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白“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有感
春节前,山东大学的一个微信公众号《山大南路27号》发表两个学生采访我的文章,题目叫“李锦——蹲点记者的33年”,长达39000字。
山大学生刘鲁倩、张雨在李锦的书房访谈
从2008年年开始,我带了多届研究生。感觉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新闻系的研究生最好,肯用功,动手能力强。10多年前,山东大学为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办了《未来记者报》,开篇写的是我。后来办《山东大学南路27号》微信公众号,开篇也是写的我。我素来是支持他们的。我从来认为“不想写文章的学生,不会是一个好学生”,对文科学生更是如此。读书是输入,写文章是输出,输入的目的是为了输出。你的书读得怎样,写出一篇文章,我就看得一清二楚了。因此,我鼓励学生们写作,也喜欢写文章的学生。尽管不会写文章的文科学生也可以当很大的官,我是不大说好的。
山东大学这次出题目是写新闻名家,也拿我开路,把我列在名单前面,我都很高兴地接受了。年轻人写文章是一个锻炼的机会,要支持他们。想当初我们刚上路的时候,找一些名人都有敬畏与怐谨之态,不容易啊。因此,当年轻人求到我们的时候,我总是一口答应他们,把这作为一件善事。
昨天一个朋友来拜年,我也讲了这个意思。人在30岁前是最好的时候,再一个是到60岁后,也是最好的时候。30岁前就好像《西游记》第六回孙悟空大闹天宫,在没有封“弼马温”之前,他是精神气十足的,敢于大闹天宫。给他一个小官,他就开始变化了,进入官场,被安上“紧箍咒”,就异化了,不再是原来的孙悟空了。到了60岁以后是解脱了,没有“富贵”二字干扰,也可放手大干了。孔子在30岁前在汶上封上养马的小官之前,也就是三十而立前,学问做成了。从30岁到54岁,被人家搞下来后又想到外国当官,周游列国14年。到68岁后,他不想当官了,也是学问大长的时候,最后6 年整理六本教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烧了一本《乐经》,余下五经,加上一本论文集《论语》,有了四书五经。我也是30岁前、60岁后出好文章的时候,再度进入青春焕发的时期。
本来到57岁那一年,也是范仲淹写《岳阳楼记》那一年,我觉醒了,以“历史趋势发现力、国家难题的破解力,社会进步的引领力”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可是,我干到70岁的时候,又想我到底是为什么要干?干到那一天?我总是想,我总有力所不逮的时候,我总得留下什么,近来这个想法越来越重了。
那天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古诗词欣赏,里面朗诵了李白的《短歌行》,我豁然开朗,读出人们未曾有的新境界。
李 白《短歌行》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你看他写得多么夸张,白天何其短暂,百年光阴很快就过去了。苍穹浩渺无际,万劫之世实在是太长了。就连以长寿著名的仙女麻姑,头发也白了一半了。天公和玉女玩投壶的游戏,每中一次即大笑,也笑了千亿次了。我想驾日车揽六龙,转车东回,挂车于扶桑之上。用北斗酌酒浆,每条龙都各劝其一觞酒,让它们都沉睡不醒,不能再驾日出发。太白的诗格调质补,语势流走,转承自然。他参考《乐府诗集》《楚辞·远游》的意境,但是超出其境。最奇妙的是最后一句,富贵荣华非我所愿,只愿为人们留住光阴,永驻青春。
这是一种最高的境界,我不是为了富贵升官发财,与人驻颜光。就是为别人留下青春不老的光芒。李杜文章光芒万丈长,为中华民族留下宝贵的精神,这就是李白的最高追求。
这是李白的核心思想。可是,天下人理解李白的有几个?实际上他就是要把他的诗文为为人民留下光辉,这是最高的境界。他参考曹操的《短歌行》句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对酒当歌”的境界,李白是“与人驻颜光”。境界自然要高曹操一筹。包括屈原在《离骚》中唱道:“吾令曦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徜徉”。李白显然对此是有所借鉴的。但同样的素材到他手里,便刻意铺排为新颖、诡谲的艺术境界、包蕴着更为深广的内涵。
