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近东,毕业于兰州大学新闻系。1996年入职《齐鲁晚报》,2002年参与创办《财富时报》,2005年回到《大众日报》,2014年离开媒体加入韩都衣舍,2021年加盟贝壳视频。现任贝壳视频总裁、山东智汇蓝海互联网品牌孵化基地董事长、韩都衣舍电商集团党委书记等职务,系山东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山东省商会副会长;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产业教授;山东省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济南市担当出彩好干部。胡近东既是媒体人,又是企业人,自称离开了媒体但从没离开新闻界。
序
三十年前,一位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少年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个好记者、名记者,为推动社会发展,哪怕贡献一点点力量也行。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七千余个日日夜夜里,他用青春与热血践行“四力”,用责任和担当守望新闻理想。
他也曾经历过挣扎与徘徊,为了揭露社会阴暗面,被告上法庭两次,被各种人身威胁过,却始终坚持“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他有着敢为人先的闯劲,亦有着“饮冰十年,难凉热血”的坚毅。
曾经的“著名实习生”,终于一步步成长为一名让媒体对手闻而生畏的“优秀记者”。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凭借对行业变化的敏锐感知和过硬的媒体素养,让他一次次踏上新的“跑道”后,也都能如鱼得水。
他说:“我离开了新闻媒体,但从没有离开新闻界。”
三十年过去了,他一如当初那个少年,只是奔跑的每一步都更加踏实和从容。
Part 1
做“船头的瞭望者”
Q
高考后您报考了兰州大学新闻系,当一名记者是您从小的理想吗?
A:其实我从小想做一名律师,在报考大学之前,我甚至不知道还有新闻这个专业。但在选大学志愿的时候,我看到了新闻专业,就问别人新闻专业是干什么的,他们就告诉我学新闻就是做记者。那时候我倒也没有想过多远大的理想、多美好的憧憬或是有那么多的责任,只是对记者有一种很朦胧的好感,感觉读了这个从来没听说过的专业后,既可以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又能在电视上抛头露面,有趣又光荣,就这样我报考了新闻系。
Q
兰州大学拥有老牌新闻院系,您可以回忆一下兰大新闻系的传统和特色吗?当时正值大学生们新闻理想浓厚的时期,您还记得班里同学们的学习状况是什么样子的吗?
A:当时我们的系主任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的刘树田教授,他是新闻教育界非常受人尊重的一位老教授,是他开创了我们的新闻系,并把兰州大学新闻系带成了全国八大新闻系之一。兰州大学新闻系虽然深处西北偏远地带,但是不论实力、名气还是影响力,在新闻单位里都受到高度的认可。
兰州大学的学风非常好,比较扎实、纯净,建国以后,兰州大学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的重点大学,在全国的排名挺靠前的,在国际上也是被认可的。原北京大学的副校长、党委书记江隆基教授,在到了兰州大学以后招募了很多知名教授,按照北京大学的那种学术自由、开放办学的方式,树立了兰大的学风,所以兰大当年的学风,一是非常扎实,二是非常自由。
每年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兰州大学新闻系都会有一个入学教育。当年刘树田教授就问了我们这样一个问题,我印象非常深刻,他问:你们知道你们是什么系、什么专业的学生吗?我们说,当然知道了,我们就是新闻系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刘教授说,不对!这让大家都很惊讶,为什么不对?他就说:新闻学是“显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大家都说“新闻无学”,其实新闻是一门综合性的大学问,既是社会学,也是政治学,也是经济学,也是心理学,这就要求你既有理论,又要动手能力极强。你要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比如一个法律记者,如果不懂法治,仅仅懂新闻的五个W和通讯评论的写法,就绝对做不了一个好的法律记者。一个体育记者如果对世界杯的足球规则一无所知,那肯定也成不了一个好的体育记者。你们虽然是兰大新闻系的学生,但是你们应该忘掉你们的专业,你们还要去其他的系选课,才能成为一专多能的学生,才能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人打下基础。
所以,我们从大一就开始了“不一样的学习”,我们的专业课程一般得去选择经济系、中文系、历史系、法律系、哲学系,还有人选择自然科学的地理系、物理系等课程。我们那个时候至少有两张课程表贴在教室、宿舍的门后边,一个是本系本专业自己的课程表,另一个就是其他专业的课程表。所以我们系的学生除了掌握新闻本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外,基本都有第二专业、第三专业。
Q
当时学校里有没有校媒组织,您有参加过吗?
A:兰大有两大校园新闻实践阵地——《新闻报》和广播电台,实际上都是由我们新闻系的学生在操持。《新闻报》一开始是一块黑板报,后来就开始做一些印刷。我是从大一下学期的大约3月份开始投稿,当时正值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吹响了市场经济的号角,全国都在讲市场经济,转过年来就是1993年的春天,我当时就想着给《新闻报》投稿。我投了一篇,叫《雷锋还有没有市场》,然后这个稿子就发了头条。后来我就阴差阳错地在大一的时候就成为了主编。同时我也开始给学校的广播电台写新闻稿,主要是进行新闻消息的采写训练。
Q
大学期间您在新闻实践方面有哪些操练,有没有去报社、电视台做过实习?当时您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样子的?
A:新闻是个实践性学科,仅仅是在象牙塔里面,在书本上接触知识理论是没有价值的。兰州大学新闻系一方面很注重本学科的实践性,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也很希望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框架,以便未来走向社会以后,有一个更好的支撑。我想这也是兰州大学的学生进入媒体单位以后,很快就能够被媒体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大一刚刚开学没多久,我们就开始了“小实习”。当时是由系里出面,跟甘肃的省级、市级新闻媒体都建立了良好关系。如果你希望将来成为一个电视记者,就去兰州电视台、甘肃电视台实习,如果你想成为平面媒体记者,就去甘肃日报、兰州晚报、西北发展报等报社实习,还可以去新华社、人民日报的记者站。学校都已经统一联络好了,你只去媒体,说我是兰州大学新闻系的学生,请求实习就可以,当然学校的老师是不会带你去的,全凭自己闯。老师说:记者就是要能敲开陌生人的门。
我当时因为想做一个经济记者,就去了甘肃经济日报,当时是跟着著名调查记者王克勤实习。2003年,王克勤成为了《中国经济时报》的首席记者和全国著名的调查记者,写出大量轰动一时的专业的调查性报道,比如村民被袭击、艾滋病调查、黑煤矿矿主被打死等。当然,除了在甘肃经济日报,我当时也跟着同学去过甘肃日报、兰州晚报、西北发展报等报社实习过,在一些报纸上发表过小豆腐块,但是没在电视台实习过。我们除了“小实习”,还有“大实习”,实习半年,自己拿着介绍信去联络就可以了,也是“敲开陌生人的门”。实习回来,大家都要把自己的实习成果在校园展览,就是把自己在报纸上发表过的文章复印、放大,然后用绳子挂起来,在学校里面展览,这也是我们兰大新闻系在学校里面制造的一个比较震撼的风景线。其中有中央级媒体、省级媒体作品,而且很多文章都是大块头的。其他系的同学都很震惊:“你们在媒体上发表那么多文章啊?!”
“小实习”除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理论,同时也为之后的“大实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大实习要有很长的适应期,因为你是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实习,除了要熟悉一个陌生的报纸,还要熟悉这个地方的情况,经常有的人一两个月还适应不了。但是我们的学生出去实习,基本上两个星期就上手开始独立采访写作,甚至都开始干编辑。我当年在齐鲁晚报实习时,身边有复旦大学的学生,也有山师新闻系的学生,只有我被称为“著名实习生”,因为当年我发稿最多,经常在二版、三版头条发稿子。当时去采访的时候,人家问完我叫什么名字后,会惊讶地说:“你就是胡近东啊?”因为他们都认为胡近东是个年纪很大的人呢,原来只是个实习学生。这既得益于在学校里面的训练,也离不开齐鲁晚报的老师、记者们给的机会。那时候我经常跟着记者跑,后来记者都骑着摩托车,我自己就借老师的自行车骑着到处去采访。我一开始是在专刊实习,经常会跟新闻部的记者“撞车”,同样一个新闻线索,我们互相都不知道对方也去了,去了以后碰面了才知道,那时候我就会问他们:“你怎么写啊?”对方就会说:“我就写个消息呀。”他们一般都会写个100字、200字的小消息,为了避免重复,那要另选角度写稿,当然下的功夫就要比别人更多了,需要我首先把背景和发展趋势搞清楚,还要采访一些当事人,甚至要采访一些专家,这样写出来的稿子既不跟他们重复,又对他们是很好的补充。他们也因此往往会受到主任的嘲讽:还没有实习生角度好?有人说胡近东不讲规则,我觉得不是不讲规则,这是对新闻的尊重嘛。给我们上新闻采访的老师,当年说过一句话:“出去采访,你就是绊倒了也要抓两把泥回来。”记者出门采访无论如何都不能空手回去。我当年在齐鲁晚报实习,也在《公共关系报》等很多报纸上发表了文章,也有不少大块头的报道,我当年凭借这些报道获得了甘肃省新闻奖,这个奖我们班里面只有两个人获得,有800元奖金,当时获得这个奖就可以随便在甘肃省级以上的新闻单位选工作了,这些荣誉都是得益于学校的实践教学法。
美国著名记者普利策[1]说过:假使国家是一条船,新闻记者应是站在船桥上的瞭望者。记者会首先看到社会、国家发展的趋势,同时也会看到前面可能遇到的危险。泰坦尼克号上的那两个瞭望者因为偷看人家谈恋爱,结果没看到大船快要撞到冰山,导致泰坦尼克号巨轮沉没。在大学期间我就想:一定要成为一个很好的记者,为推动社会发展,哪怕贡献一点点力量也行。
[1]约瑟夫·普利策(Joseph"Joe"Pulitzer,1847年4月10日-1911年10月29日),匈牙利裔美国人。美国报刊的编辑、出版者。被公认是19世纪70-80年代"新闻事业"的创始人。是美国大众报刊的标志性人物,普利策奖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创办人。
Q
这一时期也正是传统媒体风行的时代,当时您身边的同学们都通过哪些渠道接触媒体、获取新闻?大家都有过自己的“偶像”,当年您有没有非常崇拜的记者或是报人?
