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写生的王克举老师
如今,王克举的作品多在表现乡野生活的自然面貌,在他的画笔下,所有的人物、景物都变得十分纯真、朴实。在这些景物中我们看不到精心雕刻的造型,却能在自由的笔触中感受到他发自肺腑的温润力量。这就像人与自然存在的磁场,相互关照、相互依存。
但最初王老师的绘画风格并非如此,那么为何会发生如此的转变呢?本次记者便采访到了王克举老师,听他为我们讲述自己这段坎坷却又不断成长的艺术生涯。
记者:王老师您好,看到您之前的作品大多都为写实风格,与现在的写意风格相差较远,请问最初您的绘画风格是如何确定的?
王克举:最开始我在大学学习到的是偏向写实主义的苏派方式,相对单一一些,那也是文革后的普遍现象。但自己对新的表现形式非常感兴趣,对此心中还处于模糊状态。在大学一年级时创作了一幅叫做《汛》的作品,大小约为80×80cm。是在山东崂山下乡采风时画出的,这幅画得以完成也要感谢我们的老师曹昌武先生在创作期间给予的指导与支持。
《汛》布面油画 85×85cm 1981
1980年《汛》这幅作品参加了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并且获得了三等奖,在当时学生能获得这个奖项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因此那年夏天还被邀请去北京参加了青年美展的研讨会,同被邀请的还有四川美院的一些在校学生,还有陈丹青。会上青年画家们畅所欲言,给予我极大的启发和鼓舞,自己像是有许多的想法,这也让我不满足于教学中单一的模式,想去探索出不一样的表现方式,于是我的作品开始朝着带有装饰性的画风迈进。
1982年,我创作了《正月里》,这是一幅带有装饰性乡土风味画面,有一点年画的味道,主要描绘的是自己童年时期的过年的生活场景,其中包含着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题材内容大都源于童年生活中的积累和记忆。
《正月里》布面油画 80×220cm 1982
这幅画有两米多长,但当时老师们都不太喜欢我这样画,所以我一直是利用课余时间,断断续续的画了近一年时间才完成。后来这幅画参加了山东美协举办的山东风土人情画展。同年还画了《好孙儿》,《闹春》等,都是这种感觉的小幅作品,也都参加了风土人情画展,现在看这些作品的绘画性和艺术性都有些欠缺,更谈不上所谓的风格,唯一能体现的是一种不满足现状的探索精神。
《闹春》布面油画 45×45cm 1981
《好孙儿》布面油画 60×60cm 1981
《晌饭》是我的大学毕业作品之一,现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它所表现出来的还是自己童年的生活经历,主动性更强。我在后期制作时回到我生活过的家乡完成的。就在我的家里还找了邻居们做模特,对人物形态进行了进一步的润色。
《晌饭》布面油画 160×80cm 1983
作品中想要体现出的就是农民们耕作的辛苦以及母亲对于家中劳动力们的呵护与疼爱,整个画面十分深沉。这幅作品当时还刊登在了《中国油画》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87年去中央美院进修。一年半的人物画写生,让我沉浸在人体画造型的塑造里,形的细微变化,边线的前后进出所带来的虚实变化,体量的膨胀感等。那时有空就去图书馆资料室看西欧的古典绘画和雕塑,对造型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向马约尔致敬》布面油画 56×42cm 1987
《夏日》布面油画 83×72cm 1988
《坐立的女人体》布面油画 30X38cm 1986
《积蓄的力量》布面油画 85×85cm 1987
《农民》布面油画 54×61cm 1988
《流》布面油画 41×33cm 1987
美院进修学习结业我画了一组《黄昏》46x54组画。画的是我的童年记忆,画面都较为简洁,两个人一道地平线;一间房屋或一座石碾等。人物要么低头要么是后背,情调深沉,苦涩。当年张艺谋拍摄《黄土地》时,听说将草和树枝全都去掉。营造一种浑厚苍凉的氛围,创造出更加符合意境的画面。
《黄昏系列》 布面油画 1988
我梦幻一样对过去生活的追忆全部都体现在这组小画中,对于小时候的情感也在其中全部宣泄出来。进修后我更加注重画面的情调,希望自己创作的画面可以展现出生活的艰辛和梦境一样的情调。
记者:我们能了解到这时您的创作已经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了,那是什么让您开始渐渐摆脱这种写实的风格呢?
