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昼与夜——徐志广油画艺术展”在云上美术馆盛大开展,共展出徐志广作品近100幅,涵盖油画、丙烯、水彩、水墨、速写等多个品类,从昼与夜两条主线出发,呈现出徐志广在创作中的多元视角和心路历程。为此,记者特别邀请艺术家徐志广与大家分享关于创作的思考,并探讨此次个展。
——编者按
▲《海边的岩石》 布面油画 150 × 200cm 2020 ▲《夜晚的海滩》布面油画 100 × 190cm 2020 记者:创作自然相关的作品时,现场写生是常事。走向自然、身处自然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您如何理解自然? 徐志广:当我走进自然,面对浩瀚的原野、辽阔的大海、怒放的花丛和披雪的高山时,心中总是充满了感动。自然对我来说是一种生命的咏叹,生命在这里自由地生长,哪怕是一株纤细的小草也在不顾一切地冲破束缚迸发出勃勃的生机;自然对我来说也是一种灵魂的启示,那些拔地而起的高山和层层叠叠的海浪,时时刻刻都在诉说着亿万年来世事的变迁,指引我去追问、去思考。 ▲《雪夜山行》布面油画 200 × 300cm 2022 我喜欢直面自然进行写生,一方面是为了表达自然带来的那种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吸取那些鲜活生动、富于变化的景物给予的外在营养;另一方面是为了激发自身对于自然万物的一种感悟和思考,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内在的本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观点和态度。 ▲《独行》 布面油画 150 × 180cm 2015 我的很多创作都是在写生的过程中得到了启发,进而发展成为了创作。自然万物太过浩瀚,身处自然现场写生的时候必然要进行选择和取舍,我选取了那些最契合自己内心的对象来表现,不面面俱到,不落入客观再现的俗套,在画面中注入艺术属性和独特思考。 ▲《龙门》 布面油画 150 × 200cm 2021 ▲《夜山》150 × 200cm 2023 记者:在创作水彩和油画过程中,如何理解不同媒介和材质?当水彩作为主要创作媒介时,有什么不同的体会?从中有哪些感悟? 徐志广:材质的不同,往往会带来很不一样的画面效果。我在画油画的时候会喜欢反复着力。虽然在一幅画里面我会有意识地把某些地方画得很薄,甚至裸露出画布,但大部分都是很强劲、很厚重的笔触。我反复叠压,追求一种结实有力的效果。而水彩这种材料要求艺术家不能反复改动,画面要求很强的控制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限制了我的表达能力。 ▲《海边的少年》纸面水彩 2021 ▲《古塔公园的杨树林》 纸面水彩 2021 但是,我觉得这种限制或者说是有克制的表现,有时候反而恰恰是我需要的,促使我仅提练画面语言,把最想说的话画出来,去掉那些细枝末节,最终达到了一种单纯、率真、空灵的艺术效果。 ▲《running》 纸面水彩 2019 ▲《山路》 纸面水彩 2021 当不同材料的作品放在一起对比的时候,我会反思哪一种材质更适合于表达哪一种主题,实践多了就会找到自己最需要和最适合的绘画语言。比如说,我画大梨树的时候,为了强调夜晚中梨子的那种耀眼的亮黄色,我便尝试用丙烯作画,因为油画颜料达不到那种荧光色,呈现不出我想要表现的画面效果。因此对于媒介和材质方面我最大的体会是不要被材料所限制,最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触动内心的东西。多尝试、多探索就会有收获。 ▲《月光》 纸面水彩 2021 ▲《踏雪》 纸面水彩 2021 记者:随时、随地、随手创作是怎样的一种状态?这种创作状态带来了什么? 徐志广:这种随时随地的创作状态现在已经变成了我的日常,不管是长途游历,还是近郊旅行,我都会带着水彩本、速写本或者是油画箱,随时随地停下来看一看、画一画、想一想。这种随手创作的一种状态不是单纯的记录,而是把当时最敏锐 、最深刻的体验表现出来,之后无论是不是继续进行大的创作还是保留这些小幅写生创作,当时的那种生命的鲜活感和强烈的现实体验不会轻易消失。因为有些地方你可能一生只会去一次,有些景象错过了就不再重现,在现场简单的勾勾画画和回到工作室对着照片画,感受力是截然不同的。面对真实的场景和情境,此时此刻的感觉和触动是无比珍贵的,也是稍纵即逝的。 ▲《大雪》 布面油画 150 × 200cm 2021 这些细碎的东西是经过日常大量的积累和沉淀,最终转化为自己的表达,给以后的创作提供无限的可能。比如我的作品《苍穹之下》,表现的是夜晚下,大片的向日葵田。最近几年间,我陆陆续续画了好多幅黄色调的花丛小稿,但是最触动我的是那大片的葵园,最终的创作就是从一幅20厘米的水彩稿出发,进而形成了6米的大画。 ▲《苍穹之下》布面油画 200 × 300 × 2cm 2023 ▲《向日葵》 纸面水彩 2022 记者:我注意到您作品里有很多是人物背对着画面的,耐人寻味,您给他们这样的设定是基于什么创作目的?他们看向的又是什么呢? 徐志广:这实际上是我刻意而为的,因为我希望借用一个模糊的形象来代替我去观察自然、观察宇宙万物,不管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采用这样的一种处理方式,是想描述一种带有普遍性和共性的人物的状态,这些人可能是我,也可能是他,是具有很强指向性的一类人、这个时代的人的状态。他们在面对大海、宇宙、雪山、夜晚时,会产生一些人生的感悟、体会和思考。我把这些“小“我放在一个时代背景很宽泛的人群当中。他们和我密切相关,可能是泛指,也可能是特指,把我对时代、对万物的思考通过他们的背影表达出来。 ▲《蓝眼泪》布面油画 150 × 200cm 2020 画面中这些人的原型有些是我自己、有些是我亲近的人,也有一些是与我素不相识的人,但是这些形象都和我息息相关,因为他们都是我很想成为的那个人,处在我希望的那种状态,反映着我自身对这个世界、这个宇宙的关怀和爱,传递出我的一种思考和追问。 ▲《冰》布面油画 150 × 200cm 2020 记者:图像信息对于您的创作来说,代表着什么?同时起到怎样的作用? 徐志广:我们正处在一个图像异常丰富、瞬息万变的时代,这些图像信息带给我们创作上的很多想法和灵感,但同时也会影响你的思考,很容易被它们牵着鼻子走。 ▲《山林春晚》 布面油画 40 × 50cm 2010 对我来说,我的创作离不开图像,离不开照片,但是我更多的选择是自己收集第一手图像资料,因为那是自己亲身体验过的,已经成为记忆里面非常深刻的一部分。如果图像不能带来刻骨铭心的记忆或激动人心的体验,而生硬地加到创作中,很难创作出打动自己、触动别人的作品。好的作品应该是适度借鉴图像信息,不能过度依赖,不能生搬硬套,最终要加入自己的思考,表达人的情感,震撼人的灵魂。 ▲《江雪》 200 × 300cm 2017 ▲《梨花千树雪》 布面油画 200 × 300cm 2018 ▲《秋之赋》 200 × 300cm 2021 记者:苹果树经常在您的作品中出现,这一形象意味着什么?寻找苹果树的过程中又有怎样的经历? 徐志广:苹果树是我已经画了20多年的题材,现在还在创作。苹果树画到现在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树木,而是慢慢变成了我自己的化身,我通过这个形象抒发自身的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我对生命的理解也不同以往。我从苹果树身上看到了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感受到生命的轮回和伟大,春天的苹果树百花怒放,到秋天满树硕果累累,再到冬天树叶掉落后的沉寂和积蓄,我感受它们身上那种强烈的生命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苹果树的春天》布面油画 120 × 90cm 2022 我为了创作苹果树,去过很多地方,在观察和感受美好的同时,也体会到生命的不易。有时遇到熟悉的苹果树成片的消失,不禁发出沉重的叹息,体味到生命的无能为力。但是苦痛和伤感何尝不是一种生命体验呢?苹果树的兴衰历程正如人类的发展,在无数的生死轮回中不断前进。 ▲《春晴》布面油画 100 × 80cm 2023 记者:本次展览取名为“昼与夜”“对照”或者“对比”对您意味着什么?您又是如何理解昼夜更替的? 徐志广:把表现昼与夜的作品并置在一起,的确会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和对比。白天带给我们的直观感受是阳光灿烂、生机勃发,夜晚则让我们感觉到神秘浩瀚、不可预测。 昼夜的更替本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与我而言,昼与夜带给我的是不同的生命体验,白昼让我感受到活力和热情,创作的关注点更多的倾向于表现客观现实的存在;夜晚让我体会到宁静和孤独,创作的重心自然而然地放在了内心的精神指向性表达上。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发展迅猛,现实世界的高速发展和蓬勃景象,是不是都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的内心是否获得了安宁?白天我们衣着光鲜地游走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夜晚安静下来独自一人的时候,是不是能够更好的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昼与夜的创作是我关注外在到关注内心的一个过程,一个从外观到内观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和追问的过程,我在里面倾注了梦想。 记者:这次展览结束,短期内有什么计划吗? 徐志广:展览结束后,我想短期内会做一些休整,放空自己、梳理自己、反思自己,然后重新出发。 展览期间,我收到许多反馈。面对同一件作品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解读,有人肯定、有人赞赏、也有人质疑。我想这恰恰是艺术的魅力所在,艺术本来就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之后的创作方向,我想会更独立、更精准、更凝练、更触动人心。作品数量应该会大大减少,做一些更加有效的探索,减少无谓的重复。我会重新审视这个世界,近在咫尺的和遥不可及的一切都弥足珍贵。 ▲《夜的山》 纸面水彩 2018 ▲《夜长城》 纸面水彩 2021 ▲《玉米地》纸面水彩 2021 ▲《黑夜眺望》 纸面水彩 40 × 30cm 2021 ▲《车窗》 纸面水彩 2016 ▲《雪夜站台》纸面水彩 2022 (来源:云尚艺术课 余诞) 画家简介 徐志广 1973年出生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毕业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课题组研究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油画学会会员 北京海淀美协副主席 曾在中国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新加坡ION美术馆、马来西亚创价学会美术馆等地举办个展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美术馆、山东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河北美术馆及国内外艺术机构和私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