A:我一直都很感谢兰州大学,我们的老师有很多是新闻媒体出来的记者、编辑,他们都是抱着新闻理想来的。在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媒体的好时候已经到来了,央视的《焦点访谈》《东方时空》,还有《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的《冰点》等报纸和专刊,给当时中国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很多记者都开始展露头角,是当时的我学习的榜样。
有很多报人都对我影响很大,比如中国的邵飘萍[2]就是我的偶像。他是一个全才,作为一个记者,能做到想采访谁就采访谁,连当时民国的大总统都求他来采访。他不光做记者非常成功,办的报纸也非常成功,他是《京报》的创办人,当年《京报》是在民国军阀混战时期创办的,他从办报发行经营到自己的写作都非常厉害。还有“一个人可以办一份报”的梁启超,他一天能写一万多字,从评论到通讯到人物专访无所不写。还有写出《中国西北角》的记者范长江[3],当年在《大公报》,他甘愿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写中国西北角的调查报道、通讯长篇,那没有历史知识、没有一定的责任和使命是不行的,而且冒着那么艰苦的条件去采访,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他写出来的报道,对国家的命运高瞻远瞩,有着自己深度的思考,他的报道引发的思考对中国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还有大公报的总编辑张季鸾先生,比如西安事变之时,国民党内部有人希望用军事解决,但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的主流都要求和平解决,当时张季鸾就写了评论,主张西安事变应当和平解决,宋美玲当时就买了万份的报纸,在西安上空用飞机撒。
同时代的人就更多啦,比如《中国青年报》的深度报道记者张建伟,《冰点》的主编李大同,《南方周末》的主编左方以及后来他的接班人江艺平都是我的偶像。像张建伟、李大同,他们都是调查记者、编辑,做深度报道的人如果没有广博的学识以及责任心、使命感,就不会那么敏锐,也不会费那么多的力气去调查,因为只有通过大量的采访调查,才能够产生比较完整、系统的认知。那时候社会变化是非常剧烈的,很多问题需要解读,是他们写出了大量的新闻调查,解答了疑问。我举个例子,当年中国公费派出一批学生到国外名校去攻读MBA,比如哈佛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后来张建伟就想,这些派出的硕士回来以后都在干吗?他们发挥了应有的价值吗?最后,他写了一组让人非常震惊的报道,内容大致是:有的MBA在看大门,有的作为神经病已经在医院里治疗了,有的被开除了,有的早就跳槽换了岗位了,总之就是几乎没有一个在工商管理岗位上工作的。原因当然很多,那时候中国的管理还比较中国式、比较初级,而MBA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以后才产生的,所以这些MBA回来以后谁都不服,不能很好适应中国的企业发展环境。张建伟就提出:我们是不是还要继续MBA教育?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做MBA教育?后来他通过调查,提出了一个观点:MBA教育首先应该教育老板,让老板先懂得现代工商管理,然后他才能够听得懂这些工商管理硕士的语言,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不至于浪费人才。后来李嘉诚在中国投资办了长江商学院,主要是面向老板进行教育提升。
对中国进行时代深度思考的,还有《南方周末》的左方、江艺平,这些都是有使命感的新闻人、报人,他们在不断地校准着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走偏的那些方向,回过头来看,他们确确实实为很多新闻记者、编辑创造了环境,让很多新闻人像他们一样发挥了他们想发挥和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2]邵飘萍,1886年10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13岁考中秀才,16岁入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1912年任《汉民日报》主编,袁世凯称帝后,为《时事新报》《申报》《时报》撰稿,抨击袁的罪恶阴谋,以后又在两年里写了250多篇、20多万字的文章,揭露批判军阀政府。1916年7月,在北京创办了"北京新闻编译社",1918年10月在北京创办《京报》,任社长,开始独立办报生涯。邵飘萍被人称为"新闻全才"。
[3]范长江(1909年10月16日-1970年10月23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农村。范长江青少年时代就追求革命、追求进步,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著名新闻记者,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出色的领导者,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代表作:《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
Q
据我们了解,像张刚和牟德鸿等知名记者都是您兰大的系友,请您多为我们介绍几位在山东工作的系友的情况。
A:周鸿雁是我们的大师兄,新闻系首届。他最初在济南日报做记者,后来先后任评论部、总编室主任,由于能力突出,调任济南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之后历任外宣办主任、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师兄是我们的榜样,他经常勉励我们为新闻系争光,给我们力量。牟德鸿是我师兄,他是个著名的财经记者,我们一同创办过《财富时报》,他在太阳能、体育产业、品牌建设等领域做深入研究,写出了大量经典报道。张刚是比我晚四级的师弟,我离开兰州大学时,他刚刚入校,他正好睡在我的那个床,用着我用过的书桌和衣柜。张刚后来也来了《齐鲁晚报》,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记者,长期扎根,做基层报道,被称为“胡同记者”,上过新闻联播、人民日报,被中宣部在全国通报表扬,他深入基层做了大量真实的、非常有温度的报道,成为市民的“知心人”。后来成为十九大党代表、省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现在是山东管理学院的教授,成为了新闻教学的核心骨干,去影响更多新闻学子。
兰大新闻的学生90年代之后,陆陆续续来到山东工作的不少,当时很多媒体对兰大的学生几乎是免试。比如说当年《济南时报》的总编崔齐东,他一听是兰大新闻的就说行,因为他觉得他认识的周鸿雁、孙藜、胡近东等很过关。孙藜是1991级的,《济南时报》的创始人之一,济南的名记者,不少媒体总编都想挖他。后来离开《济南时报》去复旦新闻读博士,现在是上海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还有我的师弟杨守勇,他是新华社山东分社的常务副总编辑,他的前任陈国军目前任新华社广西分社的社长,也是兰州大学的。2001级新闻的李化成,在山东卫视工作,他在2021年获得了两个中国新闻奖,破了纪录。其实兰大新闻的学子在山东工作的总量并不多,但是大家创造的口碑,很不简单。原因,就像我们的校训一样“自强不息,独树一帜”。
Q
您现在已经接触过这么多高校的大学生、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请您结合多年的新闻实践,谈一下当今专业的新闻院系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从职业媒体人的经历和观察对此提出一点建议。
A:第一,充分认识到新闻和传播是紧密结合在一块的,新闻与传播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要从新闻和传播两个方面去理解自己的专业,有时我们只注重新闻的内容制作不注重传播。因为新闻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播,所以媒体的产品只有一个——影响力。无论自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是一样的,影响力都是靠传播来产生,没有广泛的传播,就不可能有广泛的影响。所以,要充分研究传播,要提技能。
