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从何处寻?
寻美是一场向内求真求善、向外求美的心路历程。寻美历程是人们将内心最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潜在向往、期许、追求和创新以自身强大的精神力量进行真善美地迹化。其中,美术便是最为重要的艺术迹化方式之一。美术是人类历史上关于真善美的审美意识和美学创新思维高度集中、凝练的艺术表现方式之一。美术思维亦成为了真善美和创新的“炼金术”。
理论委员会在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以及诸位青年艺术家的大力鼓励和支持下,联合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艺术理论与批评专业师生,推出“‘美从何处寻’——青年艺术家系列访谈活动”。活动主旨在于:动态追踪新时代山东省优秀青年艺术家艺术成长之路和创作心路历程,并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分时期建档,持续跟踪采访等;通过搭建高校大学生与优秀青年艺术家的互动交流平台,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学习青年艺术家的闪光点和创新精神,推进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助力其快速成长;企望通过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及其理论委员会的努力,为山东省美术理论的发展、美术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做出自己的尝试与贡献。
希望此次“美从何处寻”系列访谈活动能够为青年艺术家和高校大学生以创新思维找到、化生并表现祖国大地无处不在的自然美、人文美和精神美带来一定的启迪,推动实现美育由生活思维转向艺术思维的价值旨归,从而以新时代语境为雨露甘霖,使心灵的真善美在凡尘世界中漾起朵朵涟漪,并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中一圈一圈荡漾开去。
(文/孙晓娜,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文艺美学博士)
水墨交融·浸染情思
|宋述林访谈|
Q:宋老师您好!很高兴这次能够邀请到您作为我们的访谈对象。让我们从创作初衷谈起吧,您最开始学习绘画时至今日,对绘画的理解是否发生了改变呢?
宋述林(以下简称宋):是的,有改变。随着年龄、周边环境的改变,人对生活、生命的感悟以及对绘画本身的感悟和理解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艺术本身或绘画技术是不断完善的,画面形式、色彩、构图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世界也在不断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变。
《静观》 68X68cm 2020
《观》70X40cm2018
Q:您的绘画作品风格独树一帜,目前创作的系列作品中,哪个或哪些是您最为满意的呢?
宋:艺无止境,没有非常满意的。马踏匈奴、归一系列的作品我个人是相对比较喜欢的。我更喜欢在较随意的状态下进行创作,有时候一定要靠上一个主题进行创作时,是有点痛苦的。但也有好处,强迫自己做出改变常态化的东西,能更快得到成长。也与一些朋友沟通过,觉得我的画与我本人气质还是相像的。非绘画专业的一些朋友亦有很喜欢我的作品的。当然也会有一些不理解的,因为我的作品是有些抽象。我的画基本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间。还是有不少朋友认可我的作品,很感谢大家对我作品的评价。
《静观》 40X40cm 2018
Q:您多次举办个展或联展,在参展或者办展过程中,发生过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可否与我们分享一下?
宋:多人联合展览就是个交流平台,去了之后大家就一起交流,过程会比较有意思,有时候会碰撞出一些火花。个展规模稍微大些的有两次,通过展览进行了一个自我展示,并且接受专业圈的和非专业圈的朋友们的批评。接受评价的过程是属于自我艺术体系建构的一个过程。自我艺术体系建构过程中,除了自己的创作,需要别人的一种评价。通过这两种方式,不断进行自我修正,进而得到提升。
《神游》 40X40cm 2021
Q:那么您在自我呈现和艺术市场的吸引力之间是如何取舍的呢?
宋:最好的状态是既有自我呈现又被市场所接受。这是所有画家期望达到的一种境界,但真正能做到的人是凤毛麟角。绘画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艺术市场的影响。齐白石早年学习八大山人等画家,其实更高明一些、品位更高一些,后来往海派路线走,变得雅俗共赏,反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个度完全在于你如何把握。我更多的是选择自我呈现,这与我工作属性也有关。学校相对受市场的影响较小。我并不算是纯粹的职业画家,我的主要工作还是教学与学院行政事务,所以不会完全的进入市场被它左右。这是高校的一个特点。一般来讲,高校与艺术市场接触得没那么的紧密,相对受影响小一些。
《虚空幻界》之一 66X33cm 2021
Q:您曾在自述中说道,求学期间想得多,画得少。那么您现在如何权衡想和画之间的关系?
