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爱在日常 才不寻常——梁时民、梁晓何时父子并肩奔向艺术远方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6-16 08:34:33
听新闻

心路

“老蔓缠松饱霜雪,瘦蛟出海拏虚空。”每忆恩师孙竹篱先生的谆谆教诲,回首幼学之年的懵懂习画,弱冠之年的美院求学,而立之年的辗转调迁,不感之年的艺海精进。转眼已过知天命,蹉跎岁月中交织着失意时的落寞惆怅与欣喜中的踌躇满志……

1959年,我出生于四川梓州。和许多那个年代的家庭一样,家里四个兄弟姐妹全靠父母微薄的工资抚养。母亲是小学的语文和音乐老师,父亲则是中学的教导主任、中文老师,业余时间也雅好诗文书画。也许是家学所致,耳濡目染,幼年的懵懂之中我迷恋上了绘画,第一位艺术上的启蒙老师是国立艺专(现中央美术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张慧霞老师,放学后我常到他家里学画。那时候知道家里的情况不济,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每天放学后我都步行到十多二十里外的东河边捡许多水捞柴背回去给母亲烧饭。也喜欢从生活中观察和学习,自己动手为家里做些事,还记得那时学着大人的样为自家和邻居们修补的木桶、铁锅和房檐、门窗,虽然我喜欢画画,但是在材料上却尽量节省,纸张大多是用费的作业本和奖状,临摹的范本也不过连环画或者素描小册子。曾从老师处获赠一本《芥子园画谱》,倍感欣喜,珍爱之极。艰苦的日子,虽然困难重重,但孩子眼中的天空却依旧晴朗。

初高中时期文化大革命,那个时代四处是漫天飞舞的大字报和革命英雄的招贴画。作为文娱宣传队的成员,我常参加文化下乡活动,这使我有机会更深切地体验和观察山川水溪和田园风光。由于绘画方面的特长,我也负责学校的大字报、海报等宣传工作,红色样板戏中杨子荣、吴清华、李铁梅、喜儿,惟妙惟肖的描绘也常常为我博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鼓励是那时候最开心的事,继续学画的热忱与信心在这之中悄然增长。

爱在日常 才不寻常——梁时民、梁晓何时父子并肩奔向艺术远方梁时民《葵花朵朵向太阳》国画 136cm×68cm 2020年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幸运地结识了两位对我将来影响至深的老师:一位是郭明甫先生,他原为东北大学教授,是大师齐白石的弟子并曾与李苦禅同学,由于抗战原因来到三台(梓州)县文化馆。我到那里看他作画,经常一呆就是一整天,听他讲画学画理,也开始真正喜欢和学习传统中国画,可是好景不长,先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屡遭批斗,郁郁而终。另外一位则是恩师孙竹篱先生。与郭老一样,先生也曾任教东北大学,由于抗日战争转到射洪中学执教,孙老一派传统文人性情,于诗、书、画三绝。那时候,我常到他那里学习,也和他一起参加一些文人雅集活动,增长见识、结识朋友。我和孙老的这种师宜之情持续了很多年,一直到我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在成都红旗商场工作,他那时已是四川省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孙老爱抽叶子烟、爱品茶,我在成都工作时,一次他打电话说想来看看我,到我这来住住,画下画。我很高兴,帮他卷好了他最爱的叶子烟,备好了他最喜欢的茶叶,却想不到他最终没有来成。当我接到孙老病重的消息后,立即赶往射洪看望,他已近不省人事,只是握着我的手说不出话来……

作为一位慈祥的长者,孙老在艺术与人生中教会了我很多,他教我做人要堂堂正正、崇善守节、勤勉谦逊,他为我指明了从艺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自我风格形成上,孙老曾帮我分析了自身绘画的特点,指出我在笔墨和构图方面的长处与不足,并告诉我以哪些作品为风格突破口,精进研习。还记得孙老说:“古代的文人绘画构图比较简单,除几个程式外较少变化。但由于现代意识和西方绘画的影响,现当代的几位大家在构图上变化较多,且多出奇制胜之举。我的中国画技法上可能没有郭老娴熟完善,但是我的构图却比他多变。希望你也能在构图上多下功夫。”他还说:“画鸟,眼睛最为传神,所以在眼睛部分可用重色。”至今我的作品风格上仍保留着这些特点,折枝的满构图、错落的景物分布,还有用朱砂提亮眼部的禽鸟。一次孙老画了几十张画铺在地上,参观的人陆陆续续求走了,他看看我问道:“他们都拿走了你为什么不拿呢?”我说:“您画得这么辛苦,我不忍心拿。”听罢,他一顿,然后提笔在四尺白纸上写下“老蔓缠松饱霜雪,瘦蛟出海拏虚空”的诗句,赠予给我。这是他和我之间师徒情意的写照,记录着我那个青涩年代走过的足迹,也一生都深深地激励和鼓舞着我前行。