第二,要搭建自己的知识架构,因为新闻人是专家也是杂家。俞敏洪在北大读书的时候读了八百本书,这非常让人震惊,因为很多大学生上学期间连课本都没读完。八百本就有非常完整的知识架构了,至少有宽阔的视野,知道哪些知识在哪里,这对今后从事新闻媒体工作或者是传播工作将会有极大的帮助。当然,现在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有的在宿舍搞直播,有的拍短视频,我觉得这都是非常好的事情。像抖音、快手、视频号、百家号、知乎号这些自媒体,它颠覆了原来的模式,应该积极接触。但不要沉迷于这些娱乐,应该研究他们的发展趋势,总结他们的内容、流派都有哪些,思考它为什么实现了很好的传播,为什么这些非专业的人员做的比专业的人员还要好,获得那么多的粉丝,有了那么好的传播价值。原来的媒体就是广播、电视、报纸,但是现在,企业都已经媒体化了,很多企业都有了自己的频道,有了自己的公众号,这些都是非常有希望的平台,而且可以做大事。作为专业人员,要去研究新趋势,看短视频应该有专业人的眼光,不要沉溺于其中的娱乐,不要仅仅去扮演一根韭菜或者是一个粉丝。
第三,新闻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大学期间,要勤于实践。现在山东大学也有实践课程,实践成绩可以直接作为学分的,我觉得这就非常好。因为刚才讲新闻虽然是无学,但它是一个综合的大学问,你理解了这个就离成为一个非常好的传播人更近了一步。很多人不会制作图文、音频、视频,甚至也没有写过评论消息等基本的稿子,那么在学习期间就要尽量地去把这“十八般兵器”学精通。我们当时练的哪几样?一是消息、通讯要写得好,典型的报道到底应该怎么写。那时候为了研究这个,我就收集了大量的《冰点》和《中国青年报》,向人家高手学习,集中研究。二是评论,那时候非常向往一种高手的境界,叫“倚马可待”,就是在战场上靠在马肚子上就能快速写好战报,那时候就天天练这种本事。后来在学校里面,像电视新闻的拍摄、广播新闻拍摄录制还有画版,我们在媒体里面实习的时候都干过。
学校教育肯定相较于实践,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学生不能滞后,学生应该双轨。第一步,就是学好老师传授的知识,因为老师讲的都是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第二步就是要研究好当下,注重实效性。课程可以与实践脱轨,学习不能与现实脱轨,否则走上社会你就落伍了,何况现在的传统媒体都在快速转型,都在做融媒体发展。
Q
年轻人入职新闻记者以后,如何更快地成长?请您为他们“开个药方”。
A:天下缺少灵丹妙药啊,我只有几个小见解。当年我带的新员工,我都跟他们说过一句同样的话:你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要把优势发挥到极致。你们都年轻,都出身名校,怎么干才能比别人干得好呢?那就是用最笨的办法获得最大的成功——勤奋,拼命写稿,增加实战的密度。那怎么才能拼命写稿啊?如果你没有天分,那你就只有勤奋了。你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别人写一篇,我就写两篇、三篇,勤能补拙。当然,大学生并不是“拙”,写作这个事本身就熟能生巧,你没有大量的锤炼是不行的,别人一个月写15篇,你写30篇,你会比别人多接触很多事物、很多人。你为了弄懂一个新闻事实可能会查阅很多资料,在实践中你学习的速度、接触的知识和人,是别人的几何级倍数的,你就会被以最快的速度催熟,就可能会迅速被上级看好、被读者看好。当然,数量跟质量一定要平衡好,面对好的选题,要把功夫下足,也是一种勤奋。我还提出过一个观点:你毕业后的前3年决定了你今后的30年。这3年的时间,你可能迅速拉开和你的同事、同一批同学的距离,因为你有了自驱和主动,领导也会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你去办。当然这个重要的工作就是你发展自我的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一二三四五,越积越多,三年后一转身,你一下子就变成同一批人当中出类拔萃的,你就可能会上升到另外一个事业平台,去施展自己的才能。我毕业的时候,很关注一位著名的人物,他就是现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台长、中宣部副部长慎海雄。他当年是浙江分社跑农业口的记者,我有一个1990级的师兄跟着他一块采访,很多报道都是两个人一块署名。那时候我就看到全国很多报纸都在选用他们的稿子,几乎天天看到。一个省份的农业新闻能够被全国那么多报纸转载、采用,那是很让人震惊的。那时候他就是非常勤奋,写的稿子也非常多,角度很新鲜。勤奋用功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我那位师兄现在也成为新华社江西分社的社长。
我是毕业三年后,1999年做了《齐鲁晚报》的部门副主任,过了一年我又做了周刊中心主任,就是新闻周刊深度报道,32个版,是掌握版面最多的一个部门。为什么我竞选这个职位,大家愿意给我投票,还有那么多同事愿意选择这个部门一块奋斗?就是刚毕业的时候那一条原则,不要偷懒,给自己装上小马达,制定一个目标,不停地往前奔跑。等你们毕业的时候,你唯一的优势就是年轻,你有无穷的精力,等你把这些精力用好了,就有了成功的基础。但是我发现现在很多学生不是这个价值观了,他们崇尚佛系,觉得为什么要那么拼命地工作呢,明明八小时干完了就可以去休息啊。但是你要知道你选择的是新闻,新闻没有什么八小时,更没有什么所谓的白天、黑夜、周末,只要是有新闻,那就是有命令,那你就要去干。你白天可以喝酒,可以玩,但是晚上写稿子的时候,说什么时候写出来你就必须什么时候写出来。突发新闻事件不是按计划发生的,大量的真正的好新闻都是突然发生的,你要用最快的速度直奔现场,发挥你的才能去摸清事实,采访到最关键的人物,以最快的速度成稿,呈现到读者面前,新闻就是这样的一个行当,不会辜负青春。
Part 2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
Q
您毕业后的前六年都在《齐鲁晚报》工作,您能给我们讲讲当时您主要负责什么工作吗?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情?
A:今天回忆,有些往事如烟的感觉。毕业以后,我最早是在《齐鲁晚报》专刊部工作。后来我觉得专刊主要写城市生活,虽然有一定的新闻性,但又没有那么强烈的典型的新闻性,于是我就觉得我应该换一个部门。当时《齐鲁晚报》理念非常先进,每年都会在第二年年初改版升级,这样就一直会内容迭代,这个时候每个人都可以提意见、建议。我当时刚毕业,干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考虑到我的建议可能不会被同意,我就联合副刊部一个叫赵金庆的老大哥,我说我们要做一个追踪报道版块,就像连载小说一样,读者会天天跟着这个版面看。他觉得很好,我俩就写了策划交给领导。领导也觉得这个策划很好,于是1998年创办了深度报道《今周末》,有四个版,我是头版的编辑。我们当时那几个人既干编辑又干记者,有黄冠杰,后来黄冠杰去了法国留学,现在在《欧洲时报》任新闻部主任;还有王铁,山大中文系的,现在是《齐鲁晚报》副总编;还有侯美红,后来移民加拿大了;还有赵金庆,创办财富时报时,他是总编辑,现在在北京清华大学一个智库工作。这个板块出来以后很快就受到读者的极大欢迎,很多全国的都市报都转载。我们也很辛苦,基本是白天采访,晚上写稿,报社为了奖励我们,只要别的报纸转载,就再奖励我们一份稿费。之后这个版块由4个版扩大到16个版,我竞选为主任之后改成叫《今周末新闻周刊》,又从16个版扩大为32个版。我干主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在2000年新世纪新千年到来之际,做了一个100版的“世纪之梦”深度报道,包括个人之梦、家庭之梦、单位之梦三大板块,当时记者不够用,我们还找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新闻系的学生帮忙,在短时间内,采访了大量的个人、家庭和单位,包括名人、普通人、学生等社会各行各业。内容很丰富,既要有图片,也要有他们自己的叙述,还要把版面编辑得活泼、有冲击力。我现在还记得,那天的《齐鲁晚报》我们发了100版,其他部门发了16版,一共是116版。新闻周刊的架构设计很有特点,我们的第一大板块叫《新闻&观察》,第二个板块是财经方面的叫《财富.com》,我们还有一个社会综合的板块,叫《探索.net》,也有点科技报道的意思。我还开创了一个《周刊评论》,因为我总是觉得《齐鲁晚报》应该对一些重大事件、社会热点、发展趋势发出自己的声音,产生报纸的影响,于是我找到了副刊部的张金岭老师,动员他加盟,一起创办《周刊评论》。每次写的时候我们都非常认真地选题,当然张金岭老师也不负众望,产生了非常重磅的影响力。《周刊评论》代表的是一个报纸的思想和高度,代表一个报纸的声音,而且都是热点事件的声音,迅速产生了重大影响。张金岭老师因为主持这个版面,对个人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在已经是业内著名的评论家、思想家,是《中国教育报》评论部主任。后来《周刊评论》在2003年因多方原因停办了,当时很多人去了南方,有的去了中央电视台。我和赵金庆、王华中、牟德鸿去创办了《财富时报》。孙兆峰现在已经是《东方时空》的副制片,山大新闻系的李鑫后来成为《澎湃新闻》的执行总编辑、梨视频的总编辑,现在自己创业做新媒体,成为内容热搜王。
山东大学2001年百年校庆时,我还策划了一个关于山东大学百年校庆的报道,做了16个版。当时的封面我记得很清楚,是用的山大的一个老校门,刻了一个大红印章叫“百年山大”,深度报道一个学校的百年发展史、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社会贡献。
Q
您在《齐鲁晚报》工作期间写过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报道?
