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展览现场
1
记者:2021年, “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展览将民艺研究和艺术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给观众带来了一场民艺盛宴,请问您是如何解读“到民间去”这一主题的?
潘鲁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五点希望。在文艺人民性的意义上,总书记提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为我们坚守文艺的立场指明了方向。
民间文艺具有与生俱来的人民性,民间文艺事业就是人民的事业,要回归和扎根在人民的生活中去传承发展和创作创新。回想几十年来田野调研的经历,很难想象来自民间的粗瓷杂器、土布花衣,如果完全离开了老百姓的生活,将意味着什么?那么,把那些似乎被新产品、新时尚淘汰了的民艺物件拾起来、收回来、存起来,又为了什么?为了研究,为了教学,为了展览和传播?对,又不全对,更为了民艺的美、民艺的精神、民艺的境界在人民的生活中长流不息。
我们的文化发展,不能因为现代化的转型,就忘了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根本;我们的文艺创作,不能因为纯粹的形式和观念,而脱离生活,为了形式而形式、为了观念而观念;我们的文化实践,要深入生活,才能使创作计之深远、行之久远。从这个意义上说,“到民间去”,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孕育文化的种子。
2011年调研山东红花镇中国结工艺产业
202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展览现场
2
记者:新形势下,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如何更好地发展当地特色文化产业,引领乡村民众走上文化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潘鲁生:乡村是特色文化资源的富集地,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是发挥乡村的文化生产力,在创意经济、体验经济潮流中,发挥好乡村文化的资源禀赋,有助于增强内生动力,实现文化创富、文化致富。
在发展过程中,尊重乡村文化价值、发挥好乡村文化作用非常重要。其中的关键,就是真正使农民成为乡村文化产业的主体,而不只是产业链末端的打工者,这样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乡村的优秀文化传统,也真正由“人”的振兴而实现“乡村”的振兴。从调研情况看,尤其需要加强农民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方面的创意创新和规划发展能力。无论是手工艺生产还是乡村旅游,如果各家各户分散经营,很容易碎片化、同质化,难以形成品牌和集群效应,市场影响和抗风险能力都较弱。加强产业源头的创新与规划帮扶,通过高校、文化研究机构、专业设计机构等对接支持,将大大提高农民的经营发展水平,增强“造血”能力。
此外,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融合”也是一个关键词。包括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拉长产业链,形成叠加效应,创造就业机会,增收致富。举例来说,乡村手工艺是基础很好的家庭副业,加强创意和规划,可以进一步和农业生产、旅游体验相结合,作为特色农产品的包装,作为特色乡村游的体验项目,都能拉长产业链,并实现对农业的文化赋能作用。这也是我们在乡村文化和特色产业调研过程中看到的一个“融合”重点和方向。
2010年在山东临沂地区进行柳编工艺调研
2014年与英国人类学家雷顿一起调研山东日照农民画
3
记者:在您看来,如何将艺术创作与民间文艺融入到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建设中?
潘鲁生:美丽乡村乃至美丽中国的建设,既是有形的,诉诸建筑、景观、聚落等物质形态的美;也是无形的,涉及历史记忆、文化认同、情感归属和经过历史积淀的文化创造基础。需要全面地加以认识和推进。从有形的物质景观层面看,艺术创作、民间文艺的融入有助于保持乡土风貌特色,通过传承工艺传统,就地取材,精心构筑,更好地留住绿水青山、田园风光、特色民居,体现乡村风貌之美。
所以我们建议加强“美丽乡村”营建培训,培养符合当地乡村建设特点的木匠、石匠、泥瓦匠、园艺师等,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留住乡建特色,续写乡村之美。从无形的精神文化层面看,艺术创作、民间文艺的融入有助于在已有的基础上实现对乡村文化资源的再认识再发展,尊重乡村文明,恢复和重建乡愁记忆,实现文明再生产。
以传统工艺为例,(传统工艺)作为生产文化、生活文化,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比如在贵州丹寨的调研中我们看到,依山而建的木质吊脚楼,家居简单朴素,但蜡染的衣服美丽大方,村民中不少男性从事建筑和木匠工作,女性为蜡染画蜡,传统民居建筑里保留的是传统的生活气息,蜡染图案里寄托的是美好寓意,这些手艺文化凝聚的是人文之美、乡村之美。这样的乡土文化有形、有记忆、有劳作参与、有文化传承,是一种聚人聚心聚气的文化认同,而且可以在知识经济、创意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为生产发展、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2020年调研贵州黔东南州蜡染工艺
2020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
4
记者: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电商直播飞速发展,而国货、国潮也在不断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您认为传统工艺该如何抓住当下的机遇,融入数字化大潮,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潘鲁生:数字化技术正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推进传统工艺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
首先,数字化技术发展促进了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关注,使手工艺体验成为一种普遍需求。如果说以往机械化的工业生产对传统手工艺造成剧烈冲击的话,那么,数字技术带来的无所不在的虚拟体验恰恰引发了人们对手工的、自然的、慢节奏的生活和物品 的追求。可以说,数字化的虚拟体验极大程度上唤起了人们对手工、手造的重视。
第二,数字化技术能够极大地促进手工艺文化的传播。包括网店、直播、网络带货等都为传统手工艺传播创造了新的空间和渠道。振兴传统工艺离不开网络推广,网络上的热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产品的生活热度、文化热度,我们要加强互联网企业、平台的合作,加强符合数字化信息传播与接受习惯的传播推广,打造好数字时代的传统工艺品牌。
第三,数字化技术拓展了产品设计的参与受众,有助于创意创新。在数字技术支持下,消费者已经不似以往那样只是产品的接受者,而是参与评价、反馈和传播,因此也是设计创意的参与者。我们要发挥好这样的作用,以数字化信息助力传统工艺的设计创新与传播。
此外,从传统工艺的全产业链发展方面看,在研发端,可以运用新一代的数据技术,对设计模型、设计流程、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进行转型升级,构建智能、感知、互联的数字创意设计生态。在生产供应端,可以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字技术,构建数据采集、策划设计、制造生产、市场影响和客户反馈的闭环,提高企业整体的运行效率,以数字化将传统生产模式转化为数字生产模式。在营销端,可以借助数字动画与游戏的交互应用传播,激活传统手工艺感官体验;借助短视频平台建构高效的传播渠道,打通传播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运用智能技术平台与算法技术,提升传统手工艺传播效能;借助区块链技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培育适应新媒体平台的原创品牌。(来源:《美丽中国》2023年01期)
艺术家简介
潘鲁生,艺术学博士,国家二级教授。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兼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设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主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系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中国文化名家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