自古帝王们,即使秦皇、汉武一代雄主,也无不遣人访神仙,求长生,无非为了富贵永久。李白要揽六龙、回朝日,“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绝非为个人富贵。对他人,为的是“老者不死,少者不哭”(李贺《苦昼短》);对诗人自己,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他渴望着有朝一日能“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他要拯物济世,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像大鹏一样要“扶摇直上九万里”,即使暂时受挫,也要“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这也许就是诗人的弦外之音,味外之旨吧。唐司空图说:“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与李生论诗书》)。
皮日休对李白的评价:“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他只看到李白的语言而没有评价其心境。我则认为,世人理解李白“与人驻颜光”的意境莫过于我。这是李白后期的追求,是他的世界观。
想到李白的境界,我的脑门大开。对待年轻人留下一点帮助,对历史留下一点思想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当学生提出采访,我是一口答应的。我把思想留下来,是该上日程了。
李锦书院门前的诗句“百尺高桐筛月色,一片孤心留书声”
我又想起了在在沂蒙山李锦书院门前留下的诗句“百尺高桐筛月色,一片孤心留书声”。我家的院子里有一棵10多米高的梧桐树,在我读书玻璃房上方。一天晚上,月光从上面梧桐叶的空隙缝间洒下来,像银子一样洒在书桌上。想到这个梧桐树叶间透下来的阳光,就是生活中留下来的精华,我要把它写成书,我是提倡我手记我事,我笔写心的。一片孤心留下读书声,是在这荒山野地的孤独的书院,也是我选择历史的精华写下来,流传于世的书。写成文章,在这里留下朗朗读书声,这也是我的一个想法,我想和李白“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的心境是一致的。
李锦家的阳光房在一棵梧桐树下。
孩子们提出来采访,她们是做了功课精心准备的。我又让她们写出两篇文章试试,这样前后用了三个月时间。我要把自己调查研究的思想传下去,这也是“与人驻颜光”的一件功德。
人生易老,年华难驻。我要把我调查研究思想留下来。当他们写下“蹲点记者33年的李锦”,我是答应了。我在外面的书籍材料总得有几百成字,学生们选出这个点也是不易的。一问,孩子们的爷爷,岁数与我相差不大,看着像孙女一样的可爱的面孔,我俞是觉得该把这些好的东西留下来,传下去。
细心想一想,我的许多做法,是天下少有的,我连续40年在舆论界保持影响力,每年在基层一二百天,在基层过了几十个春节,在一个村庄从蹲点到扎根整整30年,三届国家主要领导人对调查研究的赞扬,还有十多家发文件表扬我调查研究的决定,如此等等,恐怕是中国新闻界和人类新闻史中所没有过的,被别人称为“活化石”。我要把它写出来,留下去,让他们知道调查研究的新闻记者有这种“活法”,以弘扬中华民族调查研究的精神,这是我的职责。对我事情的介绍,对升官发财是没有用的了,与富贵没有关系,也不影响别人官路财路,对年轻人能提供精神滋养。让他们知道还有这样调查研究的真人与真事情,与李白的“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意境是相通的。
现在转载这两个学生写的文章。因为文章有39000字,将分期转载,今天先转载前面介绍、评论与学习写文章的体会。(李锦)
业界、学界评价
李锦是党的好记者、农民的好朋友,这是人民给他封的。自己说自己是高级记者、特级记者,那不行啊。深入生活,这条路子一定要坚持,不能动摇,这是我们几十年的经验。(穆青,新华社原社长)
20年前这场大变革,造就一批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肯于思考与探索的新闻记者,形成这个时期特有的新闻风格与做派。李锦是这批有作为记者中较为年轻的一位,可贵的是后来的20年能一直在农村基层坚持调查研究,成果甚多,积累也甚丰。他能够学会用政治家的眼光观察,学者的头脑来思考,史学家的立足点来回顾,用新闻文字与照片来表达,有不少独到见解。(范敬宜,《人民日报》原总编辑 )
改革开放以来有一批始终走在时代前面的思想者,他们目光如电,洞明世事幽微,文思纵然,谋划国家天下,影响着中国政经走向和民族复兴进程。李锦先生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从市场经济的发轫到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从新阶层分析到信贷危机的预告,他始终在惊涛骇浪中站立船 头瞭望,30年间不断提出新的对策、新的理论、新的思想,充分体现知识分子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价值。(臧旭恒,经济学者)
举旗与传承:从柳青到李锦
