知。
采访者:策展人的概念本身是个“舶来”概念,您认为在中国当代艺术范畴中,我们应该如何定义“独立策展人”的概念和职能?
张子康:总的来说,这几年独立策展人在策展方面的发展其实不是很好,其中有经济原因,也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但在大环境、大趋势的影响下,艺术的国际交流还是很开放的,所以独立策展人目前面对的问题,我认为是暂时的。独立策展人的活跃度与美术馆和艺术机构的活跃度紧密相关,所以,就此也说明了当下我们的艺术机构的活跃度是不够的。
不过,就11月份的上海来说,博物馆、美术馆、艺术机构和独立策展人活跃度很高,大家有目共睹。上海的很多民营美术馆在独立策展人对一个艺术机构的重要性方面非常肯定。同期,我在上海外滩艺术中心185空间策划了“安东尼·塔皮埃斯——与物的对话”,这也是塔皮埃斯在1989年中国美术馆展出34年后的又一次重要个展。策展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践的学科,因为我也在学校里带策展专业的博士生、研究生,所以,在参与策展的过程中,也是推进自己对策展的深度认知。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师自身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有建设,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安东尼·塔皮埃斯——与物的对话”展览现场
张子康策展
摄影:Alessandro Wang
图片致谢:上海外滩艺术中心
采访者:就美术院校此专业的学科现状来看,会加强哪些方面的教学和培养?
张子康:就中央美院来说,在教学方面还是非常开放的,我们会邀请校外的独立策展人、理论家来参与教学。尤其是高年级研究生、博士生,他们要参与到策展的实践中。
我目前带的博士生中有一个方向是跨文化策展,我们会与国外大学的老师合作教学。在以中西方文化交流为基础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对当下的策展方向和方法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对日后成为专业的策展人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策展进入到了一个非常多元的时代
采访者:近些年来,大家也经常会提到“国际策展人”的概念,在当下,“国际”更多的是代表了什么?
张子康:真正的国际策展人需要对全球艺术的发展具有敏感性,其实在全球化时代,艺术家也在面对同样的问题。知识结构、信息来源等都处在全球的整体概念范畴内,所以艺术家在创作中会将过去地域性的文化属性进行弱化。无关好坏,只是在一种特殊的环境和文化发展过程中所自然生成的现象。
但我们也发现,过多地强调国际化也会削弱一些艺术与文化的关联。我们看一件艺术作品,如果不从文化上去理解,很多时候是很难作出解读的,比如中世纪或者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题材作品。
从世界美术史的发展角度来说也是同理。早期人类艺术是同源的,比如西方的岩画跟中国的地画在很多方面非常接近。但后来之所以割裂了,主要还是在于文化系统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从而影响了美学的建构和创作上的差异性。举例来说,中国人看到荷花,可能会联想到佛教故事和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这是文化赋予我们的认知。
实际上,在今天的艺术中出现了很多的交融。所谓交融,是指过去的认知与当下的认知交织,让人的视觉产生了很多的错位,从而引发了对艺术的多视觉化的认知和思考。所以,不仅是艺术创作,策展也进入到了一个非常多元的时代。
还有一点很重要,当代艺术策展人最主要的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在于要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从而推进认知。近几年来,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我们过去的认知的颠覆,艺术在这个时期也会产生很多的变化。所以,通过策展提出问题、推进认知和建立新的知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下是一个跨学科的多元时代,所以如果独立策展人没有多元化的视角,就容易产生思考的单一性,从而有可能会消解对艺术的认知。
“绘画的力量——在观念与信念之间”展览现场
张子康策展
图片致谢:丝路中心新绎美术馆
商业是机构的事情,不是策展人要考虑的问题
采访者:当下,独立策展人与艺术市场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策展人需要保持独立,还是要与市场有所连接?
张子康:有自己在学术上的梳理,能够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呈现和解读一个展览,这是独立策展人必备的专业性。
但这种专业性不是针对机构的。独立策展人的主要工作是把一个展览的价值、艺术家的思考和作品,以及策展人自己的视角呈现出来,让观众通过这条线索去深度认知,获得启示,从而理解和思考艺术作品。商业是机构的事情,不是策展人要考虑的问题。
商业策展是另一个概念。商业策展不需要独立策展人或学术性很强的策展人介入,或者是起主导作用,因为这样对商业机构来说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比如说,画廊是以商业为目的,如果用学术性很强的策展人参与策展,那画廊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有一些顶级的画廊一定会找有强学术性的策展人进行策展,因为让代理的艺术家和作品进入美术史,是这一类画廊商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战略。但如果是一个不太强调学术性的,或者是跟商业性关联很强的画廊,请强学术性的策展人反而会削弱这类画廊的商业性,弱化了机构属性,从而难以实现其商业目标。
对于美术馆来说,目前很多民营美术馆存在经济问题,但为了实现一些商业目标,或者一味满足观众的需求而进行策展,也是在弱化策展的概念和作用。美术馆推动的应该是艺术的学术性,与画廊是不一样的。但如果画廊和美术馆在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属性的情况下进行策展,其实并不利于发展。
采访者:但目前有很多美术馆和画廊在基本属性上好像是有一些混淆的。
张子康:美术馆和画廊应该是分离的,非营利性和商业性艺术机构的分离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推动艺术在社会中的价值,既包括学术价值,也包括商业价值。这两者的平衡保证了一个国家、地区艺术的长远发展。
这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艺术的传播”。哪些艺术作品适合传播、传播的背后有没有故事性、有没有传播的价值等等,是美术馆必须要考虑的。很有意思的是,往往顶级的画廊在这方面与美术馆有着很强的一致性,因为从艺术市场的角度来说,与美术史的关联度越高的艺术家和作品,市场价值也相应会高。
2023成都双年展“空间感知”版块
单凡作品展览现场
张子康策展
独立策展人的多元化视角
采访者:针对机构的不同属性,独立策展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视角和素质?
