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曦林题贺《中国书画》杂志创刊20周年
刘曦林是当代著名美术家,在美术理论研究、中国画创作等方面都卓有建树,曾任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编委等,出版专著《蒋兆和论》《中国画与现代中国》等多种。
记者(以下简称记):《中国书画》创刊至今20年了。20年来您对《中国书画》有什么看法?
刘曦林(下称“刘”):《中国书画》20周年,正当青春年少,生机勃勃。刊物一开始就定位高端读物,从内容编排到印刷质量,高端、高度、高尚,精致精美,有学术深度,是可以收藏、值得收藏的刊物。我的收藏应该是全的,一年12本,20年240本,一直收藏。
《中国书画》杂志于2015年、2018 年分别入选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并获2015年度、 2018 年度“最美期刊”。
你们在高碑店办第一次书画展览的时候,我和薛永年一起出席开幕式,我们俩都讲了话。我讲这个杂志是当时办得最好的大型学术期刊,值得保存,因为大家早就想有一本大型的东西。在年轻人眼里,也是很有分量的刊物,无论是记录当代还是阐释传统,是高品质的学术杂志。
记:《中国书画》一直坚守“中国书画”的传统本色,还有哪些问题和不足?
刘:守住“中国书画”这个阵地,咱们叫守正创新。为什么叫“中国书画”,为什么强调“中国”强调“书画”,与曾经不正名有关系。黄宾虹时代有《国粹学报》,因为有人曾经反对国粹,辱骂国粹,欺负国粹,那是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现代化思潮过程当中,有一种偏见,就是凡西方的就是先进的,西方是科学的、是新的、是好的,咱们老的是传统的,老的是旧的,旧的是不好的。但是黄宾虹他们这些人硬是成立“国粹学社”,办《国粹学报》,旗帜很鲜明。一批文化人坚持中国语文叫“国文”,武术叫“国术”,中医叫“国医”,中国画叫“国画”,音乐叫“国乐”,等等,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还在坚持着。20世纪50年代初期,毛泽东说有人瞧不起中国画,说中国画是不好的,是你们没有研究,中国画有中国画自身的规律。原文大体是这个意思,这段话非常有力量。
记:20世纪50年代也存在一股民族虚无主义,认为国学的东西是最落后的。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为延安评剧研究院题词“推陈出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一个所长,某次开会时见到毛泽东就问,说毛主席我有一个问题,“推陈出新”的“推”字怎么解释,“推翻、推倒”还是“推进、推动”?毛泽东说你这样认识也可以,可以当“推进、推动”解。
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知识分子如季羡林等倡导国学,“国学”对社会的影响愈来愈深远。在这个思潮当中,经济日报社有能力、有责任办《中国书画》。美协没有能力办,美术馆也没有这个能力办。几位经济界人士接起这个旗帜来创刊很不容易,哪怕只有“热爱”这个层次也不得了。要办成办好一件事是不容易的,热爱就要坚守,所以我非常尊重你们创始人的创想。
记:守正创新,不仅是书画艺术,也是整个民族文化立足传统、推陈出新的需要。
刘:创业是最难的,这批人把生命都交给了一个事业,你们也为此做了奉献,后人也会感谢你们团队。我在高碑店展览开幕式上讲过这个意思,薛永年和我同感,其他人都这样认为。在业内,我们这批人水平比不上启功这一辈,但是脑子里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还是很接近的。
从“守正创新”来说,因为有过“不正”,才守这个“正”。干吗说这个问题?因为有过逆流,有过瞧不起国粹的时候,才有了《国粹学报》《国粹画刊》,黄宾虹才推出《神州国光》丛书,这个名字都是带着感情的,就像经济日报社一样带着感情来创《中国书画》。没有这个感性,光有理性不行,所以这一点来讲我是高度评价“守正创新”的创业者们。《中国书画》不是中国美术家协会来办,不是中国画研究院,也不是北京画院来办,不是美术机构来办,却是别的行业的人插进来坚守住,把它坚持下来。创业者们不容易,是可敬的,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敬仰。中国画叫不叫“中国画”,直到今天有很多疑问。既然叫起来了就不要改了,改了以后中国人自己都不承认了,问题很严重。有人主张从工具材料角度定义,有一定的道理,如“彩墨画”“水墨画”,只是这个过程在徐悲鸿的时代就已经过去了。我们再不能走那个老路,那个老路和继承民族文化、保护文化传承、坚守中国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是相悖的。
《大趋势》这本书是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写的,讲未来社会问题,他认为未来不是全球英语化,他预告中国将在21世纪越来越中国化,中国语言不会消灭,文字不会消灭。事实证明汉字不仅不能消失,不应该消失,而且输入电脑速度比英文还快,起码汉字一看就能知道什么意思,因为它的象形性有含义在,比英文的视觉转换更加灵动一些,更加接近人类大脑的思维方式,所以它不会消灭。我们应该有这种文化自信。
2001年,联合国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这说明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点,各个民族的艺术和文化都应该保护起来,都有它自身的价值,而且成为未来创新的必不可少的依据。
记:传统文脉也是我们创新不可少的依据,《中国书画》正在坚守这一文脉。
刘:西方很多国家比如美国,包括两河流域没有统一的文脉。两河流域是最早的文明,比埃及、中国、印度还要早,它们没有传下来。古希腊没传下来,古罗马没传下来,印度没传下来。中国只要文字不消灭,语言不消灭,艺术也不会消灭。而只有中国的画和文字书写衔接得这样近,这就涉及整个守正就是守中国文脉之正,这个文脉就值得守。
这个“守正”也是推陈出新,守完了还要出新是另外一个概念,首先要真的守住,不守住就叫别人打倒了。所以这个问题就涉及中国的文脉问题,为什么要守住?它有值得守的东西,有自己一套自身的美学体系,有它自己的美学主张,有“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有人和自然的关系做基础。它有诗文书画修养的综合性、整体性做基础。我把它概括为整体观。我写过一篇文章叫笔墨的整体观问题,就是说讨论起笔墨来它是一种形式美,但是它又是和其他东西联系在一起的,和书法、戏曲、武术、医学、文学、诗歌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所以才有了最近的“跨界说”“出圈说”“入圈说”,可圈可入可跳甚至可跨,比如央视春晚舞台的《千里江山图》大型舞蹈诗剧。
