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著名藏家、企业家、山艺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林明哲于2023年3月25日至7月23日在高雄市立美术馆举办大型收藏展:世界——林明哲的艺术收藏。此次展览精选90件作品,创作年代跨越18世纪至21世纪,从古典、浪漫主义、印象派、超现实、超写实、表现主义、抽象表现、新波普和观念艺术等,汇集多位欧美亚等巨匠大师的创作。
从19岁买下第一件艺术作品起,林明哲至今已有50多年的收藏历程,拥有藏品八千多件。近半个世纪的艺术收藏阅历,有对于艺术品自由浪漫的追寻,有其孤绝难解的神秘,有收藏投资的竞争,亦有分享拥有的喜悦。而林明哲之子——林正,从2005年9月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在798 艺术区启幕,已在北京深耕近二十年。百年艺术梦,两代父子兵。借此大展为契机,记者专访林明哲林正父子,从叱咤商界与艺术收藏界的父亲,到在当代艺术藏购中潜心钻研的儿子。两代艺术藏家的风风雨雨,换来的是对中国现当代艺术最为有力的推动力量。
世界——林明哲的艺术收藏
策展人: 曾芳玲
展览地点:高雄市立美术馆101, 102, 103展览室
展览时间:2023.3.25~7.23
主办单位:高雄市立美术馆,财团法人山艺术文教基金会
偏乡深耕计划支持:财团法人山艺术文教基金会
高雄市立美术馆展览现场
1
敢“闯”
冲出重围进大陆
六闯俄罗斯
只为买画
林明哲何许人?1949年出生于台湾科技学院系统的美术工艺系,早年买入一张清朝皇族后裔溥儒的画作,开启了他收藏书画的兴趣。虽在校期间系统学习美术,但毕业后并未从事艺术创作。赶上台湾经济腾飞,林明哲进入房地产业,组建台湾山集团。地产生意让他有了雄厚的资金实力,从20世纪80年代起,这位台湾房地产巨头开始辗转于全球购买艺术品。
中国著名藏家、企业家、山艺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林明哲
略梳理他近半个世纪的收藏脉络,可谓精彩至极:
80年代末,林明哲就已从欧美拍卖市场上收藏了欧美日韩大师级艺术家的200多件作品,如鲁本斯、柯罗、安塞姆•基弗、安东尼· 塔皮埃斯等,办过5次西洋画收藏展,曾一度觉得“只有西方油画才值得买”;
除了中国书画大家如齐白石、张大干、周思聪、李可染、林风眠等,林明哲从1987年开始收藏大陆当代艺术品,曾大手笔买下当时还是新人的罗中立、张晓刚、何多苓、程丛林、庞茂琨等大批川美艺术家作品;
于1992年创建山艺术文教基金会;
20世纪90年代,林明哲在俄罗斯经济低谷时期六次到俄罗斯画家画室扫货,因此收藏到了列宾、苏里科夫、列维坦、马克西莫夫、梅尔尼科夫等美术史大师的名作,成为俄罗斯官方美术馆之外的最大私人收藏家;
与收藏俄罗斯艺术家作品的同一时期,欧洲经济不景气,赵无极、朱德群、白南准、藤田嗣治等亚洲重要艺术家的作品乏人问津。林明哲看准时机,大批量收藏赵无极画作。1992年到1994年间,林明哲在海外拍卖会上买下了26件赵无极作品。1995年在高雄市立美术馆举办赵无极80回顾展,是艺术家在海外最大的一次展出。
2000年以来,关注极具艺术发展潜力的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年轻艺术家。
林明哲藏品:彼德. 保羅. 魯本斯 Peter Paul Rubens-AUC-007-L 獵牛 A Bull Hunt 36x97.8 油彩畫板 Oil on board
实际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中国正悄然经历着经济乃至文化氛围的巨变,在这样诡谲多变暗流涌动的特殊时期,大批量购入现在看来具有极高性价比的艺术作品,需要的不仅是历史与时代的机缘,更是有非同常人的胆识与魄力。
1986年,经历过改革开放的大陆在林明哲看来,无疑在未来几年将会百花齐放、生意盎然。他称之为“惊艳”。林明哲北上的大陆之旅异常艰难。但林明哲最终还是冲出重围,精心筹划着他的北上之行。最初仅限于开放岛内民众赴大陆探亲,并没有开放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但也正是这一年,林明哲与四川美院结缘,去到了地处偏远山区交通极为不便的重庆。1989年与北京画院举办「海峡两岸绘画交流展」分别在高雄与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两岸艺术家重要作品,是两岸分隔40年后第一次盛大交流展。
林明哲(中)早年拜访艺术家们,艺术家分别为:罗中立(左一),庞茂坤(左二),杨飞云(右二),冯斌(右一)
记者:当时您北上大陆之旅很是惊险,能跟我们分享当时的经历?是什么让您下决心开启行程?