宋:在攻读本科和研究生期间,还没有找到属于自我呈现的表达方式或途径,那时画得很郁闷。当时就常自己琢磨,属于一个探索阶段。现在画得也少,主要原因是工作忙,时间少。我的画整体上不是以技术见长,创作上更多的是我内心呈现的一种东西。很少有人能在上学时就能完全找到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总要有一个过程。只“想”是形而上的,绘画毕竟还是个视觉艺术,要通过技术手段来把自己内心所想所悟呈现在纸或者画卷这些载体上,所以既得想,也得画。
《羽化》之三70X702018
Q:在创作一幅或一系列主题作品时,您最看重的是什么?是主题呈现、艺术语言、自我表达或是其他?
宋:这三者是联系且统一的,如果分开就会不完整。自我表达是要通过艺术语言来表现,表达必定有自己的主题。主题要通过艺术语言来呈现。我的艺术语言,算是较工笔的一个语言,勾线、设色很简单,技法就是就是勾勒线条,然后再涂上颜色。但最终所有的东西都会归结到我的自我表达和我内心的呈现。
《弋》 70X70cm 2018
Q:这些年,您创作的画作的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的个人标识度,请问您是如何最终确立这种风格的?
宋:我大概用了10年多时间,才使我的绘画语言有些眉目。基本是按自己的方式来探索,很多时候是痛苦的,想找一个自己的东西很难。一是自己多去思考,另外要较为广泛的接受。我在上学时期,经常去北京或者上海等地看展览,古代、当代、国内、国外的都有,看得多。
我的风格形成同我的教学也有关。我教过设计专业,基本是当代的东西。后来又教了艺术品投资与鉴定,到这就是完全传统的东西。虽然两者之间相去甚远,但最终还是融入了我的画面,所以我的画传统的和当代的元素都有。技法是传统的工笔,但画面抽象处理是受到当代艺术的影响。我之前喜欢极简主义,在六七十年代的西方比较流行,非常简洁,构成感很强,也很有意思。所以我的画面语言非常简单,很多是用一些重复的东西进行画面构成。
《悟对》 69X69cm 2014
Q:在您的自述中提到每个人都是喜欢自我呈现的,只是呈现的方式不同,为什么选择绘画成为自己的呈现方式呢?
宋:我画画是因为我家里人也有不少从事绘画的,受环境的影响,后来才选择画画这条路。但从选择到找到自己的语言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我最开始觉得画画没什么意思,因为这个东西没有真正的和自己融合起来。到大三以后才觉得有点意思。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去呈现这个可能是偶然,会受环境的影响。但我很庆幸我还是选对了,这还是比较适合我。
《鹿鸣》 40X40cm 2018
《白马非马》 40X40cm 2015
Q:在您的很多作品中都包含花朵的元素,不知您最喜欢的花是什么花,为什么最喜欢这种花呢?
宋:各种花都挺喜欢的,小时候经常到处去看各种植物,还会把野地里长大的植物或者树,挖回去自己种。看到植物长出来,越长越大,就很开心,当时觉得很有意思。我们家是农村,有个大院子,里边全是花,当时放学之后最大的乐趣就是浇花。
现在画面里的花基本上是两种,一个是玉兰,还有一个是荷花。它们的花瓣相对比较大,比较完整。画里的这些花基本是从这两种花演变而来,做了一个变体。这有利于整个画面造型语言的协调性。对花的变体,就是对自然的一个抽象过程。最后抽象出来的花,它就只是个符号,你只能叫他花,但是到底是什么花,我觉得不重要。通过花和人的组合,能表达出来我想表达的主题,这对于我来讲,就是成功的。
《其华》 40X40cm 2020
Q:在您多幅作品中都出现了形似红色的眼睛的意象,例如《羽化》《偶之一》等等,这个意象有何寓意或内涵?
