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李洪震
访谈人/程小雨
李洪震的画有一种恒定而宏阔的向内气质,如同一个巨大而缄默的词等待一个久居经验世界中的诗人在混沌隐约的预感中披露。附着着一种旷远、驳杂而难以言明的历史情愫,遥远的事物以一种隐匿于云烟而一经凝视便扑面而来的陌生熟悉感捕获着我们一颗注定沉潜于历史而鲜活于当下的心。无论是他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作品《城市记忆》、《运河往事》甚至那些写生途中的风景系列作品,李洪震那种寡言般地试图凝固眼睛所见而同时披上一层时间的尘埃与矿物般深沉光泽的“描述”,都令人感到,那种厚重的珍贵的文化记忆从未湮灭,而成为一种坚固地弥漫着一种永恒性的存在。但这并非一种回望式地怀旧,而是在穿透历史与当下的隧道中,探寻人类所栖居的文化与精神的完整性。李洪震的作品有一种“迟滞”的时间与历史的沉着,足够我们在目光的停顿和寻味中造访那精神的故园。
《故乡回忆·龙脊山下》 60X90CM 布面油彩 2023年
《故乡回忆·符离道中》 30X50CM 布面油彩 2023年
“艺术是生命的自在生发”
程小雨:李老师,您好,作为70油画公社的成员,您怎么看待70一代艺术家在这个时代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色?您自身的成长经历是怎样影响您走上绘画创作这条路的?
李洪震:从历史和时代来看,位置感觉可能是承上启下吧。70一代生长于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时期,亲历了沧桑变迁。时代的烙印,刻在了每个人的身上,谁都无法避免。有坚守和担当,也有无所谓和不确定。当然很明显目前的70后已经成为了当下艺术的中坚力量,其艺术也正在臻于成熟。关于角色我没有想太多,只是在有限的时空里努力尽力地做好自己就是了。所谓的责任担当,并不只是唱唱高调嘴上说说的事。
走上绘画道路与成长经历有可能密切相关也有可能不直接相关,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觉得自己对艺术的喜好可能就是一种本能需要。我的童年在乡下老宅度过,家里孩子多,每天父亲去生产队上工母亲去城里上班,姐姐们去上学,剩下我自己在院子里瞎玩,没人管没人问。那时候唯一感兴趣的事就是画画。从有记忆的年龄我就开始画画了,大概是两到三岁,控制不住地去画,不停地画,能画上一天,当然那是一种无拘无束地瞎画。在院子里的沙土地上我拿着树枝把外面路过的农民、牛羊、农具等都给画了下来,每天都画满一院子。父母回来看到了就很惊讶,可能是感觉我有点另类吧。等到我主动要求给我买纸买笔的时候,他们就很自然地接受了这样的要求。而想要成为一个画家的理想,应该是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确了,虽然那个时候对于画家是什么其实还懵懂未知。当然,能真正走上绘画这条道路,真的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知道我是真心热爱,就毫不犹豫地把我送上了这条道路。那时候我的文化课还不差,而学美术的学费花销却不少,这对于当时我们并不富裕的家境来说其实还挺不容易的。可能在很多家长看来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举措,而我的父母却一直认为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但是成长经历是肯定会深刻影响价值取向、艺术理念和创作风貌的,这个毋庸置疑。我觉得在我的绘画中体现得也较为明显,比方说我的《明灭晨昏》系列和《城市记忆》系列,就是我曾经生活的某种写照。
程小雨:在绘画探索的过程中,您经历了哪些风格阶段的演变?同时受到过哪些艺术家或艺术流派的重要影响呢?