要做什么样的新闻工作者?怎样做一名高价值的新闻工作者?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必须回答的问题。毛泽东主席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习近平同志也强调,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发扬优良作风,“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扎根基层”“增加见识、增进感情、增长才干”“实实在在为当地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一个新闻工作者,只有走到群众中去,在人民中间生根发芽,才能开花结果,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
在中国的文艺工作史上,有这样的两位前辈,他们是“深入生活”这一响亮口号的积极践行者,是“扎根群众”这一理念的坚定实践者,他们是两座绕不开的丰碑。这两座丰碑,一座是柳青,一座是赵树理。
柳青是当代著名小说家。他的小说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生活气息浓厚,真实地反映了新中国重大历史时期农民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面貌。柳青为了创作《创业史》,辞去了《中国青年报》的职务,放弃了优越的待遇,把全家从北京迁到陕西省长安县的皇甫村,把家安在了终南山下的一个偏僻的村庄皇甫村。把一幢破庙只稍作修整,当成了自己的住所。柳青在这个山村里一住就是14年。在这里,他经历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各个阶段。他将自己融入农民之中,白天一道下地耕锄,吃在一锅里;晚上叼着农民的旱烟锅,和农民一起开会聊天,睡在一个炕上。直到他被迫离开皇甫村时,很多村民都不知道柳青是个大作家,因为他的形象太过一般,与当地农民别无二致。柳青和当地的农民一样剃着光头,穿着对襟黑袄,他也常戴一顶当地农民喜欢的帽子。柳青就是这样的一位人民的作家,自觉地、全身心地扎根群众、融入群众,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给予人民群众真诚的无私的爱和不计回报的付出。他的精神,他的格局,他的风骨,影响了后来的大批文艺工作者。
柳青在陕西长安县的皇甫村
赵树理被称为现代小说的“铁笔”“圣手”,以其巨大的文学成就享誉中外。他出生于农村,在农村长大,在农村生活,以后又作为农村基层干部下乡工作,他对农民的内心世界、情感生活、审美心态以及思维方式有着深刻的了解。在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鼓舞下,赵树理运用通俗化大众化和富有浓厚地方气息的创作手法,创作了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塑造了三仙站、小二黑、小芹、李有才等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赵树理写作有一个特点,“一定要让农民都能看懂”,他的文章写出来总要先念给身边的农民听,农民听不懂的地方他就反复修改,直到农民能全部听懂。他对民间语言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凭借地道的“农民身份”,建立了一种清新、自然、朴实、俭省、淳厚、幽默的大众小说语言,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他是小说流派“山药蛋派”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采用新鲜朴素的民族形式,运用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散发着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成为“民族化、大众化、通俗化”的典范。
山西作家赵树理在农村。
20世纪50年代,“深入生活”既是响亮口号,也对所有的文化工作者构成了一种规约。现在看来,当年的“深入生活”业已形成两种典型模式,一种是柳青式的——直接到皇甫村落户;另一种应该是赵树理式的——户口虽在北京,但他常年“下乡”。广袤的农村基层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丰饶富矿和不竭源泉。
而在今天的山东,有这样一位记者,他是“当代的柳青、赵树理”,是“庄户人家的好记者”,他就是李锦。
4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深入农村,坚持为农民讲话。他总是走在时代前列,也总能沉入最基层的社会实际中。他从乡下归来总能带回来自群众实践的新情况以及自己的新见解。他搞调查研究的艰苦深入程度,实为今人之罕见,亦为今世之少见。他每年有200多天在农村、企业调研,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采访中过了20多个春节,仅过夜的村庄就有200多个。他几乎每年都抽出五、六十天住在一个村或一个企业,生活在老百姓中间,体察民情,研究民意。