A:那时候的状态是很激越的,有使不完的劲,但今天看,很多报道、策划还是觉得都不值一提了,事了拂衣去,莫谈功与名。
我当时就是想成为一个“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记者,回头看,没什么可以标榜的了。在《齐鲁晚报》印象深刻的报道很多,说起来有笑也有泪啊!还被告上法庭两次,都是因为主张为民两肋插刀,但是官司都赢了。我还经历过因为新闻报道损害到了某些违法犯罪人员的利益,被各种人身威胁,吓得晚上把自己锁在办公室里不敢出门一个周,就是那篇写传销的报道叫《制造发财神话的村庄》。总之,各种各样的报道、各种各样的事都经历过吧,内心已经不能说“曾经沧海难为水”,作为一个记者,我觉得我应该发挥的作用,应该做的事情,我都做过了,我没有辜负那段岁月。
Q
您参与了《齐鲁晚报》初创,您能评价一下《齐鲁晚报》在您心目中的特色吗?
A:《齐鲁晚报》是一个非常大气、非常有担当的报纸。我觉得《齐鲁晚报》是不能被取代、被抹杀的,因为它确确实实承担了非常多的社会责任,是一个有担当的大报,报社的很多决策都是着眼于长远的社会利益。当时有句话叫“小报不小”“大事看晚报”嘛,有大担当、大情怀,这就是我对晚报的评价。
Q
之后您去参与创办了《财富时报》,请您谈谈《财富时报》的创刊情况,当时您主要负责什么工作?
A:我是2002年6月份离开《齐鲁晚报》的,当时我们也是有另外一个梦想。我们觉得山东这样一个沿海的经济大省,应该有一份非常漂亮的财经报纸,所以就去创办了《财富时报》。我当时是管内容的副总编辑,整个报纸的内容框架结构,都是我带领着团队制作的。当时我们的想法是,第一,这一定是一份非常专业的报纸;第二,这一定是一份看起来不是山东人创办的报纸,一定要充满时尚感,有时代精神。因为财富报纸过于专业,会呈现出冷冰冰的、比较装的那种感觉,所以我们选择了一个金钱豹做我们的logo,“要做报纸中的金钱报”就是我的设想。报纸的版面我们选用了异形纸,既不像《齐鲁晚报》,也不像《大众日报》,一看就是不一样的,版式非常时尚,视觉冲击非常强,当时报纸出来以后大家都觉得:啊!这是山东办的吗?确实是耳目一新。我曾经去一个酒店吃饭,发现那个酒店所有的房间墙上都贴着《财富时报》,原来那个老板太喜欢这份报纸了,每次都买两份,一份看一份收藏,看完舍不得丢,就贴在了招待客人的房间里,每天看、时时看。当时在山东、在北方,这应该都称得上是非常有特色的一份报纸。
《财富时报》版式时尚、视觉冲击力强
Q
您当时在创业的时候有过什么豪情壮志吗,当时有立下什么目标吗?
A:豪情壮志应该说有一些,但也比较理智。当时我们的愿景就是把《财富时报》办成一份报纸中的“金钱报”。报纸本身能够挣钱,又能够帮助企业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助力企业挣钱,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能够在北方产生重大社会影响、能够跻身财经报的圈层。应该说,当时我们在山东也确实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但后来两个资本方产生了分歧,他们决定不做了,你再有理想,也离不开现实。报纸停了,但是大家前进的步伐并没有停止,《财富时报》的这些优秀记者有的去了《第一财经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有的去了《经济观察报》,都去了更好的更大的财经媒体的平台,继续自己的新闻梦想。
《财富时报》编辑部在首版签名留念
Q
2005年您去到了《大众日报》工作,从《齐鲁晚报》的都市化报纸,再到《财富时报》专业类财经报纸高层管理人员,再到成为一名《大众日报》的党报记者,您是如何适应这样的转变的?
A:对我个人来讲,没有特别明显的不适应,拥抱变化,可能也是新闻人的一种能力吧。第一,我在《齐鲁晚报》期间从事过时政、经济、社会新闻,而且从事的是调查类深度报道,在《财富时报》期间又做了很长时间的相对专业的经济报道。无论做什么样的新闻,你都要关注政治,研究政治、研究经济,因为如果你不懂时政、不懂社会,那你就做不好记者。就像你说的,从都市类报纸到了《大众日报》怎么才能快速适应啊?其实十年的新闻记者生涯,已经具备了党报记者必须的素质。还有一个具体的问题,那就是“勤”,要在实践中,快速接触工作的方方面面。再就是请教,记者的天职是提问,不懂就不要装,一定要向他人请教。我那时候就经常找我的直接领导蓝海、李海燕、刘明洋等人,向他们请教,向更多的同事请教。
胡近东在《大众日报》济南站时的报道
Q
在《大众日报》工作期间,您对哪些报道印象比较深刻,采访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可以跟我们分享?
A:我从2005年进入《大众日报》一直到2011年,一共6年。我觉得在《大众日报》是我工作过程中一段非常愉快的经历。我在《大众日报》的工作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济南记者站工作,我主要采写经济报道,还经常做一些深度报道。2008年奥运会,我还有幸被报社任命为综合报道组副组长,到北京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报道,回来以后,我就建议《大众日报》开创一个财经报道的板块,叫“省会财经报道”,当时的领导就同意了。后来报社领导经过认真的讨论思考,决定要创办一个叫《财富山东》的经济报道板块,就任命我为《财富山东》的主编。山大新闻学院刘明洋院长当时是直接领导,是经济新闻中心主任。当时我们筹备好了《财富山东》的第一期四个版,去找领导审核时我心里很忐忑,心想,这个创新是不是太大了?甚至都有了海信集团企业家周厚健的大照片,而且头版也是用的大漫画加评论,版式虽然跟《大众日报》的整体风格保持了统一,但有明显的创新。没想到的是,领导看了以后非常高兴,提出表扬说,你们《财富山东》办得非常好,正是报社盼了很久的板块。在这之后报社跟企业界建立的关联越来越多,给报社也带来了非常多的经济效益。
《财富山东》版面
当时我还策划了《鲁商精英堂》《现代服务业系列报道》等好多专题报道,还提出创意、联合同事策划了最佳投资县市、最佳投资高新区评选,让全国各地商会给这些县市区、经济开发区投票,排出名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可以说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吧。
《鲁商精英堂》专题报道
我觉得做新闻,要有一定的创新性,按照我们现在讲的,就是事业发展要守正创新。在《财富山东》期间,我采访了好多企业家,有的企业家采访完了以后说,这不仅仅是一次采访,这是一次很有深度的探讨,通过采访,自己也学习到了非常多的东西,有了非常多的启发,写出的报道,也有别于之前党报的传统,可读性更强,有的企业家因此就和我成为好朋友。在采访企业家的时候,由于他们时间宝贵,我也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方式。无论对面的人是专家还是企业家,首先要构建你和他对话的平台,从一个相对平等的角度来交流,而不是仰视。如果你仰视,你都不知道怎么问他,他会觉得你很幼稚,就会匆匆结束这次采访。我为了让人接受我的采访,是不要求场合和时间的,就是白天也行,下了班也行,吃午饭的时候也行,上班的路上、去机场车站的路上也行,总之,只要老板们接受采访。所以很多老板本来想拒绝,后来一看躲不过,就答应了。我当年采访九阳的董事长黄淑玲,因为黄董事长很忙,就答应在体育中心的一个咖啡馆给我半个小时,实际上我们讨论了一上午,中午她还请我在那个咖啡馆里吃了一顿牛排。她说本来半个小时,结果发现自己在被采访中对正在思考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记者的价值,要做到这一点,采访之前的功课一定要做足。当年我在《齐鲁晚报》写了一篇关于纳米技术的稿子,最开始我对这个纳米技术一无所知,便只能从头开始学习,查找资料,然后写了一篇稿子,标题叫《纳米是什么米》,引来好几位顶尖科研工作者探讨得以继续报道。当然,平时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相对宽阔和综合的知识是不行的,比如说我采访寿光仙霞西服的老板,报道主题是“有价值观的企业才可以走百年”,就说到他的心里了。这个企业是用传统文化来建立企业的文化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把三字经融入到企业管理中,教会员工如何做好人、做好事,如何做好产品。基本上老板管理很轻松,他们的产品即使在军方好几年都是免检产品。把企业或者这个采访对象的灵魂讲出来,需要平时的学习和采访前下足功夫,写作时,尽量平实。
后来大众报业集团有一个战略——与地方媒体合作,共建报业事业群。当时临沂、菏泽、青岛等地,都实现了这种共同发展战略。这个时候齐鲁晚报要创办《今日菏泽》,领导就安排我过去了。当时人手不足,只能带着一批新招来的大学生,一边指导一边工作,仅仅用了28天的时间就创办了《今日菏泽》,可以说是一炮而红。
《今日菏泽》创刊,胡近东在凌晨4点的印刷厂看报样
后来竞争对手都说,如果同样一个新闻,看到《今日菏泽》的记者也去了,他们就有巨大的压力,因为他们不知道我们会有什么新鲜的手法呈现这个新闻。后来还我听《菏泽日报》的总编辑说,他们太没有颜面了,菏泽那么多报纸,那么多老记者,做新闻“打”不过《今日菏泽》一帮刚毕业的小孩。
《今日菏泽》版面
菏泽市报刊审读领导小组对《今日菏泽》给予肯定
事实上这也是一种情怀,第一,你要有对新闻、内容的敬畏。任何一条新闻它本身都可能有很重要的价值,只是你没有发现,所以我们要善于去发现。一个事件如果有非常多的价值,我们一定要挖掘到位,读者一定会从内容的呈现上和你产生心灵深处的互动,一定会感受到记者的努力,感受到这份报纸的努力。就算时间再紧,如果这个事件非常重要,那我们也要采访到最到位,如果时间不允许,我们要把它策划为系列报道,然后第二天形成系列追踪式的报道,继续发表。第二,在写作、编排或新闻制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在版式、图片的采用等方面出新。我们那时候会把很多看起来不起眼的新闻做得有声有色,非常有味道。后来《今日菏泽》成功地和《牡丹晚报》以及《菏泽日报》报业集团战略合作,成立了菏泽牡丹传媒有限公司,我就被集团党委任命为牡丹传媒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这次经历,对我个人来讲,好像又回到了《齐鲁晚报》前期的那种激情四射的岁月,带着一帮年轻人去“打”下了这个大市场。
《今日菏泽》11周年纪念版
Part 3
换条“跑道”,继续奔跑
Q
您是出于什么契机与韩都衣舍电商集团结缘的?