王克举:在90年代初,陈逸飞开始带着作品去香港进行拍卖,从而将东南亚的油画市场炒了起来。那时有朋友建议我再画一批类似的作品到香港或台湾去做展览,我满口地答应了。《黄昏》系列我当时一共画了12幅。画的是自己的童年时代的记忆,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后来再想画类似的画就画不出来了,没有了早期的热情,由此让我知道了艺术创作不可重复的道理。
那几年对造型特别有兴趣,关于典范典雅崇高和谐张力,体积空间想得多,但那仅是对单个物象的塑造。对画面结构,形式语言没有什么思考。
布面油画 46×38cm 1988
《山村之二》布面油画 40×46cm 1985
到了90年代中期,我的创作进入瓶颈期,那段时间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创作方向。纠结且痛苦。终于,转机出现95年我打算报考朱乃正先生的研究生,为了准备考试,我开始接触并研习西方现代美术。并在这个时候开始对西方现代绘画与流派产生浓厚的兴趣,关注到了绘画中的形式问题。
《山里的初秋》布面油画 21×26cm 1997
对西方现代绘画有了初步的理解和兴趣,并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1996年,山东艺术学院邀请到了乌克兰画家菲利宾柯来授课,他的写生由具象向抽象的转换方式给予我很大的启示。有了想法1997年秋天,我便开始了画风景写生的实验历程。风景画与人物相比在造型上没有那么多严苛的要求,需要的是在创作中把自己的想法倾注到风景中,造型上有着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和追求。
《四月桐花开》布面油画 160×140cm 1998
《柳埠春早》布面油画 140×120cm 1999
由此,我在作品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开始了思路上的转变,不再注重绘画场面中的投影与光源,而是开始考虑像中国绘画那样在没有光影的情况下如何呈现物象。考虑造型本身之间的关系多了。打破透视规律中的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客观规律的约束,一切依画面的主次和节奏为主导。遵循色彩、造型、笔法都不能重复的规则去组织画面,画面的形式因素既要有对比,造型和色彩又要有个性特点,从自然中来,又要遵从内心的感受。从此我以写生为创作方式,以风景画为创作为主题,开始了新的绘画历程。
记者:当您的创作风格发生如此大的转变时,您身边是否有不理解的声音出现呢?您又是怎么看待这一转折呢?
王克举:最开始大家都不理解我为什么做出这么大的画风转变,写实画风所需要解决的造型问题已经完成的非常好了,为什么还要另起炉灶。但我的兴趣就是想做一些新的探索,敢于放弃是一种能力,也需要勇气。这一画就停不下来了,画开后发现其中的问题越来越多,使我无法驻足
经过这二十年的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我认为自己已经具备足够的能力和条件,所以画黄河也被我提上了日程。
《又见老牛湾》布面油画 200×480cm 2022
《斑斓沟壑意深远》布面油画 160×200cm 2022
黄河对于我的艺术生涯来说是一个总结也是升级。这个主题中有着黄河特有的气势与魂魄,这也成为我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个极限难度。画黄河是在客观与表现双重作用的情况下的重压,《黄河》这160米的长卷将我20年的所有的积累和探索都浓缩进了画面里,是我二十年以写生为创作方式的总结与呈现。
《黄河油画长卷》(局部)壶口
《黄河油画长卷》(局部) 齐鲁大地
王克举作品赏析
《塬上初秋》布面油画 40×50cm 2022
《阳曲大河水清清》布面油画 100×140cm 2022
《斑斓沟壑意深远》布面油画 160×200cm 2022
《山青花欲燃》布面油画 50×80cm 2022
《春来鹊华绿如蓝》布面油画 120×200cm 2022
《百般红紫斗芳菲》布面油画 100x120cm 2022
《春山——路鸟空啼》布面油画 80x100cm 2022
《馥郁清香山楂花》布面油画 30x40cm 2022(来源:方圆美术馆)
画家简介
王克举,1956年8月生于青岛,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特聘画家、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创作研究员、北京当代写意油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