林明哲:在台湾从小阅读中国历史、地理和人文故事,一直向往祖国山川地理文物。因缘际会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时任北京画院副院长王明明,双方相谈甚欢并促成了连袂举办「海峡两岸绘画交流展」的契机,及开启到成都拜访艺术家渊源。
在中国各地旅游10年期间,多次造访成都,最终选择到成都发展房地产,除了认识何多苓等一批艺术家朋友外,也喜欢成都生活的悠闲,并与一些干部在成都居住了15年。1987年在进入大陆之前就已阅读过陈英德先生所著《海外看大陆艺术》一书,书中详细介绍中国的美术发展及艺术家,包括伤痕艺术家罗中立、何多苓、程丛林、高小华等人。
自北京进入成都,本就为拜访艺术家而来,没想到初始仅见到何多苓,当时在成都画院和工作室中也看不到什么画,最后是勉强从角落拿一张布满灰尘的《蓝鸟》,作品开价 3000 美金,没杀价成交(当时 3000 美金等于教授近十年薪资)。
1991年,苏联解体,全国经济、金融、货物的供需皆应声倒地,不但货币急速贬值,民生物品价格也因供需失调而处于空前的混乱状态,在这样人心惶惶的年代,林明哲于 1992-1993年间,六次进出俄罗斯与乌克兰,前后共四个多月,历经千辛万苦搜集到经过他及专家团精心挑选的三千余幅油画作品。回顾俄罗斯之行,林明哲以“捏把冷汗” 形容。
记者:六次进俄罗斯,已远超常人的勇气了,这么多次往返最难忘的记忆是什么?看以往的资料,冬天拜访艺术家经常被冻伤?
林明哲:开始收藏中国油画后,在研究中国美术史过程中,发现中国油画发展起源,重要的美术教育深受苏联艺术家的影响,内心激荡不已,似一道无形的吸力,牵引着前往苏联探究脉络的神经,从而开启苏联探险之旅。
91年苏联解体后,92年春天邀请在北京的好友邵大箴和奚静之伉俪(留学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研究所),组织访问苏联艺术团体及拜会艺术家,深入了解苏联美术史及发展状况。当时还是俄国冬天,气温低又下着雪,有些艺术家工作室缺供暖,常常一下车就马上冻伤。
解体后的苏联卢布贬值,通货膨胀严重,艺术家都愿意割让画作,到94年就禁止重要艺术品出境。
林明哲藏品: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 Ilya Yefimovich Repin 1844 AUC-082-L-婦人肖像 Portrait of a Lady 86.5x60 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
林明哲藏品:伊萨克·.列維坦Isaac Ilyich Levitan AUC-088-L白楊樹林The Aspen Grove 48.3x35油彩紙板Oil on pasteboard 1880
2
有“谋”
成立基金会,持续办展
洞察时事,待时机精准出手
林明哲大而精的收藏逐渐被外界塑造成传奇,在不少媒体采访及报道中,称他的收藏为“买断式”收藏;以“囤货”的方式入手,然后作品能在他手上神奇地翻几百倍;说他以垄断式购买,暴涨千倍;说“林明哲买断了1987年到1997年中国10年的美术史”;称他为“收藏界巴菲特”,几十年前用5万元购买收藏了一幅美院学生的作品,后来这幅画后来拍出四千多万……
中国著名藏家、企业家、山艺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林明哲