与郭老和孙老的相识是那个年代值得庆幸的事,但是我的一生也并非如此顺利。高中毕业后,我被派到山区教书,食物是那个时候最缺乏的,我常偷烤玉米充饥,吃肉几乎很难,而味精也是用医院的谷氨酸代替。那时的生活条件很差,但立志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的决心却在一天天增长。为了备考,每天晚上我都独自在山洞的宿舍中,一盏煤油灯,几纸费本,练习素描、水粉和油画,也常步行三四十里路在外写生。一两年后,我借调到三台县城市美化办公室,后又到城关二小教书,条件才开始好了起来,也有机会和县城里的画友们接触学习。当时我们有几位画友都立志要考四川美术学院,大家在朋友的帮助下借到了石膏像和一些绘画道具,于是“备考班”也就这样成立了。数个连夜的奋战,常常一周都未睡觉,就模糊地记得黑色的铅笔灰、撕费的画纸,还有空气中弥漫着的油彩和香蕉水的味道。但是,没有老师的教学和指导,一味的刻苦并不能够换来胜利的喜悦。1978年,高考恢复的第一年,“备考班”全军覆没。经验总在教训中产生,我们也开始重新反思,四处拜师学艺,继续找寻着指向成功的道路。1980年我终于如愿以偿,考入四川美术学院。

爱在日常 才不寻常——梁时民、梁晓何时父子并肩奔向艺术远方梁时民《春江水暖鸭先知》国画 68cm×136cm 2006年

在美院学习期间,我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艺术的养分。选专业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国画。长久以来我深感郭老、孙老的文人气度与诗文书画之涵养,并研习国画久已。“逸笔草草,聊写胸中意气”,古老而悠久的笔墨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人生感悟融于文人情致之中,幻化为笔下的斑驳墨痕。分科后学业加重,我常常要用几倍的时间来完成既定的作业量,力求尽善尽美。课余时间,我也是学校的活跃分子,校团委委员、班党支部书记。品学皆优的表现,使我成为了学校将要培养的留校人才,我也毫不犹豫地在填报分配志愿一栏写下了“服从分配”。此时,看似一切都如此顺利。谁知晴天霹雳,毕业时却由于种种原因,我未能成功留校,“服从分配”的大字重新把我打回了三台县文化馆,负责那里的农村定点文化站工作。我怀着满腔热忱的艺术理想,却只能带着落寞与惆怅,背起沉重的行囊返回故里。开始的几个月,我常把自己关在狭小的房间里,不见人、不出户,就像是刚要高飞的雏鹰又被人折断了翅膀。回忆中的辛劳与汗水,还有那彻夜的油灯、漆黑的铅笔灰、呛人的油彩味似乎也都仅仅只是过去,最终什么都没有留下……年少时的志气和轻狂,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慢慢学会接受现实。我一边工作,也一边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终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成都红旗商场广告设计部需要人才,我几次找到县委领导请求转调到成都,但未能成功。几经周折,调动的工作反反复复,持续近一年之久。1985年,县里终于同意了我的请求,26岁的我终于踏上了成都。