张子康: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世界前十名的顶级画廊中,没有做传统艺术的。原因在于,推出当下对社会有贡献的、有未来价值的、有生长空间的艺术家和作品,是现当代画廊的重要工作,也是为了商业目标而需要去建构的一种价值。
换一个角度来说,什么样的艺术是能够进入美术史的?为什么有的美术史著作有人看,有的就没人想看?从传播学的意义上来看,一部美术史著作必须有新的艺术、新的观点、新的理解、新的解读,这样的书才是能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的。艺术创作和美术史的建构也是同样,都需要符合一定的逻辑和规律。回到策展,我认为,当下很少有策展人能够把这些要素都关联起来。策展人需要有综合而全面的视角,而不仅是停留在对艺术创作本身的理解。
同时,策展人更需要一些跨界的思考,因为艺术创作也在经历这样的过程。近些年来,艺术家的创作更加多元性,打破画种的界限、材料的界限、门类的界限,与科技、科学的结合等等,都不断地推动艺术的发展和我们对艺术认知。所以,我认为,在这个时期,基于对多学科、多维度知识的认知,可能会出现更有效的策展人。
为什么做美术馆?
——创办和管理一座美术馆的底层逻辑
采访者: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有很多新的民营当代艺术美术馆建成,而且也很多元化,似乎进入了美术馆发展的一个新的时期,对此您怎样看?
张子康: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大量新的民营美术馆的出现,会促进我们对美术馆的多元性和多重运作模式的思考。
但需要警惕的是,美术馆能不能真正起到美术馆应有的作用。如果不能起到对文化、艺术的推动作用,那其实就在弱化美术馆的功能和价值。但我认为,这类美术馆在当下繁荣且混乱的时期也必然会出现。
采访者:民营美术馆保持专业性和学术性与努力实现自我造血,在您看来,有可能兼顾吗?
张子康:这的确是困扰很多美术馆的问题,尤其是对民营美术馆。但我认为,要管理和运营好一个能够生长的美术馆,首先要考虑的一个底层逻辑问题是:为什么做美术馆。
美术馆的属性是社会化属性,需要借助社会资源来形成价值,然后再放大价值,从而回馈于社会,形成美术馆与社会的联动,这是建设美术馆的基本理念和逻辑。
一些企业有充足的资金建设美术馆,也要符合美术馆的社会属性——支持美术馆是为社会建构价值,而不是为自己建构价值,这一点非常重要。
对于如何建立美术馆与商业连接的生态,我认为,当下大部分的民营美术馆都没在做这个工作,因为从根本上说,很多人还是基于个人喜好,而不是从美术馆的属性、社会功能,以及能否、如何长久生长为出发点去思考的。
采访者:如何建设一个可以长久生长的美术馆?
张子康:首先,清晰美术馆的社会属性。
第二,美术馆需要借助社会资源形成价值,再放大价值回馈和服务社会,而不是将个人的喜好、观点输出给社会。
第三,美术馆对自己的学术定位要清晰。美术馆是用学术,而非商业来建构和推动价值的机构。所以,如果混淆了这两者,美术馆就是无效的,是浪费资源的。
采访者:什么样的运作模式是适合当下中国民营当代艺术美术馆的管理和发展的,我们在哪些方面是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的?
张子康:在符合美术馆的属性和学术定位的前提下,运营需要根据每个美术馆自身的资源来进行整合。我认为,在中国,不会有一种单一的模式出现,很可能是多重模式共同发展。
在多重模式发展的阶段,必然会涉及到与商业的连接。这方面也有很多国际经验可供参考,比如会员体系、艺术衍生品等。但对艺术衍生品的讨论也存在着很多误区——美术馆做艺术衍生品与一个品牌机构或者文化机构做艺术衍生品有什么区别?优势在哪儿?劣势在哪儿?这些问题很少有人讨论。美术馆的优势是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源,通过与这些资源的联动,能够形成对美术馆发展的推动。所以通过美术馆的学术专业性、社会影响力,可以开发和推广更多真正有艺术价值的衍生品,这是美术馆做艺术衍生品的优势。但是我们也能看到,很多美术馆里摆放的艺术衍生品跟这个美术馆本身是没有关联性的。
采访者:在您看来,当下国内民营美术馆在发展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张子康:美术馆的建立和运营是个非常复杂的课题,不是说有个空间,有些资金就可以做好的。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民营美术馆也存在一定的投机行为,在短线效应的影响下,造成了大家对美术馆经营的错误理解。
美术馆的建设需要经历深思熟虑的过程,无论是投资方还是管理者都要有长远的眼光。实际上,文化产业现状跟当下的美术馆发展有着相似之处,缺乏长远性的发展规划,也欠缺对文化与产业如何连接的讨论。
(来源:99艺术)
艺术家简介
张子康,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馆》杂志主编。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策划、编辑出版各类文学、艺术图书千余册,多次荣获国家级图书奖项;策划众多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大型艺术展览,如“马克·夏加尔”中国首展、“雷安德罗·埃利希——太虚之境”、“安尼施·卡普尔”、“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超越”西海美术馆开馆大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