宋:开始是看到孔雀羽毛上的眼睛。我的主题有一种超越、飘逸、神秘在里面,想追求一种自在、安静、超越时空的存在状态。我的很多画的题目都是叫“羽化”“飞升”,就是超脱、超越现实,然后到另一种超现实的状态。
古代有羽人,羽人开始都是有翅膀的。比如封神榜里雷震子的形象,它是长翅膀的;商代出土的玉器里面也有人是带翅膀的;后世的一些青铜器里边,这些羽人也是带着翅膀。后来佛教的一些壁画出现以后,那些飞天都不带翅膀了。我再加上翅膀意象,也有超脱的意思。至于画上的眼睛,是后来觉得这个形式也挺好玩。眼睛也是用重复的手法进行表达,形成一种画面的形式感。另外还有一些画的名字叫“静观”“自在”系列的,眼睛和观感之间是有关联性的,眼睛其实就是对世界的一种认知观察。这种表现方式都和我的主题有关系,都是重复这种形式。
《羽化》68X68cm2016
Q:《马踏匈奴》带给观者的视觉冲击力很大,士兵箭指画面外一点,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宋:2019年,我申请了一个题为“复兴”系列的国家艺术基金创作项目,属于强军的主题,当时就想到了中国古代强盛的汉代和唐代。汉代是咱们国家较强盛的一个时期,东汉对于外来的力量有很强的对抗性,作为汉人来讲是非常自信的,所以就画了一个《马踏匈奴》。唐代李世民有一个玄甲军,就画了一个《玄甲军》。
《马踏匈奴》最能代表汉代政权军事力量。霍去病当年对战匈奴的战绩非常辉煌,我很喜欢茂陵里一个主题的雕塑,我前后去看过三次,2019年的时候就看过一次。我觉得汉代的东西有意思,不是很具象,也不很抽象,这和我的这种绘画的追求是很一致的。明清时期,墓葬里边那些雕塑就越来越写实。中国自古以来好的艺术形式,我觉得都留有想象空间,不会把话说尽,像写诗一样,不会明明白白写的,绘画也是这样。
马踏匈奴这个作品就是基于马踏匈奴的雕塑,之后又看了汉代很多皇帝陵里的兵马俑,印象比较深的是阳陵里的兵马俑,为其建造了一个博物馆,就地进行保护。雕塑水平很高,人物不是很大,但是很有意思。我创作的时候选择把两者结合,汉代的兵马俑加上马踏匈奴的形象。汉代的骑射技术也很厉害的,霍去病当时就是骑兵,把这两个要素结合起来去表现汉代对于外来侵略者强有力的征服。箭头直指一个方向,形成一种视觉冲击。而且我把所有的人都放在一个马上,运用了一些夸张和重复的手法,表现汉代军事力量的强大,还有一致对外的状态。
因为我不太擅长主题性创作,这幅画应该算是我主题创作方面相对比较成功的。
《独坐》之二 66X33cm 2019
Q:在作品《众生》中,人物的怀中都有抱着某些东西,这是否意味着什么?
宋:《众生》几个系列人物的怀中都有抱着某些东西,是“孕育”生命的意思。“孕育”在这里并非怀孕的意思,是人和自然的一种现状。把各种生命形态都放到人的肚子里,有植物、有动物、有鸟、还有其他……
现在的世界是以人为主导的世界,所有的生命其实都被人改造过。它并不是原初的状态,这个社会人的主导性太强了。所有的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来出发看问题,把动物关到笼子里却很少考虑动物的意愿。所以我就想,这个世界实际上是被人“孕育”了的一个世界,而不是世界本来初始的一个状态。还有几个《众生》系列的作品,是从文化角度创作的,画了一些孔子、佛家的、基督教的各种文化,表达的意思差不多。很多东西是人为的,都是从人的思想状态出发构成的。
《神游》66X33cm 2019
Q:灵感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很重要。您作为一个艺术家,创作作品的灵感是电光火石般的凌空一现,还是日常的一种积累?我们这次访谈的主题是“美从何处寻”,请您就此谈谈对“美从何处寻”的看法吧!
