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艺术专业工作者骆芃芃老师一直致力于篆刻、书法艺术的创作与研究。与此同时,她还潜心研究中国茶文化,并且两者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她非常明确的治学理念。
多年来骆芃芃在把篆刻艺术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时努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结合。从1990年起,她便开始研究中国茶道,著书立说,发表论文,讲学、授课,策划并创意了多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结合的活动。如今“中国篆刻”和“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均已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她将篆刻、书法和中国茶文化有机融合,继而又将其与2016年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二十四节气”创造性融合。今年年初,经过两年的精心策划,她还将篆刻艺术与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紧密相连,成功立项了国家级项目——“运河印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入古出新,创新发展,是艺术生活的永恒,也是时代发展的动力。在骆芃芃的策划下,“中国篆刻”“中国茶文化”“二十四节气文化”“大运河文化”都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开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元立体发展的新格局。在这些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融合背后是骆芃芃老师夜以继日的执着努力和不畏艰难的付出。【编者按】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为了给奋战在一线的工作者助威和打气,骆芃芃篆刻了《天佑中华》《同舟共济》《平安是福》《白衣天使》等十几枚印章,创作了《众志成城》等多幅书法作品,组织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的艺术工作者整理和编发为抗击疫情创作的作品,参加了多次义拍捐献活动,以篆刻、书法的形式呈现,为人们带来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气息又饱含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
《诗经》国风:“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芃芃二字有茂盛之意,这正如同她的艺术生命力——蓬勃向上。
骆芃芃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7岁那年,在父亲的影响下,她拿起刻刀和石头,刻下了自己的第一枚印章,从此,手中的方寸之物便与她相伴至今。1980年,骆芃芃进入荣宝斋工作,得到多位名家指点,逐渐形成独特的苍岩雄劲,自然质朴的艺术风格,迄今为止,她已篆刻了万余件作品。
作为中国当代篆刻杰出艺术家,骆芃芃在钻研专业之外,还致力于推广篆刻艺术。2009年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地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骆芃芃就是当年申遗项目的负责人。
在不断追求篆刻和书法艺术高峰的同时,骆芃芃也非常注重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2005年调至中国艺术研究院起,她便开始了对于篆刻艺术学科的建设规划。2006年,中国篆刻艺术院创立;2007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指导和支持下,骆芃芃申请设立了全国第一个篆刻艺术硕士点;2015年,招收了中国第一批篆刻艺术博士研究生。骆芃芃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位篆刻艺术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
▲骆芃芃与人合著的《中国茶馆》。
骆芃芃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喜爱,九十年代因为一次文化访问之行,彻底激发了骆芃芃对茶文化的兴趣。自此之后,她对茶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梳理,于2001年出版了《中国茶馆》一书,这本书再版了数十次,她还撰写了多篇诸如《茶,一座美丽的桥梁》等茶文化论文。骆芃芃之所以能很快地在茶文化方面有所建树,除兴趣外,更重要的是篆刻艺术和茶文化都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意境和精神是相通的,她巧妙地对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融会贯通。让艺术与生活“牵手”,这一理念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举办的《金石永寿——中国寿山石篆刻艺术展》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记者:2019年9月,您在中华世纪坛举行的“印说文化——文化自信与中国文化走出去”交流分享活动中,从篆刻艺术作为文化符号“走出去”谈起,介绍了篆刻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您认为,古往今来中国艺术、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明进行文化交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骆芃芃: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以文字为载体的,中国印章的基因传承到今天是一个非常悠久而古老的文明的基因。在最早的世界文明古国中,也有类似印章的印具,经过几千年历史长河的变迁,这些古国的印章失传了,只有我们中国还在使用,并且这样鲜活。这几年,我认为篆刻艺术的国际化势头非常好,其中,大家关注度最高,了解最多的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印这一形式。可以说,这一枚印是自古以来中国最有名,也是全世界最有名的一方印。
▲2006年2月,都灵冬奥会期间,中国篆刻艺术院(原篆刻艺术研究中心)院长骆芃芃率团在意大利都灵美术馆举办海外首届“中国印文化艺术主题”展,奥组委重要官员萨马兰奇、罗格、何振梁等以及欧洲许多知名人士出席。