在他一生无数的蹲点调研中,九间棚无疑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时日,李锦在四面是悬崖峭壁的九间棚村独自住了52天。他白天黑夜地在村里访问,为了不给老百姓添麻烦,他每天只吃地瓜秧就咸菜。没出几天,因为吃地瓜不消化,腹泻不止,连续半月,人也瘦了一圈,走路都要拄着拐棍。夜里晕倒在山坡上,被冷风唤醒再爬起来。就这样,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他在这里找到了“大洼风波”,又挖掘刘嘉坤和村党支部化解风波摆脱困境的过程,提炼出“九根擎天柱”的主题,同时又提出“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九间棚精神,回答了中国怎么办,向何处去的问题。此后的30多年,他心系九间棚,每年都要到九间棚住上几十天,甚至上百天。前前后后他去了九间棚几百次,在九间棚,他调节邻里纠纷,发展九间棚的经济,带九间棚的乡亲们看病,他总是和最苦最难的人交朋友,为九间棚的乡亲们解难题、做实事。村里的人对李锦的称呼也变了又变,从称呼他为“李主任”“李记者”,到后来喊他“李哥”“他哥”,最后直接喊他“济南儿”,拉着他就回家。“九间棚是我终生的事业,不是故乡,胜似故乡;我和九间棚的乡亲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李锦在九间棚的扎根调研,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一座宝库,他在新闻实践中表现出的“顶天立地”的格局与抱负,“扎根蹲点”“解剖麻雀”的工作方法,“忘我奉献”“水乳交融”的精神品格,值得我们每一个新闻人去深思学习。
李锦的新闻工作有“顶天立地”的格局与抱负。“顶天”就是指调查研究的站位高、立意深远。“立地”就是要扎根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发声,为人民群众服务。李锦说,一个记者,他头脑里应该像总书记一样思考问题,头脑里要想着总书记的难处,心里面要装着一颗农民的心,为农民讲话,农民要解决什么,新闻工作者做调研就要说什么,要沟通两头,一个是上头,一个是下头,做调研的新闻记者就是中间的桥梁。李锦做调查研究就是把基层的东西反映到中央去,再把中央的思想送到基层来解决问题。为了做到“顶天立地”,李锦把能收集到的领导重要讲话都订成本子,最后,李锦订了三百多本。正是这样顶天立地的思维,才让李锦的调研总能切中时代的脉搏,总能反映时代最真实的需求。李锦深入人民群众从来不是去享受的,他总是在研究,在调查,在思考,在学习。
李锦的新闻调研是扎根人民的调研。扎根是李锦深入调研的工作方法,“扎”是蹲点,“根”系人民,扎根是深入百姓生活、把新闻工作做深做实。李锦在蹲点调查时,敏锐觉察到九间棚并非只是一个小小的山村,而是全中国社会的缩影,他想“扎”破基层的血管,抽取出九间棚这滴“血”,化验得出关于党和国家“全身”问题的结论。九间棚这个小山村对于党和国家的工作是否有借鉴意义?在党的领导及自我建设方面,九间棚的生产生活故事能不能折射出当下中国的整个景象呢?扎针取血就要刺入皮下,为解决这些问题,李锦也“扎”进了九间棚,刺破表层土壤,把“根”“扎”在基层这片沃土中汲取营养,寻找答案,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正所谓根深叶茂。李锦正是因为常年在农民中“扎根”,才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新闻调研方法论。在沂蒙精神提出25周年的时候,李锦同志写了一本名为《蹲点》的书,书中写到九间棚与沂蒙精神的挖掘与提炼过程。原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同志听取汇报后说,挖掘与提炼九间棚与沂蒙精神的过程,也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的过程。在九间棚精神调研展览馆与李锦蹲点陈列馆,陈列品中有一本李锦调研笔记,是1989年10月15日至11月3日的日记,20天记了5万多字。李锦同志蹲点住在九间棚,挨户走访,实地调研,大人、小孩名字都说得出,画出密密麻麻的“亲戚关系网”,写出长篇调查《九根擎天柱》,得到中央领导批示,由此,九间棚精神作为沂蒙精神宣传的先声在全国传扬开来。在总结九间棚精神的同时,九间棚的干部群众也熟悉和了解了李锦。在九间棚精神的鼓舞下,李锦更坚定了扎根九间棚,向群众学习的决心。“扎”入基层,“根”系群众,李锦调查研究深入,时间长,影响大,30余年,他心系九间棚,前后来了100多次,每年总要在九间棚住上几十天,写了上百篇报道与论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感人事迹跨越世纪,影响了知识界的数代人。为此,新华社党组、山东省委、临沂地委、高唐县委等14个党委(党组)与部门发出文件开展向李锦学习的活动。退休后,李锦把自己的家安在了九间棚,成为了九间棚的“村民”。