李洪震:我自己认为我到现在仍然没有形成什么特别鲜明的风格,只是有着比较清晰的取向而已。但是我并不介意,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历程,我并不想特意追求。正如我在一篇文章里所说的,“每一种生活的积累都会带来每一种人的情感集结,而每一种情结信息都将给生命个体打上专属气质的烙印。它自在地生发着,这一点既无可逃避又顺其自然。”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我追求创造性,我更崇尚精神性。但这也并不说明我的画面就都平平无奇、了无新意,虽然风格不够强烈,但面貌和取向却是清楚的,表达意图也比较明显,表现方式也一直在变化着,这在我的几个主要的系列作品里都能够有所体现。在艺术上我并不是一个专一的人,我也不想固化自己。特别是在出去写生的时候,我并没有常性。其实这是个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而我一直当自己是个晚熟的苹果,总想着也许它还有很长的生长周期呢,就这样慢慢地一直长着吧。
我自己大致梳理了一下,风格一般但图式演变还是有的。读研究生之前是第一个阶段,而且这个阶段相对于后面的阶段来说是泾渭分明的。虽然读本科时很努力,虽然后来当了高校教师,但回头去看那个时候的画,真的是不忍直视。其实那个时候手上能力也还不错,教学什么的也算游刃有余,写生示范时也总能画得有板有眼五彩缤纷。问题就在于那时候的意识低下、目光短浅,误把这种庸常当成了优秀还不自知,这个真是很要命。到了读研究生时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个时候遇到了好的老师,无论是认知上还是实践上都让我见识到了艺术的高妙,所以意识和眼界打开了。从那个阶段开始我回到主观更加注重直观,摒弃了许多繁文缛节,更注重形式上的出其不意,体现在画面中则是学会了处理加减节制空间,材料上则拉大了厚薄干湿的力度强度。这个阶段的代表作品是《明灭晨昏》系列,连续画了十几张,尺寸也都很大。进入第三个阶段,代表作品是《城市记忆》系列。相对于上一个阶段的作品,它们总体上更为成熟一些,少了一些冲动,多了一些深沉,主旨取向也更明晰肯定一些。对于技法表现也有了更多的心得体会,能够更有效地控制画面按着自己的意图往前走。比方说对于媒介的使用、色层之间的结合度等等,都有了一些较为深切的个人体会。目前这个阶段已经进入尾声,有一些新的感觉新的体会我想去尝试并转化,新的阶段正在探索开端,应该会有新的东西产生出来。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对于下一个阶段还是充满信心的。
纵观美术史,艺术的天空中真是群星璀璨令人叹为观止,也受到过一些大师和作品的启发。但景仰归景仰,能够给我深刻影响的,也许只有安塞姆·基弗。
《运河往事之古驿悠悠》90X120CM 布面油彩 2019年
《运河往事之依稀轻风》108X192CM 布面油彩 2019年
《西门》100X80CM 布面油彩 2005年
“城市记忆:不可割裂的历史乡愁”
程小雨:在您的代表性系列作品《城市记忆》中透露出一种苍茫的历史记忆感,作为个体去观照历史的记忆和时空,对您个人而言,为什么如此重要?这意味着什么?
李洪震:《城市记忆》系列作品从六七年前比较明确地开始进入,到现如今的若即若离偶尔为之,确实倾注了我大量的感情。我想这个系列的产生与我的个性气质和成长经历是密切相关的。我曾经为这个系列写过一篇文字,下面就摘录一些章节来阐释一下吧。
“每一个时代都从前一个历史走来并最终也成为历史,成为下一个新的时代的奠基。古代的城市文明其实一直是依附于自然经济下的农耕文明而存在的,当然在我看来这样的城市文明其实应该是代表了其所处时代的整体文明程度的高点和精粹,就像古希腊的雅典和汉唐代的长安,其文明之高度文化之昌隆,皆令人悠然神往叹为观止。或者说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下留存下来的关于城市的记忆所串联起来的历史脉络和文化承递,正是当下时代的我们所缺失和急需的。而现代城市的文明眼看着已经越来越碾压式地扑面而来,甚至常常让我们感到无所适从和措手不及。但我一直认为历史是不可割裂的,有过去有现在,才会有更好的未来。特别是在这样一个表面上轰轰烈烈的时代,大量东西不加选择地被抛弃,所以才更需要去守候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个变迁的时代,新旧的更迭匆促而剧烈,过去的生存记忆间或模糊间或清晰。我们在明灭的晨昏中回望曾经的城市,那闪落在屋瓴瓦缝间的寥落气息,或许正是我们割舍不断的点点乡愁。这样的气息令我着迷并长久地深陷其中,不能自已。”
《城市记忆·苍茫时分》 100X150cm 布面油彩 2016年
《城市记忆·越巢南枝》120X150CM 布面油彩 2020年
《运河往事之依稀云烟》 110X165CM 布面油彩 2022年
《城市记忆·故国晚秋》152X174CM 布面油彩 2017年
程小雨:对于历史时空的沉思或时间的强力捕捉是很多艺术家都会选择用绘画语言表现的题材,那么在油画本体语言的探索中,您是如何有效将那种个体感受或思考的独特性转化为视觉语言的?这其中您最关注的是什么?