2006年,是中国印在走向国际视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那一年中国篆刻艺术院也刚刚创办,可以说国家对振兴中国传统文化从那时起愈加重视。2006年后,中国印作为中国符号,在世界各地的呈现越来越频繁,所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大。也正是在这一年,我们在意大利都灵美术馆举办了一个很具影响力的展览——中国第一届印文化艺术主题展,那次展览主题为“从长城到奥林匹亚艺术行”,展览正值都灵冬奥会期间举行。展览全面地向人们介绍了中国印文化的历史渊源,从先秦到现当代的中国印艺术的演变发展过程,希望通过它们向意大利及其它西方国家的人们展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深他们对中国印的了解与认识。在策展过程中,我提出打破以往传统的展览形式,将篆刻载体,即印章的原石带出去展览,一改以往单一形式的呈现。并通过高科技手段将印章放大装裱后进行展示,我们将原尺寸3cm、5cm的印章放大至20cm呈现,更有助于观众感受印文化的魅力。这一改变让外国受众可以清楚地了解印文化展的内容,看懂中国篆刻艺术。除此之外,我们还展示了篆刻制作工具等,所以展览名称被命名为印文化主题展。我们希望通过展示篆刻文化的历史、载体、表现方式、文化现象等内容,加深西方受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那次展览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采取中国印的形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9年骆芃芃为时任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刻制国礼印章。
2008年,中国篆刻艺术启动了申遗工作,那年我们向联合国申报了几十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中国篆刻。当时中国篆刻组织申报工作由我主持,我很有幸成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我们做了一系列紧张而繁重的工作,当时西泠印社和中国篆刻艺术院是联合申报单位,虽然艰辛但很值得。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发布消息:中国22项申请都成功被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标志着中国篆刻真正“走出去”,正式从中国走向世界。说的接地气一点,中国篆刻在国际领域有了户口。而从世界角度而言,自那时起,凡对“中国篆刻”有兴趣,希望保护、重视的国家和个人都可以给予“中国篆刻”项目以资助,“中国篆刻”正式成为了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8月19日,骆芃芃参加文化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颁证仪式,作为“中国篆刻”项目申遗负责人,代表项目组领取证书。
2008-2010年这三年,乘着奥运会的东风、申遗成功的东风、上海世博会良好的势头,中国篆刻迎来了振兴和走向国际的难得契机。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我们在世博文化中心一个600多平米的空间,策划主办了纪念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篆刻纪念展,来自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前来参观,反响热烈。此后,金砖五国会议、北京-东京论坛以及国内和国际很多文化节的启动仪式上都出现了中国篆刻的身影,在越来越多重要的外交场合,中国篆刻艺术真正代表国家“走出去”,发挥着文化使者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非常重要的国礼中,现在很多都是采用馈赠中国印的方式,因为最能代表中国、最能感受中国精神、最能体现中国元素的,就是那一枚枚的中国印。走向世界的中国印,像一座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桥梁,将中华民族的文明、中国文化的元素一步步地送到世界各国,彰显着中国的精神气质与风采,为共同绘就“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人类文明的美好画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记者:如何通过展览让外国受众更好、更直观的感受中国篆刻的魅力?在您策展的过程中有什么具体实践?
骆芃芃:这些年,我们策划了非常多的国际交流活动,基本上每年都有篆刻“走出去”的活动。2014年,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文化大讲堂活动在奥地利、波兰、捷克三个国家举办,我作为主讲嘉宾,在当地的文化机构和大学为大家讲述中国传统文化。2019年9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美丽中国美丽英国——“中英黄金时代”中国艺术展》系列活动在英国举行,当时又适逢中国篆刻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十周年纪念,举办了我的个展“二十四节气”篆刻书法艺术展。二十四节气是2016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这个展览的主题,用遗产的形式——篆刻,刻制了遗产的内容——二十四节气。
▲2019年9月,骆芃芃在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中央大厅举办纪念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篆刻”申遗成功十周年——“二十四节气书法篆刻展”。
通过一场又一场的文化推广活动,中国篆刻艺术已经逐渐让更多国家,特别是欧美地区的人们了解、认知甚至喜爱,他们逐渐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
▲左图:吾誉失,吾生休(莎士比亚句)骆芃芃刻2012年;
下图:下午茶骆芃芃刻2012年
中国传统文化要远赴西方,在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环境和历史发展不同的情况下,让观者接受,必须要想办法。这些年我们的经验就是首先去研究目的地国家的文化,并且要尊重他们的文化,了解他们的历史,习俗等,这非常重要。2012年,我曾经到英国办了个展,当时适逢中英建交40年,又逢伦敦奥运会,中英两国联合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第一个展览就是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的我的个展。我刻制了很多中国的至理名言,如诸子百家警句,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中国哲学家的名言。我始终认为,篆刻是一个载体,是一种文化形式,是传递中国文化内容的重要媒介。诸子百家警句,是中国最优秀的内容之一,西方人大多都了解;篆刻,这种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形式则是最恰当并具有中国符号的载体,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代表,二者结合可谓是真正的强强联合。展览的作品除了中国的国学经典,我还研究了拜伦、莎士比亚等人的名句,进行了创作,并在展览中呈现。当时英国人看了特别感动,他们惊讶地发现,中国的篆刻艺术还可以表达他们自己文学家的哲思,这一举动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展览获得了成功。所以,我认为要尊重他国的文化,研究他们的历史,做到与他们有互动、有结合,这样展览才能够成功,也更利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记者:在2019年两会上,您又一次提到了篆刻艺术的普及和推广,您认为篆刻艺术要怎样走进校园?谈到文化自信,您认为我们的文化要以怎样的形式在世界进行传播?