商河群众把李锦1982年写的调查报告雕刻在村头。
李锦的新闻工作运用了“解剖麻雀”式的思维。“解剖”就是要深入事物的内部,条分缕析地将事物的结构、内容摸索透彻。李锦在九间棚的蹲点调研是解剖式调查,他“解剖麻雀”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两个:在九间棚挨家挨户地走访和在纸面上一枝一叶地梳理关系树。李锦的走访基本上没有用开调查会的方式,而是一家一户、一个人一个人地去交流、去调查。这种方法使得他接触得透,了解得细。李锦住在一个点上,全村54户,他去了50户,一户一户地走过去。谁家有几只羊,种几亩地,媳妇从哪个庄嫁过来的,谁家媳妇最孝顺,哪个党员私心少,村里吵过什么架,这些他都事无巨细地进行了解,这使他掌握了县里、乡里也不了解的情况。李锦先后与刘嘉坤、刘德敬谈了七八次,还对天宝乡、交通局、派出所、学校等机关单位的很多人调查。一个54户人家的偏僻贫困小山村,他整整住了52天,他也因此掌握了充分的第一手材料,为总结经验、抓取典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白天李锦挨家挨户地调查,晚上回到小屋就把每家人数、姓名都记下来,按姓氏、辈分和亲戚关系列出了几大支,画一张密密麻麻的“亲戚关系表”,然后按经济实力、劳动态度、致富能力和邻里关系四项,分上中下三类排队,用这种方法拆解九间棚村的人际关系、政治与经济力量分布。接着分析村里办了几件大事,产生了什么矛盾。这样呈现在李锦面前的九间棚,就不再是一张平面的图表,而是一出充满矛盾的大剧。这种基本分析使李锦能准确地作出判断,并能迅速接触采访对象。这种方式大大有利于李锦在其中发现矛盾,在李锦发现“大洼风波”、理清党群关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锦的新闻工作具有忘我奉献的精神品格。坚韧不拔是李锦调查研究的内在支撑,李锦多年来为总结推广九间棚精神,推动沂蒙精神的发扬光大殚精竭虑,也正是因为他具备了共产党人坚韧不拔的精神,显示出了一个新闻工作者“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优秀内在品格。蹲点调研之路,历尽坎坷,1989年秋天,李锦不要人陪同,自己带着被包、蚊帐与手电筒住进九间棚,吃在农家,一家一户走访,每天如此,病在山上半个月。为掌握第一手材料,他把全村54户人家,列出村民联系表,把祖宗6代都列出来,连谁家几只羊都说得出来。他在村中病了,连续8天腹泻,晕倒在山坡上,仍然坚持拄着拐棍一家一户走访,最后眼镜片碎了用胶布粘着,裤子破了自己用白线连着,皮鞋跟掉了,胡子长得很长,但他硬是咬紧牙关坚持着。随着调研的深入,终于挖出表现九间棚精神的关键材料,推出了九间棚这一典型。而后坚持在九间棚调研30多年,无论是九间棚精神,还是沂蒙精神,都体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他公而忘私,殚精竭虑,为人民无私奉献。李锦一生都在调查研究,他以调查研究闻名,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宣传界的标杆式人物。1982年5月,新华社党组与山东省委宣传部相继发出文件,号召学习李锦调查研究的事迹。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李锦同志能够为了国家的利益,舍弃安逸的城市生活,毅然下沉到艰苦的基层山村,一门心思地进行调查研究,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的新闻事业,总结推广了九间棚精神和沂蒙精神,其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尤其在九间棚蹲点调研期间带来的四大变化,使九间棚精神得到了升华:九间棚精神内容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转变为开拓进取、党员带头、无私奉献为主;由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党群关系;九间棚典型的传播,由地方传播转向中央媒体,在全国推开,并引起高层重视;九间棚由典型事迹总结转向党委推广阶段;九间棚典型宣传转向沂蒙精神宣传。九间棚典型对沂蒙精神概念的提出起到了开启、推动、基础、载体和榜样作用。而李锦同志呕心沥血的工作,对上述工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即使在退休后“处江湖之远”,也时刻不忘操着“庙堂之上”的“忧国忧民”之心。用九间棚老百姓的话讲“好事做成一座山,自己不带半根草走”。
李锦与他的邻居在一起。
