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影响力榜单”发布
济南市被评为唯一的年度城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拥有2600多年建城史,文化底蕴深厚,城市文脉绵长。踏上新征程,济南如何更好展现城市文明底色与人文底蕴,创建文明典范城市,不断提升软实力?
记者近日就这一话题对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进行了专访。
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说,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让城市伟大。城市既要有筋骨肉,更要有精气神。
济南文化丰富多彩、独具魅力
记者:我们都知道济南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在你看来,济南在文化方面有哪些特点?
刘强:济南文化深受黄河文化孕育滋养,龙山文化、齐鲁文化、红色文化等在这里交融荟萃,既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又受红色文化洗礼,铸就了开放、包容、厚重的城市气质。体悟济南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是自然文化得天独厚。济南作为中外闻名的“天下泉城”,“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的自然禀赋,为城市文化发展塑造了厚实的内涵底蕴。特别是泉水作为济南的根与魂,赋予了这座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气质与魅力,目前济南泉水达1209处,趵突泉连续喷涌19年,是名副其实的“千泉之城”。
二是传统文化厚重绵长。济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从公元前6000多年的后李文化,到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再至龙山文化,发展脉络清晰,构筑了齐风鲁韵的文化基底,先后走出了扁鹊、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等一大批文化名士,吸引了李白、杜甫、曾巩、老舍等文化名人来此生活游历,杜甫就曾留下“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千古名句。
三是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济南是一座饱含红色文化的英雄城市,是国内最早创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六个城市之一,中共一大代表中就有来自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莱芜战役、济南战役作为经典战役永载史册。目前,全市有革命遗址遗迹、革命博物馆等210余处,这是我们党团结带领济南人民艰辛斗争的历史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记者:面对这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济南在传承与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刘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济南文化,既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坚持把文化传承与保护摆在重要位置,始终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用心传承文化基因、守好文化根脉。
一是坚持高标准规划。规划科学产生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带来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我们坚持把城市文化融入规划、建设、管理的每个环节,把文脉延续性贯穿到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中,留住济南特有自然风貌、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最大限度延续好济南的文化属性,展示好济南“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的深厚底蕴。
二是坚持全方位保护。我们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对3处历史文化街区、1处传统风貌区、200余处省市级优秀历史建筑,对13项国家级、500余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空间全覆盖、延伸时间轴,既保护单体建筑、也保护街巷街区,既保护古代建筑、也保护近代建筑,既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三是坚持系统化传承创新。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坚持“借古说今”,挖掘、诠释、弘扬好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方面,做好考古发掘,实行考古前置,加快城子崖国家考古公园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将济南文化脉络更加清晰、全面、完整地呈现出来。另一方面,在尊重文化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进行再梳理再阐发,注重运用数字化手段实施优化提升,健全泉城文化资源库,丰富更具体验感的数字化文化应用场景,让历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
四是坚持多维度传播。宣传也是生产力,正能量要有大流量。这方面,既要会说,更要说好,把好声音、正能量传播出去。讲好济南故事,既要抓好新闻发布、官方介绍,又要综合运用动漫、综艺、纪录片、短视频等方式,鼓励群众人人都当讲解员,多方面、多渠道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让济南声音越来越洪亮。
把提升软实力与创城相结合
记者:科学把握文化建设的成效标准是一个难题。在这方面,济南有没有什么经验?
刘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实践中我们体会,检验文化建设成效的标准集中体现在城市文化肌理可感可知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看社会亲和力、市民凝聚力、城市吸引力是否有效提升。这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气质。我们坚持以文化引领塑造全社会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始终抓住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这个关键,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常态化选树“泉城楷模”“最美人物”等先进人物。
另一方面,看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文化属性的现实表现,也是文化建设成效的重要体现。我们注重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力,围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新需求,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建设黄河博物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同时,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体育的深度融合,重点培育出版、数字影像等产业集群,发展创意文化、数字文化等新型业态,着力推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文化产品,加快文化繁荣发展。
记者:济南提出,把城市软实力提升与文明城市创建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刘强:济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把城市软实力提升与文明城市创建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这是我们着眼长远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顺应全市人民期待作出的重要部署。
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更高层次、更具示范引领作用的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治理能力、形象魅力、发展活力的集中展现。目前,济南市在连续四年位列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省会、副省级城市组别第一名的基础上,正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
提升城市软实力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方向目标是相一致的,重点任务是相关联的,推进实施是相协同的。城市软实力提升了,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就更有底气;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成功了,城市软实力就更有显示度、更有成色。基于此,我们深刻认识提升城市软实力、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在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大局中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提升城市软实力、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的内在逻辑关系,把两方面工作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力争通过3至5年努力,推动济南软实力跃居全国前列,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模式。
记者:目前,济南在创城方面做了哪些部署安排?
刘强: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抬高标杆、加压奋进,以提升城市软实力为战略牵引,突出重点、讲求细节、压实责任、形成闭环,全力抓好推进落实。
我们坚持系统谋划精准发力,重点把握好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总体谋划与久久为功、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内聚合力与外塑形象“四对关系”,找准切入点、突破口,持之以恒、扎实有效向前推进。
我们聚焦重点攻坚克难,深入开展市容市貌净化美化绿化、交通秩序整治等“十大攻坚行动”,突出思想引领,培育文明风尚,强化道德规范,努力在市民文明素质上有新提升;抓好老旧小区整治、乡村环境改善、重点区域整治、生态环境改善,努力在城乡环境面貌上有新提升;深化网格化社会治理,强化数字赋能,守牢安全稳定发展底线,努力在城市治理能力上有新提升;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做好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及时妥善解决群众诉求,努力在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上有新提升。
我们着力压实责任强化保障,把提升城市软实力、创建文明典范城市作为一项全域工程、全员工程,把全市各街镇村居、窗口单位作为主阵地,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各行各业积极行动起来,让每一名群众都成为创建工作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周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