骆芃芃:正如在提案中我谈到的,很少有一种艺术,能够像篆刻一样,带给我们如此强大的文化自信。一块石头、一把刻刀,看起来随便刻刻、抠抠就能成,但其实远远不是这样。一枚印章在方寸之间,包含着文学、历史学、哲学、美学、训诂学、文字学、文献学等,也涉及书法、篆刻技法以及材料学等,你说说,要想刻好了,得需要多深厚的文化素养?假如篆刻艺术能进入中小学课堂,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学习,一定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根植下强大的文化自信!
篆刻艺术综合华夏民族最优秀的传统于一身,包括艺术形式,我觉得应该从小学开始推广。这些年因为学习西方,逐渐以签字代替了印鉴,印章在人们生活中出现得也越来越少了,小朋友知道的就更少了,其实这是非常大的损失。中国印章其实是“国之重器”,这么宝贵的文化,小孩子不知道实在太可惜了,学习篆刻相当于同时学习了很多学科的知识,它可以给你讲述很多文化,这种事半功倍的事为什么不做呢?
我今后也会持续关注这件事情,当然,现在学生升学压力大,课业也很紧张,专门开一门篆刻课其实不太现实,我希望未来篆刻能和书法同时进入教学大纲,进一步普及,现在教学大纲中涉及篆刻的只有六个字“学习篆刻常识”。虽然越来越多高校开设书法篆刻专业,但教学中还仅仅限于基础技法,我希望容量再加大些,如果小学期间就接触了篆刻艺术,让孩子们拿起刻刀和石头,相信孩子们会喜欢,篆刻艺术也会更广泛地走入大众生活。我希望孩子从小接触篆刻,不是说让他们人人都当篆刻家,而是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颗作为中国人的种子;方寸之间立下的是强大的文化自信。
记者:请您谈谈您与茶的故事,您在茶文化领域有什么具体实践?
骆芃芃:我一直都喜欢喝茶,但说到真正与茶结缘,还是因为1992年的一次台湾之行。当时的台湾,正是茶文化发展的兴盛时期,街头茶馆林立,喝茶蔚然成风。当时我们是大陆赴台湾访问的第一个艺术代表团——“敦煌古展”艺术团,去台湾举办展览,那时两岸正处于破冰期。这之前,我对茶仅是一种感官上的认识,茶文化更是无从谈起。那次访问时间很长,有近半年之久,我们交了很多台湾朋友,常常被请到茶馆品茶,感受茶文化。那时才知道茶不仅仅是一个饮品,是有文化和历史渊源的。自那时起我便真正的爱上了茶,并对茶文化产生了探寻和研究的兴趣。记者联谊会是我参加的第一个茶行业组织,后来也做了很多茶文化活动,也写了不少论文。结合美术专业,我提出了“天造地设、天人合一”的饮茶环境理念,2001年,还和一位茶人合作出版了《中国茶馆》一书。当时我撰写的茶文化论文并不比篆刻方面的论文少。后来创办中国篆刻艺术院后,因为工作繁忙,就没有那么多时间专门研究茶文化了,但是茶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可以说,我对茶是从喜爱到研究,再到从事和实践。后来我做了很多活动都和茶文化有关系。
因为爱茶,茶也成为了我在篆刻中的一个创作内容。当时,我为天福集团北京陆羽茶艺中心讲授“茶文艺”课,具体就是讲授茶文化基础、中国诗词、音乐、书法、篆刻以及绘画与茶文化之间的关系,学生们很感兴趣,我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1994年,我曾经为中国邮政总公司发行的中国第一套宜兴紫砂陶邮票系列刻制4枚印章,将中国印和紫砂陶同时出现在邮票上。2003年,也为云南一些普洱茶品牌刻制商标,在其普洱茶的包装纸上,烙上了中国印,将篆刻艺术与茶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创作以茶为主题的书法篆刻作品,有一种心静禅定、游刃有余的感觉。
记者:篆刻艺术与茶都是最具中国元素的文化符号,您认为二者有什么联系,今后又可以产生怎样的联系?在对外交流中,是否可以双剑合璧发挥作用?