在这种不断的发酵与想象中,无疑给外界提供了一种误导:多数人只看到耀眼的收藏名单与暴增后的数字,似乎足够的大手笔花钱买画成了重要因素,而忽略了背后往往更为重要的原因:林明哲受过专业的艺术教育,常年参观重要展览及博览会,已成就其卓越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趣味,能令他出手购藏的必定是其真正欣赏的有才华韧性的艺术家,而绝非一时脑热的投资;同时其成立的山艺术基金会,坚持长期系统专业的对待艺术收藏。对内,持续将藏品进行梳理、出版、展示;对外,通过展览及拍卖会,对老中青艺术家持续关注。因此,做好一名传奇藏家,除了胆识,需要更具谋略。林明哲做了什么?日常经营中组建基金会,积极持续推广看好的艺术家;同时敏锐体察时事,静待时机精准下手。
1992年林明哲及其他几位藏家共同出资成立山艺术基金会。基金会的运作和管理,包括筹集资金、艺术品购藏、藏品运用等事务均要由董事会最终通过,由林明哲代表综理基金会事务。凡是以基金会名义购得的藏品均属于基金会所有,董事长或各位童事个人无权利做任何处理。
可以说,山艺术基金会的收藏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大背景息息相关,体现了在艺术市场发展中一个私人基金会收藏的重要角色,并对艺术史的发展和艺术家的成功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据统计,在1989-2011二十多年间基金会筹办200多场展览,包括个展、群展、巡展,基本是由林明哲着手操办,其中近80%的展览是免收门票,对观众免费开放。正如林明哲在早期接受采访时曾说:“一旦认可一位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就要加以长期关注,并持续收藏其优秀作品,帮他办展览,推向全世界。”
记者:能同我们分享下1992年当年大批量收藏赵无极画作的经历?当时国内外对赵无极所知甚少,为何看好赵无极?
林明哲:88年已办炎黄艺术月刊杂志,阅读国际艺术信息及美术史,了解早期在巴黎(前艺术之都)活动的东方艺术家赵无极、白南准、金昌烈、藤田嗣治等人,在纽约(新的艺术之都)兴 起后,不再受关注,市场行情很差(跌到原来的五分之一,类似中国当代艺术跌幅)。
我发现赵无极是华裔艺术家,未来当中国掘起后,大家一定会重新关注赵无极,所以92年开始大量在拍卖会买赵无极的画作,94年到法国拜访艺术家本人,并取得艺术家割让70 年代早期大尺寸作品。于 96 年在高雄市立美术馆办理艺术家 80 回顾展,是赵先生在海外举办最大型的展览活动(收藏了25件早期画作)。
记者:吴冠中的《墙上秋色》是一件难得的精品,听说当年您的“囤货价”大约十五万,它也陪伴您多年,跟我们聊聊当年收藏这件作品背后的故事?
林明哲:92年透过邵大箴教授引介拜访位于芳草小区的吴冠中先生(当时吴先生在香港已颇具名气,但台湾普遍不了解吴冠中),加上熟知吴冠中的台湾艺术家刘国松推荐山艺术基金会,很快获得艺术家吴冠中割爱 26件水墨及油画。基金会于97年在台北历史博物馆及高雄山美馆举办巡回展,获得非常大的回响,吴冠中也渐为台湾大众熟知。
《墙上秋色》也是当时收藏的油画作品,2005年北京保利拍卖公司首拍,好友蒋迎春馆长(保利博物馆)请托提供重要作品参与拍卖以壮声势,才忍痛割爱送拍。至今仍觉可惜,这件作品是艺术家成熟风格及大尺幅作品的精彩之作(我也欣佩当初收藏家的眼光、财力和运气)。
记者:回首这近半个世纪的艺术品收藏经历,有什么最为难忘的回忆?比如一些不为人知的收藏竞争?亦或是难忘的办展经历?