省会城市,拥有丰富的资源与机遇,开阔的视野和文化,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方新的沃土。我承包了红旗商场广告公司,自负盈亏,但由于天生的艺术性情和执着的艺术创作,并不擅长经营管理的我难以正常运行公司,最终导致了亏本。当时,一位老师对我说:你并不适合做生意,而是应该画画,只有坚持艺术创作才是你的出路。痛定思痛,我请人来打理公司,自己则潜心研习绘画,也就在这十余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一次次的进步。90年以四川当代中青年画家系列丛书形式,我出了自己的第一本画集。96年我受邀到澳大利亚进行了半年的交流讲学,接受过西方艺术的洗礼,我在作品中大胆运用了色彩、光影和透视,风格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我也积极参加全国及省市美协活动,结交画友,交流画技,开阔视野。由于工作需要,我先后在成都市美协、成都蜀都书画院工作,2000年调至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担任副秘书长,分管业务,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学业上为求精进,我再次深造,于2007年取得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山水画方向硕士学位,于武汉大学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期间,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展,并多次分别获金、银、铜、优等次的奖项。例如:作品《远声》《不灭的圣火》曾两次分别搭乘“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宇宙飞船升空遨游。作品《金秋》《渔家新村》搭乘“天宫一号”并进入“神州十号”在太空遨游返国,被圈内人士称为“太空画家”。作品《包谷林》获中国美协主办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大展银奖,作品《李冰父子与都江堰》入选中宣部、财政部“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作品《胜利的十月》入围由中宣部、中国文联、财政部、文旅部主办的“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部分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军事博物馆、澳大利亚艺术中心、澳洲美术馆、中国外交部等几十家文博单位收藏。先后出版个人专著画册三十多本,学术论文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多次发表……

也许今天我已站在了一个高度,但五十多年来的心路历程,是一步一个清晰的脚印,我走得并不十分顺利,但却实实在在。一路上,我总带着自己的艺术信念,也正是这份执着和坚持,才使我在经历失败、成功、彷徨、希望、落寞、欣喜之后始终向前,回首往昔静看云淡风清……文/梁时民


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我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从小受到家庭环境影响和绘画艺术的熏陶,使我热爱影视艺术、绘画与音乐。

爱在日常 才不寻常——梁时民、梁晓何时父子并肩奔向艺术远方电视连续剧《彝海结盟》(中为梁晓何时)

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却一直对影视和表演艺术情有独钟。上学期间,我多次参加校内外活动,如四川省文联慰问演出,四川电视台节目演出,四川致公党系列晚会等等。真正开始踏入影视行业,始于2016年。幸运的是在那年我遇到了著名导演王伟民先生,并有幸能参演其执导的央视一套电视连续剧《彝海结盟》,之后又跟随先生拍摄了香港回归20周年献礼剧《我的1997》(该剧已于2017年央视播出),以及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电视剧《索玛花开》。先生的指导以及这两年的实践经历,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艺术之门,也让我下定决心,投身于自己所钟爱的影视行业。

虽然艺术门类不同,但是对于艺术的感知却是相通的。为了在影视行业继续精进,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我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在北京学习的日子里,我经常去拜访王伟民导演,向他请益,在他的指导与帮助下,我独立导演并完成了一些影视作品。回到成都后,不断参加各类影视拍摄制作工作,例如:在重庆酉阳县脱贫攻坚题材微电影《老油坊》中,扮演男主角——一位将青春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的年轻村支书,演绎出了角色在为实现个人理想事业的过程中从彷徨、无助到成长、蜕变的过程,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初心与梦想的力量。

爱在日常 才不寻常——梁时民、梁晓何时父子并肩奔向艺术远方微电影《老油坊》(左为梁晓何时)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我一直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前进,之后又参演了遂宁市红色主旋律题材微电影《于无声处》男主角一角,并作为导演独立执导了西昌市城市旅游宣传片、“入蜀方知画意浓——艺术大家与四川”专题片等作品。2018年我加入了四川省电影家协会,在协会的组织下我先后作为青年电影人参加了第33届金鸡奖红毯仪式,作为评委参加第3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并颁发最佳女配角入围奖杯。

我的父亲是当代著名国画大家,其艺术成就和作品享誉海内外。在耳濡目染之下,我业余时间也常进行中国画和书法创作,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从中获取艺术的新养分。不论哪种艺术形式,其审美理想和价值却是相通的。张艺谋的作品《影》全片充满着中国画水墨意味的形式美,陈凯歌的作品《无极》充斥着绚烂夺目的色彩元素。最近大火的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更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审美完美地呈现了出来。当代影视发展,面临着的是更加多元化的文化景观,更加新兴的技术媒介载体,更加广阔的传播运营途径,在新时代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我们影视工作者更应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打破传统模式,拓展思维,守正创新,为影视作品植入更多中国价值、中国文化,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文/梁晓何时

对话

记者:现在许多年轻人被外界的浮躁所影响,您是如何教导你的子女来传承艺术?

