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绿地泉控股集团董事长、总裁刘岷:“在36年的工作中,我的初心一直都在。通过绿地泉的平台,我不断学习和进步。总体来说,个人有收获,也有成长;企业在此过程中有坎坷,也有发展。虽然有市场环境的压力,但最终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获得了比较好的发展空间。”
山东绿地泉控股集团董事长、总裁刘岷
写在前面
44载关山飞渡,改制10年奋发有为。山东绿地泉控股集团伴随祖国改革开放步伐,持续深耕齐鲁,见证了房地产市场的跌宕起伏。改制十年来,山东绿地泉在刘岷带领下,先后实现市场化改革、集团化发展和管理优化升级,打造了国企改制的成功样本。
十年磨一剑。山东绿地泉成功跨越百亿元收入,取得了规模增长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为济南乃至山东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奋斗拾光,幸福启航。山东绿地泉将继续坚持“责任”和“厚道”的企业文化,深化“五好幸福家”产品体系,做中国美好生活推动者。
“1983年7月25日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在这一天,我在日记上写了一句话:‘我又迎来了新的生活,无论怎样我都要以饱满的热情向着新的目标飞奔!”山东绿地泉控股集团(以下简称“绿地泉”)董事长、总裁刘岷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专访时表示,“在36年的工作中,我的初心一直都在。通过绿地泉的平台,我不断学习和进步。总体来说,个人有收获,也有成长;企业在此过程中有坎坷,也有发展。虽然有市场环境的压力,但最终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获得了比较好的发展空间。”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自2005年上任以来,刘岷不断带领公司进行革新,先促成转企改制,后力推市场化改革,再升级为集团企业;作为济南本土房地产企业,绿地泉扎根齐鲁,为城市建设奉献了44年。如今,站在改制十周年的新起点,绿地泉信心十足,为新的十年实现千亿目标,赓续奋斗,永不止步!
发展蜕变
从乡村公路到省道再到高速公路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风卷残云胜者为王。
1975年11月20日,济南市民用建筑统建办公室(济南市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前身)正式成立。2009年7月31日,已有34年房地产开发经验的国有事业性单位——济南市房地产开发总公司,以创新性的“一企两制”方式成功引入上海绿地集团,从国有的事业性单位转企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同年9月8日,济南绿地泉景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工商注册成立。改制十年以来,绿地泉集团综合实力、经营业绩和品牌影响力快速提升,已成为济南本土企业转型的成功样本。
2009年“上海绿地集团参与济南市房地产开发总公司转企改制暨国有产权出让协议书签约仪式”。
在44年的企业发展中,刘岷用非常形象的三个词对每个阶段进行了概括:改制前的34年(1975年到2009年),是乡村公路发展阶段;改制以后,从2009年到2015年3月,是省道发展阶段;从2015年至今,绿地泉进入高速公路发展阶段。
在乡村公路发展阶段,城市改造是企业的主要任务。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公司前身曾经是济南市的一个政府机构,主要承载着政府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的基本任务。
在这个阶段中,公司(时为济南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曾参与了济南两项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其一就是大纬二路(从天桥到经七路段)的道路拓宽工程;其二就是在1992年左右,公司投资两亿多元将纬一路到机床二厂范围内近五六公里的区域进行了全部拆迁。之后,公司还对舜耕路进行了改造升级,与此同时也承担了一部分城市的基础公共设施建设任务。
在房地产开发方面,1979年是公司发展历史上的标志性一年。在这一年,开工建设的七里山小区,是济南市第一个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和配套较为齐全的住宅小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公司又先后开工建设了甸柳住宅小区、八里洼小区。1987年,燕子山实验住宅小区开工,凭借过硬的工程质量,燕子山小区在全国第一批住宅实验小区中名列第一,并荣获国家“工程质量奖银质奖”;随后,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又开发建设了当时山东省最大的居民小区王官庄小区及全国第二批城市住宅建设试点小区佛山苑小区。刘岷表示,这些小区的开发建设在当时影响力颇深,特别是燕子山小区,不仅影响了济南,对山东省,甚至全国住宅小区的质量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燕子山小区
刘岷称,虽然企业在这个阶段为城市建设做了很多努力和贡献,但更多的仍是政府行为。上世纪90年代后期市场化进程加快,传统国有企业在发展和管理上的弊端逐渐显露。
为了克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困境,2009年,济南市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成功引入上海绿地集团,实现转企改制,并通过市场化接轨、管理体制改革等,不断加快主业发展,提高运营效率。全体员工锐意进取,整体呈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企业开始进入省道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企业的发展道路拓宽了,发展速度也加快了。