李洪震:有效不敢说,只能说是尽力去做了,多数时候其实都是不够成功的。就像一个并不高明的厨子,三天两头地下菜场,回到厨房里尝试各种配菜各种佐料,面对各种言不由衷味不达意,摇头叹息之余只得一次又一次地重起炉灶再做尝试。而通过这些食材和佐料的反复混搭,逐渐地也可以找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视觉语言中的符号择取与图式搭建,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比方说那些城楼、亭台、塔楼,它们具有符号化的象征意义而且能够在大的俯瞰透视中提纲挈领。而那些焦点透视中的大直线也引申出了从视觉到知觉上的喻意传导。也因此,我的画面中的城市大都是指向模糊的。它们虽然大都有原型参照但却是各种素材交互掺杂,而且其中还包含着大量的虚拟编排和主观臆断成分,故而最后的面目并不明确指向具体的哪座城。比方说《城市记忆·晨梦初醒》这张画,它的原型主要参照了平遥古城和王家大院,但里面也糅杂了丽江古城和张家口古城的一些东西,还有一些只好就见风使舵顺水推舟地编写演绎了。到最后它的现实的具体指向模糊了,但是作为记忆的精神指向反而就清晰起来了。当图式编排清楚了,剩下的主要就是体力活了,通常我是以直接画法为主把它贯彻出来。当然在这个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好力量分配,不能只会用蛮力。有的地方就来一遍就好,或者稍加修饰就成。有的地方得屏气凝神反复找,甚至要多层堆砌或者精心制作。有的时候还要耐着性子等待色层干湿交叠的恰当时机,就像是蛰伏着的猎人等待着正在进入射程的猎物,焦躁而隐忍,兴奋又冷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城市记忆·晨梦初醒》140X180CM 布面油彩 2016年
在这个过程中我特别关注的是两方面,语言的当下性和主体的艺术意志。
关于前者其实我觉得它是一个基准,或者说是一种基于现代艺术之后的基本素养。它并不仅仅只是我一个人要坚持的,无论你是什么样的样式风格,都需要立足于这个基面之上。如果不能立足于现当代的审美判断和艺术语境之中,那是难有学术价值的。我们回望过去,并非主要为了怀旧,更不是想去追寻古董气息。那么拒绝那些陈腐的庸常的琐屑的方式方法也是必须的,不然的话就会陷入陈词滥调的庸俗窠臼,露出街头地摊的品相。这种品相有着它令人耳熟能详似曾相识的普遍嘴脸,比方说“概念套路”、“模仿重复”、“陈词滥调”、“不假思索”、“人云亦云”等等,都是它的关键词。努力摒弃这些,然后还得敏感,得多关注当下的气息和脉搏。
但是关于艺术意志,我觉得尤其难以把握。作为艺术工作者,如何在光怪陆离泥沙俱下的外部环境和五光十色瞬息万变的个人感觉中保持对当下的敏感接纳或审视诘问同时又坚守住自己的绘画意志,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把持的辩证过程。把持不住,就会乱了方寸迷失自我;抱得过紧,又可能会困入藩篱刚愎自用。在我看来它应该是一个弹性的状态,是需要经常审视和调控的。
《太行山居·高家台》 40X50CM 布面油彩 2021年
《太行山居·秋壑》 40X40CM 布面油彩 2021年
程小雨:在系列作品的创作中,您希望是有延续延展性的,但又可以依照各不相同的子命题,产生相对差异化的视象效果。关于作品的子命题,您逐渐锁定在了古典诗词里,在这方面,有过具体相关的绘画实践吗?