记:从王希孟绘画《千里江山图》到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整体是超时空的。
刘:为什么舞蹈《只此青绿》能站得住,它把中国画的彩色、形体和舞蹈的肢体语言衔接起来了。因为中国古代就有一种说法,“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个东西就是一种情感的转换方式。这种情感的转换方式是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此即优秀的文脉、优秀的美学传统。
《中国书画》杂志2022年第2期所刊《千里江山图》版面
“整体性”或“综合性”传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史”“美术史”是传统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画》杂志对美术史论研究一直很重视。
希望你们重视理论研究。从史和论这个角度来讲,你们对史比较重视。“史”里面的美术史讨论和家族文脉、地域流派文脉分析、作品真伪的鉴定之间大体有一个中心,有一个比例。“论”占多少,也要有个比例。如果说稿件不够了,就坚持不凑合。每一期有重点,或者是理论专号,或是美学专号。
记:谈到中国画的“文脉”,“写意”是传统的主流,然而当代“写意艺术”有衰退之势。
刘:社会正在讨论写意艺术的问题。写意艺术的根源在哪里?它是从意象美学来的。“写”是“书写”之写,这里面是两个读音、两个意思:一是中国画用简练的方法表达意象的手法,这叫“写意”;二是“写”古同“泻”,此时“写意”是“倾泻”,是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
记:因为“写”,自然联想到“书写”。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创作的过程是“写”,在“书写”中展现时空的逻辑,这个和中国画的逻辑是一致的。
刘: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其实书法从来没有中断,“延安时期”就有书法,但中国画停了,因为没有宣纸了。那时候毛泽东的题词照样有,还有周恩来的题词。毛主席的硬笔书好得不得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周恩来的书法没断过,毛泽东题“人民英雄纪念碑”,题“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周恩来写“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朱德、董必武的书法都非常好。新中国成立前后书法没有中断过。不要因为没有社团的成立,就认为没有什么艺术了,书法仍然在社会生活中大量使用。好多老中医拿不惯钢笔,新中国成立以后还一直拿毛笔写处方,毛笔有味、好玩。毛笔字有味道,也是中华民族一个文脉。不重视它,它也存在着;你重视它的时候,它就是一条大河的一个主脉,有一种力量来推动着往前走。所以看《中国书画》杂志我就想到守正创新,守住“中国书画”这个名字不变,看多少年不变。将来可能有人说“中国画要推倒了”,因为已经有这个思潮了,中国画又开始叫回“水墨画”,“实验水墨”“现代水墨”又叫起来,这样还是那种西学思维。
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画种并不是坏事,是世界应该有的趋势,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并行不悖的。
你们要用高层次的文化引领读者,而不是尾随他们。
记:您是业界前辈,长期从事编辑工作,请谈谈编辑工作的经验。
刘:我从小学开始写黑板报、壁报,上中学也干这个。后来就读于山东艺专(现山东艺术学院),编辑《艺术学徒》学术壁报。到了新疆分到《喀什日报》任美术编辑。总编辑说你是新来的,跟你说一句话吧,你好好做编辑,到我这儿来不要老想着成为作家、画家。所以每年做思想检查,检查个人成名成家思想,我就和领导辩论这个事情。直到今天怎么认识,还是这个问题。
我有一个主张,做编辑也要做专家,一来给单位争光争名。出了什么人才,也是为报社、杂志社争了光。另外有专家身份,人家搞活动会请你去,你才能了解学界现状。编辑不应该把自身的业务才能和专业、职业分工分开。
记:书画媒体如何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
刘:博古涉今。你们杂志博古做到了,涉今不系统。博古也可以系统一点,涉今也要系统一点,要关注一下整个现代中国画的动向。每两年办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因为是国际水墨画,不能叫“国际中国画”。笔墨问题在国际水墨画双年展什么位置、什么地位?于是就发明了一个词“笔墨+”,就是中国人参加国际水墨双年展还是要有中国画特色,就是“笔墨+”,不能“笔墨○”“笔墨一”。
吴冠中的画很好,但是他的理论不值得讨论。他说笔墨等于零,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吗?笔墨是形式美,形式美有相对独立性,笔墨等于零了,形式美、抽象美还存在吗?一个好画家,理论再怎么歪都可以,但是用来教书则误人子弟。做领导的若推出“歪理”可能会误导思潮。比如人物画的笔墨,因为造型的要求会特殊一点,这是肯定的,但是若说和书法、山水、花鸟画没关系,绝对是对中国文化认识太浅。(来源:中国书画杂志)
画家简介
刘曦林,1942年生,山东临邑人。1978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硕士研究生;1981年起,于中国美术馆从事美术史论研究、书画创作,为研究馆员,历任研究部副主任、主任。为中国画学会创会常务理事,《美术》编委,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中国美协蒋兆和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仁美书画院名誉院长等。
出版专著:《蒋兆和论》、《中国画与现代中国》、《20世纪中国画史》等。其中《20世纪中国画史》荣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金奖。
兼事书画创作,出版有画册《水墨清韵——刘曦林书画小品集》、《刘曦林艺术印记》(四卷)、《披图展卷》、《故乡月明——刘曦林艺术馆作品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