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7影响济南年度文化人物”的孙磊,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谜”。
有人说他是诗人,因为他曾获得“首届中国年度最佳诗人奖”“1979—2005中国十大优秀诗人奖”等重要诗歌奖项,是北大未名诗歌节、波士顿国际诗歌节、东亚国际诗歌节等诗歌盛会嘉宾,作品被译成英、法、德、韩、西班牙等文字。
有人说他是画家,因为从2006年起他的绘画作品就陆续在包括中国美术馆在内的国内主要美术场馆展览,包括中央美院、清华美院、南京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在内的国内主要艺术院校,都邀请他举办过学术讲座和主题演讲。
还有人说他是策展人,因为从2007年就北京、上海、济南等地策展了大量当代艺术、新水墨艺术、实验艺术等展览。还有人说他是老师,因为他是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所以,对孙磊的采访就从他的身份定位开始了。
党震《冷山》240x260cm纸本设色 2019
主持人:大家知道您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艺术家和策展人,很多人从您的画作中看到了诗人的气质,也从您的诗作中看到绘画之美,请问诗歌和绘画有什么共性和不同?
孙磊:我在很多场合都特别强调——我首先是一个诗人。尽管现在被大家熟知更多的是美术上的身份和成绩,实际上是因为从事艺术教育的缘故,20多年下来我对艺术已经产生难以割舍的血脉关系。现在,我不觉得这两者是冲突的,相反,我越来越感受到两者之间有着极其微妙的平衡,甚至是相通的、不分彼此的。
所以,我经常这样表述我的绘画:我的画是我诗歌写作的可见性形式。强调自己作为诗人的价值与身份,同时也表达出这样一种理念:艺术具有无限可能性,特别是它能够直接穿透其他领域、学科、范畴、界面等等,它能够贡献出我们人生体验的创造性的最大快乐,只是诗歌写作更为内在,更加符合我的个性而已。
杜小同《大南山》243x72cm 2019
主持人:您是国内实验艺术先行者,也是山东实验艺术领头人,请您介绍一下实验艺术与人们认知中的传统艺术之间最大区别是什么?
孙磊:实验艺术是高等美术教育中的一个概念,简单说就是学院中的当代艺术。当然它有更为深刻的内涵,就是“实验艺术”不同于“美术学”学科中的油画、版画、雕塑等,不是以工具材料与技术及其有可能形成的风格样式作为确定性质的艺术类型,而是一种因为艺术工作方法而确定性质的专业学科,即以有价值的主题思想作为表达前提,寻求恰如其分的艺术法式与语言载体承当,最终完成艺术作品推向社会与公众的物质化呈现。
实验艺术最初是由中央美术学院倡导,以我的研究生导师吕胜中先生为核心建立的这样一个专业,从造型学院油画系中一个工作室起步,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中央美术学院最有活力的二级学院。
从简单的概念方面,我们能够清楚认识到它与传统艺术的差别,也就是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差别。比如仅用四五十年迅猛发展的影像艺术、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行为艺术、生物艺术、观念艺术、智能艺术等,传统形态已经不能包含这些艺术形式,自然就划入了当代艺术,尤其进入教育教学后就被划入实验艺术。
更为重要的是,实验艺术是以思想观念为核心的,是思想先行的,思想冲动先于技术语言的冲动。因此,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就显得比技术语言方法更为重要。没有思想先行的介入,一切技术语言的表达都不能指向最为有效的结果。
高茜《林中鸟》69x173cm纸本设色 2018
高茜《林中鸟》局部
主持人:您曾说过“实验艺术作为艺术表达的前沿阵地,一直充满多元的挑战性”,请问这种挑战性是什么?
孙磊:实验艺术的“实验性”也指向它的探索意识,它对艺术边界的审视和突破,它充满对未知力量的挑战。从这一点上讲,实验艺术指向了人之为人的根本问题。
因此,我们会看到实验艺术和当代艺术的触角总无限地伸向不同领域和界面,不断挑战艺术自身的局限性,所谓的跨界、融合等都已经成为非常惯常的方式和方法了。所以实验艺术的多元性是无法抑制的,是不断生成的,也就是说实验艺术是没有尽头和终点的,这是因为我们的思想是不能被界定和框定住的,它不断挑战我们的认知和情感的极限。
秦艾《望春风》128x276cm纸本设色 2016
主持人:济南人在很多时候被认为性格中庸、思想传统,您为什么选择在济南进行被一些人连称“看不懂”的实验艺术创作?
