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七迹”古今缘,金石留雅名——专访著名艺术家范正红教授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5-16 13:41:24
  范正红教授深受中华传统文化滋养,力求把诗词、书法、国画、篆刻以自己的艺术理念一以贯之,书法、篆刻里包含着绘画,绘画里有书法与篆刻,彰显东方哲学的圆融精神,遍览“诗书画印”的前世今生。

  文化视界网报道   “一日七迹”是著名艺术家范正红教授在诗词、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领域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华网山东频道&文化视界网进行了长达三个多月的系列连载,日前于第一百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在业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诗、书、画、印本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四种独立的表现形式,随时代发展,四者逐渐结合到一起,被重新建构成了“诗书画印”——一个完整统一的文化符号。中国美术史上的大成者如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往往“诗书画印”皆擅。当代著名篆刻家、书画家范正红教授正是其中代表,其深受中华传统文化滋养,力求把诗词、书法、国画、篆刻以自己的艺术理念一以贯之,书法、篆刻里包含着绘画,绘画里有书法与篆刻,彰显东方哲学的圆融精神。

“七迹”古今缘,金石留雅名——专访著名艺术家范正红教授

为庆祝“一日七迹”系列一百期连载的圆满成功,范正红教授再次应邀走进中华网山东频道&文化视界网,畅聊艺术情怀与生活趣味,遍览“诗书画印”的前世今生。

“七迹”古今缘,金石留雅名——专访著名艺术家范正红教授

  记者:“一日七迹”系列共一百期,每期涵盖了诗、书、画、印、刻壶、瓷绘、题跋七个门类,可谓既全又精,这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请您谈谈发表这一系列的初心,以及您对最终呈现的作品是怎样选择的?

  范正红:我创作“一日七迹”的初心很简单,就是想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批评指正,不断进步,自身从事艺术创作这么多年,正好有这样一个平台可以集中呈现给大家,并没有为之去专业刻意准备,这些作品都是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不断积累出来的,创作的想法皆源自于自身对艺术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比较能够体现阶段性创作的心迹。当然,我也没有去追求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数量,只是遵循中国传统的艺术思想,通过笔墨的语言表达。用自己的艺术品,讲自己的话,能够让观者有一种心灵的共鸣。

“七迹”古今缘,金石留雅名——专访著名艺术家范正红教授

品名:行书自作词《永遇乐·兰亭》

尺寸:40×29(cm)

时间:2018年

材料:设色纸本

钤 印:范( 白 )正 红( 朱 )

  记者: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用来进行艺术创作的载体越来越多样,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但从根源看,其实七迹皆归根于中国传统的诗、书、画、印。您能浅析一下诗、书、画、印四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吗?

  范正红:其实每一个门类的艺术,都有它自身产生和发展的背景,诗书画印就是在发展中被汇集起来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看,诗书画印形成系统化的独立的艺术,我感觉最早出现的应该是诗,其次是书法。不同的艺术虽然有不同的路径,但都是在大的中华文化背景之下产生的。

“七迹”古今缘,金石留雅名——专访著名艺术家范正红教授

  诗书画印在思想上是一致的、贯通的。赵孟頫强调书画同源,他的理解,书和画在本质上没有很大区别,都是用笔墨来表述;诗意虽是一种独立精神,但笔墨语言表达的又是一种诗性的意境,中国历代书画家大多数都是诗人,都有一颗诗心,将诗书画贯通,到元朝已达到和谐,并开始表现到创作当中,其实元代的书画家也已在作品上广泛钤盖印章,只是并非作者自身所刻而已。到了明代“诗书画印”开始合为一体。

  “诗书画印”的合璧创作是中国传统文化高度的集合和凝练,四者相辅相成、自然的融汇于一身,至清代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们应该进一步去弘扬它,清末民初的书画家如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大师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七迹”古今缘,金石留雅名——专访著名艺术家范正红教授

品名:峻山何消息

尺寸:69x69cm(cm)

材质:纸本

创作时间:2017 年

钤印:山印草堂(朱)范正红(白)孔阳(朱)泠然(朱)

  记者:西泠印社作为中国研究篆刻的知名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社”之誉,至今仅有几百位社员,而您作为西泠印社理事充分昭明您在业内的成就,请您谈谈自身篆刻创作,以及是如何与西泠印社结缘的?

  范正红:西泠印社在篆刻界有着很高的地位,凡是搞篆刻的艺术者,都对西泠印社怀有崇敬之意和向往之心,当然我也不例外。我接触篆刻比较早,出于自己的爱好,从小就喜欢篆刻,随着不断的学习很快了解到西泠印社这样一个组织。

  当然,一开始只是一种景仰,并没有想着自己也能加入,篆刻机缘与艺术的努力使我逐渐积聚起了步入西泠印社的资本。我的书法、篆刻历程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同步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之初,整个社会以往能在文革期间从事篆刻的人很少,我起步可能相对较早,便有了相对充分的创作基础准备,再加上确实下了很多的功夫,才取得了一些成绩。

  我印象中因为是书法、篆刻作品入展了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及几次重大的国际书法篆刻展,23岁时被中国书法家协员发展为会员,大约从22岁到40余岁的20余年作品入展了全国书法篆刻领域里全国展、中青展、篆刻展等历届的顶级展览,还获得了全国展的最高奖“全国奖”。可能当年表面成绩显得突出点,所以,在40岁左右便加入了西泠印社,能够成为西泠印社中人,向前辈和同道学习交流,受益匪浅,我非常庆幸和珍惜这样的机会。

“七迹”古今缘,金石留雅名——专访著名艺术家范正红教授

印文:且饮墨渖一升

尺寸5.5x5.5cm

创作时间:2016年 

  记者:您能否为我们简析一下篆刻的发展现状?