林明哲:每次惊奇、惊险的艺术之旅对收藏都是有重大的收获。在投资大众不注意、不熟悉、价格不高、不热门的艺术家及作品做收藏,都是有价值的,冒险是值得的。
1988年重庆(邮轮由武汉走长江三峡)之旅,收藏大量没人竞争的杰出艺术家罗中立、程丛林、庞茂琨、张晓刚等人的优秀作品。1992年初进入西方藏家、学者不敢进入的前苏联(因冷战太久的原因),收藏这些在70年代留下的历史艺术痕迹的纪录,更重要的是这批艺术家深深影响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及起源,而全球只有山艺术基金会拥有这批珍贵艺术作品,实属难能可贵的罕见经历。
3
怀“初心”
积极参与艺术生态圈建设
阐述新世纪中国人的收藏观
上世纪80年代,凭借投资房地产业带来的财富,林明哲采用批量收藏的方式,将当时极具代表性的四川流派:“伤痕”“乡土”的重要代表作品做了蔚为可观的收藏,并不遗余力的为选中的艺术家做展览。那些年对于大批川美青年艺术家的发现与扶持被称为将作品“席卷一空”。
曾在而立之年一度觉得“只有西方油画才值得购买”的林明哲在看到中国大陆艺术家的创作后,开始带着温情与真诚去扶持艺术家,并与他们结下长久的友谊。这是为何?
中国著名藏家、企业家、山艺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林明哲
正如林明哲过去在接受采访时所言,“艺术品收藏并非简单的财力竞赛,而是以积极主动参与艺术生态圈的观念来推动艺术发展,以一个崭新的观念来阐述新世纪中国人的收藏观。”
从整个艺术的发展脉络来看,林明哲收藏了中国艺术尤其是中国当代艺术一段极为“珍贵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正值中国美术现代化大思潮的高峰,思考“油画中国化”成为一位有着使命感藏家的重心。林明哲以此为目标的收藏行为,极大地激励了本土油画的创作;六次赴俄,林明哲购得的上千件作品“基本上与中国关系紧密的苏联画家的作品都买了。”在他看来,这些年中国油画走出了自己的创作思维,中国油画中体现出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是土生土长的,也是真正属于中国,这些都令林明哲由衷地感到欣慰。作为藏家的他投入没有白费,在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风暴中,山艺术文教基金坚持保住藏品不出手,在随后的一轮艺术上涨情势下,这些蔚为大观的艺术品得到无限升值。
进入2000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变得更为开放与多元。林明哲看来新一代藏家受广泛的西方教育,思想更具国际观,未来收藏范围也许更广、更国际化,更符合中国未来艺术市场中西艺术并行发展的趋势。林明哲之子林正逐渐在收藏上独当一面,以新一代的观念继续当代艺术作品的收藏。
林明哲藏品:CGQ0001L 蔡国强Cai Guoqiang 蜘蛛网为大英博物馆做的计画 Drawing for Spider web-300cmx400cmx0cm 纸面火药粉 2004
林明哲藏品:ZW-001 展望Zhan Wang-假山石(中國庭園椅項目)Rocks off (FROM THE CHINA CHAIR PROJECT) 拋光鋁 polished aluminum 2007
记者:谈谈这次收藏展的机缘?