孙磊:“看不懂”实际上就界定了欣赏艺术的方式——“观看”。但是“观看”是针对传统视觉艺术表达方式的,特别是针对绘画的。实验艺术不单纯以“观看”为理解方式,它更注重思想,注重作品的问题意识,就是这件作品提供了怎样的途径和契机提醒我们思考它所提出的问题,提出问题就是一种思想。往往越有思想的人,问题就越多,需求答案的欲求就越强烈。当然,重要的不是答案,是问题过程和提问本身。
这跟个体的性格关系不大。是因为我确实喜欢思想的挑战,感觉有太多问题需要审视和探索,因此读书、写作、做艺术创作成了我习惯的生活方式。选择艺术教育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宿命;选择实验艺术,是因为它有太大的空间值得我去思考。而且越思考,越热爱写作和艺术表达,就像探索宇宙空间一样,越探索空间就越大,自己也就越显得渺小。
姚媛《游园惊梦之二》188x93cm纸本设色 2013
姚媛《游园惊梦之二》局部
主持人:引人关注的“流水席——山东艺术学院实验艺术作品展”刚落幕,吸引了大量省内外观众,请您谈一下实验艺术与城市生活、艺术发展和未来的关系是怎样的?
孙磊:“流水席”是以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教师为主体的展览。在次之前,我参与策划过诸多大型当代艺术或者实验艺术的展览,比如“和动力——济南国际双年展”,吸引了大量观众,是迄今山东美术馆观众量最多的展览。观众的数量说明了一个问题,大家并没有“看不懂”,而是更加好奇和激动地去参观并参与其中。也就是说,济南国际双年展的作品很大一部分是由观众参与才得以完成的。当然,每一件作品都值得去思考,去引导观众思考我们的处境。
所以,实验艺术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不是高高在上俯视我们的高贵艺术品,它是你的朋友和伙伴,跟你一起参与你的生活。如果我们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以城市生活为中心的地步,那么它就是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它还有乡村和小镇痕迹,那说明我们也生活在乡村和小镇意识里。因此,实验艺术或者当代艺术并不界定生活类型和方式,它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生存的未来也就是实验艺术的未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就能理解博伊斯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念。当然,当下更为复杂和多边,所以应该这样说:“我们见证生活,我们就是在见证艺术的发生。”
沈沁《绽No.1》69x45cm 2016
刘琦《鹿童》180x97cmx3 纸本设色 2015
主持人:以高中生为主体的“艺考热”已经持续数十年,作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的副院长,您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想对这些孩子们说些什么?
孙磊:对此我抱有期待。我对年轻一代始终抱有持续的热情,我是美术教育从业者,始终对学生保持信心,给他们持续加温。同时,也要看到目前的困境,就是模式化的考前美术教育,对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发展有着较大制约。
徐华翎《香2014No.10》60x75cm绢本水墨 2014
就我个人而言,更喜欢勤于思考、观察细致、工作认真的孩子,因为这几个方面恰是某种天赋的反应,这些在考前美术教育中是很难体现的。当然,因为山东考生基数大,模式化水平相对高,我们学院具有山东最好的高等美术教育力量,有很深的传统,体系建构相对完善,进入我们学院的学生应该说相对幸运。
主持人:作为一名诗人,您是如何看待这几年异常火爆又争议不断的“余秀华现象”的?又是如何看待近期贾浅浅的诗作,被大量网友攻击甚至谩骂的?
孙磊:我没有特别关注这两个诗歌现象,大体知道一些,觉得也很正常。因为,现象是现象,诗歌是诗歌。分开来看也许就一目了然了。属于现象的,会映射出现象的问题,比如大众对诗歌写作庸俗化的不满,或者在诗歌边缘化的时代需要大众的关注度等。属于诗歌的,应该还给诗歌,从诗歌的品格、水平、真诚度等原则出发,大家都能相对客观地理解作品的价值。同时,越专业的诗人越能看清。
另一个角度,我早已过了写作需要博人眼球的时期,自己相对能够安定地写作,对发表也没有特殊渴望。写下很重要,写下就是见证,写作无非就是为了见证你生活的那个时代,见证并不容易,因为它必须直视时代的阴影。从美术的角度讲,阴影使事物更真实。所以,我庆幸自己选择了艺术行业。
此外,阿甘本在《何为当代人》这篇文章里强调,当代人是“不合时宜”的人,是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的人,以便于更好审视和理解当下发生的一切。年龄越大,越理解他说的“不合时宜”,也就相对自足了。这也是我早年不直接选择文学而选择艺术作为职业的原因。也许,早年是一种冥冥之中的感觉,现在觉得很幸运。
徐家存《生命之树1》360x600cm 2016
魏青吉《桃子》180x97cm宣纸水墨 2018
艺术家简介
孙磊,现任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常务主持工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韩国檀国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特聘导师,济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山东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副主任,山东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山东青年美协副主席。