A:2010年,我还在《财富山东》做经济报道,与电商有接触,那时候阿里巴巴每年都邀请我去杭州、北京、深圳等地参加他们的新闻发布会、电商大会、年会等活动,我是山东这边第一批密切接触电子商务的新闻人员。2010年8月份的一天,阿里的朋友来济南,约我和一些媒体朋友吃饭,我去了以后发现阿里巴巴媒体公关的领导都在,问此行任务,他们介绍,济南有个韩都衣舍现在销售已经是江北第一名了,但是这个企业非常低调,希望我们能关注一下。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线索,第二天就带着我当时的一个实习生,去韩都衣舍采访,实习生是山东大学新闻系的研究生,叫董文杰。采访完的下午当即写稿,第二天就在《大众日报·财富山东》发表了半个版。他们对速度很震惊,我说这是重要新闻,要快速发表,要抢啊!后来韩都衣舍就把这篇报道放到官网上,放了好长时间。于是我跟韩都衣舍就成了很好的朋友,我那时候觉得这个企业很有意思,没事就去看一看,他们有什么活动也找我,比如年会、双11、重要发展动作等等。2014年他们找全智贤做代言人的时候,我从韩都衣舍董事长赵迎光[4]的朋友圈里面看到这个事,说太好了,能找一个韩国大牌明星做代言人,这说明电商品牌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了。他就约我回济南后一块吃饭喝茶。国庆节,我们见面喝茶,他问我能不能去韩都衣舍发展。他说,第一,他们作为一个企业品牌,现在社会关注也很多,媒体报道也很多,不知道怎么跟媒体打交道,需要一个人专门负责;第二,他们现在要打造品牌,也需要一个专门的人来负责;第三,企业现在从最一开始的一个人已经发展到1000多人,需要建立很好的企业文化,必须提上日程;另外,他们还需要有很好的政府关系。因为我原来的梦想是要做一个名记者,做一个有成就的、有影响的新闻人。现在一下子要离开媒体去干企业,进入一个真正的新领域、新行当,能不能行?这个事情我用了大概一两个月的思考才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去韩都衣舍。
[4]赵迎光,韩都衣舍创始人,任韩都衣舍电子商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其本人曾获得“影响济南”年度创新人物、“中国服装十大风云人物”等荣誉称号。2015年6月获得由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发的第八届“中国青年创业奖”。1997年至2007年在韩国工作,2008年创立“韩都衣舍”,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品牌生态运营集团。
Q
从传统报业集团到韩都衣舍电商集团,您是如何适应这次跨界的?
A:你们作为学生还没有参加工作,在你们想象中可能认为这是很大的跨界。当然这对其他的记者可能也是挺大的,比如说一个体育记者或是个社会新闻记者,这个转变确实很大。对我来讲,一方面,离开奋斗了那么多年的领域,转而去做企业做品牌,我能否适应?人家交给我的工作,能否干成?能否干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到底往哪走?另一方面,我不怕从体制内走向体制外,我觉得只要是认真地发展,国家提供的大环境,都能生存得很好,所以当时从体制内转到韩都衣舍的时候,我更多的顾虑在于能不能帮助企业把这个事情做好,自己在这个企业里面能不能有价值?我觉得这是第一要考虑的,因为没有价值就等于没有适应,没有适应,那选择有可能就是错误的。经过了慎重的思考,也跟领导进行了讨论,领导也多次挽留。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也研究了媒体发展的趋势,发现新媒体已经开始崛起,这个时候如果继续在传统媒体里面做,是否已经没有空间了?2014年的时候,《齐鲁晚报》其实从发行量到广告营收都是一个高点,发展得越好,就越难转型,转型不是哪一个人想转就能转的,因为这是一个大环境的问题。我给报社提的建议是,报社应该注意培养30岁左右对新媒体有研究的人,而我已经40岁了,还是离开合适。后来我每年记者节的时候都会发一个朋友圈,“离开了新闻媒体,但永远没有离开新闻界”。我会请记者朋友们一块过节,因为自己也曾经是一个记者,我的很多工作,都要跟媒体记者打交道、跟新媒体打交道。我一直认为我目前还在新闻界,只是离开了具体的媒体。
我来到韩都衣舍,对外主要有三方面的工作。第一,要研究企业的品牌发展、运行管理等。韩都衣舍是一个内容型的、创意性的互联网企业,虽然是个服装企业,但是平时看不到服装,因为都是代工的,其实是一个创意性公司。大量的员工做服装款式设计,委托工厂加工生产,然后在线上销售。线上销售就需要流量,这就需要大量的内容输出,跟粉丝、跟客户沟通,有很强的媒体特性。第二,就是做媒体沟通。因为我是出身媒体的,我懂得媒体语言,媒体关心什么,媒体不关心什么,媒体讨厌什么,媒体怎么能够给韩都衣舍帮上忙,所以我能够迅速地跟财经类记者朋友们产生关联,形成非常好的沟通,让他们理解韩都衣舍,比如《经济观察报》《香港文汇报》《大公报》《第一财经日报》《经济导报》《齐鲁晚报》《山东商报》……当然因为我是《齐鲁晚报》出来的,前期基本上没请晚报写过报道。第三,跟政府打交道。因为从党的十八大以后,党政机关特别注重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政府官员、机构一般都不会打扰企业,这时候恰恰需要的是企业跟政府产生一个常规的沟通,从而形成了非常好的政企关系。对内就是要建立企业文化,这个时候就要结合创始人、董事会的要求来逐步地配合着人资部门、总经办、其他各个部门来创造企业文化、落地企业文化。
还是那个老观点,拥抱变化,不断学习,持续奔跑。
胡近东现兼任韩都衣舍电商集团党委书记
Q
您能否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贝壳视频呢?您为什么加入贝壳视频?
A:我是2021年加入了贝壳视频,这些事情都是机缘巧合,虽然跟我做媒体、做品牌的底层逻辑是一致的,但在数字时代,对我来说,也是奔跑的一个新方向。在韩都衣舍期间,我除了做刚才说的那些工作,也帮助韩都衣舍营造了非常好的公共关系、媒体关系,还包括品牌建设和一部分的人才培养。我那时候就在韩都提出了几个观点:公司媒体化、品牌人格化、传播碎片化。品牌人格化是因为现在都在打造人设,品牌也在打造人设。公司媒体化就是要不断地有内容输出,在电商平台,人们接触你是靠大量的内容。现在抖音、快手、B站……所有的企业都要不断地构建自己的内容体系。我还提出,每个企业都需要一个“首席内容官”。现在是万物皆内容,企业里面原来根本上不了报纸、电视的事情,在新媒体时代,都可以成为粉丝喜欢的内容,但是你怎么呈现?你怎么传播出去?怎么打造低投入高效益的内容输出?从而达到自己的品牌建设与销量提升这两个企业的根本诉求?这些都是最新的思考,结缘贝壳视频,跟我对这些的思考关系很大。
韩都衣舍在济南市高新区还有一个智汇蓝海互联网品牌孵化基地,这个孵化基地的整体策划方案是我做的,我也是这个品牌孵化基地的董事长。我们共孵化出来6个过亿的企业,有一个叫“壹亩地瓜”,从零做起,已经是品类第一了。我们一共孵化或服务了400多家企业,比较有规模200多家,其中包括20多个销售过千万的企业。那个时候,贝壳视频的创始人刘飞[5]来找我,交流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问题,后来还多次打交道,就熟悉起来。2021年我说我现在也在研究新媒体,建议他应该往文化产业走,跟大客户结合,跟产业结合,以新媒体为武器,打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对我发出了邀请。对此,我曾经慎重思考,实际上我又返回了媒体行当,内心做媒体、做文化产业的情结还在。但是这是一次挑战,因为是在新赛道里、面对新产业,以全新的方式再一次进行产业创新,往新方向奔跑。这个工作,对我研究电商、研究韩都衣舍等电商品牌,也有很好的帮助。
贝壳视频的业务,虽然说不是典型的新闻,但是却跟我大学学的新闻与传播合体了,只不过我们做的是企业的新闻,要以内容为核心,为品牌创造价值,为客户创造价值,这种价值恰恰是用了我的老行当——用新闻的方式、传播的能力去实现的,从而去赋能一个实业或产业。我觉得这个事情本身和传播人的使命,也是一脉相承的。
[5]刘飞,导演、网络视频红人。2010年开始从事网络视频创作,2013年成立“何仙姑夫工作室”,专注于搞笑视频创作和影视穿帮节目制作,2014年成立济南佰视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专注短视频内容创作和新媒体内容营销。后济南佰视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正式更名山东何仙姑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现为贝壳视频创始人、CEO,长江创创社区学员。
Q
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在您加盟贝壳视频后,企业的创新亮点和发展变化吗?您在这个过程中是否也改变了?