林明哲:高雄市立美术馆主动提案规划的展览,在全台只有山艺术基金会有能力汇集涵括 18 个国家,共55位优秀艺术家不同时代的艺术品(油画、雕塑),从古典到现、当代创作。
最重要的是为嘉惠偏远地区学校学生,提供免费专车接送服务,让学生不用出国就可以观赏到世界级的艺术展,该企划与基金会长期核心目标一致,基金会将提供所有经费,让偏乡孩子也能获取更多学习资源,开拓更广视野。
高雄市立美术馆展览现场
记者:作为收藏的大背景,社会层面上政治经济因素千变万化,时常会带来收藏的机遇或陷阱。对于最近的十年,您的收藏心态、方法和策略是否有变化?那这么多年以来一直不曾变化的又是什么?
林明哲:“勿忘初心”是基金会一直以来秉持的信念。私人基金会最大的挑战是经费长期支出,在政、经急剧变动的今日,难免受到更多冲击。为因应网络时代、科技化的时代,在“勿忘初心”的信念下,基金会也将随着全球快速变动的脚步,在鼓励艺术家,推广艺术的宗旨下,调整收藏及挑选艺术家的方法。
参展作品:千住博 130x190 cm
参展作品:空山基 機械姬
记者:最后,有什么建议给到中国正在成长起来的藏家们?
林明哲:用心观察,中国近年很多新收藏家,有财力、有理想的投资者值得鼓励。
几点建议︰
1、 心态最重要——不要想快速获利,投机与艺术的暴起暴落,对艺术发展、对收藏及喜爱者都是伤害。
2、 提升艺术眼光——要学习欣赏新创风格艺术品,及接受不熟悉的美术运动,才能早一步看到未来有价值的艺术品。
3、 研究选择艺术家,比挑选艺术品重要——艺术品是随艺术家的成就而有价值。
林明哲藏品:Louis Nevelson 路易斯·耐佛森 无题 54.6cmx98.1cm 木雕 1899-1988
林明哲藏品:安东尼·塔比埃斯 Antoni Tapies AT-0001-L(AUC-111-L) SYMMETRICAL BLACK AND MATTER 114X146 混合媒材 Mixed media on canvas 1969
林明哲藏品:菲利浦.佩爾斯坦 PHILIP PEARLSTEIN PPH-001-L-两个音乐家木偶和模特儿 TWO MINSTREL MARIONETTES AND MODEL 193X152.4 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1987
中国著名藏家、企业家、山艺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林明哲及其子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负责人林正(图片提供:艺术财经)
最后,以记者对林明哲之子林正的提问结尾。
记者:从小耳濡目染父亲的收藏理念与实操经验,自己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是否有时会感觉很难走出父亲的影响?
林正:现在时代跟之前我父亲那时代很不一样,机遇不同,全球化程度也不一样。早期的收藏情况,透过讯息差,比较大机会可以找到心目中的藏品,只要足够的学习,够勇敢及够投入。现在的情况比当时复杂很多。全球化的信息很透明,大家信息都是流通的,讯息差的情况降低很多。任何有机会的地方,不管一级市场或二级市场的主要参与人都积极的介入,这让收藏的选择上增加比较多的困难度,我自己的收藏其实受我父亲的影响很大,从收藏的价值观到收藏的艺术家类型,很大程度都是因为我父亲。虽然时代在变,但有些基本的挑选准则还是适用的。
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负责人林正
记者:能与我们分享最难忘的收藏经历?认为自己同父亲那一辈藏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林正:因为我的收藏还是基于工薪阶层的能力,对每件作品的购买比较斤斤计较。作品的内容、作品的大小、艺术家的履历、与之前这位艺术家的价格做垂直及平行对比。之前在拍卖上买奈良美智的作品,应该是当时比较不理性的:当时有两家拍卖公司各有一件作品,但拍场的时间非常接近,所以我与我太太就各自在一个拍场竟拍,但因为预算只能挑选一件所以在拍卖时就有点紧张。这应该是我与父亲状况不一样地方,他手上能运用的资金单位不同,对他来说,不是买不买的到的问题,而是想不想要这作品。
高雄市立美术馆收藏展导览现场(来源:99艺术网 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