  范正红:改革开放后是一个新的艺术发展阶段,人们对艺术的思维方式和把握角度和以前是不同的。这种变化不单与中国的飞速发展和日趋国际化的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和这几十年来,人们伴随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转变有关系,人们对艺术的认识和追求更加广阔和丰富,艺术也日趋多元化。

  这一阶段,篆刻发展非常迅速,相对来讲,我个人认为比书法的发展步伐更快,前后理念变化很大,突出表现在,现今的篆刻的观念得到了一个空前的解放,更加纯粹艺术化,以古玺创作为主流的写意印风更掀起了篆刻的热潮,汇聚起了一支前所未有庞大的艺术家队伍。

“七迹”古今缘,金石留雅名——专访著名艺术家范正红教授

品名:秦二世诏(秦权)

尺寸:底:7.4cm 高:9.5cm

创作时间:2017年

  记者:除却篆刻之外,您日常在诗、书、画等艺术创作中也倾注了大量心血,您是怎样分配时间和精力的?这些艺术创作对您的生活和精神思想又有怎样的意义?

  范正红:我的艺术创作没有每天安排固定时段,多为随性而为,但是我总是挤时间争取把一天当做两天来用,数十年如一日。写诗基本上是偶然的积累,皆是心境、情绪、意趣的抒发,然而我从不间断创作,工作台则是划分的,家里专设三个桌案,各司功能分区,提高效率。艺术是自主性的发挥、性情的表达,我对此乐此不疲。

“七迹”古今缘,金石留雅名——专访著名艺术家范正红教授

品名:龙蟠虎踞

尺寸:高:50cm

创作年代:2021年

  记者:您的故乡济宁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更是出了六位西泠印社社员,在艺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请您简单谈谈济宁金石、石刻、书法文化,其厚度、高度、热度是否对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范正红:两汉以前济宁属于中华文化的核心区域之一,这为传统艺术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基础。明清以来又是京杭大运河的核心所在,成为汇集明清以来各方文化的中心。汉碑是书法中碑学体系的重要支柱,现在,每块汉碑都是国家一级文物,全国目前出土存世约在六十块左右,济宁竟占了半数之多,正所谓“天下汉碑半济宁”,同时,济宁还是全国汉画像时最集中的区域。碑学的审美特征是“金石气”,因此济宁的金石遗存之分量可见一斑。同时,作为"运河之都”,明清以来大量书画家也在济宁聚散,留下了自己的墨迹,在唐代,李太白近半生置家于此,为济宁文化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也为济宁人以诗词澄怀的风尚注入了浓重的色彩,这些都汇成了济宁的文化传统,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一代代济宁人的思想,为济宁篆刻、书法也提供了发展沃土。所以,济宁出些书法篆刻作者并不偶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济宁得天独厚的文化积淀对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很幸运能生在济宁、长在济宁,随着岁月不断的积累感受越来越深刻。济宁的汉碑就存放在我家屋后的声远楼下,文革时并没有人管理,那时与小朋友们时常在景君碑、郑固碑、范式碑等中间玩耍,嬉戏。这也可称为幼时我就开始接触汉碑了吧?这并不是在学习书法的过程当中有意识地接收的,而是自然而然地把我置放到这个环境里去熟识它了。

“七迹”古今缘,金石留雅名——专访著名艺术家范正红教授

品名:西周此簋

尺寸:47cm×70cm

创作时间:2016年

  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界青年力量正在崛起,他们的创作在思维、角度、媒介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但创作中常有困惑和迷茫。我们想借此契机为当代青年艺术爱好者们,请您这位前辈给出一点指导,并送上一份寄语。

  范正红:对于中国传统的艺术和文化,年轻人有责任、也有义务来继承、弘扬和发展。我送给热爱艺术的年轻人一句话:不忘初心,持之以恒,终身无悔。

  不忘初心就是要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现在社会诱惑太多,搞艺术要忠于本心。另外,孔子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搞艺术首先要成为一个“乐之者”,发自心底要乐意做,但乐意干并不等于永恒。持之以恒很难,但必有收获,必然终身无悔。

  在我的艺术历程中,我一直以此来要求和激励自己,借此机会赠予广大青年艺术家,共勉。

“七迹”古今缘,金石留雅名——专访著名艺术家范正红教授

来源/文化视界网 作者/周龙

  摄影/于冬月 徐鹏程

  转载请后台获取授权

[ 责任编辑:周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