李锦的新闻工作的灵魂是水乳交融。水和乳经过混合搅动后才会交融,交融即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信任,同呼吸,共甘苦,心连心。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沂蒙地区浴血奋斗,其间始终守初心、践使命,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因此,人民愿意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习近平总书记把沂蒙精神的特质高度概括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揭示了沂蒙精神的本质内核,生动诠释了党和人民生死相依的血肉联系,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李锦同志到九间棚蹲点调研,既是带着问题去,也是带着对老百姓的牵挂去的。李锦的调研工作,被认为“带来了老八路的作风”。他在沂蒙山区农村采访和生活40多年,特别是在九间棚的33年,达到与群众水乳交融的境界。为了不给老百姓添麻烦,他说自己只吃地瓜喝小米粥,只要有咸菜就可以了。他在扎根中发现群众的困难,又亲力亲为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村里谁有重病,谁家日子过不下去,谁最能吃苦,他总是找这些人家去交朋友。李锦是南方人,讲话时吴侬口音较重,与沂蒙地区方言差距较大,但不妨碍身为“外乡人”的李锦用他的善良和热忱与九间棚群众实现“心连心”的交流,他的一腔热忱打动了九间棚的人们。了解到九间棚抗旱过程中因群众和党员之间发生误解而引发的“大洼风波”,李锦找到了党群关系从“水火不容”变为“水乳交融”的密钥,即从党的自身建设抓起,从党的先进性抓起,从党支部书记的核心作用抓起。村里人说:“李哥是好人啊,九间棚30年了,离不开他。李哥每次从济南来都拿东西来看俺,俺能给的只有山里的山楂、核桃、鸡蛋,不值钱,就是想让尝尝俺亲手种的,没有农药化肥。”九间棚的老人亲切称呼他为“俺的济南儿”,支书刘嘉坤与他“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李锦在九间棚居住,清晨总能看到窗台上挂着露水的瓜果蔬菜。谁家做了可口的饭菜,也从忘不了叫上李锦喝杯酒。九间棚人身上穿着李锦的衣服,李锦吃着九间棚人送来的瓜果蔬菜,“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是对李锦和九间棚人关系最贴切的表达。
李锦在九间棚安家,去年在村中住了8个月。
李锦说:“山有多高,花有多高;谷有多深,情有多深。我的书院建在了九间棚,就是要把根扎在这里,一辈子在这里。九间棚就是我的事业,就是我的家,九间棚的父老乡亲就是我的亲人。我要与老少爷们一起读这些书,把九间棚建设得更好。”现在,他在九间棚村买了房子、建起书院,长期跟踪调研九间棚。他说:“我是九间棚人,九间棚就是我的事业,九间棚是我的生命的组成部分,把九间棚精神与沂蒙精神的研究弘扬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此生不离不弃。”
李锦沿着柳青、赵树理等前辈的足迹,继续举起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这面旗帜,弘扬中国共产党红色新闻事业精神,做红色新闻人,接过调查研究的接力棒,以“顶天立地”的豪情扎根到人民群众当中,不断创新调查研究的思维与工作方法,克服各种风险和挑战,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赓续红色血脉,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续写新时代红色华章。(《山大南路27号》评论员 刘鲁倩 张雨)
李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新华社高级记者。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等。
重点做企业理论政策研究、课题研究、经验总结工作。十八大以来,解读70多份党中央、国务院与国资委企业文件与会议精神,去年接受媒体500多次采访。被舆论界称为“中国国企改革舆论旗手”“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
改革开放来所写“思路型”调查为45位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1982年,邓小平听取汇报并称其对改革“有发言权”。
出版专著《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深度》等3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