骆芃芃:在篆刻和茶两个领域,我做了很多尝试。2004年,我策划了一个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活动,在北京的一个社区做了一场茶文化的综合活动,邀请著名主持人陈铎先生现场朗诵唐诗,同时配古琴演奏和品茶活动。我记得当时茶友从浙江带来了当年最早的明前西湖龙井,还特地从杭州空运了虎跑泉作为泡茶用水,大家一起品饮。我一直觉得茶的传播比篆刻更容易,因为茶更生活化。茶的精神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它的两只脚深深扎根于生活,它兼具生活化、社会化、人文化。但是茶一定不是单纯品饮就行,它一定要承载文化,才能传得更远,让更多人喜欢。
所以,篆刻和茶都是载体,它们承载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优秀的内容,我这些年一直身体力行地将多种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推广。2006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成立仪式上,我用吴昌硕和齐白石的两枚巨型大印作为背景,设立了普洱茶和绿茶茶席,大家在品茗中既感受到了古老的篆刻艺术,也充分领略了茶文化的魅力。2007年,我们组织了普洱秋韵——古印系统茶会,当时正值中国篆刻艺术院成立一周年,希望用“中国印+茶”的形式予以纪念。中国印章分两个系统,一个是古印系统,它与普洱茶的历史年代感很是契合,二者可以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在普洱茶茶席上做了古代印章的展示;另外,因为绿茶和乌龙茶的文化气息与现当代印章相似,我们就在另一方茶席上对现当代的印章做了展示,当时反响很好,我们也一直将印与茶的创新实践延续下来。
▲2006年10月23日,中国篆刻艺术院和日本二松学舍大学以及以难波清邱为代表的日本“书峰”协会联合主办的“金石书法——茶道兰花”中日艺术家交流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
2006年至2010年,我们还与日本兰花协会合作主办了四届“金石书法·茶道兰花——中日艺术交流会”,将书法与篆刻,茶道与兰花结合起来,中日两国交往源远流长,日本的茶道就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日本人无论男女老幼都有喝茶的习惯。虽然在有些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双方的茶道精神却是一脉相承。日本代表团团长难波清邱先生当时拿出自己的书法“爱兰亲竹”四字给大家介绍日本兰花栽培艺术与日本书道;在第二届举办时,他亲自主持日方的茶道表演及日本的奉茶方式。我当时也给大家讲了中国茶道和篆刻。通过这种文化交流活动,两国艺术家在交往中增加了相互的了解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08年8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金石永寿——中国寿山石篆刻艺术展”中,骆芃芃策划了多次茶事活动。
2008年4月,我们在中华世纪坛做了金石永寿——中国寿山石篆刻艺术展,展览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篆刻院承办,我作为展览的总策划创意和设计,开幕式上我们运用了古琴和茶的元素。虽然这在当下已经司空见惯,但在当时还算是个创新尝试。我们将这些载体融合在一起,试图让中国文化更立体、全面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开幕式上,推出了为贵宾点茶的互动,这种新颖的形式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赞赏。因为展览爆棚,所以,2008年8月,作为文化部重要的奥运文化活动项目,这一展览又在国家大剧院隆重展出,跨奥运会和残奥会周期。整个展览,融入了诗、书、画、印以及茶香、琴韵的艺术展览新方式,创下了同类展览参展人数的最高记录,同时也被文化部列入奥运会期间的国家重点外宣项目。一个多月的展出活动中,每周六、日下午特别设立了半个小时的奉茶和古琴演奏时间,将展品和茶香琴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开创了中国篆刻艺术展的新模式。
▲骆芃芃多年来在从事篆刻书法艺术的研究和创作的同时,兼研茶道,并把茶文化有机地融入篆刻和书法的艺文活动中。2007年至2009年在中国篆刻艺术院举办了两次“金石书法—茶道兰花”中日艺术家交流会,把传统的书法艺术、篆刻艺术和茶道及兰花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00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在恭王府的院子里做了一个50多米长的大茶席,活动中,篆刻展览、篆刻研讨会、篆刻笔会和篆刻茶会同时进行。为了体现庆祝国庆的爱国热情,当时所有的参与者都穿国服,看国粹,品国饮,听国剧(京剧、昆曲)。活动从当天下午三点持续到晚上九点,参加过这个活动的人都很难忘,现在还有人和我说起当年那个活动上的趣事,说茶真好喝,我记得当时的伴手礼就是一个精美的手绘小茶杯。
所以,只要愿意动脑筋,希望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就可以找到结合点。这种文化交流活动这些年我也一直都在推进,实践。去年,我在英国伦敦举办我的二十四节气篆刻个人展览的同时,我们邀请了英国一位伯爵夫人组织了英国下午茶沙龙,今年还计划继续将这个活动延续下去。今后,我也会继续努力将茶融入到各种文化活动中,茶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希望用传统文化构建中外文明互鉴的桥梁。
艺术家简介
骆芃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女书法家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