A:到了贝壳以后,我还需要不断奔跑。这是一个变化迭代更快的行当,我们必须打牢基础、不断地创新。我初期核心负责战略和企业文化建设,一开始是对战略的梳理、打造贝壳集团的业务框架、优化组织建设,现在慢慢开始介入内容建设、研究个人IP、城市IP、商业IP的打造,不断跟企业、政府的需求对接。我现在还兼着名宠派的总裁,这是我们一个“专业服务宠物界的综合MCN机构”。团队是以90后为主的青春派。结合市场需求,我还在推动贝壳视频打造“飞鱼短视频梦工场”“城市新鲜人”“贰零肆玖国潮品牌研究院”等机构,这都是有创新亮点的地方。包括我们在做的国风国潮业务——海鲸华娱,这都是刘飞我们共同讨论提出的业务的方向和策略。
名宠派——专业服务宠物界的综合MCN机构
我觉得我在短视频制作的技能、技巧、编辑、后期等方面和年轻人差得很远,但是在战略方向、企业管理、业务构建、组织建设、营销策略,包括IP打造的研究上,还是有明显优势,与年轻人可以成为优势互补的团队成员,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我自认为跟这些年轻人的沟通也是无障碍的,这些年轻人也特别愿意跟我讨论工作、事业和业务的发展。我懂得企业的话语系统、媒体的话语系统、党政机关的话语系统,现在我也懂得了90后新媒体从业人员的话语系统,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同各行各业沟通结合,比如我们现在正在合作的核心领域有美妆、医药、宠物、汽车、地产、美食、运动等。我现在跟头部达人沟通也挺多,可能人家给面子吧,我们交流起来没有太多的障碍。当然这里面我要狠下功夫的,要不断地学习研究这些新领域。
新媒体的迭代是非常快的,这对我是一个挑战。一个人的实际工作越少,对迭代的敏感度就越迟钝。现在我做的工作更多是管理和战略策略,新媒体领域,内容和商业变现具体玩法变化很快,迭代很快。因为我没有站到最前线,对我来说就有挑战。怎么解决了挑战呢?一是工作必须前置、必须下沉,不能浮在表面,要躬身入局、亲自下场。二是持续学习。我经常在网上听直播课。有时候6点起来听早课。很多直播课,讲的都是一线的事,新鲜及时、提炼总结到位,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下班路上、睡前,大量地去听这种直播课,我觉得对我很有价值。
Q
从“泛娱乐”到“泛生活”“泛知识”,贝壳视频做了哪些调整和改变?
A:贝壳视频是一个迭代很快的企业。最初的2012年“何仙姑夫”时代,就是做娱乐、做搞笑,但很快,它升级为MCN,进行内容孵化和达人的商业化运营,成为国内最早的MCN机构,并跻身头部。这个阶段,贝壳视频受到了投资机构的重视,比如深创投等全国近10家机构的青睐,并成功融资发展。现在,贝壳视频开始朝着以内容为核心、以技术为驱动、以视频为特色的新型文化产业集团方向发展,旗下拥有贝壳视频、名宠派、海鲸华娱三个业务矩阵,条线分明,优势突出。
张瑞敏[6]说过一句话:“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品牌即使再成功,但是一旦跟不上这个时代,就会像摩托罗拉、诺基亚一样衰落。人也是如此,也要跟着时代不断迭代自我,《大学》有云“苟日新,日日新”,永远要立足塑造新我。我觉得我在贝壳里面也有这种感受,空间还会很大,只要不断奔跑,就能实现自我迭代。我做事的观点就是,尽人事、听天命,我会非常快乐地、非常认真地去做事,按照自己的目标和标准,去做不一样的事。我在公司里面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比上一次长一厘米、比上一次高一厘米就好。想一下子比上次高一米是很难的,但每做一个业务工作就高一厘米,三年过去,五年过去,就会发现已经长得很高了。当然这种事是很难的,所以要有一个愿景,贝壳的愿景是:做中国领先的数智化新型文化产业集团。要领先就必须是新型的,跟原来的文化产业是不一样的。不仅要促进自身的发展,还要帮助别人发展,我们的价值观也是这样的,叫“坦荡是底色,创新是灵魂,卓越是风格”。贝壳视频的迭代,首先要从贝壳视频人的迭代开始。
[6]张瑞敏,1949年生,山东莱州人,海尔集团创始人,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之一。现任海尔集团董事局名誉主席。
Q
贝壳视频从知名IP到了国内头部MCN机构,再到现在的视频化价值创造平台,这样不断迭代的内在动能是什么呢?
A:内在动能就是市场需求,也可以理解为我们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使命感。我们的价值,朴素点理解,就是为客户的发展解决痛点、为行业的发展创造价值、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服务。我们说,要让个人IP因创意而闪光、让乡村IP因创意而兴旺、让品牌IP因创意而强大、让城市IP因创意而美好……就是我们创造价值的立足点,也是我们的使命。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同样,没有成功的品牌,只有时代的品牌。现在的社会迭代、商业环境迭代很快,外部商业环境改变了,客户需求就会改变,市场和社会的需求是我们的动力,我们就要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从这个角度说,动力就来自于一个公司的使命感和市场的、社会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没有使命感也不行,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企业,他们不想做品牌,不想为大家创造价值,就是简单赚快钱,他们除了钱没有别的追求。对贝壳来讲,我们是有我们自己的追求的,传播文化、赋能产业,这是我们的一种使命感。
Q
MCN行业[7]发展至今,已经进入了全面爆发阶段,那么,当市场趋于饱和之际,贝壳视频如何在竞争市场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呢?
A:我们公司的价值观里有“创新是灵魂”,保持旺盛生命力,表面上看就是创新能力,业务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等,就是要跟着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环境快速改变,敏捷新锐。当然,我认为这还不是最根本的,我认为一个企业要做好,核心是本分,是基础,基础打牢,才有创新的能力,否则,都是泡沫。现在MCN企业好像在抖音就有两万多家,全社会大概得五万多家,甚至还会更多,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都有。MCN机构那么多,竞争会内卷吗?竞争会分层吗?一定会的,内卷绝对永远会存在,一定会分层,一定会出现头部的、颈部的、腰尾部的。怎么才能成为头部的并保持住?从本分来讲,首先要有强大的内容能力。账号是内容的依托,必须要有强大的账号孵化与运营能力,要有短视频创意、制作、传播的一流能力。在这个事上一定要下真功夫,要储备一流人才,吸引一流人才,进行人才培训,这是根本。第二,数据能力。这是个数字时代,你有没有数字化?你会不会运用大数据?你有没有数字思维?会不会做数据分析?能否用这些来指导你的工作,来服务你的客户,就是数据能力。如果你没有数据思维,没有数据能力,你就失去了这个时代作为一个企业的本分,你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企业。我觉得能把本分做好,把技术做好,那么你去服务客户或是去创意活动,就有了强大的支撑和依托。另外,贝壳视频现在的定位是一个数智化新型文化产业集团,也是在强调我们的时代特点。
[7]MCN(Multi-Channel Network):是一种多频道网络的产品形态,将PGC内容联合起来,在资本的有力支持下,保障内容的持续输出,从而最终实现商业的稳定变现。
Q
我们了解到贝壳视频与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很多高校都开启了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机会。那我们想问一下贝壳视频是如何招募培养青年媒体人才的呢?青年媒体人才又为公司带来了什么呢?