在转企改制之初,集团内仍有部分员工的思想观念转变地不够彻底。于是在2014年10月11日,绿地泉启动了新一轮的管理改革,2015年3月3日,全体员工下岗后全部重新竞岗,自此之后,绿地泉完全进入市场化阶段。
如果说改制初期,企业发展在思想观念上还有所顾忌和牵绊,导致发展相对缓慢的话,2015年的市场化改革,则让绿地泉迅速进入高速公路发展阶段。自2015年后,绿地泉取得了许多亮眼的成绩,在布局济南和青岛核心城市的同时,逐渐形成以泰安、济宁、菏泽、烟台等多城联动的高速发展格局。
2019年9月8日,在绿地泉集团改制十周年纪念活动盛典上,刘岷用一组数据为绿地泉改制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绿地泉改制后累计经营收入超400亿元、上缴税金超40亿元、利润总额约30亿元、资产总额达232.78亿元。
斐然成绩
基于责任和厚道打造品质地产运营体系
百舸争流千帆竞,勇立潮头敢为先。
任何时代的发展都充满着挑战,绿地泉在44年的发展历程中,充分掌握了应对挑战和把握机遇的技能。改制以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责任如山,服务创新”;改制以后,基于对产品的品质提升和对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又提出“做厚道人,干厚道事,做强厚道企业”的经营理念。在“责任”和“厚道”的企业文化的引领下,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努力,绿地泉无论从产品打造,还是客户服务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为客户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服务体系,这对于绿地泉来说是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法宝。2015年,绿地泉结合传统文化落地,提出传统文化“五个一工程”:建立一个传统文化传播体系,打造一个传统文化交流平台,聚集一批传统文化良好资源,建设一批传统文化特色社区,做好一项传统文化幸福工程。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借鉴,绿地泉在工作中落地并积极推进,建设了一批立足“建筑品质好、居住环境好、物业服务好、邻里关系好、社区文化好”的“五好幸福家”产品。无论从设计、管理、功能方面,还是施工质量到最后成品的完好交付,绿地泉力求让业主满意。
刘岷认为,“让产品的生命力更强,服务更到位、更持久,是企业最需要的。”
在绿地泉产品不断迭代升级的过程中,刘岷称康养是绿地泉接下来的重要任务。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康养和养老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经过深思熟虑,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企业自身发展上,绿地泉进军康养领域都成为转型发展的良好机遇。
依托于绿地集团强大的平台优势和资源支持,绿地泉紧跟国家政策和客户需求,围绕“医、康、养”等方面,全力打造服务大众的全龄康养服务系统。刘岷表示,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管理上,未来绿地泉都要将康养发展成一个产品体系进行落地实施。
“国家提出来的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资产、供给对策上来丰富产品和服务,同时又能赋予更多内涵。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社会对健康和养老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无论从产品还是生活方式上都需要有责任感的企业来提供这个服务体系,这与国家政策完全契合。”刘岷表示,“今年9月8日,在改制十周年的节点上,绿地泉提出来的战略目标是不仅要充分发展房地产主业,还要在新的十年中打造一个有品质的地产运营体系。于绿地泉而言,康养恰好是这个运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可以说康养不是产业,而是事业,是每一位绿地泉人为之奋斗、惠及民生的伟大事业。”
未来目标
提升产品与服务“做中国美好生活推动者”
永不满足,思变图强;永不止步,争创一流。
刘岷认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不应简单地从“商”的角度来看,而是责任与追求不断驱动的结果。他说,“我们不是开发商,我们是开发企业。企业就是要做产品、做服务,还要做好长期的服务;而‘商’就是挣钱。这种企业的定位让绿地泉的发展更有前景,也更有宽度,简单的‘商’可能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制约。”
一个企业存活的首要基础在于提供的产品一定有社会需求,如果不能给客户带来价值,那么这个企业也没有存在的价值。基于这种深刻的思考,2017年,绿地泉对全体员工提出三句话要求:感恩客户和伙伴、敬畏平台和职责、忠于企业和文化。
正如刘岷所言,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不能靠单一的投资者来实现,企业的运行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工作的平台是个人成长和提升的重要阵地,因此员工一定要忠于职责;企业文化则推动企业不断给社会创造价值,绿地泉基于“责任”和“厚道”文化不断地延展从而也让更多人受益。
2019年9月8日,绿地泉集团改制十周年纪念活动盛典隆重举行
在绿地泉44年的发展中,不断为别人带来价值的同时,也设立了新十年的发展目标:做中国美好生活推动者!从服务一个家到服务一个社区,再到服务千万家,三个层次不断递进充满深意。刘岷坦言,“经营目标其实仅仅是一个目标数字而已,但要成为美好生活的推动者,就不仅要为客户带来价值,还要将产品服务的内涵与中国的伟大复兴梦结合起来,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对此,刘岷坚信,绿地泉一定会坚定地向着新十年的千亿元目标迈进,做中国美好生活推动者,实现从物业服务到康养服务的综合提升,为满足居民的美好生活和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懈奋斗!(李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