宋:大多数时间其实是没有灵感的。有灵感的时候,确实会感受到心手两畅,整个状态很不一样,感觉怎么绘画都是特别顺,而且画起来特别舒服。当然艺术创作肯定是离不开灵感的,没有灵感,很多东西都会太做作。有灵感的东西我觉得是很自然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不可名状的,但肯定是没有被加工过的最自然的,不是硬想出来的,中国的艺术还是讲究自然的。
美从何处寻呢,美从你的主观认知里来。每一个人寻到的美是我们自己所认为的美,而不一定是别人认为的美。当然有些美是具有共同性的,但是大多数时候作为主观性很强的人来讲,我们还是认为自己眼中的美始终是美的。这需要每一个人提高对美的把控力、感受力、创造力。提升了以后,你认为的美就是比较高级的美。所以我觉得美最终是从主观认知里来,当然也可以说是从生活里来,途径是多样的。对于我来讲的话,是从认知里来。美感有些可能是天生的,有些是要后天培养的。董其昌说气韵不可学,后天可以适当提升,在他看来主要是靠天分。
《隐》之二 68X68cm 2016
Q:艺术家进行作品创作时,有时会陷入创作瓶颈期或低谷期,您是否也曾经遇到过这种状态?您是怎么走出来的或者克服的?您对未来的创作有何规划?
宋:是有过多个瓶颈期,这个过程是比较痛苦的。最开始模仿阶段时,有瓶颈期。创作阶段想好题材后,技术有时也会有瓶颈期。但是从大的层面上来讲,瓶颈期也是到了跨越某一个阶段的度的时候了,所以不要畏惧瓶颈期。如何克服的话,首先是发自内心的思考、探索,其次是顺其自然、不要过分刻意在意,使自己陷入钻牛角尖的地步。
对于未来创作的规划,一方面题材上会有扩展,会加入一些新的画面元素;另一方面在技术上,会在原来的勾线、设色的基础上融入没骨画法。
《世界》70X40cm2018
《御·疫》100X100cm2020
Q:好的,感谢宋老师!在专访的最后,您对那些处在迷茫期、正在构建自我或寻找自我呈现方式的青年艺术家有何建议和寄语?
宋:喜欢绘画的每个人都是想画得好,但最后真正能找到自己的路的人还是少数。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人的天分、坚持,包括周边的环境,接触到的师友等。这些都会有一些影响。可能就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你顿悟了。但顿悟需要有一定的机缘,也许这个人一辈子都没这个机会,他找不到;也许找到了,那就是“悟”了。
建议多想、多做、多交流。所有喜欢画画的同学,他一定要经常思考,也经常去画,这点我觉得没有问题。但第三点我觉得特别重要,就是交流。作为一个个体,他需要在这个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点,我在社会大系统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状态,要构建自我,要给自己一个定位。这需要靠交流去定位。不交流,你不知道自己在这个社会里处在什么样的状态或位置。但是交流的话,也得找好的交流对象,多走出去找些高手去交流,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可能有利于自己去建构自我。所以说,即便是在上学的时候也得走出去。比如有一些课题,能走出去和其他老师或者同学的交流,肯定会有收获。当然,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遵从每个人真正的内心。
(来源: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
艺术家简介
宋述林,1979年生于山东桓台,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美术馆馆聘艺术家,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山东师范大学当代水墨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
个展:
香漫尘寰——宋述林绘画艺术作品展,山东观象美术馆(2016年)
联展:
“精工尚意·当代中国工笔画家邀请展”,东阳美术馆(2021年);
“和动力——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济南美术馆(2020年);
“永恒的家园·学术一百——山东青年美术作品全国巡展”,河南美术馆、陕西崔振宽美术馆(2018年);
“不仅仅看见——新现实主义水墨研究展巡展”,北京国家画院美术馆、江苏美术馆、广东美术馆(2019年、2018年);
“青春·担当——2018山东青年美术力量系列展”,天津美术馆(2018年);
“第二届破冰·时代——中国当代水墨展”,上海云艺术中心、北京水立方E美术馆(2016年);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山东省青年中国人物画联展巡回展”,山东博物馆(2016年);
“八零八零当代中国画八零后艺术家提名展”,中国政协文史馆(2016年);
“第二届山东省青年美术大展(双年展)优秀作品展”,山东省美术馆(2015年);
“第七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