图为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与贝壳视频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A:我们的实践基地和合作项目是一直存在的,大门也是永远敞开的。我们有过活动,成功的和不理想的都有。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大,学生没办法出校。我去过你们学院,也去过山师跟他们沟通交流,也给过学生一些任务。另一个原因是很多学生很“佛系”,他们没有目标,对这类活动的参与度、坚持力不理想。我们当年在读书的时候会跑到学校外面找媒体实习,发表一个稿子,既锻炼了能力,又结交了朋友、了解了社会。但是现在的不少学生好像不愿意付出那么多额外的精力,喜欢舒适的生活,我也不知道是因为其它的就业方向更好,或者是选择更多了,总之大家的精力和兴奋点可能也不在那里,就觉得自己搞个短视频玩玩就行,认真做项目的少。当然,大学生里也有短视频玩得非常好的,产生了重大影响。
“艺多不压身”,希望年轻大学生重视实践,我们的大门是对学生敞开的,如果有学生到公司来说:“我愿意在你们的账号孵化运营团队实习,我愿意在你们的品牌创意团队实习。”“我愿意做后期。”“我有账号,我愿意跟你们一块合作。”我们肯定是欢迎的,也是期待的。希望大家能够坚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一次,智慧蓝海要创造一个叫内容孵化的互联网创业项目,用内容孵化,可以从写剧本杀开始。我们跟两个高校合作,鼓励新闻系、中文系的学生两三个人组成一个创业小团队,开始做账号,由我们给他们孵化指导、发行。但是没有学生报名,老师也不上心。很多学生说要考研、要考公,哪有那么多时间玩这个,所以这个事就放下了。现在的大学生,尤其好大学的学生选择太多,看不上这件事,可能会把它做成一个最后的选择,而不是一个优先选项。其实我们一直都欢迎大家创造项目,创建这种两三个人的新媒体团队,甚至一个人组队都行。我现在被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选入校外教师库,我们签了战略合作,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学传媒的学生在大三这一年就不用上别的课了,他们学校里边有一个基地,专门接我们外部公司的活,直接上手实践,从大一大二他们就开始接触了解,大三的时候就完全实战。毕业以后,因为实践能力、实战能力强,就业的选择就宽阔了很多。
Part 4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万人谈”
Q
您认为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传媒学子,应该如何去沉淀自己的知识底座呢?
A:我认为,还是坚持传统,没有什么捷径。传媒人要成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万人谈”的人。“读万卷书”可以有基本的知识框架。要懂哲学、历史,经济、人文、文学,还有心理学,要有广博的知识体系,胸无点墨,不可能成为好记者的。我当年为了提高采访技能,还跟着法律系学了一门课,叫侦察学。要学人文历史来涵养自己的文化底蕴,干媒体的人不应该是一个冷冰冰的人,而应该从内心深处有社会责任感、有荣誉感,有想为这个社会担当的使命感和情怀。媒体人要有一些专业的知识,包括经济、社会、时政、娱乐、体育、教育、医疗、科技等,当然也要有公共的知识,就是文史哲。
为什么你要行万里路?多参与社会实践,了解这个社会的酸甜苦辣,了解这个社会的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就能够看到真实的社会是什么,不要生活在理想的或者偏狭的状态里面。有时候,我们只看到大都市没有看到乡村,看到中国的A面没有看到B面。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获取信息方便了,但是也容易遇到虚假信息。实践才能真正地了解这个社会,只有真正地了解社会,才能全面分析、理智判断,产生独立思考,发出客观的声音,才能成为一个好的记者。
“与万人谈”就是要多向高人请教,多拜师,这样就可以用短时间把他的很多精髓、感悟get到,或者说把他的能量、他的认知精髓传输到你身上来。作为新闻记者去判断、引导这个社会时,你的水平、你的视野、你的维度,应该高于这个社会的平均维度。如果你本身就很单纯,本身就很“傻白甜”,你就不能承担记者的使命了,这个记者的角色就不合格了。所以我觉得行万里路需要大量的时间,与万人谈可以缩短你的时间,有名师指点可以少走弯路。我们大家都是从小就聊QQ,那种聊天很浪费时间,我觉得还是要聊有营养的,多给自己创造一些向高人学习请教的机会。
Q
您有没有听过一个说法,现在是一个“迷乱的时代”?请问您如何看待现在这样的一个“迷乱”时代?
A:我认为,这个世界纷繁复杂,但并不迷乱。我们中国正处在一个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时刻,我们就是要复兴、要崛起,我们就是要做世界强国,屹立于民族之林,这是确定性的;2022年,党的二十大刚开过,国家的大政方针也确定了,具体做法也很清晰,我们国家很稳定,没有折腾和动荡,方向很明确。在这些确定性的大方向里面,肯定也有一些杂音,但是总体是很稳定的,年轻人在这样的大环境里面,划定自己的发展坐标,应该是不难的,不应该有迷乱之感。
现在互联网上的声音很多,说什么都有,比如俄乌战争,支持乌克兰的有,支持俄罗斯的也有;攻击民营企业的有,支持民营企业的也有。很多年轻人,由于缺乏定力、没有判断,往往会被各种声音搞晕乎。你们是学新闻传播的,在这样的信息爆炸、声音杂乱的信息系统里面,怎么判断?还是我说的那三个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万人谈。我曾经提过一个小建议,大学给我们这些社会精英进行新闻素养教育,学会如何用自己的知识架构,认真有效地判断这些信息的真伪和信息的价值,看到问题不轻易跟别人走,冲出信息的迷雾、突破信息的茧房。
信息多不怕,怕的是没有判断的维度、判断的能力。比如说我们很多理工科大学或者院系的很多学生,就是不懂历史,不懂中国文化,只对一些化学、物理、数学、代码很熟,他们该怎么判断这个时代,怎么判断历史?我觉得知识结构的重大缺失往往是人迷乱的一个核心原因,再加上不会通过信息工具去筛选去判断。当前,信仰什么的人都有,有的信仰孙悟空,有的信仰如来佛,有的信仰一棵大槐树,有的信仰钱,有的信仰爱情,有的啥也不信了,就是不知道干嘛了,就这么糜烂地行尸走肉了。你有精神世界,你就不会迷乱。我建议大家看看“意公子[8]”这个号,这个账号里的女孩讲文化艺术讲苏东坡讲庄子,讲得很到位很精彩,可以成为碎片时间里文化的加油站,丰富自己的灵魂。
中国的文化有强大的自我疗伤、自我治愈的能力,中国古人的哲学、诗词、传统文化给我们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精神世界。现在我们国家倡导,传统文化要崛起,国学要崛起,为什么国潮现在能风起云涌?这种东西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我觉得带来的结果就是,立足自我、放眼世界,人们就有了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人们不再以好房子、好车子,山珍海味为标准,有了丰富的灵魂,自己的精神世界就不迷乱了。
[8]意公子,中国文化传播者,艺术科普平台“意外艺术”创始人。作为一个中国文化传播者,意公子一直在做的是让艺术走近普通大众,致力于把中华五千年文化长河里那些打动我们的人与物带进当下人们的生活中。2022年出版《大话中国艺术史》,2020年出版艺术科普畅销书《大话西方艺术史》,是热门艺术脱口秀《艺术很难吗》、文博类节目《国宝很有戏》的出品人和主讲人;截至2022年9月,粉丝数达2100万人。
Q
请您谈谈您对现在的新闻传播学子的寄语。
A: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保持奔跑的姿态。我觉得干新闻的人不可能闲庭溜达,要保持这种奔跑的姿态。你们年轻人一定要有这种姿态,要有速度,要有准备,像离弦之箭,要以自驱保持奔跑的姿态。
采访手记
永远不要停止向前奔跑
冯瑞希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生
在采访之前,我与胡老师先是在微信上交流。这时我便发现,胡老师能够熟练运用表情包与我交流,跟我们聊天时竟然一点“代沟”都没有。这样活跃而青春的灵魂瞬时让我对这样一位媒体人燃起了浓厚的兴趣。而后,在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将采访提纲进行了修改调整。周老师在我们提纲的基础上,重新帮助我们梳理了提纲结构,并告诉我们,胡老师的媒体人经历就足够我们采访很久很久。于是就在这种敬佩与期待之下,我跟阿黄开启了一场受益颇深的访谈之旅。
胡老师在大学时期可谓是一位非常“内卷”的学生。他从大一踏入新闻殿堂起,便开始马不停蹄地在校内和校外进行实习实践。这和我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我同那时的他一样,拥有“闲不下来”的品质。于我而言,只有学期在学校踏实学习理论知识,假期在媒体单位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带着感悟与反思再踏入新学期的征程,才能给予我足以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安全感。由此,我对他的许多经历感同身受,也对他感到更加地钦佩。胡老师提到,他在实习期间就比很多正职的媒体人付出更多、写更多稿子、更受领导的器重。底气来源于实力,这都是他努力积累的结果,也是接下来我在媒体实践当中应当努力的方向。
胡老师踏入新闻事业后,凭借扎实的新闻写作功底、拼劲韧劲和一腔热血在业界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我才明白,作为新闻人,光有新闻理想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足够的采写编评经验、新闻敏感能力和创新意识作为支撑。我们大学生也不应该仅仅是在象牙塔里面,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学科的实践性,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胡老师经历了多次跨界,现在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实际上我非常理解并赞同他在人生重大节点做出的决定。他身上坚韧不拔的拼劲和灵动活泼的创新思维成就了他在媒体行业的贡献,同时也给予了他一种强大的适应时代变革的能力。正是几十年的媒体经历赋予他的这种能力,使他不可能仅仅局限于一个自己相对已经达到了天花板的领域,所以也就注定了他会选择跳出舒适圈,在新的领域重新开始。这启发我要勇敢,勇敢追梦,勇敢去跑。人生的路不仅仅只有一条,但观众只有一个,就是自己,换条跑道,一样能赛出风采。