梁时民在我的家庭中,父亲喜欢画画,而且有一定的水平,我和侄女也从事美术专业,所以,儿子从小受到艺术的熏陶,也喜欢画画。他经过努力考入四川美院附中,而后考上四川美术学院,我对他一贯要求比较严格,都是用中国传统文化去引导他、教育他,常给他讲一些成功艺术家背后的故事来鼓励他,让他懂得要真心成为一位艺术家,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同时运用自己学习的经历去告诉他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要想做出成绩,都必须要学会付出,最后才会有收获。同时也让他懂得,学习艺术需要沉静、内敛,必须克服浮躁,保持平和、平常的心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一生去努力、奋斗、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记者:您是一位艺术家也是一位父亲,艺术对您的“父亲”角色有什么影响?

梁时民:作为一位艺术家和一位父亲,我认为艺术对自己的人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自我踏入艺术的大门,才懂得什么叫做真善美。要成为一名艺术家,必须要有高尚的人品、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虚怀若谷的情怀。人品如画品,高尚的人品从何而来,那就是艺术家本人的修养,这种修养是来源于书本、生活和长期的社会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艺术观、价值观。

记者:请问您觉得儿子传承了您身上的哪些品格?而他与您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

梁时民:我常常对儿子言传身教,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去影响他。告诉他做人首要需修身,做人做事一定要心正。品性一定善良,为人要忠厚,对自己所钟爱的事业需要忠诚。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些好的品德在他的身上都有所体现。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他又保持着他自己独有的个性,特别是在创新思维,努力探索上比我们这代人更大胆,更具有开拓性。

记者: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瓶颈和困难,那么您对子女未来的创作上您有什么经验之谈吗?

梁时民:在这个时期我都会鼓励他坚持自己的爱好,既然自己选择了自己从事的专业,无论在学习中,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应该坚定不移的朝前走。静下来多读书,从前辈的作品里去分析、去观摩、去体悟、去寻找突破口,同时也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吸取天地之灵气,这样又能迈出新的步伐。

记者:在您眼中,父亲是什么样子的?

梁晓何时:父亲是一位慈祥、善良、做人低调、乐于助人、勤奋好学,有着大爱无私的好父亲。

记者:在成长过程中,您与父亲发生的最让您记忆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梁晓何时: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当年我去重庆考美院附中的情景。当时父亲生病了,身体很虚弱,但他为了能让我安心去考试,拖着重病的身躯,一直坚持陪我考完试,最终我如愿以偿考入四川美院附中。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很多年,但这件事却让我终生难忘。

记者:您的父亲从小给您带来了哪些影响,在艺术和人格上?而您与他的异同是什么?

梁晓何时:父亲在艺术成就上是国家级的中国画美术大家,他是我学习、奋斗的榜样。和父亲相比,我现在还太渺小。我爱我的父亲,从小我就喜欢跟在他身边。无论是他在外参加各项活动,还是亲朋好友来家探访,我都会在一旁听大人们交流。从他们的交流中我懵懂地明白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多年来跟随父亲耳濡目染,从他身上看到了和学到了不少东西,同时也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人格的树立。所以,总的来说我与父亲的艺术理想和追求是一致的。

记者: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有什么想对父亲说的?

梁晓何时:我想对我的父亲说:我很幸运在一个艺术世家,在父辈们高超的艺术认知影响和教育下,我有机会把梦想变成追求的事业,在艺术的追求上我会始终向你们看齐。艺术的表达形式多样,创作者和观赏者都能在其中获得正能量,感谢我的父辈们给我创造了好的家庭环境使我不断探索,提高认知,珍惜生活带来的每一份感悟。(来源:《现代艺术》)

艺术家简介

爱在日常 才不寻常——梁时民、梁晓何时父子并肩奔向艺术远方

梁时民,1959年生于四川梓州。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园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文化部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文化部国际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徐悲鸿画院常务副院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文联主席团顾问,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主任,四川省花鸟画会会长,四川艺术创作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省诗书画院艺委会委员,北京国画院院长,山东省国画院顾问,成都美术家协会顾问,成都画院顾问。

爱在日常 才不寻常——梁时民、梁晓何时父子并肩奔向艺术远方

梁晓何时,四川省电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电影家协会演员专委会委员,供职于成都艺术职业大学电影电视学院。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从小受家庭环境影响和绘画艺术的熏陶热爱绘画与音乐。于2005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附中,2009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2017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在校期间多次参加学校和重庆市艺术院校举办的文艺汇演活动,多次参加校外广告宣传片拍摄与影视剧制作。

[ 责任编辑:周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