李洪震:关于古典诗词子命题,其实也不是特意安排的。它不是创作之前预先想好的,也不是画完收工之后再仔细想出来的。它是在创作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出来的。在创作的过程中可能有时脑海中会闪现出一些诗词句,感觉能与这个画面暗合,然后就定下来了。比方说有一张青灰色调的大画,视点较高远气氛也萧疏,画的过程中忽然想到了王安石的“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于是就决定以“故国晚秋”来命名了。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古典诗词子命题的摘用,并非是想往诗意上靠,我也从来没想着在画中追求太多诗意,在很想追求诗意的时候我更愿意直接用文字去写,我觉得在这方面我的文字能表达得更好些。如果我的画面中流露出了些许诗意,那也许只是我叩问历史之门的一个附赠品。我只是在寻找一种暗合的同时,表达我的一种态度。那就是,诗,是文化的。
《太行山居·雪乡》 40X40CM 布面油彩 2021年
《太行山居·林滤山房》 40X50CM 布面油彩 2021年
《太行山居·春山淡冶》 30X50CM 布面油彩 2021年
《太行山居·夏至》 30X60CM 布面油彩 2023年
“绘画,随心所欲皆为所愿”
程小雨:这意味着您的油画创作实践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历史脉络试图建立更多更深的关联,那么,您如何看待油画创作回到本土文化语境的重要性与可能性呢?
作为舶来品的油画艺术在中国也已经走过了不短的历史,但较为明确地纳入本土文化语境的时间还不算长,但好在当下已经可以自觉地用我们自己的文化体系和价值判断来把握它运行它。所以,我认为不是“回到”,而是“纳入”。纳入之后,我觉得它刚刚进入快车道,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还是很宽阔的。其实有很多本土的油画艺术家已经做得很不错,只是需要经过时间的淬火和历史的检验。
您曾说过保持对当下的敏感接纳或审视诘问同时又坚守住自己的绘画意志,是一个需要长期把持的辩证过程。那么,您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如何才能始终保持对当下的敏感?从您的绘画实践而言,您又是如何建立与当下的鲜活的关联呢?
李洪震:心态要放开,要多接受新鲜事物。姿态要放下,别高看自己,多吸收多容纳。要对世界持续保持新鲜感、好奇心和热情。尤其在这个网络时代,只要你愿意,你能找到所有你感兴趣的东西。我曾经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个叫亚历杭德罗·金科塞斯的画家的作品,感觉很有新意,和我也有共鸣,就马上搜索下载了他在网上的几乎所有的作品来研究。平时在城市里生活,几乎每次出门我都会有大量的街拍,很多场景都能吸引到我或者引起我的构想,而很多街拍素材说不准哪天就会进入到了画面上。最近两三年我画了些运河题材的画,曾经为了感受京杭运河的气息我专门驱车沿河而行了两天,试图捕捉或触发到一些东西。那日我在黄昏中河滩独坐,就发现它不像那种古城老城的起伏跌宕,它的那些浅滩堤岸,真的是写满了岁月悠长。所以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无论你身处何方,无论经历着快乐抑或忧伤,你都不能失去对世界的敏感与热情。就像凯鲁亚克在《达摩流浪者》里所说的:“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程小雨:在当下的创作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希望自己的绘画走向怎样的理想状态?
李洪震:困惑目前倒是没有什么,知道自己要往哪里走,也大致知道自己能够走多远。现在基本是心平气和地按照自己的意图去画画,不像年轻时候,为了积攒所谓资历,对展览成果看得比较重。但困难却是如影随形无时不在的,这也是一种常态。绘画的理想状态那就是随心所欲皆为所愿吧,但好像只有梦中才能达到。醒来之后还是要面对自己才智驽钝的现实,废纸三千广种薄收,一笔一笔地画下去。
程小雨:绘画这件事对您个人而言,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您的画室日常是怎样的?