胡老师践行着自己的新闻理想,在日复一日的锻炼积累和不懈努力中,他的专业能力慢慢超过同龄同学们的水平。在二十余年的专业新闻媒体人的道路上,他秉持新闻情怀,发表了一篇又一篇针砭时弊的新闻作品,勇于揭露社会不公,真正做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用活力与热情,坚定而热忱地担负起新闻记者的责任与担当。后来,他凭着对时代发展趋势的判断和高强的适应能力,离开媒体,踏上了新的跑道。他把握社会迭代,坚持创新创业,对经济新闻的热爱,支撑着他跨行业跨领域做出更大的社会贡献;在新闻媒体行业积累的新闻敏感度,让他把握住每一次追梦的机会。但他从未停止奔跑,他是优秀的媒体人,更是行业的精英,即便离开了媒体,他也仍然是“巨轮上的瞭望者”,为业界创新勇当先锋。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采访,我感到酣畅淋漓。胡老师是一个非常有个人魅力的人,一个个采访问题,串起了他的前半生。我们在沉浸式采访中,听胡老师讲述那段岁月,一方面,是对他人生经验的积淀,另一方面,我的未来规划也更加清晰明朗。除了新传专业课内的学习技巧,我还得到了一名准新闻工作者在自我要求方面的感悟,也以此作为对自己在未来工作时的要求。
第一,必须坚定新闻理想,实现新闻媒体人的社会价值。新闻媒体人要以事实为依据,敢于客观公正说实话,敢于揭露社会黑暗面,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要有追求事实真相、主持正义的强烈的责任心。
第二,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媒体人应当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写作理念,体现挖掘理性的、具有社会学视角和批判意识的、深入人心的人文关怀,而不是简单的、表面的、形式上的、哗众取宠的人文关怀,用真诚的情感传达人文主义精神。在生命面前我们始终要有敬畏之心和悲悯情怀,注重新闻作品的社会效益。
第三,不断反思自身,提高新闻素养。我们新闻专业的学生应当多思考,虚心求学,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新闻素养。就像胡老师说的那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万人谈”,方为一个合格的媒体人。
我们要传播出新闻人的光与热,实现媒体的社会意义,力图成为小小的萤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坚守使命担当,这才是作为新闻媒体人的新闻理想实质。我们要努力,要自信,要勇攀高峰,永远不要停下奔跑的脚步。
最后,感激胡近东老师对我们大学生学习和采访实践的支持,感谢胡老师对我们采访的重视和真诚。他知无不言,对我们后辈怀揣着关心与期望,我在此深深地感谢他的指正和帮助,这给了我们莫大的前进动力。
感激周树雨老师给我们指导帮助,感谢他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机会。我始终认为,新闻实践是我们新传学子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周老师在课程中将实践与基础知识融合,帮助我们飞速成长,也代表着周老师对经济新闻研究教育的基本方向把控非常符合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在他的帮助下,我们才得以成功。
感谢我的小伙伴阿黄,她以严谨认真的态度为这次采访的顺利完成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跟钰彤一起学习工作总是非常踏实放心,她会对我们的采访成果严格要求,无论出现什么问题她都能够第一时间顶上。
我们精益求精,不断更正,将四个多小时的近7万字的采访稿凝练成如今的2万多字,耗时近两个月,最终交上了比较满意的答卷。在未来,我们也将坚持新闻理想,不断反思改进,以期带来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做时代的“瞭望者”
黄钰彤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生
在今天,这份从前期筹备到最终定稿足足历时一个半月的访谈录终于可以被自信地发布出来了,回忆这一路上的经历,我不禁感慨万分。
还记得我第一次在网上搜索胡近东老师的姓名,看着他辉煌的履历和多得数不完的头衔,我几乎要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和颤抖的手。第一次自己能全权负责一次采访,采访对象还是一位在业界这么牛的人物,欠缺经验的我心中自然少不了担心和压力,甚至还有过不自信和自我怀疑。
于是在很多个夜晚里,为了撰写采访提纲,我和瑞希借了学长学姐曾经写过的采访提纲来学习,反复阅读琢磨过往的媒体人访谈录系列的风格和问题设置。为了了解我们的采访对象,我们在网上浏览了尽可能多的与胡老师有关的报道,不知疲倦地“搜刮”着所有可能对我们有帮助的信息。
经过反反复复的修改,我们向周老师提交了一份自认为比较充实的采访提纲。周老师在看过我们的提纲后便在当天对我们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悉心指导。在和周老师的交流中我才发现我们对采访对象的了解还远远不够,而且我们设置的很多问题只是浮于表面,未能真正深入。于是乎,原提纲上一大半的问题迎来了它们被删改的命运,取而代之的是一份足足有八大板块、38个问题的采访提纲,在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添加了更多更细致、更深入、更专业的问题。
在看过我们的采访提纲后,胡老师也欣然同意接受我们的采访,并和我们商定下采访的时间。起初我们都希望能够有线下面对面采访的机会,但受疫情影响,这个心愿终究没能实现,只能相约在线上见面。令我们惊喜和感动的是,胡老师拿出了一整个晚上来接受我们的采访,认真、详细地回答了我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还饶有兴趣地跟我们分享了很多自己的见解,让我们收获了很多超出预期的内容。整场采访长达四个小时,从晚上七点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一点多。在采访的过程中,我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对方亦师亦友,他的个人经历让我们听后肃然起敬,他的语气却又那么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受胡老师情绪的感染,我也越听越激动,沉浸在老师的讲述中,并顺着老师的思路即兴提问了一些采访提纲上原本没有的问题。
采访结束后,我的心情还久久地难以平复,依然觉得很激动和感慨。胡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分享的很多个人经历和观点都让我受益匪浅,他说过的很多话都让我对新闻工作者的“四力”有了更深入的体悟。比如在“脚力”方面,胡老师说:“你选择的是新闻,新闻没有什么八小时,更没有什么所谓的白天、黑夜、周末,只要是有新闻,那就是有命令,那你就要去干。突发新闻事件不是按计划发生的,大量的真正的好新闻都是突然发生的,你要用最快的速度直奔现场,发挥你的才能去摸清事实,采访到最关键的人物,以最快的速度成稿,新闻就是这样的一个行当。”在“眼力”方面,他说:“出去采访,你就是绊倒了也要抓两把泥回来。”在“脑力”方面,他一定会做到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别的记者写短消息,那他就写几百字的专题稿,别人写一个角度,那他就写三个角度,别人挖一米,他就深挖三米。在提升“笔力”方面,他告诉我要勤能补拙,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别人写一篇,我就写两篇、三篇。写作这个事没有大量的锤炼是不行的,写得多就会比别人多接触很多事物、很多人……这篇访谈录从初次整理的接近七万字,到后面我们反复打磨语言,最终只保留下两万余字,但这确是“浓缩的都是精华”。在一次次的对作品的“浓缩”中,我们锻炼了笔力,也对胡老师所说的话进一步加深了理解。
胡老师说他现在虽然离开了新闻媒体,但永远没有离开新闻界。我能够理解他对新闻媒体行业始终有着的那份归属感和使命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经过这次采访,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于记者这个职业的理想。我知道,选择了记者这个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做时代的瞭望者。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抑或是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无数的新闻记者坚守“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情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这一根本,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把自己的目光聚焦在基层,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这其中,不乏风雨中、危难时的逆行,有苦有累,要流汗甚至流血。但当我想到未来的我能够有机会以笔尖记录时代,讲述有底蕴、有温度的中国故事时;能够有能力用镜头见证发展,让全社会更温暖、更阳光、更有正能量时,我想这一切都值得。或许对于新传学子们来说,山东大学校训中的“气有浩然”里就蕴含着把握大主题、把握大时代的气量。
最后,感谢周树雨老师提供给我们此次宝贵的采访机会,帮助我们联络采访对象、指导采访提纲;感谢胡近东老师在百忙之中愿意抽空接受我们采访,并且热情、详尽地回答我们的每一个问题;最后,感谢我的搭档瑞希对我的信任和包容,希望在未来我们还可以合作更多的作品!
(来源:山大南路27号 黄钰彤 冯瑞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