李洪震:画画能让我安身立命,于我而言它就是生活中无法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我并不认为它高于生活,但它一直让我心存敬畏。它能给我带来自信,让我在某些时候觉得自己人格高大。我的画室就在我的家里,空闲的时候我都在那里度过,要么在画画,要么在琢磨画画。
(文/程小雨,艺术写作者、兼事诗歌与随笔写作、70油画公社学术观察人)
校园风景·通往行政楼的林荫道 布面油彩 40X50CM 2022年
校园风景·远望美术楼 布面油彩 40X50CM 2022年
春郊即景 80X100CM 布面油彩 2018年
皖南红杉林 30X40CM 布面油彩 2021年
(来源:70油画公社)
画家简介
李洪震,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70油画公社社员,吴冠中艺术馆特聘画家。1975年1月生于安徽宿州,2001年毕业于淮北师范大学美术系, 2008年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现执教于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工艺美术师。2009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数字媒体系研修。2013年,在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进修。多年来多次在文化部、中国美协、中国油画学会等专业机构主办的全国大型美展中入选并获奖。
参展经历
官方展:
2007从这里出发---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上海文联、上海美术家协会、明圆艺术中心)
2007首届中国青年百人油画展(中国油画学会)
2007第二届“风景风情”全国油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7第四届“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8教育部第二届全国高校在校生艺术展演(中国教育部)
2008第三届风景风情全国油画人物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9第四届全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上海美术家协会、明圆艺术中心)
2009开放的表达---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上海文联、上海美术家协会、明圆艺术中心)
2009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江苏省美术作品展览(江苏省文联、美协)
2012第八届江苏省油画展(江苏省文联、美协、油画学会)
2012第七届“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4首届全国水粉画大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5江南如画-中国油画作品展(中国油画学会)
2015第八届上海美术大展(上海文联、上海美术家协会)
2015第二届江苏省高校美术展(江苏省美术家协会)
2016首届江苏美术奖作品展(江苏省文联、美协)
2016“彩墨丹青”江苏省优秀青年艺术家作品展(江苏省文联)
2016第九届江苏省油画展(江苏省文联、美协、油画学会)
2016第十一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7第二届江苏美术奖作品展(江苏省文联、美协)
2017庆祝建军90周年全国美展(文化部、中央军委、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7第九届中国体育美展(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运会组委会、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7第三届中国粉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7“回眸600年---明四家与当代吴门绘画”特展(中国美术馆)
2018“太阳岛上丹青集”70油画公社写生作品展(黑龙江省文联)
2019“草原之梦”70油画公社全国作品邀请展(内蒙古自治区文联)
2019第十届上海美术大展(上海文联、上海美术家协会)
2020第十二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21“时代风华”第五届江苏高校美术展(江苏省教育厅)
2022第四届中国粉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个展与群展:
2007“苏州方向”五人油画联展(苏州美术馆);
2008“在此背景下”八人油画联展(苏州独墅湖图书馆);
2008“醒在明灭晨昏”个人油画展(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2009“透明”当代艺术展(苏州九盛艺术街区);
2009“别处”当代艺术展(苏州九盛艺术街区);
2010“新吴门六月风”首届苏州美术大展(苏州美术馆);
2014“渊岳自在”个人油画展(苏州雨村美术馆);
2015“锦瑟春时”二人油画联展(苏州古旧书店);
2015“菰城艺气”全国中青年油画名家邀请展(湖州东吴珍宝馆)
2016“义·艺”中国70油画公社第一回展(湖南国画馆)
2016“架构具象”中国70油画公社第19届西湖艺博会推荐展(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
2017“艺泊枫桥”中国70油画公社第二回展(苏州金鸡湖美术馆)
2017“方寸天地”江苏省青年美协油画艺委会提名展(南京美术馆)
2017“逐浪普陀” 中国70油画公社油画作品邀请展(普陀文化精舍)
2017“壹与二十四”中国70油画公社第三回展(宜兴吴冠中艺术馆)
2017“区欲”中国70油画公社第20届西湖艺博会邀请展(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
2018“秀美婺源”首届水彩油画艺术节(中共婺源县委县政府)
2018“同” 中国70油画公社油画作品邀请展(太行山美术馆)
2018韩国大田国际艺术节(韩国大田)
2019当代松江美术作品精品展(松江美术馆)
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协、中国油画学会展览组委会及江苏美术馆、石家庄美术馆、新疆国际会展中心、无锡美术馆、吴冠中艺术馆、姜昆艺术收藏馆、凤凰艺都美术馆、太行山美术馆、苏州金鸡湖美术馆、苏州雨村美术馆、苏州虹雨石美术馆、苏州独墅湖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和国内外私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